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肾病敢不查尿常规?蛋白粉还需要补吗?
来越多的肾脏专家呼吁从“每人每年坚持做一次尿常规检查”做起,有异常被要求做肾穿刺时,应听从医生的建议不要拖。

  低钠低糖,蛋白质摄入适量,是专家建议的护肾饮食方案,特别要提醒的是,千万别滥补蛋白粉。


危害大:
只需半年,让你肾脏不再“工作”!

  蚕豆状的肾脏,生长在脊柱两侧,不起眼却被医生们视为人体的维稳中心,功能强大的它,清除人体代谢所产生的毒素,强力调节并保持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还分泌激素,调节人的血压,刺激骨髓中红细胞的成熟与释放,保持人体不贫血。


  肾一旦有事,肾功能就会下降,体内毒素积累,最终导致人体内环境维持稳定失灵,肾衰竭(也称尿毒症)患者只能寄望于肾移植,或者做肾透析。

  肾脏病离一般人并不远,正常人群的发病率约6.1%~10%,我国流行病学统计慢性肾脏病患者数达1.3亿,每10个成人里就有1个身患肾病。肾病发病期可能很长,这也导致患者不重视,哪怕出现蛋白尿,也不肯乖乖就医,白白错过肾脏病的治疗时间。


  验出尿蛋白到发生不可逆转的肾损伤,一般只有两年有效治疗以恢复肾功能的时间,短者时间仅半年。
如何检查?
尿常规+B超+穿刺


  肾病最令人讨厌之处莫过于早期无症状,而一旦出现食欲下降、贫血、头痛、气短心慌等问题时,却已是肾功能下降,甚至是尿毒症的前兆。


  难道真的没办法及早揪出肾脏病吗?
  非也!尿常规、B超、肾穿刺等检查都可及时发现肾有无事、肾功能如何。
  每人每年务必坚持做一次尿常规检查。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血常规更靠谱,以为血肌酐升高才意味着肾损伤,而在肾内科,尿常规更被倚重,因其检查到尿红细胞、尿蛋白变化,那才是肾脏有没有受到损伤的最早标志。


  B超是发现肾结石、先天多囊肾的手段。多数人结石堵住输尿管会感觉疼痛,但也有人感觉不到疼痛,有的甚至是结石堵到积水、肾功能被破坏了才发现病情。因此每年一次腹部B超可有助发现肾结石。B超不是什么都能看到的,最好结合尿常规一起,每年做一次。
尿常规怎么看?
潜血≠血尿


  如今查尿,由自动生化仪提供几十项数据,有无尿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尿比重值、尿酸碱度、有无潜血等是肾内科关注的指标。


  早期并没有临床症状,身体感受如常,但即使是肾小球未肿胀,肾脏再小的受损,也会呈现在尿液里,即出现红细胞、白细胞增多;


  尿比重增减,则反映肾的浓缩功能变化,过小时还可能要做尿渗透检查;尿液一般呈酸性,如果出现增减,则可能酸中毒,导致肾脏反而不排酸液。


  临床越来越多人关注潜血这一尿常规结果,出现+号就以为是血尿,特别大件事

  如果+,++,但红细胞计数正常,则显示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无须担心。这是因为细胞寿命约为120天,红细胞最终会破裂,由巨噬细胞吞噬、分解掉,而破裂过程中有血红蛋白、肌红蛋白从肾小球小孔滤过,并非肾的问题。


  不过,如果有三、四个+号,最好还是咨询血液科专家,看是否出现溶血情况。


  此外,摔打、挤压、剧烈运动、发烧等都可能出现一过性的潜血阳性,因为这些情况会导致血红蛋白增加,可以休息一两天后再进行复查。

  特别提醒,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等人群尤其要注意,高血压容易导致肾动脉硬化,发生肾缺血,如果血压控制不好,可能10年内就会出现高血压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症。


  糖尿病患者则容易出现糖尿病肾病,尤其是II型糖尿病患者,最好每年做一次微量蛋白尿检查,更敏感而有效地查出肾脏病隐患。


  此外,孕妇更需要检查是否有患肾脏病的迹象,因为孕妇的肾脏负担两个人的代谢等功能,妊娠时期的肾脏病对母亲和孩子有很大的危险。


  具体可于孕前检查肾功能、尿蛋白含量,怀孕时每月必做一次尿常规检查。
必须提醒您:
别盲目拒绝肾穿刺 检查很必要


  一旦验出蛋白尿,医生可能开出肾穿刺来进一步检查肾脏情况,局部麻醉后在B超引导下穿刺,由三名医生配合,几分钟就可完成,常规手术很安全。

  但头痛的是,一听穿刺,很多患者就觉得可怕,掉头就跑,另找偏方治肾炎去了。

  事实上,肾穿刺这一有创检查不是随便做的,有90%以上把握可认定肾损伤病因的,医生就不会做肾穿刺。
  比如,几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基本能判断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不好,出现蛋白尿,肾小动脉硬化症的可能性很大。这些情况,医生能明确病因,因此可以直接出具治疗方案。

  除此之外的肾病还有很多种,治疗方案各不同,因此需要电子显微镜帮忙看清肾损伤在哪儿,程度如何。
  如果盲目拒绝肾穿刺,后果可能很严重。比如出现肾细胞增生,过一段时间,它会转化为纤维母细胞,在肾脏上结出疤痕,这种损伤是无法逆转的,一般几个月增生持续,用药就是无效;肾小球硬化,最短两周内肾小球就可能完全失去生机。
  因此,别为自己的肾乱当家做主,有异常还是交给肾脏病专家比较稳妥。
饮食要注意:
低钠低糖 别滥补蛋白粉!


  低钠低糖,蛋白质摄入适量,是专家建议的护肾饮食方案。

  高蛋白饮食在爱好健身健美的人群中很流行,但要提醒的是,这不利于肾脏健康,滥补蛋白粉更加伤肾。

  就算是正常人,摄入太多蛋白质,也会加重肾脏负担;对于肾不好的人而言,吃太多高蛋白食物,只会“伤上加伤”。
  因此,如果出现尿蛋白、血肌酐升高等,医生要开出饮食处方,限制患者的蛋白质摄入,这一限制方案包括了所有肉类,比如猪、牛、鸡等温血肉类、鱼虾蟹等冷血肉类、蛋类、植物蛋白等。
  但完全不吃蛋白也不行,容易造成营养不良、贫血、肌体无力,专业营养师会根据具体情况配置不同的米、肉、菜、油等方案。

  现在高尿酸血症者不少,这会导致肾小管、肾间质形成结晶,损伤肾脏,建议有尿酸高因素者多喝水,也可尝试用些苏打片溶解结晶。
  当出现夜尿增加超过1~2次时,提示出现尿渗透压低、尿比重下降,务必及早治疗,控制尿酸,保护肾脏。

作者:史伟 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教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文章精选:
12条健康饮食的“标准”,看你符合几条?
吃豆类食品,肾病患者绝不能大意!
限“盐”,肾病患者必须谨记的窍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到论坛提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明是血尿,为什么医生总说“没事”?
尿常规化验单你都能看懂吗?点开这里就全懂了
【健康问答】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罗建华主任为您解答肾病营养问题
尿常规,人人体检都能用得上的50条小常识,值得收藏
肾内科化验单里的秘密:尿常规到底应该看什么?
肾病最重要的3项检查,你会看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