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仁柳先生著《吴式太极拳基础》(四)


 

技击性与体育性的统一

 

我国传统武术,一般都是技击性兼具体育性。而太极拳是拳术的技法与气功的功法相结合的产物,把拳术的技击性融合于气功的健康长寿的体育性之中,是技击性与体育性的统一。太极拳技击上应用的原则,是“借力发人”,“后发先至”,“以小力胜大力”。太极拳技击上的应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第一,要有相当的太极内劲的功底,第二,要听劲(感觉)灵,反应(变劲)快,能够“舍己从人”,“得机得势”,善于利用杠杆、合力、力偶、惯性、作用与反作用、以及重心、圆周运动等等的力学原理,接劲灵、化劲活、拿劲稳、发劲准。听劲,是指对方出劲,有劲可听而言,如果对方不出劲,还需问劲,即以意探之,以轻力诱之,探知对方的动静。练推手,主要就是练听劲、接劲、化劲、练沾连粘随,不丢不顶,不失机势,也就是练太极内劲的应用技巧。


        太极拳以拳架为体,推手为用,就是说太极内劲,应该主要是从拳架中练出来,但也有必要结合练推手,才能较好的成长,体和用可以相辅相成,是不宜截然分割的。一般应在练拳架能够舒展放松,初步懂得松沉、虚实在动作过程的转化时开始练,可以较易理解粘和走的关系,不至主观片面地爱用蛮力与人顶抗,进步可以较快。练习时,应坚持用轻力,以手腕与人接触的一定部位能粘贴不离为度,你实我虚,你虚我实,你退我进,你刚我柔,又粘又走,不丢不顶。你用轻力、用重力,我都坚持这种练法,养成不恐、不怒、不躁、不乱的习惯。久之,由又粘又走,不丢不顶,提高到“粘即是走,走即是粘”,能够“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虚实转化灵活,刚柔相济紧凑,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种总劲运用自如,这就是听劲灵、反应快,能够很好的接劲、化劲,得机得势的具体表现。能接劲、化劲,也就能拿劲、发劲。化和发是一个圆周运动的两个方面,由圈子较大的“先化后发”,到圈子很小的“化即是发”,是一个熟练和提高的过程,也是行气走劲上由“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发展至“意到即气到,气到即劲到”,周身都能运用的提高过程。这是内劲的成长和应用技巧的提高相辅相成,技击性与体育性并行不悖的练习方法。
但是要从体育性取得相当的成效,提高到在技击性方面也取得相当高的成就,不但要有能坚持长期不间断地练习的毅力,而且必须有能长期坚持刻苦磨练的意志。练拳架,肢体动作过程需缓慢柔和,而意、气却须换得灵,而且必须始终坚持“内气潜移”,“劲由内换”,决不图外表形象的威武神气。练推手,必须牢记与练拳架相辅相成的关系,始终坚持内劲应用的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借力发人,后发先至,以小力胜大力诸原则,坚持练太极内劲的应用技巧,决不能盲目的拼力气。所以性子急躁,不下苦功求速成,朝三暮四;或是好胜心强,爱主观片面地用蛮力与人顶抗的习惯改不了,都是练习过程中进步或提高的重大障碍。是否排除得了这些障碍,是一个思想品德的修养问题。太极内家功夫深的人,都是态度谦和稳重,待人处事热情诚恳,绝无好勇斗武习气的人,可以具体说明这个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的技击技术四要
太极拳的技击术四要
太极拳经典论著大全
太极拳的内养与技击
懂劲
太极拳学什么?怎么去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