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西汾阳太符观 道教精华之集大成者

太符观为道教庙宇,位于山西吕梁汾阳市区东北13公里上庙村,规模宏敞,布局疏朗,场面开阔。正殿玉皇大帝及其侍者七尊泥塑,躯体高大,形象逼真。左右配殿内悬塑满壁,表现后土圣母在文武侍从护卫下出巡的场景,造型艺术令人赞叹。

主殿为昊天玉皇上帝之殿。金承安五年五月十五日,住持太符观、监观主首道士张若愚立石的《太符观创建醮坛记》有如下记载:“伏以恢崇琳宇,合法度于人天;建立星坛,示威仪于福地。所以层分三级、制按四方,计兴创始之功焉”。据此记录,再考以殿宇建筑,其建筑年代定为金代。

玉皇殿为单檐歇山顶,体量不大,面阔只有三开间,明间设板门,形制古朴,次间开直棂窗。进深三间,平面近方形。殿下有高大的台基,前有月台。






殿内减柱造,中央为一神龛,龛内设高台,台上中央为玉皇上帝的坐像,左右两侧为二侍女,及四侍臣。





这七尊造像姿态自然,神情各异。均十分传神,水准极高。

比较奇怪的是,这位玉皇上帝从形象来看,地位并不是至高无上。这座玉皇殿是太符观的中心主殿,作为整座道观里的核心主神,竟然只是普通装束,虽然端坐,但更似作臣子状。








在后壁西侧前还立于一尊神像,身份不确定。太符观内原来还有一座明万历间修建的紫微阁,现已无存。阁内有彩塑二十八宿像,其中的几尊在山西省博,其风格与这尊近似。这尊疑为紫微阁二十八宿之一,不知确否?



玉皇殿内壁画分布在殿内的东、西、北三面墙壁上。画面内容为万圣朝元图。道教谱系中的各路神袛,各自归班占队,神态恭敬地朝拜位于中央的道教至尊。下图为西壁壁画全景。东壁与之布局对应。画面中众神分为上下三层,各自分组布局,每一组旁边均有榜题表明身份。



北壁壁画也同样分为上下三层。上层中即为道教中的最高层诸神。众所周知,道教是典型的多神教,以“三清”为最高尊神,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在道教题材美术中,“三清”经常以固定组合的形式出现在中央位置上。但在太符观玉皇殿壁画中,三清的地位虽然依旧崇高,但已退居到第二层次。

北壁上层的最中央位置为下面三图,分别为:先天祖炁、大道梵天一炁、玉清圣境。

先天祖炁形象为一披发、留须、削瘦的裸身男子像,身体下部融为绿色山脉。象征着万物之根,由此化生出诸天仙境乃至世间万物。

大道梵天一炁图案似为天地之分,上部为云雾飘绕,下部为波浪滔滔?

玉清圣境也是一图案,从其榜题猜测似为元始天尊所居的天上圣境。



以上三幅位居上层的最中央,左右两侧分布的即是道教“三清”、“四御”等高位天神。 殿内昏暗,拍摄位置又距离北壁很远,未能一一拍出全部最高神。






下面两幅是北壁壁画中的下面两层。北壁上层属于高层领导人,有座位,属于被朝拜者。下面两层就属于群众阶层了,但站位靠前,能接近领导,至少也都是些中上层干部了。从其榜题中分辨出有:紫微大帝星君、东斗()()六阳真君、上清太曜星君等。




道教神仙谱系庞大杂芜,其来源涵盖日月星辰、名山大川、历史人物、民间信仰以及种种。不再费心分辨,一股脑地瞎看吧:













五岳殿里供奉的是五岳和四渎之神。背壁前设神台,一字排开五岳大帝。四根金柱正好把殿内后部空间分隔成五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五岳大帝在里面各占其位。五岳大帝均为坐像,像背后为彩绘花卉背屏,每位的左右两侧各立有一名侍者。



古人认为,名山大川自有神灵。对山川神灵的崇拜由来已久,不仅仅在民间得到广泛的信仰,官方也给予了正式的册封,在国家层面上制定了祭典。五岳之神在岳、镇、海、渎之中地位最高。在唐代时封王,到了宋代更是称帝。《宋史 真宗本纪》:“(大中祥符五月)乙未,加上五岳帝号,作奉神述”。《宋史》礼志中记载有五岳之神的帝号:“(大中祥符)五月乙未,加上东岳曰天齐仁圣帝,南岳曰司天昭圣帝,西岳曰金天顺圣帝,北岳曰安天元圣帝,中岳曰中天崇圣帝。”

东岳为五岳之首。东岳大帝自然也受到了最广泛的信仰,全国遍地开花的东岳庙即是明证。东岳大帝在唐代封为“天齐王”,宋真宗时升职为“天齐仁圣帝”。



中岳在地位上仅次于东岳。在五岳之神中,中岳最早封王、最早封帝,这与武则天有关。唐代时就受封为“天中王”,后又加尊为“神岳天中皇帝”。宋代时统一封为“中天崇圣帝”。



在给西岳上帝号前,宋真宗就曾亲谒华阴西岳庙,并加号岳神为顺圣金天王。后统一上帝号时封为“金天顺圣帝”。



五岳大帝像塑造精细,但失之于程式化。五位的衣饰、姿态、神态几乎一模一样,很难把他们区分开来。按理说,五岳分布于东西南北中,在颜色上和青、白、红、黑、黄一一对应。但是在衣饰上并没有发现以资区别的各自对应颜色。


东岳大帝


西岳大帝


北岳大帝


南岳大帝


相比之下,侍者反而更具有特点。在四根金柱上,各塑有一龙盘旋。




殿内左右两壁前分别端坐着江、河、淮、济四渎之神。江、河为老者形象,淮、济为中年男子形象。四渎之神在唐代封公爵,宋仁宗时封王,比五岳大帝小了一个等级。“仁宗康定元年,诏封江渎为广源王,河渎为显圣灵源王,淮渎为长源王,济渎为清源王”(《宋史 礼志》)。

根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的说法,四渎之神原型都是历史上的真人,即:江渎为屈原;河渎为汉代陈平;淮渎为唐代裴说;济渎为伍子胥。



长江之神


黄河之神


淮河之神


济水之神


四渎神的上方,是五岳神出巡、回宫的大型悬塑。




圣母殿是太符观的东配殿。和西配殿五岳殿一样,也是五开间,体量上超过了正殿玉皇殿。

圣母殿建于明代。在万历十一年的《重修太符观殿记》里有如此记载:“......东廊以祠后土,往年被焚,即里人郝永国,会众诵营,已告完矣”。即,在万历十一年以前,东廊的后土圣母殿已经重建完成。

殿内设神台,正面为五尊圣母像,左右两壁前各有两尊圣母像。各圣母左右两侧还立有侍从。



根据上面所提的碑文记载,殿内主尊应该是后土圣母。根据位置,背壁五尊圣母的中央这尊应该就是后土圣母。这一溜儿圣母们两侧都是侍女,独有这尊的侍从与众不同。

作为农耕民族的先民,对大地是发自内心的膜拜和敬畏。浑沌初开,清气腾而为阳天,浊气降而为阴地。为阴地者,五气凝结负载江海山林屋宇,故谓之地母。对后土的信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道教中的“四御”之一的承天效法土皇地祇即为后土之神。形象上多为女性,民间也俗称为后土圣母或后土娘娘。宋真宗时封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



其余的八位圣母来历不详,其容貌、衣饰都很程式化,略显单调。






接着看看圣母殿的侍女们。








圣母殿里最吸引人的还是背壁上的精美壁画。在背壁上各圣母的背后绘有背屏,壁画就绘制在各背屏之间。壁画的内容为伎乐图和侍女图。伎乐分别演奏琵琶、笙、响板等乐器。侍女们分别捧盒、抱书。

圣母背屏处有几处题名,上写“成尊、王御制、郝鸣高“,”成尊、郝大鹏、董天成“等名字。这些可能是重修圣母殿的捐资人(或是画师姓名?)。在上面提到的碑文中,可知圣母殿重修的召集人是当地人郝永国。郝姓家族的痕迹比较明显。







太符观,整体外观雄浑飘逸,极富美感,为古代建筑艺术之典范。作为道教做法祀神的场所,虽经沧桑,仍保存这么多的文物,实为珍贵。是山西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山西众多的宗教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中州神仙皇京城”
道教名山之:五岳
东岳大帝:天人沟通的使者
中国神仙表
“东岳不出门,四渎不配侍”讲的是山西哪座知名古建筑?
永乐宫道教壁画,从神仙队列中找出熟人(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