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朝兴废事36——名士周伯仁

上次说到,司马绍完成了父亲没有完成的愿望,平定了王敦的叛乱,在最后也算是给了父亲一直宠爱自己的一个交代了。

在成功平叛之后的司马绍,就开始了战后的论功行赏了。首先就是把王导这个几乎没有做过大贡献的人封了一个头功,封做了太保(正一品大官,三公之一,已经顶级官),西阳王司马羡领太尉,温峤做了前将军,庾亮做了护军将军,都是一等一的大官。而刘遐、苏峻这两位出生入死的决定最后胜负的人却只给了个地方长官,和以前的待遇几乎没什么大的变化。除了这些,司马绍为了把权臣的影响最大可能降低,他还把宗室司马宗和老爸的正室虞皇后的老弟虞胤分别封做了近卫军的左卫将军和右卫将军。

司马绍想着他这样做就可以让司马家族摆脱王敦这样的外姓人家再起来篡夺天下,殊不知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绝对的错误决定。司马绍的战后封赏绝对是一个失败的处置,显得任人唯亲,有大功绩的给的待遇就一丁点,而没有任何贡献的亲族却升官发财,难免会让人心寒。

而就在司马绍封完大官想着大举作为一番的时候,北方的局势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让东晋再一次面临着外在的威胁。

而这个威胁,就是后赵石勒。十六国在开始的阶段,是刘渊的匈奴汉帝国在闹事,后来刘聪十分厉害,灭了西晋。刘聪死后,汉国就乱了,刘曜和石勒各自不满对方,厮杀不断,形成了前赵和后赵的分裂,所以没有心思对南方的东晋进行顾忌。但东晋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形势就变了,石勒一个奴隶出身的人家,通过和刘曜的混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把北方基本平定了,于是就开始着手面对南方的东晋朝廷了。

东晋一开始在晋元帝的时候,祖逖还是十分有实力的,北伐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只是后来王敦势力太大让晋元帝不满,所以派出戴渊等人分权,导致了祖逖郁闷而死,王敦趁机叛乱。

现在王敦叛乱没了,北方的形势就应该提上日程了,加上后赵的进犯夺取当年豫州之地,所以司马绍就开始派人去防御北方。

当时朝中局势,防御京城的兵力已经有了苏峻那一帮大将,东部防线还是十分稳定的,但西部的防线就不那么让人安心了。当年防守西部的就是造反的王敦,现在王敦挂了,西部的形势就显得十分危险,司马绍害怕除了一个王敦再出现一个李敦、赵敦,所以一开始也十分烦恼,最后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当年被他老爸寄予厚望的广州刺史陶侃,于是就让陶侃做了荆州刺史,都督荆州、湘州、雍州、梁州四州军事。(图:陶侃)

司马绍安排了得力人手守卫边疆之后,东晋朝廷算是进入了一个暂时的安定局面。所以在下一个危机来临之前,我们就把眼光转回去看下王敦之乱的大名人——周顗。通过周顗的故事,为大家讲一下当时的社会风气。

周顗,字伯仁,是名将周浚的后代,从小就表现出了不同于常人的一面,长得神采俊秀,和他一样大的小伙伴每次和他玩耍,都不敢对他做一些放肆怠慢的行为,同乡的司徒掾贲嵩是一个有清高情操的大名人,看到周顗,都十分惊叹,说:这么久以来雅道不兴,今天看到了你,我相信以后的雅道风气肯定会再次重振起来。(图:周顗)

后来和周顗十分好的戴渊,在当时也是一个很出名的名士,在当地有一定的名望,他听说了周顗的故事后,就专门去洛阳拜见周顗。周顗看名士来了,就和他一块就坐聊天,结果戴渊直到最后离开,也不敢开口说自己的才华和知识。可见周顗的风度和气场是多么厉害。

周顗十分有才华和名气,这使得他老弟十分不满,所以有一次他老弟就趁着喝醉酒拿着蜡烛掷打他嚷嚷:你的才能比我不过,为什么比我还有名气和声望?说的十分的气愤,周顗看老弟这样,也不生气,而是淡定地回了一句:阿奴你实施火攻,这本来就是一个下策啊。可见周顗这个人不单只有气场,而且还十分仁厚。

名气从小就十分大的周顗,长大了当然就很顺利地继承了父亲的位子,当了一名秘书郎(世家大族开始当官的职位多是从秘书郎等做起,说明是有背景的人)。后来司马睿南迁江东,采取了王导善待士族的政策,把一些北方官员大族都进行拉拢升官,所以周顗也就升官做了军谘祭酒。后来周顗带军队去平叛,结果大败,好在有我们的大将陶侃同志出兵相救才得以保住一命。

但不管周顗是如何的不懂军事,在当时他这样的人就是大官的不二人选,因为他有当时大伙都崇尚的——名士风流。

周顗的风流气度可谓到了一种近乎狂傲的地步了。话说司马睿一次大宴群臣,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大伙都十分开心,享受有钱人的聚会。司马睿当时也喝的有些醉,于是就很随意地说:同志们啊,今天我们君臣一同欢聚一堂,纵使是尧舜当年也不过如此吧。这原本也就是一句酒后的风流话,是司马睿自己自恋一下的表现,但周顗听完可就不开心了,只见他大声回了句:今天的世道怎么可以和尧舜盛世相比呢?司马睿当时正在兴头上,突然被周顗泼了一脸冷水,当时就发火了,马上下令把周顗关进监狱,找个黄道吉日送他归西。

但过了几天,司马睿就知道自己错了,于是也就把周顗放了,依旧做以前的官。周顗的小伙伴都吓得不得了,看周顗平安无事,也都去探望他,周顗却十分淡定地说:我就知道我不会死的,我根本就没犯死罪嘛。

周顗的名士风流就是这样的,为了气节为了信仰,什么都不怕,如果说当时不怕皇帝是因为皇帝没有实权,那周顗接下来不怕的这位,就绝对是大伙都不敢得罪的人了,这个人就是造反一号人物——王敦。

周顗是大族人家,所以自然和琅琊王氏的王导王敦两人很好,王敦从小就对周顗十分敬畏,每次和周顗聊天,王敦都会被说的脸红耳赤,就连冬天,王敦和周顗呆一块,都会脸红到扇扇子。后来王敦造反,周顗带着军队和王敦对战,王敦看见是小时候的好伙伴,于是就和他聊了几句:伯仁,你对不起我啊(意思是周顗好在这里阻碍他)。周顗从小就一直让王敦脸红惧怕,虽然现在兵戎相见,但周顗却完全不惧怕,回了句:你今天进犯朝廷,我率领六师进行抵抗却没有击败反贼,使得王师失败,就因为这个,我对不起你啊。王敦见周顗还是这样,所以也就无言以对了。

王敦这样的造反达人周顗都不惧怕,更不用说王导这个被邀请坐皇帝宝座却没敢坐的人了。王导和周顗的好,可不比一般人,话说有一次,王导把头枕在周顗的大腿上聊天(这场景有点),王导就指着周顗的肚子问周顗:你肚子里面装的是什么玩意啊?周顗就回答: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不过像你这样的人我的肚子却可以装几百个。王导被戏弄却也没有恼怒,依旧和他那么好。

后来王敦造反,王导整天就带着家族子弟在司马睿宫前下跪。司马睿面对王敦造反,就召见了周顗去商量对策,周顗风风火火的赶去皇宫,正好碰到王导一家人跪在那。王导看见周顗,也不顾脸面了,赶紧往前去哀求周顗:伯仁,我们全家人就靠你了!周顗当时正脸都没给王导就进去了。司马睿和他商量了对策之后,周顗就竭力为王导求情,说王导是忠心的云云。司马睿听从了周顗的劝谏,君臣吹了一天水后,司马睿很开心,于是就请他喝酒。周顗可是一个酒神来的,当年他做仆射的时候,每天都喝的烂泥一样,清醒的时候加起来都没几天,所以被大伙笑称为“三日仆射”。还有一次,周顗北方有一位酒友前来拜访他,周顗很开心,就和他大开酒瘾,最后两人都大醉。后来周顗醒来,想着叫他的酒友,结果发现,他的酒友已经喝死了(这情景)。来到江南生活的周顗,每天都会喝一石酒,可见他的酒量和能力。这次司马睿亲自款待,周顗当然不会拒绝,于是就没了命地喝起来。

最后天色也不早了,周顗就起身回去了。一出宫门,发现王导还在那,王导见周顗满脸愉悦的,就上前去和周顗打探消息,再一次请求周顗求救。结果周顗依旧不理睬,径直走开,还对左右手下说:如今杀了这帮贼子,便可换一个大官做。

周顗表面上绝情不给脸面,但一回去,他就马不停蹄继续写奏折给皇帝为王导求情(这里可以看出周顗是一个爱面子的倔强人物)。

后来王敦造反成功,面对周顗这样的老友,王敦就对王导说:周顗这样的人才,众望所归,怎样也应该封一个三司做一下吧?王导肯定不会忘了当时他下跪求饶周顗不予理睬的事,所以并没有吱声。王敦见老弟不说话,就又说了句:就算不应该做三司,那也起码应该做一个仆射吧?王导还是没说话,王敦见老弟还这样,就来了个巨大反差,说:既然这样不行那样不行,那就只能杀掉了。王导依旧还是没说话。

王敦见老弟面无表情,于是就下令,把周顗和戴渊两人处死。

行刑那天,周顗和戴渊路过太庙,周顗大声说到:天地先帝之灵,贼臣王敦倾覆社稷,枉杀忠臣,神灵保佑,快点把王敦诛杀!刚说完,士兵就把周顗的口划破,鲜血流的满地都是,一旁的戴渊吓得脸都青了,但周顗依旧面不改色,最后英勇就义,死的时候才五十四岁。

王导用默不作声的方式间接把周顗杀了,后来在整理文件时,才发现了周顗为自己申辩求情的奏折,明白真相的王导肠都悔青了,感觉到自己无地自容,最后痛哭失声说:吾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周顗的死,我想并不是因为王导默不作声导致的,而是他自己那性格导致的。说白了就是他那个名士的气节在作祟,面对王导的求情,他表面十分不屑,趾高气扬谁都瞧不上,即使内心十分在意这些,但表面就是不肯表现出来,结果就因为这个,把性命了搭上去了(这样的性格人士在当时可是很潮流的风尚,后来谢安大神,在淝水之战的时候,得到打胜仗的消息,内心十分开心,但表面依旧不屑一顾的表情,这也是周顗这种名士的风格了)。

周顗因为性格而死,为了名士的那一股气节,这样的事在当时可是得到了赞赏的,而当时社会上会什么会衍生这样的一种潮流,这就不得不说一下汉末以来的社会风气变化,下一讲为大家将一些,汉末以来的魏晋风气转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激荡四百年:内有王导外有陶侃,屡经战乱的东晋赢得喘息之机
王导:为司马氏撑起半边天的东晋第一功臣···
绥抚新旧,清静为政
狼殿(十二):设局
司马绍讨伐王敦,强敌一触即溃,到底发生了什么?
吾不杀伯仁,伯仁却因吾而死故事背后述说的却是司马家族的无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