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侣行记艺

重庆山区孩子上学,每天走两小时,3岁独自穿越悬崖

2016-08-28 侣行记艺1698评

今年5月份,我带着老婆坐了22小时绿皮车,到了2000公里之外的重庆酉阳县大山中,一个叫楠木庄的村庄。见一个熟得只差见面的奇葩朋友:三年前,她做乡建时,我们曾约定好,在她离开这村庄前去看她,给她照顾的孩子们拍照片。

“代理妈妈”说,脊梁一直在田野

奇葩朋友名叫刘园,是个文艺青年,是哼着花儿与少年长大的一代。她是坚定的乡村守护者,认为城市不可持续,人类的希望在田野。

她是个行动派,放着大城市的白领不做,跑到重庆大山中一个叫楠木庄的村庄做'代理妈妈',关爱留守儿童,已经整整三年。临行前,我问她,要不要给孩子们带点什么?她说,孩子们什么物质都不缺,只缺陪伴。

虽然我想说:陪伴是孩子他妈该做的事情,你来插一杠算什么呢?但对她,我的尖酸刻薄和大实话都无处安放。我们什么都不再说,什么都不带,陪你们七天,给孩子们拍最天使的照片。

父母不会唱花儿与少年,我们自己会洗脚上田

她住在乡村学校的宿舍,我们去看她时也在学校借宿,因而可以更全面了解孩子们的生活。我们发现一个问题:村里的小学每天上午10点半才开学:

原来,学校在群山中一块小盆地的底部,而很多孩子都住在山腰、山顶,每天上学路,少则一个钟头,多则两小时。推迟两小时上课,只为了弥补两小时上学路上的耽误。

刘园在要离开前送一对兄妹回家,顺便做最后一次家访。这是楠木庄典型的留守儿童。哥哥上三年级,妹妹上一年级。父母都在外打工,楠木庄的留守儿童占儿童总数的90%以上。虽然我也在农村住过两年,也一直在关注留守儿童问题,但听到这个比例,还是震惊不已。

每天放学后要回山腰上的家,兄妹要走两个多小时。但孩子们似乎没什么概念,有小伙伴们结伴,就一路嘻戏,一路疯癫。

远上寒山石径斜,腾云驾雾访人家。

一会儿路边都是花,一会儿崖下有人家。

那山,那人,那狗,可以把酒话桑麻。登山回望,山上山下,云里雾外都是家。

和另外一对同行的姐弟俩,同行一段后分道,各回各家,家里没妈。

兄妹俩的回家路还远没有结束,他们家住在山峰最高处。大多数时候,兄妹俩不说话,哥哥在前面开路,妹妹默默跟随。

开始时,路很好走,在平整的水泥路上可以勾肩搭背。

走过十几分钟后,水泥路没有了,开始在悬崖飞岩走壁。

清泉石上流,人在溪上走。

穿过竹木篱笆,认识篱笆里初发芽的庄稼。

趟过泥浆中的小路,山中梯田,父辈还以最原始的方法耕作。

在丛林中辨识各种植物,大自然是自然教育最好的课堂

走累了就坐在瀑布边,喝一口泉,听一会儿水声。

寂静山林,遍地野果,边走边偿,山野之乐。

上学路,是一条铺满鲜花的地摊,踏花离去足底香。

在青山绿水间,学会审美。

父母不在时,学会照顾自己。

一起将走很多的路,先会学分享。

在跋山涉水间,学会坚强

在同行路上,学会搀扶。

以前,有很多小朋友一起上下学,去年他们都升四年级,去了乡里小学,放学路只剩下兄妹二人。一路上没有其它人同行,兄妹只能彼此照应。哥哥说以前不愿上学,爸爸拿棍子从家打到学校,从此就不敢逃学了。

天气晴朗,只要一个半小时时间,就可以放学时家,刮风下雨时间要翻倍。

回到家,没有爸爸妈妈,但狗总是第一个出来迎驾。

放学后第一时间自己写家庭作业,自觉勤奋是山里娃的基本素养。

父母不在家,爷爷奶奶也没办法辅导作业。仅凭自觉,80分对于山里孩子来说,是比大山还高的坎。

明年,哥哥就要升四年级了,村里的小学只有三年级,明年他只能去乡里的中心小学上学。没办法照顾妹妹。还好,妹妹将有两个更小的妹妹做伴。明年的放学路,三朵金花别样红。

两个小姑娘,今年都只有两岁。明年就到了上学前班的年龄,将面对每天来回四小时的上学路。

这是社工刘园和李慧做的最后一次家访。三年来这样的山路,她们已经记不起走过多少趟。我问她,这样艰苦的上学路,家访路,孩子们,你们是怎么扛下来的。刘园晃了晃孩子们送的,自己采的花:“这是条很享受的路,干嘛要扛啊?”

以前,村里的小学是完整的。但因为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村里已经没有自己的老师,所有教师都要从乡里派过来,但因为村里的条件太艰苦,而且,每个年级只配一个老师,要教整个年级的全部课程。很多老师不愿意来村里教书。很多来人来支教,新鲜感结束后就离开了。

于是,村里的小学就变得越来越小。以前有6个年级,刘园来到楠木桩时只有四年级了。去年,乡里说派不出四年级的老师下乡,于是,去年村里小学四年级也没了。剩下的三个年级还能坚持几年,刘园也不知道。

从今年开始,四年级之后的孩子们将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乡中心小学上学。中心小学太远,他们不能每天回家,只能住校,每周回家做一次补给。

每周日上午十点左右,小伙伴们就集中在村里小学操场上,结伴去乡里小学上学。去乡里的上学路,绝大部分都是柏油路,在经历了6年村里崎岖的上学路磨练后,这条路对于孩子们来说,小菜一碟。

点击播放GIF/1669K

对于这条路,我不知道如何形容,只能想到一些零碎的词语:追逐、奔跑、在路上、少年、同伴……

有一种人生体验叫上学路上,这是一种将消失的记忆和技艺,城里孩子没办法理会。

上学路,上的不是学,而是一种精气神。真正的自然教育,是在自然中吹风沐雨,而不是在空调房玩过家家。

对于孩子们艰难的上学路,刘园觉得这样是必须的。

'以往,每个孩子的上学路都这样艰辛,艰难的上学路,铸造了她们强健的体魄和坚毅的品格。现在的孩子太弱了,人生路太顺了。而山里的孩子,每一个拉出去,无需训练,直接可以跑马拉松。'

我想到前些天看央视播放的记录片,说非洲孩子的上学路,穿越野兽出没的草原。

上学路的艰辛,让孩子们有了强大的生存能力的同时有了感恩的心。

点击播放GIF/1389K

在跟拍孩子们的上学路上后。我想起自己孩子不能上家门前的学校时,我歇斯底里的样子:一直声称要给孩子自然教育,但当孩子上三公里外的学校都接受不了。

呵呵——

就像是所钟爱的单车旅行。目的地,只不过是给出发一个理由罢了。单车旅行的魅力。不在于起点和终点的距离,而在于过程中的艰辛和风景。

在山路上你追我赶,拉长的上学路,给学习带来诸多不便,但也催生了无数课堂之上没有的美好。山里的孩子,靠上学跳龙门的可能性越来越低。而上学走过的路,跳龙门的过程,将是他们最大的必杀技。

父母不会唱花儿与少年,别沮丧抱怨失了本心;请自己洗脚上田,独上高楼看风景。

更多乡建青年刘园和留守儿童的故事,请关注以下文章:

放弃城市生活,做留守儿童妈三年,收获三箱“情书”

作者:雷虎/阮传菊,行走江湖的夫妻档,一人文字,一人图片,寻访手艺,关注乡村,记录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尝试格式化生活之外的另一种可能。微博@青鸟天际,公众号:侣行记艺(ID:lvxing-jiyi)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代课教师大山深处自办学校 9年来一人支撑
人生总有高低潮 不畏将来 不念过往 如此甚好
吉水县:育贤村的“育贤”路
语文特级教师、武汉市光谷六小校长李明菊: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一张看不清楚的初中毕业照
【杂乱的文】我想写他的一生(十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