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文书画中蜕变出的一代名医——何鸿舫

晚清名医何鸿舫传略

何长治(1821~1889),字补之,号鸿舫,晚年自号横泖病鸿。江苏省青浦县(今属上海市)重固镇人。

何长治

常言道:“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可知世医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信誉。何鸿舫出身于中医世家,是名医何书田的第三子,至何鸿舫已是二十四世医了。何氏祖先何彦猷原居开封,后迁杭州,官至大理寺丞。南宋绍兴年间,因言岳飞无罪而被劾,弃官住镇江,从此开始医家生涯。其子孙辗转迁至松江、奉贤一带,有一支定居于青浦区重固镇。

何先生的启蒙教育

何鸿舫五岁时,其父请嘉定李亚白(敷新)在何家停沤舫教课。李谙熟音韵训诂,要求学生又严,这种启蒙教育无疑奠定了他诗古文辞的根底,不出半年,《四书》已读了一半。

后来,他得了严重的眼病,被迫辍学,并导致一目失明。一般人只知道他近视,“据案作书,须髯拂纸作簌簌声”,殊不知由于右目偏废之故。九岁时,复请李亚白教他。何鸿舫17岁丧父。29岁那年,奉母避水灾僦居郡城(松江)。后又侨居上海的颛桥。晚年他曾有一个时期寓医于上海南市,故上海有些老人还能说其轶事。

何鸿舫的案例著就

先生生前因忙于诊务,又寄兴于诗词书画,在医学方面,未有系统的著作问世。陆晋笙等选的《重固三何医案》之下卷收入他的医案39例。裔孙何时希医师收藏了他的医案800余例,其中包括《何鸿舫编年药方墨迹》六册、《何鸿舫医案》二卷(何时希校辑,已付排印)以及《何鸿舫药方真迹》三卷(程门雪题诗加批,影印本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何鸿舫医案》

青浦区是血吸虫严重流行区。何鸿舫医案中提到下血臌胀的病例很多。先生主张“治在肝脾,法重温疏”,名医程门雪称其方药“有规律,有变化”,可谓“名家手眼,不同凡响”。

案例小举

在他去世的这一年秋天,诊治陆晋笙之兄陆叔和痢疾一案,颇有独到之处,从中可窥见何先生学术水平之一斑。

陆在应秋试前患湿疮,因考期临近,为求速愈,用劫剂“一扫光”(外用药名)治愈。陆考试结束,于回家途中,痢疾发作,当地医生治疗一月有余,痢是止了,但出现口糜、呃逆,伴神疲无力,不思食,已有脱象。有医生认为是体虚,宜进补,用阿胶等药,煎成未服。

阿胶

傍晚,先生赶到,诊脉后说:“三焦均未通,奈何?而后依次察看以前所服方药,到最末一页见到阿胶方,忽然拍案说:“此方服否?服则不救矣。”家里人告诉他没有服。先生说:“口糜,湿滞熏蒸也,呃逆,不下通而反乎上也;不思食,食滞阻塞也;大实若贏,三焦俱室,须导之,仍痢乃佳。”

开方后,当夜睡在船上等候消息。果然,夜里下痢11次。家里人大喜,破晓即上船告诉何鸿舫。这时,正当何先生女儿病危,急着回去。后来找到门人,即是松江的王松亭,给他两张方子,一张是痢疾未尽方,一张是痢疾已尽方。预言,将下“五色痢”,并说:“积应脏色也,肺位最高,白积下则痢清矣。”又屈指计算后说:“某日晨必神昏欲脱,勿药勿扰,静俟之,无妨也。”问他什么缘故?先生说:“霜降节令也,气先三日至,常人不觉,病人则必加剧耳。”后来王医生守其方治之而愈。

坎坷成才路

自古成材路坎坷。何鸿舫曾一时于游心于众艺,未能专心于医。诗文书画固然是学医的基础,但它毕竟不是医疗技艺本身,不过是一种条件而已。如果本末颠倒,势必徒费时光,于正事无补。本职与业余爱好终究有区别,但要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并不容易。何鸿舫一生中于诗文有浓厚的兴趣和相当的造诣,这样多少影响了他在医学上的努力。

何鸿舫 . 行书

他的挚友张文虎及时觉察到这一点,张文虎在《舒艺室杂著·乙编》所收的《复何补之书》中,恳切地提出问题,他说:“补之 天资绝人,气方英锐,将大用力于诗古文辞,此谁得而沮者,然窃不自揣,欲补之屏去众艺,专力于轩岐之书,君家累代名医,补之只承家学,又灵敏善会,应手著效,何不因此而益充之......如此数年,当为国工。”在张文虎的婉言劝告下,何鸿舫终于返博专精,成为一代名医。

爱国热血

何先生素有爱国热忱,十分敬仰先烈。《还如阁诗存》中有一首题为《读前明陈忠烈公诗敬题》的诗,就是怀念崑山诸生聚义抗拒倭寇殉难一事而写的。诗中说:

书生能杀贼,独勇竞成仁,

群仗先锋力,谁援苦战身,

遗孤万言疏,幽恨卅年申,

试咏生前作,还如碧血新。

医德“楷模”

有忧国忧民之心的医生,其医德往往是高尚的。

先生于医学兢兢业业,对病人关怀备至。他每天工作16小时,从辰刻(7时)起直至亥刻(23时)止。并常假一扁舟,往返于重固、罗店、颛桥等处,剋期寓诊。他为了使病人及早服药和考虑到病人煎药的不便,特地在寿山堂药店里准备了许多药罐和炭炉,免费出借,博得病家的称颂。他随时想到病人的痛苦,吩咐把候诊室的凳子做得又长又宽,他说:“这样,病人可以坐得舒服一些,坐不动的可以躺着。”

在他的门诊座位的旁边,常见有一只钱斗,里面放着成串的铜钱,每当遇到贫苦的病人,常常不收诊金,甚至免费给药。有时还拿出一串钱来,给贫苦的病人,恐他们不接受,又饰词说:“给买过药’吃。”何先生不仅医术高超,在医德方面,也给后世做出了楷模。

他在繁忙的诊务中,还没有忘记给病家讲些防病的知识,告诉他们不要饮“铁橄榄茶”,所谓“铁橄榄茶”,是指农村土灶的两锅之间的铁制“汤罐”水。这种水常温,但不开。农民为了贪便,常常取以解渴。当何先生以诙谐的口吻和生动的语言讲解这种卫生常识时,常常赢得病人的钦仰和亲近感。作为晚清的一位名医,能随时提醒贫苦农民克服这种不卫生的习惯,实属不易。

可医疾救人,亦能画擅曲

鸿舫先生能画,善度曲。于诗词兴趣最浓,诗集有《瞻簳仰㮙庐吟草》《通波惰农诗稿》和《还如阁诗存》,可惜前两种已佚。他“才气豪迈,其诗得诗品疏野之趣”(《青浦后续诗传》),他作诗勤奋,善于思索、创新。因此,其诗作时时有新意,每每得佳句。如:“密林分野色,残石补云根”“香树鸦为叶,疏林霜作花”“清绝半湖月,萧然独夜舟”“情随孤月远,梦与白云深”等等,不一而足。同时,他还擅长集句,常见“集陶”“集杜”“集唐”之类,并且喜欢集散文为诗。

书法尤为鸿舫先生所长,立基于颜真卿,得法于王羲之,于兰亭用力最深。字体秀逸峭利,至晚年更见雄浑苍劲。他的药方墨迹,为病家、医家和书法爱好者乃至日本人士多方搜求,装裱成册,简直就是艺术珍品。从中既可学习他的医案,还可欣赏其书法。

跟随鸿舫先生侍诊的学生有30多人,广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等省的南汇青浦、松江、金山、嘉定、嘉善、平湖、苏州、芜湖一带,可见他学术的影响。

——摘自《杏林漫步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悬壶济世泽一方
教师节丨师父教诲,一生受用:忆施今墨、汪逢春、程门雪等 6 位大医明师
这位名医堪称宁波的“喜来乐”,很有性格的他留下这些故事......
浅论中华传统医德
老北京城四大名医
沉雄厚重、古傲拙朴、奇异生动 陶博吾先生 书法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