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振笋:《课程改革:问道与求索》

2017323-24日,首届高校转型与课程改革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来自全国22个省市130位高校主管领导、教务处长参会,研讨会同时面向全国院校网络直播。课程建设研究院秘书长张振笋主持圆桌论坛,并在闭幕式上做《课程改革:问道与求索》报告,现小编根据现场速录稿整理如下,与各位交流。



一、课改理解

高校转型的关键是课程改革,这已经形成共识。

一所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独特的人才培养方式一定是体现在学校的课程上,曹勇安校长说课程改革是转型的“牛鼻子”,是“最后一公里”。

转型不是定型,不是追求什么样的结果,实质上是一个动态的改进的过程。课程改革也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状态。

不是因为高校转型,所以课程要改革,是由课程改革所推动下的高校转型

会上,有老师提问:应用型课程是否有具体的标准,这也是很多基层院校一线教师所期待的。我认为这样的期待只能成为期待,应用型其实是一种理念,不是要建设成为什么样子,而是所努力的朝向

来自重庆二师的陈永跃校长也说:高等学校的课程之所以生动活泼,之所以百花争艳就是教师的智慧在课堂上绽放出的光彩,这种光彩绝不能用某一种模式局限了。

高校转型不是另起炉灶,不是另搞一套,不能成为标新立异的口号,其实是教育的回归,是回归教育的常态,回归教育本来应该的样子。

在转型口号震天响的背景下,现在很多教师遭遇变革的恐慌,左顾右盼,深恐踩不到改革的点子上。如同蜈蚣,原本走得好好的,哪天让专家一指导,开始老琢磨先迈哪条腿才符合规范,导致不会走路了。这两年,我去过多所院校与教师座谈,谈课程改革,老师们一再声明:已经砍掉了多少理论课,增加了多少实践课。

应用型课程改革不是做加减法,是做乘除法,是姜大源老师讲的课程结构的优化,是重构。

现在学校里,普遍存在着“老师不知道为什么教,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的现象,学生学习意义感的丧失,会使得我们的教育变得毫无意义。

很多人认为:现在缺乏的不是理念,而是方法。而我认为缺乏的是对理念的理解。课程理解是课程改革的前提。有一种努力叫南辕北辙,改革最糟糕的事情是一帮对教育缺乏理解的人在勤奋的工作。

二、学校重塑

课程改革是学校价值追求的表达,体现学校的教育内容,更是撬动学校发展与学生成长的杠杆。课程是学校的产品,学校首先得有产品定位,要体现我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倡导什么,反对什么,旗帜鲜明。立足学校,面向学生。只有校本的,才有生命力。

课程改革起点于课堂,但却并不是止步于课堂教学的实践,而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变革,着眼于更广泛的学校教育生态的再造

课程改革影响学校形态。课程结构的变化会带动学校组织形式的全面转型,学校会逐渐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教育生态,学校转型发展一定是朝向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基于互联网技术,创新思维的体制架构。

学校要与社会保持同质的状态。未来学校形态一定是开放融合,生动活泼混合式学校新形态。

未来学校三要素:集成的学习平台,丰富的课程支持和弹性的学分制度。倡导:专业集群、无边界校园、超级学习工厂的理念。学校势必要求成为一个聚集创新元素的事业发展平台,而不是一个围墙之内自以为是、自娱自乐的象牙塔。我概括为:学校围墙已经倒塌,僵师已经下台,学程需要再造。

课程改革是个系统工程。不仅学校领导、教师要对课改要理解,工勤人员也要理解。

比如负责基建的领导就要有学习空间意识,要清楚:未来学校不一定一看就像个学校,学不一定就在校中。学习空间实质是关系空间。学习空间已不是过去单一的知识传授的空间,同时也得是人际互动的交往空间。

地点已死,空间成长。相比传统的学校建筑只是“消极”地去提供一个分割的空间以把学生“装”进去,现在的学校环境建设更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强调学生与环境的互动;强调学生与他的同龄人之间的互动。

学习科学已显著证明,成功的学习基于真正的人际互动,人与环境的互动。

三、学生参与

这两天下来很少有人谈学生,如果不从学生出发,课程建设如何进行?从学生出发,这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立场。在公平互联世界里,谁更深刻的认识到学习的价值,把学习者放在重要位置上,谁就能够赢得未来。

课程改革有两大支撑,一是对教育方式的理解;二是对学生生命方式的认知。

课程改革所朝向的就是:驱动学习者主动学习。

学生观就是办学观,在观学生中形成学生观。看见即慈悲,回应是修为。我们要由过去凭经验判断学生为现在的基于数据技术的科学分析,不了解学生是教学最大的缺失。

有老师自我反省:“作为一个教师,我的最大的困扰在于很多时候没能帮助学生学习他们想要了解和需要了解的东西,而是:向学生显示我有多聪明;向他们显示我知识多渊博;向他们显示我备课多认真。我就是在像进行一场演出,其真实目标不是帮助学生学习,而是完成我的教学任务,或者期望他们对我有一个好的评价。”

纯粹的知识永远不能成为课程,知识成为课程的条件就是学生的参与。只有学生以某种形式与知识发生了相互作用,而非单向的接受,课程才真正存在。

所以说:学生缺失,是课程建设最大缺失。我一般会建议学校每年撰写《年度生源分析报告》,学生是课改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学生主体回归。有一点,咱们能形成共识: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当学生觉察到学习的内容与他自己的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就发生了。大多数意义学习都是从做中学的。涉及学习者整个人(包括情感与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汕头大学蔡处长分享了:该校将思维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是以讲的方式,而是通过新生训练营、辩论等方式,注重学生参与和体验,很有成效。

刚才,我还说了:回应是修为。成功的教师善于表达并坚持对学生的积极期望。教学过程其实就是沟通对话的过程,师生没有互动,教育没有发生。关系比技巧重要。有次我去太原,聆听了梅红教授的报告,她所主持的课题组发现:工具性支持对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精神支持和人际支持对个体创新行为方面具有显著的影响。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原动力。如果不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上,再好的课程内容也是枉然。

黄淮学院王校长在讲座中强调了师生的多样性。从师生的多样性出发,我们应该构建什么样的课程体系,自然是丰富、多元,可供选择的课程体系。我在不同的场合讲,好学校有两个特点:一是人际关系热烈互动,二是丰富多元的课程支持。好产品有个特点,就是具有选择性,课程服务也是如此。没有选择权就没有存在感,课程结构真正释放面向每个学生发展功能,就必须有可选择的空间,有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这样才有个性充分发展的可能。

另外,昨天黄达人校长有个观点,我特别赞同,就是说“高校的定位不能成为学生的限制”。我认为:教育是要给学生种种可能,应用型教育不是要把学生推到职位的容器中,而是要把学生放到生涯的天空下。

学校课程就是要为每个充满可能性的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满足他们多样的成长需求,为个体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奠基。

四、学习重构

关于课程观:多元智能的人才观、过程导向的课程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行动导向的教学观、促进发展的评价观,这些我们都能成为共识。

正确的理念只有体现在教学中,才是真正起作用的理念。课程改革最后一定是体现在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上来的。

概括一句话:一切围绕、服务学生,促进学习的课便是好课

知识不是老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学”会的;能力不是老师“讲”会的,而是学生“做”会的。


此次研讨会,各位专家都强调了“情境”的意义。情境学习有五个基本学习形式关联,也就是说在生活经验的情境下学习;体验,倡导在探索、发现和创造的情境下学习,这是情境学习的核心;应用,我理解是做中学;合作,独学无友,孤陋寡闻,在分享、反馈和与其他学习者交流的情境下学习;迁移,也就是在已知知识的情境下学习或迁移。学习是一种联结,人总是在前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的,教学能否培养联系新旧知识的能力是有效学习的关键。

在这次研讨会上,来自华晟的王田甜院长和曙光的许桂秋总监给我们做了非常精彩的报告,以企业的视角,为我们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们不仅在说,他们还在做。邀请行业专家的参与,源于我们的教育一定是跨界的。跨界课程是课程变革的新取向,跨界课程需要跨界思维。

跨界课程思维体现为:第一、从离身到具身,离身的危机是当下课程教学的普遍问题,体现为:抽象的教学,离开了知识发生的情境;割裂的教学,离开了知识的完整结构;无情的教学,离开了知识的人文情怀。往往关注知识的高度与宽度,但缺乏温度的关照。最近学习了一个新概念,叫具身学习,是大脑、心灵、身体、情境融合的学习。第二、从空场到在场,学习不是我思的结果,而是我参与的过程。我们的办学理念里老说“教学做合一”,这容易误导。其实,教、学、做不是三件事,原本就是一件事。

学习是一种“嵌入”身体和环境的活动。过去我们总说:知识就是力量。我们要清楚:被运用的知识比没有被运用的知识更有力量。姜大源老师在讲座中一再追问:是存储还是应用?他认为:课程不再关注建筑在静态学科体系之上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更多地是着眼于蕴含在动态行动体系之中的隐性实践知识的生成与构建。

综上认识,基于学生,遵循规律,我们理解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出发;要注重校企合作,创建更多的实习场和实践机会,坚持职场导向;注重学生经验学习、职业体验;注重实践性学习,知行合一,做中学、学会做;注重教师的角色转变,成为教练、指导者和参与者;崇尚现代学徒制度;强调“实践共同体”建设。

杜威说:一切学习来自于经验。

这次会上,我们特邀的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重庆二师、黄淮学院、汕头大学都有非常宝贵的课改经验的分享。在解构和重构之间,一方面让我们感受课程的丰富多元,同时体会课程改革实践的意义与价值。

各院校在行动间,回归教育的本真。两天下来,各位专家所谈的,包括陈锋主任关于“高校转型发展中的基础性改革”的论述,以及《中国教师报》韩主任所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实都是在论述如何回归教育本质的问题。

 课改是动词,课程改革永远在路上。让我们在尚可作为的空间里尽力而为,收获属于我们的尊严与幸福。

 




德育圈4-5月份培训班课程推荐



德育圈

最科学!最情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麻省理工学院新工程教育转型:源起、框架与启示
指导: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
谈谈新课程改革中的新学习观
特级教师说| 程红兵:学校的课程结构变革
钟启泉|学力目标与课堂转型——试析“新课程改革”的认知心理学依据
陈霞 | 素养时代的教师改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