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警惕:中国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已超2亿,诊疗存在很多问题

导语

在《中国超3亿腰腿痛患者,需要警惕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误区》一文中,王学昌教授为大家盘点了临床容易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情况,并在辨别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差异的基础上,解析为何频频出现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深层原因。今天,我们将继续分享临床常见的一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问题。

六、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笔者也对王学昌教授进行了访谈,临床常见问题整理如下:

⑴ 真性、假性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混淆不清

多数被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臀腿痛,其实是腰臀部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反射性坐骨神经痛,实际上是假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不是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和真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比,假性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更为临床常见、多发;还有一部分是混合型的,既有真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合并有假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⑵迷信CT、MRI

仅仅依靠影像学的异常表现,就武断地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⑶ 迷信药物

依赖药物,认为药物是万能的,如果治不好,就错误地考虑是药物没用对。

⑷迷信手术

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就是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了,除了手术把椎间盘拿掉,其他治疗方法都是无效的,为了所谓的“根治”,盲目推崇手术。很多医生就有这样的偏见,他们像手电筒一样只关注一部分病例,而漠视“很多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弧刃针、药物、理疗等非手术治疗,虽仍然有椎间盘突出,但却没有任何疼痛症状,工作生活不受任何影响”的客观现实。

⑸关于传统开放性手术

在诸多手术方式中,经后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典开放手术方式,需要切口较长、对椎旁肌较多剥离、破坏椎板关节突等骨性结构,影响了脊柱的稳定性,且术后容易发生神经根、硬脊膜、软组织粘连、感染等风险,从而导致慢性疼痛。也就是说,存在创伤较大、破坏脊柱稳定性、后遗症多、痛苦大、费用高、部分手术患者效果不佳等手术的共同不足。

手术虽然也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但由于人体的复杂性,影响疾病的因素众多,造成了手术也不是万能的,并且一旦手术失败,则再处理往往效果不理想。随着微创、介入技术的出现,传统开放性手术临床基本已被淘汰。

⑹关于融合手术

髓核摘除术后,再采用融合手术虽然增加了脊柱的稳定性,但减少了脊柱的活动度,增加了相应阶段的应力,有报道和专家指出,和非融合手术相比,疗效差别并不是太大,甚至有时候微创治愈率、复发率、翻修率都比开放手术低,不宜作为常规。

⑺关于微创、介入技术

微创和介入是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目前亦可解决绝大多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射频、臭氧、激光等介入技术经皮操作,损伤极小,但缺点是不能直视工作部位内部细节。而脊柱内窥镜(椎间孔镜)作为一种新型的微创技术,近年来盛行国内,可以在内窥镜的帮助下,直视手术部位,同时可精细操作。

⑻实际上,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也不是一劳永逸,有可能再度复发

典型病例2:

刘某,女,43岁,驻马店**县。

首次入院时间:2017年07月*日。

主 诉:2次椎间孔镜术后左臀腿痛疼麻1年余。

现病史:2年前劳累后出现腰部疼痛伴左下肢放射性疼痛,当地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保守治疗不佳后,后行“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术后一月症状复发,二次行“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术后2月下地活动后再次出现左下肢放射性疼痛,足背部麻木、无力,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就诊,腰椎MRI(2017.06)显示腰4-5椎间盘再次严重脱出,压迫神经根,需要再次手术。

⑼对治疗丧失信心,认为本病没有好办法

采用药物、按摩、理疗、针灸、封闭,甚至手术等方法治疗后,效果不佳,就对治疗丧失信心,认为没什么好办法,消极地养、拖、等。

⑽为什么药物、封闭等传统方法虽然有效,但作用有限

很多传统的针具,虽各有作用,但由于其远端不为“刃”,和药物、按摩、理疗、牵引、封闭等传统方法一样,对病变、硬化的软组织不具有“减张松解”的作用;而软组织硬化恰恰是慢性颈肩腰腿痛发病的核心机制,因此,采用上述传统方法常常效果不佳。

⑾微创或手术后,残余疼痛或术后复发

微创或手术后,残余疼痛或术后复发临床太过常见,究其原因,大多人都认为是“椎间盘摘除不彻底、医生手术没做好”。——其实,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骨质增生一样,只是“标”,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本”,是脊柱周围软组织的损伤。不从根本上对脊柱周围病变、硬化的软组织“减张松解”,就难以避免术后再度复发及手术后残余疼痛。

⑿怎样减少术后残余疼痛和术后复发

对于确实需要微创或手术的患者,要减少手术后残余疼痛及术后再度复发,我们主张“标本兼治”:可以采用射频、椎间孔镜等微创或介入的方法处理突出的髓核,治“标”;对脊柱周围病变、硬化的软组织“减张松解”,才能治“本”。

⒀如何对病变、硬化的软组织进行“减张松解”?针具如何选择?

部分专家认为:只有带“刃”的针具,才具有“减张松解”的功效;而作为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和国家发明专利的一种新兴治疗方法,和其它任何带刃的工具相比,弧刃针的结构设计很特殊,有20大优点,其核心优势在于,能够“以0.7mm的损伤,达到1.099mm的松解效果,但疼痛程度却仅有0.2mm针灸针的微痛”,也就是说:能够以相对“最小的组织创伤、相对最小的疼痛”,达到相对“最大的松解效果、最大的经络刺激强度”。

⒁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建议

和衰老、肿瘤等不同,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腰椎间盘突出症早已可查可治。要想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所需要的只是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以及高水平临床医生的选择。

除了那些肌力减退或马尾神经损伤等确实需要手术的特殊患者以外,要取得临床治愈,一般来说,我们要优先选择那些对患者心理、生理干扰最小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减少疼痛、恢复患者功能。

根据这个治疗原则,无论是假性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还是真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无论是否确实需要微创或手术,我们优先考虑处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本”(脊柱周围软组织损伤),只有对那些经保守治疗,特别是经弧刃针治疗3~6个月但效果不佳者,方考虑微创或手术治疗。即使如此,对于这些需要手术“治标”的患者,为了防止复发、减少术后残余疼痛,在手术后,我们依然需要采用弧刃针等方法“治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么治腰突# ~椎管内椎管外联合治疗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自愈倾向与手术失败的启示
腰4-5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18天复发
四年间从腰痛到腿痛,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一定要手术吗?如果要做手术,选哪种?
“腰突”治疗 保守还是手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