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访老家荥阳市崔庙镇寺沟村的蟠龙寺

“你们去寺里了?”看完蟠龙寺出来走出土路到水泥路上,在路边乘凉的一位老大娘上来问道。

“那座寨门怎么给拆了?”

“拆寨门的人死了!”“寺沟就剩下那个寨门一个老古物了,这一拆,寺沟就啥也没了。”

这是前几去蟠龙寺时,与当地人的对话。

蟠龙寺在荥阳崔庙镇寺沟村北,前年去大周山,返回途中,看到左边有处山崖,山崖上有几面红的、黄的旗帜,旁边还有几间房子,一想,这一定是座寺庙。看时间尚早,于是就拐了过去,顺着通往寺沟村的小路,过了一座小桥,看到往右边有条岔路,路口有个牌子上写着“蟠龙寺”三个歪歪扭扭的字,再一看那条路两边都是庄稼地,道路狭窄,没怎么想贸然就驶了进去。越往里走,那条路越窄,而且平时似乎并没有什么人走过,两边都是玉米地,高高的玉米杆叶子直打车子,又行了一段,发现旁边有个寨门,于是停下了车。走进寨门,上一大坡,便看到那座寺院。

寺院没有院墙,东、北两面是悬崖,西、南两边是田地。寺院仅存一座主殿、一座东配殿和山门三座建筑。主殿为两层建筑,外墙用石头垒砌。东配殿为三间,旁边开一边门,大概是从寨门上来后,可以直接从这个边门进出。那座山门房顶已经坍塌。东边门内墙上有块黑板,根据大门的样子和黑板判断,可能早年这里曾经做过学校。西边似乎以前曾经有过建筑,但已经不存,只剩房基。整个寺院非常荒凉,满院子长满杂草。杂草丛中有一佛像,似乎是近年雕塑而成。转了一圈,没遇到任何人,只有院子里的红旗黄旗随风飘扬。主殿大门上锁,从主殿门前清理得相对干净的情况看,这里平时应该有人打理,只是香火不旺,可能是偶尔来一次而已。

回来后,翻荥阳县志,还真找到了关于蟠龙寺的相关介绍,虽然简单,但基本也弄清了情况。荥阳志里有“蟠龙寨”条,“蟠龙寨在圣寿寺,为同治四年陈世昌倡修。”看来,这个蟠龙寨,与本人前期考察的古山寨一样,都是修建于咸丰同治年间,是那次全国大修山寨下的产物。在“圣寿寺”条,说“一在大周山上,周世宗显德年建,宋至和年重修。一在山下,明末炽于盗,顺治年间重修。”结合这两条,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此蟠龙寺原为圣寿寺,应该也是初建于宋代,明末之时,被盗贼所烧毁。清同治年间,围绕寺院可能还包括寺院旁的村子,修建了蟠龙寨,后来就以蟠龙寺称之。在网上还看到一个说法,说大周山上的圣寿寺为上寺,这个圣寿寺,实为圣寿下寺。看来两个圣寿寺以前曾经有过密切的联系或者附属关系。大概是在建国后,蟠龙寺一度改为学校,后来学校搬走,又有人开始在蟠龙寺供佛,不过寺院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修缮。

这次去大周山,本想走东路直接开到山上,不想,那条路大坑小坑不断,极其难行,担心回来时天晚更加难行,半道返回。返回时又想到了这座蟠龙寺,熟门熟路,把车开到岔路口处找一空地停下,徒步往蟠龙寺走去。又是玉米杆长到很高的季节,那条路依然没有遇到任何人。走到寨门口时,却发现寨门已经被拆毁。上到蟠龙寺,与前年的情况相差不大,只是感觉更加破败不堪了。不过在寺里时,看到对面山上正在建一座佛塔,已经快封顶了。而且记得来时在路边还看到一个“大周山宋文化产业园”的牌子,那么,那座塔和这座蟠龙寺与大周山宋文化产业园有什么关系呢?

经了解,原来有人出资准备对这里进行建设,建设分龙凤山庄、蟠龙寺和塔山三个部分。龙凤山庄规划有仿古一条街、游客服务中心、黑泥温泉浴、垂钓区、果园种植园、野外拓展训练基地、民俗小镇等。而蟠龙寺周边则规划有生态农业种植园、国学堂、佛茶苑、佛禅精舍、九级玲珑塔等。我们看到的那座正在建设中的佛塔,应该就是所谓的九级玲珑塔了。塔山圣寿寺则规划修建盘山公路、登山道以及古寨墙及寨门修复、生态农业种植园等。

看来,有资本看中了这里,正在对这里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也许,再过不久,蟠龙寺就能得到重建,但对我等来说,可能以后再也不能像现在这里自由进出寺院,进出大周山了。

崔庙作为荥阳南部重镇,历史悠久,名声古迹遍布。古有旧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第一洞—织机洞,对目前世界人类学争论的焦点—对研究现代人的起源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在东亚旧石器文化考古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有“荡漾漕胡漾碧波”、索水之源的三仙庙水库。有明代徐霞客游览的圣僧泉、少径山;有“小顶突兀冲霄汉”的小顶山;有钧瓷文化发源地—翟沟陶瓷文化遗址,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大周山,有中岳庙前身的—盆窑岳岗庙。近有荥阳市第一个党支部—寺沟盘龙寺党支部,有小红旗渠之称的任马干渠—龙门渡槽。

崔庙地处伏牛山系嵩山余脉向豫东过渡地带山区边缘,南、西、北系山脉,共15条山系。地势为四面高,中部低,沟壑纵横,坡地毗连,平原散割。全镇河流总称为索河,系贾鲁河源头段,属淮河流域,分东、西两支。东支源出新密市袁庄乡,至界河入崔庙,经芦庄、寺沟、计河,至王湾入丁店水库。西支源出新密市米村镇石坡口下的西流泉,经王宗店、白赵、陈河、七村河至丁店水库同东支汇合。

崔庙,原本是一所庙宇的名称崔氏家庙(原址在崔庙镇政府大院),明朝嘉靖年间,四川省一个布政司叫崔太遇,该乡在此修建一庙,取名崔氏家庙,据说该庙极为灵验,使许多求神者如愿以偿,随着影响的扩大,此地成了人们活动的中心,交易的市场。至此,崔庙之名沿用下来。大金兴定6年(公元1222年)该乡隶属郑州荥阳县,为敦义乡;明朝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隶属荥阳县,为曹固保;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隶属开封府郑州荥阳县;大清宣统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910年)实行自治后,该乡为荥阳县曹固乡,治所在崔庙镇。

中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隶属荥阳县为曹固乡,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为荥阳县西区<管辖原曹固乡,保和乡(包括东郭、城南、二保)>;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为荥阳县第七区;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为荥阳第五区;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为荥阳第三区;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为荥阳县崔王镇。1948年4月12日,崔庙获得解放;1948年5月,隶属荥阳专区,为第三区,区下建乡,1951年11月,刘河、庙子划为第三区;1958年8月,撤区建立人民公社,即崔庙人民公社;1961年6月,为荥阳县崔庙管理区,下管庙子、刘河、小寨、石坡、崔庙、邵寨六个公社;1963年元月,改崔庙管理区为崔庙人民公社;1983年4月,改为崔庙乡,下辖二十二个行政村;1993年4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崔庙乡,建立崔庙镇,原辖区不变。

崔庙镇隶属荥阳市,镇政府设在崔庙自然村,辖崔庙、盆窑、项沟、索坡、竹园、翟沟、石井、车厂、石坡、老庄、王宗店、白赵、王泉、栗树沟、芦庄、界沟、郑岗、郑庄、寺沟、邵寨、马寨、丁沟共22个行政村,282个村民组,265个自然村。全镇共有12941户,49998人,其中非农人口3767人。少数民族主要为回族,另外还有壮、白、土家等民族,约占总人的0.6%。崔庙镇位于郑州市西南25公里,地处伏牛山系嵩山余脉向豫东过渡地带山区边缘,地势四面高,中部低,沟壑纵横,坡地毗连,平原散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游华州蟠龙山
探访三仙湖畔废弃的村落
评论详情
快来看!宝鸡庙会名称、地点和时间大汇集!
怀远县崔姓村落
中华崔氏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