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人大忌

《袁子正书》上说:“故凡用人者,不求备于一人。桓公之于宁戚也,知之矣。”凡是君主用人、领导用人,都不能够对人求全责备。齐桓公与宁戚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宁戚想去齐桓公那里求得一个禄位,去事奉齐桓公,但是他穷困潦倒,没有办法举荐自己。于是,他就随着那些流动做生意的人,给他们驾车,到了齐国,晚上住在城门之外。这个时候,齐桓公到郊外去迎接客人,晚上开了城门,让赶车的人回避。宁戚正好在车下喂牛,他看到齐桓公,就赶紧地敲击牛角,唱起了凄厉的商歌。齐桓公听到了歌声,就说:“这个唱歌的人可不是平凡之人。”就命后面的车把宁戚载着进城去了。

齐桓公返回国内,宁戚来求见,劝说他要统一整个国家。第二天宁戚又来求见,劝说他要称霸天下。齐桓公听了他的进谏,非常高兴,就想任命他做官,委以重任。但群臣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说,这个人是卫国人,卫国离齐国也不远,不如派人去问一问,打听一下,如果他确是一个贤才、一个有德行的人,再任用也不迟。桓公说:“你讲得不对!如果你去打听他,恐怕他会有小的过恶。因为他小的过恶,就忘记了他大的好处,这是君主所以失去天下贤士的原因。而且人本来就难以用尺度去衡量。他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只要用他最擅长的地方就可以了。”所以就没有派人去打听宁戚的为人,而是对他委以重任,授之为卿。正是因为他这一个举动很得当,得到了贤士,所以能够称霸天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人都不是圣贤,都有一些小的过失、小的缺点、小的不足。如果希望他没有任何瑕疵,是办不到的。所以任人不能够求全责备。

《晏子》上记载,齐景公向晏子请教古代治理国家的人怎样任用贤德之士。晏子回答说:“就像土地有很多差别,适宜不同种类的作物。如果各种土地不同,却只种一种作物,还希望它都能够长得很好,这是不可能的。人的才能是不一样的,让他们也去做同一件事,那就不可能让他们都能做得好,都能有成就。如果对人才求全责备,即使是有智慧的人,也不能够完全胜任。如果贪求的心没有厌倦、没有止境,即使是天地自然,也有不能满足他的时候。所以明智的君主任用人才的时候,阿谀奉承的人不会被安排事奉在左右,有偏袒的、结党营私的人不会让他在朝为官。”

古人讲:“任人之工,不强其拙。”就是任用人才的特长之处,不强求他做不到的地方。这是任人的大纲。这句话也告诉我们,不能够求全责备。只要一个人在大的方面是好的,他的本质是不错的,那就可以委以重任。

《文子》上记载:“今人君之论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即失贤之道也”。现在,君主评论臣子的时候,不在意他大的功劳和贡献,而是在他细小的行为上做文章,求取他小的不善、小的错误,这是失去贤士的原因。“故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人有大誉,无疵其小故。”所以一个人有很高尚的德行,就不要在他行为的小节上做文章;人有很大的声誉,就不要在小的不足上去挑剔。

这都是告诉我们,人无完人,如果你想求十全十美、一点错误不犯的人,在这个世间是很难找到的。

《文子》上说:“自古及今,未有能全其行者也,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从古至今,从历史上看,没有十全十美的、德行无可挑剔的人,所以君子不求全责备于任何一个人。还有两个比喻:“夫夏后氏之璜,不能无瑕;明月之珠,不能无秽。然天下宝之者,不以小恶妨大美也。”夏禹所佩戴的璧玉,也不是没有瑕疵的;夜明珠,也不是没有污点的。但是天下的人仍然认为它们是宝贵的东西,不以小小的瑕疵来妨碍它们的大美。“今志人之所短,而忘人之所长,而欲求贤于天下,即难矣。”现在却只记着别人的短处,而忘记了他的长处,还想在天下求得贤才,这是难上加难。

这些论述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即使是很珍贵的璧玉、夜明珠,都不是没有瑕疵斑点的。如果我们对人求全责备,还想求得贤才,那就太难了。

(摘自《群书治要十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群书治要360》第二十七集第3讲
任人·论政/名言辞典
小品百练:说苑·君道·齐桓公问于宁咸
君王之治,必须贤佐,然后为泰
宁子饭牛 贤人名士本贫寒
【学习时报】选用人才,不能只盯着小过不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