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老了,若发现子女在慢慢地讨厌自己,自己该怎么办?

在这一点上,我小姑的做法非常巧妙!她依靠自己的聪明和理智,十多年来一直过得很快乐自在。

小姑今年已七十六岁。她有三子三女,三个女儿都已远嫁外地,三个儿子也早已成家。大表哥和二表哥在本村务农,小表弟原来在乡镇,后来调到县城一个单位工作。

原先分家时,小表弟还没参加工作,他们一大家的财产、土地是按三个儿子各占一份、老人占一份来分的。小表弟一直和姑姑姑父住在一起。小表弟工作后,由于离家近,也多数时间是和老人住,直到姑父去世前半年调进县城。

小姑六十三岁那年,姑父突然得病去世。晚年失伴,小姑非常伤心!想到老年生活才开始就没了伴,今后孤单寂寞不知怎么过,小姑不知哭了多少次!但是她并没有被悲伤冲昏头脑,始终保持着清醒和理智!

姑父丧事办完后,三兄弟在算账时,二表哥提出,除去开支,节余的礼金先提出二万元给小姑养老,剩下的再三兄弟均分。大表哥和表弟都说可以,但是几个媳妇都嘟着嘴低头不作声。

一看这形势,小姑立马就明白过来。她稍微思考了一下就说:“你们对妈这么好,几妯娌也支持,我很知足,但这钱是欠人家的人情,以后都要还,你们还是分了,我不能要。现在我手边还有点,到没有了我再给你们要”。

这话一出,气氛一下就放松开来,儿子儿媳都挣够了面子,一大家人和和气气地就把帐算好了,兄弟之间、妯娌之间谁也没有说一句不该说的话。

丧事办完,表弟该回去上班了。可是,大表哥、二表哥家住的离老宅都远,小姑一个人守着偌大的老房子,害怕不说,万一有点什么事不方便,他放心不下。所以他就把小姑接到城里和他们一起住。

才住了4个月,小姑就嚷嚷着要回老家。表弟心想会不会是媳妇做了什么不该做的,就问她怎么回事。小姑故意轻松地笑着说:“城里我不习惯,还是老家好,自由自在,我回去和你哥哥们一家住几天,你就不要管了”。其实她清楚,但嘴上没说,表弟媳妇已经几次表现出反感了。

小姑执意要走,表弟也没办法。她回来后,先后在两个表哥家都住了三个多月,然后就提出来自己吃不惯,要回老宅里一个人住。表哥们想想小姑年纪还不算太大,照顾自己没多大问题,也就没有阻拦。但还是担心她晚上会害怕。

小姑回老宅后,自己做自己吃,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自在得多了!她还利用空闲种了几分玉米,养起了几只鸡、一头猪,过得比在儿子家还充实。只是到了晚上,她一个人还真的会害怕。她就让十一岁的孙女每晚去陪她睡。

过了不久,村边一个煤矿征用土地,小姑得到14万元补偿款。这样一笔钱对农村人来说不是小数目。正当大家都想着她会怎么处理这笔钱的时候,小姑把三家人叫在一起宣布,她留了8万元在手上,剩下的给表哥三兄弟每家分了2万元。

第二年,邻村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光棍想和小姑一起生活,就托人向小姑问话。小姑打听情况后也有点动心,但又不知儿女们的意见,她就装着什么事也没发生,让对方先找个人去探听一下儿子们的想法。

那个人就去了两个表哥家,谁知两个表哥一听觉得丢人,坚决不同意,二表嫂还说那老头恐怕是奔着老人手头的钱来的。小表弟知道这事后,虽然倾向于支持,但也拗不动两个哥哥,所以只好听之任之。

两个表哥以为小姑不知道这事,怕她也有这种念头,就趁端午节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转弯抹角地举些例子给小姑听。其实小姑早有了主意,她见机会合适,就顺势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她说:“你们的想法我清楚,你们放心,我不会给你们丟脸,我一个人也过得好好的”。几兄弟一听才放下心来。这件事也就摆在了一边,以后也再没提起过。

第三年二月份,我父亲也因病去世。我准备接母亲来城里住的时候,小姑正好也在。谈到这事,小姑劝我母亲说:“城里不好住,就别去了,现在我们两个是一样的情况,房子就在前后排挨着,我们在一起有个伴,也省得娃娃们当心”。

母亲一听也说有道理。其实我猜想她们肯定早在一起说过。所以也就顺了母亲的心愿。她们老姊妹就这样,白天有事各做各的,吃饭自管自,晚上要么一起住我母亲那,要么一起在小姑家住。过得到还自由自在!

小姑从那以后也不会再怕晚上无人陪。表哥表弟几家也经常去看望,每次不管是儿子儿媳,还是孙子孙女去,他都会这个给几块,那个塞个红包,所以儿孙们去得更勤,老宅里经常充满了笑声!

一晃眼十多年过去,小姑基本没碰到多少养老方面的烦恼,生活过得自由自在、快乐充实!今天的一切,其实都是她用聪明和理智换来的。

人老了遭到子女的嫌弃,这是很多老人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因为子女也可能有子女的难处,而且,我们难以保证,任何一个子女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百依百顺的,就算是再孝顺,偶尔的磕磕碰碰也在所难免。

通过小姑晚年生活的事例,对“人老了,发现子女慢慢讨厌自己,该怎么办?”的问题,我的观点是:

第一、提前作好安排打算。上了点年纪就要开始有计划地存钱,以备今后养老不时之需。不要把什么都寄托在子女身上,不是天下所有子女都靠得住。如果事事要向子女伸手,家庭条件可以的还好说,条件不好的可能就会是矛盾的导火索。万一要遇到大灾大病,自己手头有比向子女伸手强万倍。就像我小姑一样,她没有把钱完全分出去,自己有底气不说,儿孙们哪个不跑得更勤;

第二、多从自身找原因。子女讨厌自己,不可能无缘无故。这就需要老人们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时时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些可能是挑剔吃穿,也有些可能是不讲卫生,还有些可能是习惯不好等等,特别要注意的是对待子女不能偏心,这是做老人的大忌。总之,要多找一找自己究竟有没有毛病,有就要改掉,这样才不会让子女产生怨气;

第三、尽量站在子女角度考虑问题。老人都是过来人,知道每一个子女身上都挑着千斤担,都经历过上要养老、下要养小的生活压力。所以,有时子女们对自己照顾不周,甚至可能发点火也要充分地理解和包容。毕竟,如果是生活大富大贵,谁家子女会愿意背上不孝的骂名,会冷落生养了自己的双亲;

第四、主动提出分开居住。能够融洽相处,当然在一起最好不过,子女有点事也可以帮帮忙,自己有个小病小痛,子女也不用太操心。但如果在一起让子女为难,或者觉得生活不便的话,最好让子女拿点赡养费,单独分开居住。这样做的好处是自己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玩就玩,自由自在,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第五、如果子女能够接受,分开居住后可以找个老伴一起生活,能够多个说话的人,互相有个照顾,免得太孤单容易生病;如果子女实在不能接受,也不要太勉强,不是非得找老伴,可以想想其它办法。毕竟子女也有他们的想法,弄不好一家子会更难堪!

总的来说,解决问题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老年生活不说有多幸福,起码会有一定保障!

我还想说: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父母的今天就是子女的明天。子女孝养老人天经地义,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情况,子女们都必须先尽到自己的责任!

同时,作为父母,凡事也要多理解、多包容,多为子女的家庭和未来着想,这才是全家和睦相处的重要基础。因为和顺和顺,家和才会万事顺!

最后,祝愿天下父母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平安、幸福、吉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8岁的姐姐给82岁的奶奶送终,抑郁半年:养儿防老骗了多少人?
关于养老,姑姑姑父这么做
十指连心姑侄情
一场病,让小姑家的生活,硬生生回到了“解放前”
沉痛悼念杜凤君姑表二哥表哥杜凤君先生一路走好😭😭😭 🙏🙏🙏 😭😭😭
人间四月||又见樱桃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