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代王蒙山水画赏析

元代王蒙 夏日山居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识:“夏日山居。戊申二月黄鹤山人王叔明为同玄高士画于青村陶氏之嘉树轩。”戊申为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画幅中另有清高宗弘历诗题。诗塘有明林瀚题记并钤印及清安岐、乾隆内府等鉴藏印共17方。  此图绘长松高岭,山坞人家。半敞的房舍中一位怀抱婴儿的妇女似正在来回踱步,哄儿入睡,极富生活情趣。王蒙的作品虽多描写高士隐居生活,但其中往往

元代王蒙 具区林屋图 68.7x42.5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这件画作描写江苏太湖林屋洞之景色。玲珑的洞壑、层叠的山石、繁密的树林、错落的村舍和粼粼水波填满了整幅画面,大胆地摆脱了自然景象的拘囿。全作的构图几乎密不透风,但因画家有虚实相济的观念,故在画幅的右上角营造出「透」的部分,使得全作毫无迫塞的感觉。王蒙用牛毛皴皴擦山石,长披麻皴画树干,又杂以繁密的苔点,笔法变化多端。

元代王蒙 秋山草堂图 123×54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王叔明画,从赵文敏风韵中来。……泛滥唐宋诸名家,而从董源、王维为宗,故其纵逸多姿,往往出文敏规格之外”。王蒙的画法,善变而多巧妙,喜画重山复岭之繁景,常用解索皴和焦墨点苔。所写山林树木,苍郁茂密而具有浑远的空间感。《秋山草堂图》画高山崇岭,茂树清淡,山脚草堂临水,水际荻花萧瑟堂内隐者怡然自得。表现出江南自然山川的湿润。

元代王蒙 夏日山居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识:“夏日山居。戊申二月黄鹤山人王叔明为同玄高士画于青村陶氏之嘉树轩。”戊申为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画幅中另有清高宗弘历诗题。诗塘有明林瀚题记并钤印及清安岐、乾隆内府等鉴藏印共17方。此图绘长松高岭,山坞人家。半敞的房舍中一位怀抱婴儿的妇女似正在来回踱步,哄儿入睡,极富生活情趣。

元代王蒙 西郊草堂图 传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中绘秋天平远景色。近岸草堂、竹篱掩映于树丛之中,岸边系舟,主人与妻子在屋中各行其是。院后湖面空阔,水波不兴,仅露一段岸角丛树,远山一带,渐远渐淡,没入天际。构图、用笔均较简洁,表现出了江南水乡秋季明净寥落的景色特征。画幅左上自识“黄鹤山人王蒙叔明为写西郊草堂图”,下钤“黄鹤山人”白文方印。

元代王蒙 东山草堂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东山草堂图》画于元顺帝至正三年,即王蒙四十岁以后所作。此时,王蒙已初具自家风貌,用笔切实稳厚、灵活松快,极细微处,均无轻率之笔,其笔墨已有一种稳重苍郁的意象。此画作隔水草堂,磊石重叠,秋林疏爽,高士闲居。图中山石的形制皆偏于方。无论是松树的勾、皴,柏树的叶点,其它杂树枝叶的双勾,还是山石的皴线、苔点,都刻画得极其密实、精细。

元代 王蒙 春山读书图 上海博物馆藏  《春山读书图》是王蒙在晚期探索一种平面化的山水样式的产物。这幅作品完全是用短促、干涩且多为解索皴的笔触完成的,绝无王蒙以往惯用的渲染和丰富的皴擦。然而却有一种非常微妙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元代 王蒙 花溪渔隐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全图境界幽深,气势雄浑,景物丰茂,两岸桃花盛开,洋溢着盎然春意。反映出作者对于大自然的眷恋,对于隐居生活的流连。王蒙画山水师巨然,甚得用墨法,层层皴染,墨法苍老中含秀润,浑厚中显劲峭,骨力充足,使观者弥觉满幅生气,散发不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朝末年著名画家王蒙山水画作品欣赏
纵逸多姿——元四家之王蒙作品欣赏
茂密苍莽,宏阔幽邃的王蒙山水
立夏 | 点墨渲染,古人以笔定格夏天
王蒙字画价值上亿!水晕墨章散文的创始人!
元王蒙-青卞隐居图等五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