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趣读|近现代名人与造字(一)
近现代名人与造字(一)

虽然历代古人已经造出了许多汉字,但随着生活的丰富、科技的发展及表述的多样,近现代以来,仍不断有新字出现。其中,有许多是科学技术方面的,特别是涉及化学物质的,以致鲁迅在《门外文谈》上说:“现在最会造字的是中国化学家”。

但是也有些传说中的名人造字,认真考证起来却有点众说纷纭,下面仅举几个例子。

齐白石与“烤”

文化界流传着一则齐白石造字的佳话,而且有不同的版本。

有一位姓宛的人,曾在北京宣武门一带靠推车卖牛羊肉为生。其第二代在车上安置了烤肉炙子,卖起了烤牛肉。直到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其第三代才购置了铺面,取名“烤肉宛”,从此开店经营。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烤肉宛的烤牛肉,溢油、荡香、鲜嫩,有“赛豆腐”的美称。创建之初,张大千、梅兰芳、马连良等艺术大师都曾是这里的常客。上世纪40年代的一天,有位名叫唐友诗的记者请齐白石先生去烤肉宛品尝烤肉。白石老人的光临,让烤肉宛的师傅非常意外且开心。当下便精心为白石老人切了两碗牛米隆,一番品尝后,其独特的风味让白石老人赞不绝口。烤肉宛的师傅便乘着白石老人兴致正浓之际,恳请白石老人题字,白石老人顺口答应了。饭后白石老人便题写了清真烤肉宛相赠,并在正文与落款之间夹注了诸书无烤字,应人所请,自我作古小字,以说明”字由己所创。

马南邨(邓拓)在《燕山夜话》中有一篇《 烤”字考》,其中写道:一位朋友给我写来一封信,他说“烤肉宛有齐白石所写的一个招牌,写在一张宣纸上,嵌在镜框子里。文曰:'清真烤肉宛。’在正文与题名之间,夹注了一行小字(看那地位,当是写完后加进去的),曰:'诸书无烤字,应人所请,自我作古。’(原无标点)看了,叫人觉得:这老人实在很有意思!因在写信时问了朱德熙,诸书是否真无烤字;并说,此事若告马南邨,可供写一则燕山夜话。前已得德熙回信,云:'烤字说文所无。广韵、集韵并有燺字,苦浩切,音考,注云:火干。集韵或省作熇,当即烤字。燺又见龙龛手鉴,苦老反,火干也。’烤字连康熙字典也没有,确如白石所说,诸书所无。” 并指出:“原来这个匾额的款字写着:八十六岁白石。计算齐白石写这个匾额的时候,是一九四六年,还在解放以前”。

之后,特别是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据此接连著文介绍这则典故和佳话,但也有人写文章对此表示质疑。有不少人对“烤”字是否真是齐白石所造进行了考证,发现虽然古代传统的工具书,如《说文》《康熙字典》《广韵》《集韵》《龛手鉴等“诸书所无”,但是却在许多其他古代书籍中找到了“烤”字的踪迹。 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1758)中,讲到阴历八月的民俗时,有一段关于彩兔的记载:京师以黄沙土作白玉兔,饰以五彩妆颜,千奇百状,集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灯火荧辉,游人络绎,焦包炉炙,浑酒樽筛,羊肉,热烧刀,此又为游人之酌具也。清代周家楣、缪荃孙的《光绪顺天府志·食货志》中有:肉。按:取小猪之。其不用小猪者,名为炉肉,本土有炉肉铺。有人在(明)《醒世因缘传》中现有“烤”字。早在明代周王朱橚《普济方》中有:“用药贴在患处用火湿毡一匝又用竹薜四下薜住后用带子或细索拴牢三五日”。

其实在民国时期,1917年出版的《中华大字典》中就已经收录了“烤”字。我想也许是发行量少,当时影响不大,齐白石没有去查。后来大陆又比较少见,朱德熙、邓拓也没有去查阅。于是,便误以为是齐白石造了“烤”字,以致网上现在还流传着这则造字故事。

综上可见,“烤”字最初大约出现在明末清初,民间始作为俗字使用,至《中华大字典》收录后才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并被之后的工具书收录。所以,“烤”还真不是白石老人所造的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京城年龄最大的老字号烤肉,画家齐白石都钟爱
造字轶事
齐白石与北京“清真烤肉宛”的故事
北京这家烤肉店,为何飘香三百年?
齐白石造“烤”字
每周一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