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文明发祥地系列之:火的发明与应用(二)》

2019.9.18./作者:王毅/编辑:杨永辉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百度词条:庆阳,位于甘肃省最东部,陕甘宁三省区的交汇处,系黄河中下游黄土高原沟壑区,习称“陇东”,素有“陇东粮仓”之称。庆阴是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2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7000多年前就有了早期农耕。4000多年前,周先祖不窋祖开启了农耕文明的先河。这里是“环江翼龙”和“黄河古象”的故乡,是中国“第一块旧石器”的出土地;这里是中国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中医鼻祖岐伯的出生地,在此成就了举世瞩目的《黄帝内经》;这里是原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被誉为“永远的红区”。

(二)火的发明与应用

心灵之火与自然之火,最早从这里发光

人类的进步与走向文明,是经过漫长岁月的,有些重大的发明和发现能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起到突变的作用,如火的发明和弓箭的发明等,也就是说人类有了两张弓和两把火的发明注,才使其飞跃式的前进了一大步。仅从庆阳出土的近3万年前红陶残片的分析,庆阳先民摩擦取火的历史远在7万年之前,似乎比合黎山燧人氏钻木取火更早一些。《北地名医考索》第182页记载:“原始群”时代的人,主要靠采集野菜野果和猎取易捉的禽兽充饥。由于工具的原因,当时能获得的食物是很少的,因此原始人经常受到猛兽的侵害和饥饿的胁迫。如《吕氏春秋·恃君览》一书中对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况做过这样的描述:“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理,无衣服,履带,宫室,畜积之便,无器械,城郭险阻之备。”像这样的生活不知过了多少万年,直到了神农黄帝时代。上古神话“燧人氏”火的发明也可能是人们从原始森林着火或火山爆发中发现了自然火,以后在利用自然火的基础上,从制造劳动工具中发明了人工取火,把人类文明飞跃式的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现代史学界普遍认为,钻木取火是在4万—-5万年前,始于河西走廊的燧人氏部落。史学家杨东晨著《中华始祖华胥氏考》一书中认为:“华胥氏由西安兰田徒庆阳华池”。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光岳经多方考证,认为华胥氏起于甘肃东部华池一带。环江的远古旧石器文化遗存与3万年红陶残片的出现,而华胥氏是燧人氏的后裔,更加证实了庆阳先民在人工摩擦取火技能上极有可能很早很早。人们称这位圣人为燧人氏,奉他为“三皇之首”。 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这在陇原大地现存古人类遗迹随处可见用火的遗址。

有史料载:也许是一场雷电击中了地面某个物体,比如大树,森林之类,引发了燃烧和大火。不期而遇的大火则烧死了“命运不佳”的野兽。人们吃了被火烧死的野兽的肉后,觉得味道很香,咀嚼也很省力,便开始有意识的使用火了。同时将灰烬中的火种想方设法保存下来,以便于以后使用。这就充分说明,火的使用和保存,不仅成为他们的一种技能,又同时作为一种武器,把人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大大的向前推进了一步,人们终于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

火的发明与应用,不但扩大了食物的来源和种类,而且改善了陇东古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从而使他们较早的脱离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使人类沿着发展进化的轨迹向较高层次发展,逐渐走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参考书目:

①《史记》司马迁撰 岳麓书社出版发行

②《中国通史》范文澜著 人民出版社

③《另一半中国史》高洪雷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④《先周历史文化新探》田澍主编 甘肃人民出版社

⑤《中国·庆阳历史大观》于俊德编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

⑥《上古庆阳》窦彦礼著陕西三秦出版社

⑦《诸子考索》罗根潭著人民出版社

⑧《山海经》元阳真人著云南科技出版社

⑨《麦克尼尔全球史》麦克尼尔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火,不是燧人氏发明的(王伟的文字新作组)
《赞燧人氏》
【皇皇者华.神话与传说】钻木取火——人工取火技术之记忆
燧人氏主要事迹
华夏文明发源地—河南商丘
中国钻木取火,西方普神盗火,背后的思想值得中国人深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