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师讲义 | 云烟:不着笔处氤氲生


云烟,是空中的水气,一种自然现象,古人称为“流行之气”,是“四时之真气,造化之妙理”,以为画山水“不可逆其岚光,而当顺其物理”。


云烟的形态情致,因季节、气候、地理等的变迁,衍生出无穷面貌。初起为岚气;岚气聚而不散,薄者为烟;烟之轻者为霭,浮于远岫遥岑;霭重阴昏则成雾;烟积而成云,云烟雾霭散入天际为日光所射,红紫万状而为霞,霞是朝夕的气晖。


自然界的烟云,有游云、停云、有出谷云、有寒云、暮云、朝云,有云横岩间,有轻云下岭,轻烟引素等,或锁或屯,或聚为高峰,或散作碎锦,或飘飘欲飞,或翻波掀浪,变幻莫测。


(本文由童中焘撰文,张雨婷编辑)


传统画论云烟,清代方薰列举烘熳、勾勒、粉渲、吹云及“不着笔处空濛叆叇蓬勃之为妙”;

邵梅臣则以吹粉、勾粉、墨染、赭勒论画四时云烟。

现予以概括,其法有五:


一、勾勒


以墨线勾勒云的流动或凝屯状态。有时再用白粉或赭石复钩。如工致的青绿山水淡墨细描白云,又以粉细细丝省。


△ 元·方从义《高高亭图》


△ 元·方从义《高高亭图》局部


△ 清·髡残《仙源图》


△ 清·髡残《仙源图》局部


二、渍染


不用墨线,纯以墨色或彩色演染而出。渍,是在经过加工的纸素(煮磋笺、淡胶矾水拖过的生纸、矾纸、绢素等)或在已有墨、色为底的基础上晕墨设色,有一道较为明确的轮廓线。染,由浓渐淡,渐渐承接,不露痕迹。有时则用粉渲。


△ 元·方从义《白云深处图》


△ 明·蓝瑛《白云红树图》


△ 明·蓝瑛《白云红树图》局部


△ 清·髡残《山水册页


△ 清·髡残《山水册页》局部


三、勾染


勾、染结合的画法,一种勾线脱略,辅以烘染;有时一图中既用钩法,又用染法。山水中用此法最多,如“董源山水,上深墨描成云,淡苦绿逐染;马、夏用秃笔淡描指甲云,亦以淡苦绿逐染”。(《珊瑚网》)


△ 明·董其昌《潇湘白云图


四、干擦


以干笔皴擦山石,渐入虚无,而显云烟。清龚贤、石谿、梅清多为之。空云法中也有以皴擦山石、却辅以渍染而出烟云的,二者略有不同。


△ 清·髡残《山水册页》


△ 李可染《黄山烟云图》


五、空云


即衬借法,以实有显“虚无”(烟云),借实以见虚。在山石林木的点皴上着意,于云烟不着一笔,而空白处(纸绢本色)云烟自生。戴熙所说:“山石以画而得,云水以不画而得。山石成则云水自在。岂所谓名者实之宾乎?”即是此意。


△ 清·石涛《云山图》


△ 清·王翚《溪口白云图》


△ 清·王翚《溪口白云图》局部


△ 明·陈继儒《云山幽趣图》


△ 陆俨少《楚江巫峡半云雨


画法要点一

画云烟要合山水的体势


山水中的云烟,不独取秀,也是经营布置中化实为虚的手法,以云烟之屯锁更见山水的高远、深远或平远。

所以画云烟须意中有山,令云烟的高低、阔狭、起伏、流动与山的形势相合;

又不可以云烟遮掩山的邱壑不妥处,因来龙穿凿有背谬,以云烟遮掩之,势必犯生硬凑合的毛病。




画法要点二

画云烟要得势,不可散漫


云烟是一幅画的虚白处,而“实中虚白处,不论其大小、长短、宽狭,要能在气脉上互相连贯,不可中断”,否则便会散漫或窒塞。但“所谓气脉上之连贯,并非将虚白之各个部分都连贯起来。实中虚白处,既要气脉连贯,又要取得龙飞蛇舞之形,如此使实处既能通泄,也使通幅有灵动之感,更能使通幅有气势。”(《黄宾虹画语录》)

此外,上下云烟,取秀不可太多,多则散漫无神。


画法要点三

画云烟,用笔宜圆


运笔宜断,多紫洄交互处,则笔势灵动流走,具飞动之意。忌勾勒刻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科:郭金标
山水基础:云的画法示范
【明—董其昌】---馆藏山水精品欣赏(02)
山石勾、皴、擦、染、点画法要诀
学习《漫谈山水画烟云的变迁和美学意义》
米点皴的画法|山水国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