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成《寒鸦图》
userphoto

2023.05.08 辽宁

关注
  该卷《寒鸦图》描绘的是春寒料峭时节群鸦溪边觅食雀跃的情形。经统计,《寒鸦图卷》中共计有四十九只寒鸦或飞飞栖或鸣或静,姿态各异,没有一只形态相同的寒鸦。以此足见艺术家观摩自然的写实功力。中国画的写实功夫在当代往往是被人忽略了的,特别是西方写实油画的传入,让人们只看到了西画中的写实而忽略了中国画的写实。


《寒鸦图》
宋 李成
绢本墨笔
纵27.1cm,横113.2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寒鸦图》局部


请欣赏完整高清图



《寒鸦图》
宋 李成
绢本墨笔
纵27.1cm,横113.2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该卷起首画一丛盘根错节的枯树,树干很粗大,而树梢则是明显的李成式的蟹爪形态。每一棵树都有瘤疤,加上经过秋冬两季,树叶已经完全掉光了。光秃秃的树干和树枝,并没有给人以参天之态,反倒是给人以生命枯萎般的萧瑟凄凉。有些树根已经裸露在外,更显凄凉。

      画卷最右侧的土坡上,有四只寒鸦,看羽毛的形态,似乎是同时在抖动着羽毛。这种景象没有深入地去观察大自然,是绝无可能用画笔描绘得如此栩栩如生的。

      土坡下面,画有五只寒鸦,四只正在啄着地上的事物,有趣的是,最边上的一只则是看着,并未和同伴一同享用地上的食物。左边有一根矮树桩,大概是这棵树实在太老了,又或许是被人砍伐掉的。树桩上站在一只寒鸦,正对着下面觅食的几只寒鸦。看翅膀的姿态,似乎是要飞下去饱餐一顿。树桩另一侧有一只正回头注目着那只即将展翅的寒鸦,兴许是要结伴而行。
      画面继而往左,一处冰面已稍显融化里的溪潭散发出阵阵寒意。溪面上有几只寒鸦正展翅飞过,它们大概是听到了对面枯树枝上同伴的呼鸣。枯枝伸向溪面,枝头上站着几只寒鸦,一只冲着从对岸飞来的同伴,另两只一高一低地似乎在争吵着什么。下方还有一只,不动声色地在注视着水岸,兴许是发现了食物。

      溪潭周围,积雪覆盖着土地和水边的草叶上,草叶被雪压着改变了姿态。远处一桥横跨两岸,烟霭空濛,对岸的树林,也被烟霭所遮掩,只看得到树根以及少许枝头,中间是厚厚的一层烟霭。这层烟霭,不禁使人顿觉寒意袭来。

   《寒鸦图》是其名作,描绘了冬日雪后塘林木间群鸦翔集鸣噪的景象。



值得品鉴的是,题跋也很精彩。

此幅画作有元代赵孟頫题跋誉为能品。拖尾题跋还有元代知名词章家钱塘仇远和乐府名家蒙古族贯云石两题,尤为难得。当然,也有乾隆皇帝的题款与题诗。



      元代赵孟頫谓此图“林深雪积,寒气逼人,群乌翔集,有饥冻哀鸣之态,亦可谓能矣”。





元代乐府名家蒙古族贯云石题跋





元代知名词章家钱塘仇远题跋





明代陈彦博行书题跋





乾隆皇帝书前隔水七言诗:
千林叶落树枝干,鸦集啼饥复叫寒。
嗟我民宁无似此 ,围炉不忍展图看。






     
      全卷以寒鸦、积雪、枯木为主要内容,在意境上极尽表达出了寒意。慢展《寒鸦图卷》,有如置身寒溪之中,耳畔是寒鸦乌啼之声。乾隆皇帝在看过此卷之后题写了一首七言诗:“千林叶落树枝干,鸦集啼饥复叫寒。嗟我民宁无似此 ,围炉不忍展图看。壬寅(1782年)嘉平月上澣御题。”“围炉不忍展图看”这是一种多么直冲心灵的寒意啊。可见艺术家技术之高超以及对大自然体悟之深刻。





李成
(约919-967)
字咸熙,乃唐宗室后裔,祖籍长安(今西安)
后周时闭居营丘(今山东淄博)
故又称李成为李营丘
常画雪景寒林,多为北方景色
勾勒不多,形极层叠;皴擦甚少,骨干自坚
山水画家常说北方之山多“骨”,所以李成画山“骨干”特显,而其挺拔坚实
《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评价李成的作品“气象萧疏、烟林清旷”,这也是李成山水画的特点
今有《读碑窠石图》、《寒林平野图》、《晴峦萧寺图》、《茂林远岫图》等传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成《寒鸦图》:寒鸦向暖,枯木逢春
宋 李成《寒鸦图》
赵孟頫书法题跋《李成寒鸦图卷》高清大图欣...
【611】赵孟頫:题跋寒鸦图
赵孟頫题跋《李成寒鸦图卷》
【书画欣赏】 赵孟頫 题跋《李成寒鸦图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