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皇帝拈香拜佛祈求上天赐福的圣地——阐福寺

阐福寺,位于北海公园的西北部,五龙亭的北侧,在明代是太素殿北面的一个行宫,始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年),也就是明英宗朱祁镇当皇帝的时候。

顺治八年,清廷下令将泰素殿改建成了五龙亭,但保留了北面的这座行宫,作为顺治皇帝和他的儿子康熙侍奉孝庄皇后避暑的行宫。

乾隆十年,乾隆的生母孝圣太后下令将避暑行宫改为喇嘛庙。乾隆十一年(1746年),高宗谕旨仿河北省正定县隆兴寺规模,将避暑行宫改为佛殿,并定名阐福寺。

当时,阐福寺的主要建筑自南向北包括: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东配殿、西配殿、大佛殿和两个八方亭。

这是阐福寺的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歇山式屋顶,覆黄色琉璃瓦,绿剪边,每条戗脊上有三个脊兽。

山门正面屋檐的下方悬挂着华带匾一方,蓝底上书有“阐福寺”三个金色大字。

山门的月台高2.8米,正中为阐福寺的山门,东西两侧各有一个角门。

山门前面的台阶共有23级,台阶两侧砌有矮墙。

这是从西南往东北方向拍摄的阐福寺外观,东侧的建筑为山门,西侧的建筑为鼓楼。

这是秋天拍摄的山门及其前面的大树,可谓五彩缤纷、美轮美奂。

进入寺内,东面是钟楼。钟楼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二层重檐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绿剪边,每条戗脊上有三个脊兽。

钟楼没有启用,现在叫翠玉轩,用来售卖工艺品。

寺内的西面是鼓楼,形制上与钟楼相同,其南侧的古树和院子里盛开的丁香,使人赏心悦目、印象颇深。

鼓楼和天王殿上的脊兽仿佛在交谈。

上一张鼓楼的正面照。

这是阐福寺重要的建筑——天王殿。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单檐歇山顶,覆绿黄色琉璃瓦,绿剪边。天王殿后面的匾额为 “宗乘圆镜”,对联为 “妙华普观无穷境;慧日常悬自在天。”

天王殿的后面为大佛殿。大佛殿,外形很像三层,内部却是一座三层相通的大殿,形体和构造与雍和宫的大佛楼相同。大佛殿的顶层为重檐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绿剪边。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大佛殿大佛身上的珍宝被侵略军抢掠一空。

1919年,袁世凯政府的消防队,在大佛殿内做饭时引起火灾,将大佛殿、后殿、八方亭烧为废墟,仅天王殿、钟鼓楼和中院两块大石碑幸存至今。

从乾隆十七年(1752年)始,每年的农历腊月初一,乾隆皇帝都要在阐福寺内举行“书福”盛典,包括祈福、书福、造福、迎福四项仪式,以此祈求“苍天赐福”。从乾隆朝开始,后世清帝照例举行,因此阐福寺成为清代多位皇帝祈福的地方。

目前,天王殿里没有什么宗教陈设。从2004年开始,北海公园在农历腊月到正月间以阐福寺为中心举办“迎春祈福文化节”,意将祈福国泰民安的文化传承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迎春祈福,京城第一福地竟然在这里
北京万寿寺怎么样
北海阐福寺与阐福寺大佛殿遗址
卢山:京西太后庙
收藏北京记忆(11)
游北海公园北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