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桑莲居|陈继儒:闲人不是等闲人

陈继儒(1558-1639)

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自幼聪颖过人,诗文短翰极有风致。长为诸生,与同郡引齐名,三吴名士争相与他结为师友。年二十九,焚儒衣冠,隐居小昆山之南,绝意科举仕进。建庙祀二陆(陆机、陆云),乞取四方名花,广植堂前,言:“我贫,以此娱二先生。”因名“乞花场”。父亡后,他移居东佘山,在山上筑“东佘山居”,有顽仙庐、来仪堂、晚香堂、一拂轩等。自此之后,他闭门读书,但仍与三吴名士来往,其中亦有高官豪绅,时人颇有讥评。

陈继儒书法在苏、米之间,尤好苏东坡诗章文字。遇苏墨迹,虽残碑断简,也必搜采,手自摹刻,成《晚香堂帖》及《来仪堂帖》。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所画梅竹,点染精妙,名重当时。用水墨画梅,乃其首创,曾编《陈眉公梅花诗画册》,为后世所法。其山水多水墨云山,笔墨湿润松秀,颇具情趣。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 传世作品有《梅花》、《梅竹双清图》等,(现藏故宫博物院)。另有《梅花图》8页(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书法传世作品有《行书半研斋诗》、《行书李白诗》等(现藏故宫博物院)。

曾评批《西厢记》、《琵琶记》、《绣襦记》等。并善鼓琴,订正琴谱,名重一时。也精于鉴赏。嗜弈棋,得同郡徐阶器重。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

/

晚明才子 “松江画派”奠基人——陈继儒

作者:钟守云 沈永昌

陈继儒(1558-1639年),字仲醇,号眉公,亦号糜公,一号白石山樵。明代华亭泖桥人。历经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六朝,二十九岁时,放弃生员的身份,终生未仕,纵情山水间。无论是著书立说,诗词文章,书法绘画,书画鉴别,美食茶艺,养生休闲,园林艺术,还是图书出版印刷及经营等等,学问极为丰富,知识渊博,才艺过人,并处世圆通。是晚明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社会活动家。在《明史·隐逸传》中有对他的记载。

陈继儒出身于寒门家庭。据《眉公府君年谱》记载,其父名叫陈濂石,生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卒于万历三十年(1602),享年八十四岁。陈家本是赤贫如洗,三十九岁始生陈继儒。

陈继儒妻卫氏,宣城人,生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卒于天启三年(1623),享年六十四岁。陈继儒一生不曾纳妾,与卫氏相敬如宾,陈继儒家本贫寒,他绝进取之路后,这也就意味着生活的重担落在了卫氏肩上。在早期,卫氏实为陈眉公提供了稳固的经济保障。虽然后来陈眉公家渐殷实,但卫氏贤良之至才使继儒衣食无愁。

陈继儒育有三子一女,长子梦莲,次子梦松,三子梦草;陈继儒女婿汤大节也入赘陈氏。崇祯十二年(1639)陈眉公殁后,其故宅陈氏子孙犹居之。

从陈继儒家庭和身世看,他没有显赫的先世,也没有发达的子孙后代(包括门生),就凭借一己之才,成为中国晚明时期的大名士,实属不易。妻子卫氏的温仁贤良影响,对他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陈继儒《张子房留侯赞轴》金笺 行书 35.7×147.7 cm 南京博物院藏

抛弃功名 终生隐居

陈继儒自幼聪颖过人,21岁中秀才。但他生性狂放,不拘礼法。万历十四年(1586),陈继儒29岁时,他当街焚烧儒生衣冠,绝意科举仕进,解青衫为消遥布衣。

陈继儒视功名为粪土,与业师何三畏的立身行事的教诲不无关系。万历元年(1573),陈眉公十六岁,受业于何三畏。

何三畏,字士抑,号绳武。今庄行乡人。万历十年(1582)举人,任浙江绍兴推官(法官)时,有人借权贵势力干涉讼案,但何不予理睬,按法惩办了坏人。该权贵散布流言蜚语,何宁愿辞职,决不屈从。后遭母丧,遂不复出,构芝园,日与宾客为文酒会,有古豪士风。凡台察长吏造门请益者,必开陈利弊,无所隐讳,晚年专心著述,著有《云间志略》、《凤凰山稿》、《芝园集》、《何氏类熔》等书。卒年七十五。

陈继儒与何师相处颇久。何三畏年长陈眉公八岁,二人相交达五十余年,互相唱和,谈文论艺甚为相得。后陈眉公名驾于其师之上,仍执弟子礼甚恭。陈眉公捐弃诸生,归隐山林,但又心系民瘼,关怀地方,这一点与何师颇为相似,应该说何三畏的教诲对陈眉公影响极大。

陈继儒弃诸生后,甘于清贫,不善生产,以馆课、笔润维持生计,后名声大振,征请诗文者无虚日,家境遂渐殷实。他一方面安贫乐道、淡薄名利,另一方面完全凭借自己的才华智慧解决生计问题,获得充裕的生活之资。

陈继儒所处的年代,时为嘉靖、万历年代,是官僚集团之间斗争最为激烈,最为尖锐最复杂时期,陈继儒二十几岁时,朝廷上下各派官僚集团的政见不同,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的冲突即将发展到高峰,陈继儒为避免加入这种斗争,也许是害怕这种斗争,决定抛弃功名,终生隐居,凭着圆通的处事为人立足于社会。

陈继儒《书薛文清语轴》洒金笺行书 112.5×51.6cm 上海博物馆藏

“山中宰相” 广交朋友

陈继儒交友面相当广泛。其中包括当时显贵,如与首辅徐阶、礼部尚书陆树声、刑部尚书王世贞、首辅王锡爵及其子编修王衡、礼部尚书董其昌等都有亲密联系。陈眉公并非出于求售一己之长,从中获利的目的而主动与豪门富室相交,而是权贵们敬慕他的艺术才华和人格魅力而希望与之交往的。他们之间是一种比较平等的交际,对陈继儒来说,并没有明显的功利目的。

陈继儒久居东佘山,有着“山中宰相”之称。诗词文章,名重遐迩,博文强识,名气至朝野、街市里巷及商人、妇女等。他到小昆山隐居,后移居东佘山,虽说他早已烧儒生衣冠,但上山来求教的人却络绎不绝,连当朝宰相徐阶也多次登山拜访,十分器重。

董其昌与陈继儒从小就是好友,后皆为明末艺坛领袖。陈小董三岁,亦后董三年去世。董和陈的社会地位相差悬殊,陈继儒终身布衣,而董其昌却是进士出身,历任皇长子讲官、湖广提学副史、礼部尚书等职。两人却交往达,且友谊愈老愈醇,陈继儒说,“少而执手,长而随肩,函盖相合,刺史相连,八十余年,毫无间言,山林钟鼎,并峙人间。”

董其昌在画上有三条独立的题跋,第一条是在婉娈草堂作画时所书: “婉娈草堂图。丁酉十月,余自江右还,访仲醇于昆山读书台,写此为别。董其昌。”另两条则书于董其昌家中,一云: “是岁长至日,仲醇携过斋头设色。适得李营丘青绿《烟峦萧寺图》及郭河阳《溪山秋霁卷》。互相咄咄,叹赏永日。其昌记。”又云: “以观李、郭画,不复暇设色。米元章云,对唐文皇迹,令人气夺,良然。玄宰又记。”

王衡是陈继儒的同窗好友。王衡(1561-1609)字辰玉,号缑山,江苏太仓人。宰相王锡爵之子,画家王时敏之父。万历二十九年以一甲第二名(榜眼)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因其对仕途颇感失望,就借奉使江南之机,辞官归隐。与陈继儒时有往来,常有诗文唱和,读书著书。

徐霞客是陈继儒的忘年之交。“霞客”别号也为陈继儒先生所取。霞客(1586~1641年),名宏祖,字振之,江阴人。天启四年(1624年)五月,经友人王畸海引荐,专程访陈眉公于松江佘山,并为母亲王氏八十寿辰求作寿文。在他们相识至眉公去世十余年间,霞客曾多次拜访眉公,足见徐陈两人之间感情之深。

李日华、莫是龙、僧人担当等名人与陈继儒也往来密切。崇祯年间,陈修松江府志时,李日华修嘉兴志,相互友善。《味水轩日记》:“余结发游松,从眉公授毛诗。草窗,眉公之友也,故与呷习,今相隔三十一年矣,今草窗饮啖不衰,可念也。”

陈继儒《云山幽趣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屡屡辞召 固守布衣

在万历年间的中后期,苏州、松江一带常常发生水灾,陈继儒因此而写了《救荒煮粥事宜》、《修桥梁道路条》、《上王相公救荒书》、《上徐中丞救荒书》、《复陶太守救荒书》等文章,呼吁明君体恤民情,赈灾救荒,并提出具体的办法。言辞恳切而动人。

天启二年(1622),陈继儒针对民穷财绌,作《金山卫议》,提议将金山卫改州改县,减少民间疾苦。崇祯五年(1632),陈眉公三十五岁,时松江白粮解户,造成民怨,陈继儒堂批先创条议,上之郡邑,使松江禄米之烦得以彻底解决。崇祯十一年(1638),陈眉公八十一岁,时值松江流寇猖獗,他又恳之郡侯方岳贡曰:“今若先卸民居,未防乱本,先示乱形,民心一动,将来不知究竟矣!”方侯俯从面止。

正是由于陈继儒之名,倾动寰宇。以至天子亦闻其名,屡诏征用,先后向朝廷荐举陈眉公者,亦不下十余人。

一般荐举者均与陈眉公素昧平生,他们都并不了解陈眉公其实思想,陈眉公的被荐,倒是他是一个“有用之才”,正是这一点引起在朝官吏们的足够重视。但陈继儒上书谢辞中说道:“某一介草茅也,师友不多,见闻不确,何敢以草茅意安攘大计?又云:‘老者谋之,少者断之’,某七十五老农也,精力日减,疾病日增,何敢以老农谋安攘大计?”此番言语,一来出于礼节性自谦,二来对名利的淡薄,以及自己本身的消极畏祸心理。

陈继儒《行书阿含经句轴》洒金笺行书 112×30cm 南通博物苑藏

著书立说 才高艺精

陈继儒说自己“不是闲人闲不得,闲人不是等闲人。”其实他“不是等闲人”,是一个晚明时期享有盛名的作家、画家、书法家、出版商,并且名倾全国。

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中评述:“继儒……与董玄宰、王辰玉齐名。……娄东四王公雅重仲醇,两家子弟如云,争与仲醇为友,惟恐不得当也。玄宰久居词馆,书画妙天下,推仲醇不去。……眉公之名,倾动寰宇。在这里,钱谦益已将陈继儒作为晚明时期社会文化界的一面旗帜。

陈继儒一生编纂、出版了大量书籍。仅仅在《四库全书》系列中就收录了他所编纂的《笔记》二卷、《读书十六观》一卷、《群碎录》一卷、《珍珠船》四卷、《销夏录)四卷、《辟寒》四卷、《古今韵史》十二卷、《福寿全书》无数卷。万历中,刻《宝颜堂秘籍》6集,收书229种,多掌故、琐言、艺术、谱录之类,其他散见于市的陈继儒著述可想而知。

陈继儒《行书“霜华飒然”五言诗》扇面 上海博物馆藏

在史志类方面,陈继儒研究别史、杂史。著有《吴越史》26卷。陈氏还著有《建文史待》一书,首为逊国编年,次为报国列传等。陈继儒还编修《松江府志》。崇祯元年(1628)当松江知府方岳贡欲修纂《松江府志》时,便再三请陈从其事,陈年逾古稀而受其命,三年始成.该志共五十八卷,记载松江沿革,分野,形胜等,在“修志始末记”中,陈提出修志有数难与数不难,强调志书应广泛利用文献资料,修志者要各有所长,“或工于考古,或敏于濡削,或严于订讹,或密于收纳”。这些见解,到了今天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陈继儒还写有人物传记《邵康节外纪》4卷,诗文集有《陈眉公诗钞》、《眉公十种藏书》等等。

更值得一提的是,陈继儒作为晚明云间派代表人物,是“松江画派”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画与他平生崇尚松、竹、梅的品行有关,常常藉以自比。所以,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传世作品有《梅花》、《梅竹双清图》等(现藏故宫博物院),《梅花图》8页(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可见当时云间画派在全国颇具影响。而陈继儒是这个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雾村图》、《江村云树》、《梅花图》、《潇湘烟雨图》《秋水垂钓图》都是弥足珍贵的绘画艺术作品,现分别受藏于国家故宫博物院、日本国立博物馆、我国台湾博物馆和松江博物馆等。

陈继儒《陈眉公书画册》(选页)

陈继儒《陈眉公书画册》(选页)

陈继儒《陈眉公书画册》(选页)

陈继儒《陈眉公书画册》(选页)

陈继儒《陈眉公书画册》(选页)

陈继儒《陈眉公书画册》(选页)

筑巢隐居 不忘乡邻

作为一个名人隐居,在漫长的几十年间,陈继儒曾一直在经营佘山精舍,构建读书台、顽仙庐、磊轲轩等。晚年仍不断增添亭台楼轩等构建,五十七岁筑水边林下、五十八岁为道庵、六十一岁造老是庵、六十二岁建代笠亭、六十六岁盖苕帚庵、七十岁在凤凰山葺精舍来仪堂。

陈继儒除偶尔出游外,日常就隐居于佘山,或听泉、试茶、或踏落梅、坐蒲团,或山中采药,或村头戏鱼,更多地追求一种世俗生活的朴实、宁静、温馨的山居生活。

但值得一提的是,他始终也无法割舍他心中的枫泾泖桥之恋。1603年,陈继儒四十六岁那年,在积极为家乡泖桥的道路桥梁建设献计献策。至54岁的短短几年间,他又先后数次赴泖桥居留念旧。他在五十三岁那一年,即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曾在泖桥寺居住过较长一段时间,客观上因双亲年老多病,回泖桥侍亲。主观上念故乡之情,积极重修泖桥澄鉴寺,还写有《重修泖桥澄鉴寺记》等。所以《澄鉴寺咏十二绝》很可能是陈居住在泖桥时写。诗前有序“九月过泖桥僧舍,移竹里梅花种之小阁前”,直接说明了写作缘起。

综上所述,陈继儒的一生,无愧为晚明时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社会活动家。其自谓布衣,而在晚明江南社会的历史长河中,陈继儒的影响力永留民间。

陈继儒《行楷七律诗轴》纸本行楷 237.8×5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文图来自网络,桑莲居整理汇编,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大写的松江人陈继儒 
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志
陈继儒评十八书家行书册
陈继儒书法欣赏:评十八书家行书册
明代文学家、书画家 —— 陈继儒
雅事集·后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