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梨园老故事:曲剧开山鼻祖——王凤桐

(一)王凤桐生平业绩简介

王凤桐生于1822年(清道光二年),卒于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前后跨越了清朝的四个年号,是曲剧界最早的老艺人,是曲剧的奠基人,或者说是曲剧的开山鼻祖。曲剧不是1926年才诞生吗,那时他已经过世,怎么能称为曲剧的开山鼻祖?请你先了解王凤桐老先生的生平业绩,然后这个疑问就迎刃而解了。王凤桐,字阴轩,绰号“老编先儿”。这里儿化的“先儿”,在洛阳话中是“先生”之意,这四个字连在一起其意就十分清楚了,乃编戏的老先生也!

王凤桐先生画像

他是洛阳郊区王屯村(现归划洛阳市洛龙区)人,父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佃户人。6岁入私塾,15岁中童子试,入县学,随后考中秀才。因豫西瘟疫流行,父母双亡,生活无依无靠,17岁只身逃荒到南阳,在一个偏远乡村教书。

1、王凤桐在南阳度过了他的前半生,为曲剧的孕育做出了贡献

王凤桐1839年只身到南阳,1875年回到洛阳老家,前后共三十五六年,在南阳结婚、生子,教书之余,他迷上了曲子清唱。这中间,他致力于曲剧的早期开发,其中有欢悦,也有烦心事,可以说耗费了他半辈子的心血。

教书期间,南阳各村镇曲子流行,地摊说唱与清唱班蓬勃兴起,同村曲子清唱班“同乐社”演出活动也很频繁。这里的地摊说唱与清唱,就是聚集一些观众,由艺人配着简单乐器演唱小曲的娱乐形式(有点类属于大鼓书、河洛大鼓、琴书等说唱曲艺),通常称为“哼小曲”或“唱小曲”,也即曲剧发展史上最初的“坐堂清唱”阶段。

王凤桐为了糊口,常为说唱艺人抄录剧本,改编唱词,记录整理曲牌,并同老艺人研讨和改进唱腔。从此便逐渐迷上了这个古老的娱乐形式,成为“同乐社”一名类似于当代的“艺术顾问”。

在不断是艺术实践中,王凤桐勇于探索。锐意进取,当时他感到这种“曲牌”加“联套”的曲子演唱形式,太过于严肃且又古板。首先对曲子伴奏三大件(紫板、坠子、三弦)不易渲染和烘托演出气氛,进行了革新。他长途跋涉到临汝古庙风穴寺,向古筝名手道宣和尚学习琴艺,他勤学苦练,潜心研究,较快时间内掌握了古筝的演奏方法。第一个把音色柔美,音域宽广的古筝引用到曲子的伴奏之中,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伴奏的表现能力。

在对曲子的曲调、音乐、唱腔及伴奏不断改革的同时,他还利用他秀才的文学才能,悉心研究剧本的改编于创作。比如说,经他改编的《蓝桥会》则由原来的喜剧改编为悲剧。把魏世秀、蓝瑞莲的爱情故事改成为双双殉情的结局,极大地增强了戏曲的感染力。首次演出就博得了满堂彩,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赞赏。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南阳知府为其母做寿,命“同乐唱堂会助兴。因王凤桐为人耿直,不屑于趋炎附势,不为五斗米折腰,拒绝了要求,而被南阳知府以“一代斯文,浪迹倡优,有伤风化”的罪名,革去了他的秀才功名。消息传开,众位父老乡邻无不为他感到惋惜,但他却说:“摘掉这半文不值的铜顶子,我就好像孙悟空摘掉了头上的紧箍帽,再也不怕如来佛的紧箍咒了。”从此以后,他便潜心于曲子的研究与发展了。

同治十二年(1873年),王凤桐因19岁的独生子不幸夭亡,顿生孤凄之感,他思乡心切,第二年,便回到阔别35年的故土洛阳,开始了又一段人生历程。回来后不久,于光绪三年(1877年),饥饿又夺取了与他相依为命的老伴的生命,他虽感老年的孤独与悲凉,但他痴心未改,在设馆教书维持生活之余,仍积极组织曲子清唱班,致力于曲子戏的研究。

2、王凤桐回到洛阳,使曲剧发展成为“高跷曲子”

这一页我特意放大,希望你能看清楚字

王凤桐回到洛阳后,他逐步认识到,这种“坐堂清唱”的曲艺形式,演唱艺人只是坐在那里憨弹傻唱,场面呆板,情趣单调。当时洛阳盛行一种民间载歌载舞的形式——高跷,这种娱乐形式的老祖宗留下来的。

洛阳高跷是由表演者把木制的高三尺或五尺的翘腿,捆绑在自己的脚腿上来表演各种舞蹈的。如男女追躲、调情逗趣、耍手巾、扑蝴蝶等。一摊高跷要化妆成戏曲中的相公(生)、姑娘(正旦)、丫鬟(小旦)、和尚(丑),四个不同行当的人物组合一起进行表演的。表演者必须先练好文武高跷的基本功。如文翘功,要绑着翘腿学会简单的戏曲动作,扮旦角的要学会舞扇子、甩辫子、耍绫条(彩绸)等。武翘功学练踩翘高跳、远跳、单腿跳、双腿跳、跳天桥(桌子)等高难度技巧。另外还要学会背剑、劈叉、斗鸡等戏曲上常用的身段亮相。如高跷演出开始的踩场“三亮相”的表演——当场上敲起锣鼓,围观群众拥挤,须踩出一片表演场地时,扮演和尚的丑和扮演小姐丫鬟的女旦,跟着锣鼓点扭到场上,穿花走圆场,和尚手持拂尘不住地戏戏谑挑逗女旦,女旦急用扇子或手巾掩面遮羞逃离远去,和尚即手舞拂尘,站个蹲档式,作得意嬉笑状;当和尚二次追向女旦戏谑时,女旦气愤羞涩地用扇子或手巾猛击和尚头,和尚却伸出让女旦击打;当和尚追上女旦作第三次戏谑时,女旦恼羞成怒,搬起翘腿,怒目向和尚作斗鸡式,和尚呲牙咧嘴,向后搬起翘腿作背剑式,作赔礼求饶作。此三画面为高跷踩场“三亮相”(以上文字摘自我省著名戏曲家徐欣的文章,在此表示感谢!)。

说明踩高跷扮戏曲人物由来已久

于是通晓曲艺、熟谙河洛大地俗语俚曲的他便突发灵感,于清光绪初年(约1879年,也是他返乡四年),便把这种曲艺形式“嫁接”到扭高跷上。当年他提议把这种坐在那里憨弹傻唱的表演形式,与只扭不唱的“哑巴”高跷结合起来,一定会收到扬长避短、两全其美的效果。王老先生的倡议,受到广大玩友们的赞同,特别是王屯村一带的玩友们积极响应,纷纷学起扭高跷了。为促使改革成功,他不顾年老体衰,亲临现场指导。

约在光绪初年,洛阳关林庙会上,举行高跷比赛。赛会上聚集了许多高跷能手,表演出许多惊险高超的翘技,但,王屯村会唱高跷曲扭上场后,全场观众全被这摊“新式高跷”吸引得目瞪口呆。一段曲子演唱后,观众报以热烈掌声,异口同声地称赞王屯高跷曲子“扭得好,唱得鲜”!刹时,把参赛的哑巴高跷比得黯然失色。从此,高跷曲的美名传遍洛阳府县,许多坐堂弹唱的玩友们也学练起踩高跷,改唱高跷曲了。

王凤桐先生把原来过于缠绵、深沉的坐堂清唱的基调,使之具有质朴、明快、轻柔、委婉的特点,创造出洛阳曲剧的雏形——高跷曲。为曲剧最终搬上舞台,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所以我们说他是河南曲剧的开山祖师毫不为过。

高跷曲参赛取得胜利后,大大增长了王老先生和玩友们改革的信心。为了使旧曲本适合人物的演唱,王老把曲本叙事性的唱词,改变语气为第一人称演唱,并增加了对白、对唱,如《蓝桥会》、《王三姐拜寿》、《小姑贤》等。另外,他还主张玩友们不要憨扭憨唱,要有喜怒哀乐,学习民间妇女行、走、坐、立的形态,揣度少女羞怯闷愁的心情,要模仿妇女做针工,洗衣服、谈家常、吵架斗嘴的动作神情。扮和尚的要学会生活里“差一窍”的憨态傻相等,因而进一步的提高了高跷曲的表演技巧。

王凤桐把古老的“高跷”和清唱曲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高跷曲子”是他的巨大贡献。这种由演员分别扮成相公(生)、小姐(正旦)、丫鬟(小旦)、和尚(丑)等戏曲人物,踩着高跷,合着铿锵的锣鼓点边唱边舞,或男女追逐,或调情逗趣,边舞边唱,来表现戏曲故事的娱乐形式被农民所接受。王凤桐先生回到洛阳后二十多年里,还根据洛阳老调曲牌,吸纳南阳曲子的调式,糅合搀兑成60多个新的曲牌,运用到高跷曲的表演中,并整理、改编、移植了《小姑贤》、《卖瓦盆》、《翻车》、《小两口观灯》、《春香闹学》、《拾玉镯》《梅绛雪》等30多个剧目。后来加进去从别的剧种学来的程式动作,演出了人物少,戏曲故事简单,表现男女爱情、家庭生活的“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如《兰桥会》、《王三姐拜寿》、《小姑贤》等)。因其已具有戏曲人物造型,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宛转的曲子唱腔,优美的高跷舞蹈,形式新颖,赏心悦目,而大受欢迎。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王凤桐老先生因积劳成疾,治疗无效,以77岁的高龄走完了他的人生历程,结束了整整60年的艺术生涯。

(二)王凤桐对曲剧的探索,催生了曲剧的诞生

高跷曲诞生后, 由于具有戏曲人物的造型、婉转的曲子唱腔、优美的高跷舞蹈,形式新颖、赏心悦目,因而受到群众的欢迎与热爱,在当时可以说是“扭一村,红一村;唱一乡,红一片”,演唱盛况,一直延续了半个世纪。约到他逝世后的公元1925年(民国十四年)春节洛阳大屯高跷曲班被邀请到车圪垱村演唱。刚一收场,翘腿被邻村借走了。但车圪垱村的观众游兴未尽,再三要求演唱一场,这时高跷曲不绑翘腿,首次登台演唱了《蓝桥会》和《小姑贤》。这次偶然的登台演唱,却受到了观众的意外好评。玩友们也深感表演活动比踩翘,更得心应手,方便自然。自此以后,洛阳邙山、临汝、许昌的高跷班、社,也先后摔掉高跷演唱起来,使高跷曲很快发展为曲子戏(或称翘戏)了

由他创造的高跷曲一直延续了将近半个世纪。在王凤桐老先生死后,曲剧不断完善,不断提高艺术水准,在长期演出实践中,涌现出朱六来、李九常、朱双奇、张五魁等一大批曲子戏的爱好者(河南话称为玩友)。任何新生事物都要经历一段生长过程,直到1926年,洛阳艺人朱六来、张五魁等人在洛阳南郊车圪塔村演出时,才首次不绑跷腿,在奶奶庙的台子上演出了《蓝桥会》及《小姑贤》两出小戏,开创了曲子戏登台演出的历史,从此以后,曲剧才进入了高台演出阶段。

1926年5月18日,临汝县朱万明的“高跷班”在登封“玩会”时,因天下大雨,道路泥泞,无法踩唱,但村民们始终不散,于是,演员们毅然扔掉高跷,登上牛车拼拢的“舞台”开始表演。从此,“高跷曲”扔掉了跷腿子,登上了戏台子,唱起了小曲子,“曲子戏”就这样诞生了,并把这个时间定为曲剧的诞生日期。

王凤桐老先生一生在这两个地方从事曲子戏研究工作的年数,基本上是五五平分。所以他是属于洛阳观众的,也是属于南阳观众的,在这两个分支的形成过程中,他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都抛洒过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从上看出,河南曲剧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坐堂清唱(包括地摊戏)→高跷曲子→高台曲子。现在专家们把1926年高跷曲子首次登台日期,定为河南曲剧的形成年代,我认为有待商榷。因为,如果说它的第一阶段还属于说唱文学范畴,还是曲艺形式的话,那么,从它的第二阶段高跷曲开始,已有简单的角色分工和模式化的化妆,表演行当用今天的专业术语说有老旦、小生、青衣、丑等。伴奏者拉大弦(坠胡或叫曲胡)与挥板击节各一人,有时另加三弦、四弦各一件。曲牌已有60多种,演出的节目已至少有30多个,从行当、化妆、音乐伴奏、演出剧目等各个方面,都已具备了戏曲所包含的要素。同时,戏曲的形成年月,不能像历史朝代那样,能比较准确地予以界定。倘若把登台演出的日子作为曲剧的形成年月,而不把它的雏形——高跷曲子考虑在内,这是否有些不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曲剧唱段集锦
濮阳县曲剧
郭进拴|黄河黄,长江长【长篇连载之七十六】
河南曲剧创始人之一朱六来的个人简介
沉痛悼念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海连池先生
【好戏欣赏】①《货郎翻箱》②《棒打薄情郎》③《苏武牧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