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香河历史名人」刘焕然让地化人

香河方志

刘焕然,香河县口头人,家居于萧太后运粮河畔,门前小桥流水,风景怡人。他因为喜欢古人“一川明月照芦花”的诗句,认为应了景。小桥流水,月光下芦花淡淡地飞,这是一种境界,因此,自号月川。为人一板一眼,忠厚严谨,即使偶尔说几句笑谈,逗得别人捧腹大笑,他的脸上却一点笑纹都没有。

刘焕然人很聪明,十六岁就考中了秀才,在县学读书。县学读书就是廪生,按现在话说,就是公费生,国家出钱培养的。全县也就十几二十几个。读书之余,大家讨论起功名来,都议论纷纷,兴高采烈,谁不想中个举人,进士,光宗耀祖啊!大家议论时,刘焕然只在一边听着,默默不语。有人说他:“焕然,你有啥想法啊?”答:“我现在只想把书念好喽!”

有一次,他从县学回家,路虽不太远,也差不多有二十里地。大家回家都骑马坐车的,他却不然。背包窝伞的步辇回家,悠哉游哉的。一进村,就碰上了一个村里的混混,混混知道他不苟言笑,不知今天怎么来了兴趣,想逗逗这位秀才。

就跟着他的后边扭,嘴里哼着一曲乡下的小调:一更里你张秀才,你把老娘门拍拍,拍拍你也白拍拍,老娘不是那货色!二更里你张秀才,你把老娘门开开,开开你也白开开,老娘不是那货色……那混混哼的正欢,却冷不防刘焕然转过身来,说:“你找错人了,我不姓张。”说完转过身去接着走他的路,照样规行矩步。混混还要接着跟,刘焕然连头都没回,丢下一句话来:“别跟了,我还没到有跟班的份儿,有跟班的也不要你这货色……”那混混听的这不是滋味,心里这窝火。心里话,你等着,我非要给你好看不行!一跺脚,走了。

这时节,刘焕然已经成了婚,妻子挺贤惠。他家的日子还比较殷实,前后两进院子。父母住在后院,刘焕然夫妻住在前院,厢房就成了刘焕然的书房。刘焕然吃过晚饭,跟妻子言语声,就到书房去了。他每天睡觉前,却要读一阵子书,才能安然入睡。这天他到书房,信手打开《资治通鉴》,正好翻到孟尝君一节。那会儿读书人没有默读的,都是朗读,抑扬顿挫,若有拍节,读到心领神会处,不由拍案叫绝:“鸡鸣狗盗之徒,也有用么?”

他这一拍案叫绝,可把外面墙头上这位吓了一跳。谁呀,就是村里那混混。村里那个混混白天挨了刘焕然两句,觉很窝火:这村里谁不把我当爷看,可你刘焕然竟然跟班都不要我,这口气怎么让人忍的下去,我非得教训教训你不成。他心想着刘焕然月底回家,小两口非得亲热亲热不可。我把你们两口子衣服盗出来,放光天化日之下展展览,不咋根儿也恶心恶心你?

这混混二更天就来了,趴着墙头朝院子看,厢房里明灯蜡烛的,刘焕然正在读书,他听了几句,也不知刘焕然在读啥,正想细听听,却听得刘焕然叫了一声:“鸡鸣狗盗”,吓得往墙底下一出溜就颠了。混混不死心,四更末,五更初又来了两趟,刘焕然灯火依然,苦读不辍,混混一无所获,气得他把刘焕然家的大门一只门环卸走了,贼不走空啊!

这一年大举之年,朝廷从全国各县学选拔人才,刘焕然文德双优,经过考核,被任命为济南少府。(济南为山东首府,掌权者应为知府,少府疑为济南县令,是否?没来得及考证)刘焕然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带着家眷上任了。把家中事全托给自己的侄子。

时间不久,刘焕然就接到侄子一封信。告诉叔叔,靠运河边上的十亩地,让混混刘伦给占去了。让叔叔给香河知县写封信,自己去顶着打官司。刘焕然立即给侄子回了一封信,信中嘱咐侄子千万不要告状,他种咱们还省的挨累呢。何苦去告状打官司。这事儿等我回去再做处理。一封家书就把这事压下了。

刘焕然三年期满,致仕而归,宦囊萧然。至于政绩如何,县志上只留下“绩甚着”三字,留待我们想象了。

刘焕然在家中歇息了几天。这天中午带着原地券找刘伦去了。刘伦就是前文所说的那个混混。刘伦正吃半截饭,一看刘焕然去了,这是没想到的事儿。他赶忙撂下饭碗,站了起来。刘焕然摆了摆手“你吃你的饭,我两句话说完就走。”他从怀里掏出一张地券,递了过去:“这是那十亩地的地契,今天我给你带来了,免得你种得不踏实。从今天开始就是你的了。”说完“你们吃饭吧!”转身就走。

刘伦打开地契,只看了一眼,果然是那十亩地的地契,心里猛然翻了个个儿:“人家再三让我,是怕我么?绝不是!别说是亲自到县衙告我,只是送一张纸条,我也早蹲了大牢了。人家这么让我,无非是让我好好做人。我连这点都做不到,还算人么?”想到这点,立刻脑袋上冒汗了,他连汗也没擦,赶忙追了出去。

这会儿,刘焕然已经走到大门口了,刘伦追上去叫了声:“老叔。”咕咚就跪下了:“老叔,我错了。当初我看你样样比我强,心里不服气,为了跟您值别眼,才做下了这件不仁不义之事。现在我明白了,这地契请您收回,小侄心服口服,情愿认打认罚!”叫老叔,乡亲辈。

刘焕然当然不肯收回。刘伦恳切地说:“老叔,小侄刚明白过来,您还让我再做糊涂事么?”

刘焕然很高兴:“好好好,我收回,希望你做个真正的明白人。”

刘焕然虽然是官场出身,却与当地官府没有往来。整日躬耕拢田,一生没有片纸到公庭,越发引起了官府人员的尊重。有时上面官员到香河视察,都特地到口头来看他,尊称他一声月川先生。

月川先生一生以读书为乐,年过七十犹手不离卷。寿到八十余岁。

(文/尹玉如)

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雍正三年(1725年)地契(百年珍档)
明清地契1组5件
福州谈故 | 刘家大院的一千零一夜
曾氏家训二21:烧杯试验
致景聚
【梅轩夜读】读《夜航船》之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