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栋神秘的胡同旧宅,房主与我们每人都息息相关!到底咋回事

拍胡同十年,有一些建筑令我印象深刻。其中之一,就是东堂子胡同的6号院。我翻找到当时拍的照片:

照片显示拍摄日期是2006年2月17日。刚好过去了10年!

印象中,那次拍时是有什么事情,急着要走。但感觉这个建筑太奇特了,就急慌慌地先拍了下来,没再细问。事后,总感觉那里有些什么神秘的故事,所以,它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蒙着一层神秘面纱的。

去年去探访白塔寺福绥境大楼时,真正体会到了福绥境为何被称作胡同里的“鬼宅”。当时就想到了东堂子6号,该不会也是一座神秘的“鬼宅”吧。

终于抽出一天时间去东堂子那片去转了转。首要探访的就是这个院子。

来到东堂子胡同东首,一眼就可望见这座建筑。先摁了几下快门,感觉与十年前拍的照片几无二致。只是电话亭,由红色变成了黄的:

这让我又惊又喜。面临一轮又一轮的拆迁通知,这座小楼竟然能保存至今,真是个奇迹。

这个院子跨着两个门牌,东边的是4号门牌,西边的是6号。我在边上拍照,正好见一大妈走出来散步。我去跟她聊,这楼是什么年代的,到底做什么用的。她瞪我一眼,做什么用的,住的呀,有什么好问的。可眼神里明明在说,这背后事太多了,懒得搭理你罢了。

我不罢休,过了一会,等着一位中年人,闲着在路边抽烟。他话匣子一打开,这个神秘建筑的谜底一下子就揭开了。

“这原来就是伍连德住的地方,房子得有上百年了。伍,是队伍的伍,连队的连,道德的德”。

伍连德,噢,我一下子想起来了!其实之前看一些胡同资料时,经常有提及这个人物。待我回到家中,又系统重温了一下伍连德的历史,给大家简单梳理一下。

伍连德肖像(资料图片)

伍连德是中国现代医学奠基人之一,也是诺贝尔奖候选人华人第一人。有人夸张地说,我们每个人都受惠于他的医学研究,“只要你能活在这世上就要感激伍连德,从生感激到死!……你上哪所西医医院看病,后面都有伍连德的身影,你胳膊上扎的每一个预防针都和伍连德有关系!”

怎么这样讲呢?

伍连德祖籍是广东的,1879年出生在马来西亚,1907年时受清政府之邀从南洋来到中国。之后,他接手了一系列重大“战役”——防治传染病的“战役”。其中包括1910年东三省6万人的肺鼠疫、1917年山西歼灭鼠疫战、1920年在北满州里歼灭鼠疫战、1932年在全中国展开的以上海为中心的歼灭霍乱战等。他制定的防疫规则一直沿用到今天。

国内第一所中国人自己办的大型综合医院——北京中央医院(现人民医院)就是他一手创办的,从医疗体系到一砖一瓦建设,都是他亲自督导。此外,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等也是他倡导和创办的。梁启超曾如此评价他:“科学输入垂五十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博士一人而已。”(伍连德,字星联)

那,伍连德又是怎样住进了东堂子胡同6号院呢?

这处院子在旧时的门牌,是55号,有房屋67间,楼房为砖混结构,地上两层外加阁楼,还有地下室。

上图为具有典型法国建筑风格的“孟萨屋顶”(又称折面屋顶)。

旧时,这处院子不光有漂亮的楼房,南侧还有一个花园,都是出自清末留法建筑设计师华南圭的手笔。现在花园没了,只留下了楼房。

华南圭是谁呢?没法展开讲了,只是在这里插一句解释吧,华南圭,华南圭的儿子华揽洪,都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建筑、规划大师。包括华南圭的外孙华新民,他们的学识与命运,都与北京胡同的命运走向息息相关。关于他们与胡同的故事,日后再逐一讲述。

其实,华南圭给自己也建过一个小洋楼,就在协和胡同。协和胡同与东堂子胡同紧邻,我目测一下,感觉华南圭自己的小洋楼,与伍连德东堂子的这处宅院应当仅是一墙之隔。

据史料记载,伍连德买下东堂子宅院是在1912年。但我没搞明白,到底是华南圭建了这个漂亮的院子,被伍连德看上了;还是伍连德想建个院子,就找了华南圭来设计。

院落与胡同走向示意图(据资料)

别管怎样,伍连德当初住在这里,是因为工作方便。因为东堂子胡同还有一处著名的机构,叫外务部(前身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伍连德的工作很多与外务部有关。从居所至外务部,就相当于从胡同东头溜达到胡同中部,步行也就5分钟。

插播一个与外务部有关的故事:伍连德从南洋归国,就是一位思想开明的外务府右丞施肇基,向袁世凯推荐的。而且在1910年控制鼠疫流行的关键时刻支持了伍连德。此前控制鼠疫的权力,主要交由法国一位医师。但在灭疫现场,这位法国医师与伍连德观点不同,而且干扰伍连德的行动。可悲的是,这位法国医师因固执己见,自己也被感染而丢了性命。

抗日战争爆发后,伍连德返回马来亚。小楼交由其留美归来的长子居住。1960年伍连德辞世,终年八十一岁。根据其遗愿,将东堂子胡同6号院捐献给了中华医学会使用。

上图为伍连德与夫人1934年在东堂子胡同(据资料)。

据胡同研究与保护人士华新民讲,此楼于1958年被房管局列为“经租房”,即经历了“私房改造”运动的私有出租房屋,但由于某些房管现实原因,“伍连德后人至今有家不得回”。

上面讲的都是这处院落的过往,如今,截至2015年7月的统计,生活在这里的居民还有18户。给我聊天的那位中年居民说:“房子真是好房子,现在很多设施还都是以前的,可生活在这里可就太遭罪了。你想想吧,原来是一家人住的洋楼,现在是几十户人挤在一起,怎么可能舒服。”

说话间,一扇木窗吱呀呀打开,一只喜乐蒂犬出现在窗前,傻傻地看着胡同里人来人往。不一会儿,就隔着窗纱汪汪直叫起来。主人立刻出现在另一扇窗户前,连吼带骂地将它训了回去。

从院门口向里望去,建筑主体十分完好,但细节处均是一片破败的景象。院子边上还盖了一些储藏室似的小屋,和其他大杂院无异。据资料,这处建筑已被列入东城区要重点腾退修缮的院落之一。

这又让我想起那个“鬼宅”福绥境大楼。这两处建筑那样相似,都是深居于胡同,都曾风靡一时,都有着厚重的历史背景,如今又都落得破败凋零的下场,居民生活其中又都是何等的尴尬。但愿早日实现腾退修缮,居民生活得到改善,优秀的建筑也让它恢复应有的光彩。

2003年SARS肆虐,一位叫礼露的记者在研究疫情防治时,发现了伍连德的神奇故事,干脆就写成了一本书,就叫《发现伍连德》。她描述东堂子胡同6号院时,曾动情地写道:“21世纪的朝霞辉映着百年老屋——在这散发着浓重古都气息的土地上,一如刚刚过去的风雨岁月,她依然沉静安详,依然美丽端庄,宠辱不惊,不卑不亢,在都市的喧嚣中兀自默默伫立着,透着高贵与孤傲……”

(本头条号图片,除特殊注明外,均为作者多年拍摄积累,严禁擅自转载盗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北京老房子里深藏的伟人故事
北京建筑世家的“建筑史”和詹天佑齐名的华南圭先生--陈君远
胡同捍卫者华新民和他的家族:一本北京建筑历史
寻访“中国防疫第一人”伍连德故居 胡同里的小洋房仍在
《哈尔滨百年过影》连载(十六):伍连德与哈尔滨鼠疫防治(上)
什么是“伍连德奇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