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万万人齐下泪:甲午战争120周年纪念日

有感一章

(清)谭嗣同

世间无物抵春愁,

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


天空不留痕迹,飞机已经坠落……坠落、摔落、被导弹击落,还有莫名其妙的失落,在号称卫星能分辨地面上汽车牌照的今天,偌大的飞机消失的无影无踪。难怪有人说,今年甲午年,天马行空,是飞机的本命年。其实,对中华民族来说,最惨的甲午年,是120年前,那年发生的战争,大清帝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国家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华民族跌入了最悲惨的深渊。



战争爆发于1894725日,120年前的今天。战争的过程,后面做了一个整理,可以说是最清晰简明的甲午战争历史。有兴趣的微友、家有考生的微友不要错过了。


甲午战争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中国战败。1895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给日本。对于谭嗣同这样的爱国者来讲,再也没有比眼看祖国遭受外敌欺侮更令人伤心和忧愤的事了。


这首诗作于1896年。诗中的“春愁”已不是一般封建时代的文人感时伤春,而是包含着强烈的忧国之情。正因为忧愤如此深广,而又受到腐朽的清政府的高压,所以,诗人只能向苍天“一哭休”了。岂止他一个人,四万万中国人都要一起落泪,如此下去,哪里还是中国呢!抵:抵消。合:应当。苍冥:苍天。天涯:边远的地方,此处指边疆。神州:中国。两年后的1898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不愿逃走,发誓要用鲜血唤醒国人,和其他五人一起被清政府杀害,年仅三十四岁,这就是著名的“戊戌六君子”。


忧思郁结、悲愤难抑。晚清的历史,真是一部让人难以平静的历史。韩大仙酷爱读史,但每每看到这里就看不下去。记得当年看电影《甲午风云》,悲愤不已;今日回想,痛心如昨。但是,失败的低谷,也是复兴的起点。从甲午战争开始,中华民族走上了前赴后继、喋血牺牲的救亡图存道路。


(清朝地图,比现在大很多)


======最清楚简明的甲午战争史=====


(一)背景


回首这场战争要从19世纪那个时代大背景说起。


一是东方落后于西方。在欧洲进入资本主义、大跨越近代化的同时,古老的东方还在封建社会的漫漫长夜中徘徊不前。近代的欧洲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碰撞成为必然。1840年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地(香港)赔款,开放口岸,中华民族掀开了屈辱的近代史篇章。1856年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丧失了东北及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至今没有恢复!


二是中国落后于日本。1861年,清朝统治者之中以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发起了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发展工业,建立北洋水师,国家出现了一些中兴的气象,但是不足以扭转整个满清没落的颓势。1868年,同样也在封建社会阶段的日本,开始了自上而下的“明治维新”,大踏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有了对资源和市场的无限需求。一个是喷薄欲出的近代国家,一个是回光返照的古老帝国,两者近在咫尺,冲突指日可待。


1872年,日本侵略中国附属国琉球,1879年改为冲绳县。1874年,日本进攻中国台湾。1876年,日本又开始侵略中国的另一个附属国朝鲜。这期间,日本大力发展海军,不但把国家收入一半以上做了军费,连皇室也把自己的经费贡献给海军,日本海军在总体实力上迅速超越了北洋水师;而清朝停止了发展北洋水师的步伐,不但没有补充舰船,甚至停止购买弹药,慈禧太后还挪用军费去建造颐和园,庆祝自己六十大寿。两个国家还没有开战,胜负已经成为定局。


(二)过程



1894年(农历甲午年),朝鲜发生起义。在处理朝鲜问题上,中日发生分歧。725日,日本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了增援朝鲜的清军运兵船“济远”、“广乙”,击沉清军借来运兵的英国商轮“高升”号。甲午中日战争爆发。这是起始之战。


甲午战争中,最重要的战役有三起。


一是平壤之战。18947月下旬,中日在朝鲜境内对阵。这是双方陆军首次大规模作战。驻守平壤的清军共三十五营,一万五千人;进攻平壤的日军有一万六千多人,双方旗鼓相当。平壤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清军还得到朝鲜人民的支持。但是由于清军主帅叶志超指挥失误和临阵脱逃,导致平壤之战9月15日失败。


(邓世昌和他的致远舰)


二是黄海海战。915日上午,北洋水师护送4000余名援军到朝鲜。返航途中,917日,在鸭绿江口大东沟(今辽宁省东港市)遭遇日军阻截。这是中日双方海军一次主力决战。日本海军投入战舰12艘,几乎倾巢出动。水军提督(司令员)丁汝昌指挥北洋水师迎战。此战,北洋水师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军舰,死伤官兵千余人,“超勇”管带(舰长)黄建勋、“致远”管带邓世昌、“经远”管带林永升以身殉国;日本“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重创,死伤官兵600余人。北洋水师损失较大,但并未完全战败。然而李鸿章为了保存实力,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港内,不准巡海迎敌。日本夺取了黄海的制海权。


三是威海卫之战。保卫北洋水师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的最后一战。当时,威海卫港内尚有北洋水师各种舰艇二十六艘。1895120日,两万五千日军在日舰掩护下登陆。30日,日军集中兵力进攻威海卫南帮炮台。驻守南帮炮台的清军仅三千人,在营官周家恩率领下顽强抵抗。日军死伤累累,左翼司令官大寺安纯少将被清军炮弹打死。由于兵力悬殊,南帮炮台失守。23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城,丁汝昌坐镇指挥的刘公岛成为孤岛。日本联合舰队司令致书丁汝昌劝降,被丁汝昌拒绝。5日凌晨,北洋水师旗舰“定远”舰中雷搁浅,仍做“水炮台”使用。10日,“定远”弹药告罄,管带刘步蟾自杀。11日,在外无援军、内无弹药的情况下,拒绝投降的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服毒自杀。317日,日军在刘公岛登陆,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三)影响


189541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放弃朝鲜,赔款,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包括钓鱼岛)、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甲午战争结束。


甲午海战,中国由此进入了历史的最低谷,中华民族开始真正走上了救亡图存的道路。历史虽然痛心,却更加不能遗忘。让我们牢记这段屈辱的历史,牢记为中华民族生死存亡而艰难探索、喋血牺牲、前仆后继的先烈们。


转发此文,将我们的崇敬送给先烈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清政府坚持把甲午战争打下去,结果会怎样?
被人遗忘的——北洋水师“济远”舰水手王国成
第一次中日战争
甲午战争清朝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光绪帝对此应该负责任吗?
老照片,甲午战争威海卫失陷后清军的炮台
全面解析,甲午中日之战揭开战败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