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作品|北宋笔制与书风嬗变

[北宋]黄庭坚 草书诸上座帖卷(局部) 33×729cm 纸本 故宫博物院藏

在文房四宝当中,对书风影响最大的当属毛笔。研究者早就注意到,北宋纵横洒脱的新书风与当时新的制笔工艺大有关系。但是由于缺少出土文献的支持,我们无法对当时制笔工艺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只能通过当时人的记述来获得一些零星的认识。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五云:宣州诸葛氏,素工管城子,自右军以来世其业,其笔制散卓也。……吾闻诸唐季时有名士,就宣帅求诸葛氏笔,而诸葛氏知其有书名,乃持右军笔二枝乞与,其人不乐。宣帅再索,则以十枝去,复报不入用。诸葛氏惧,因请宣帅一观其书札,乃曰:“似此特常笔与之耳,前两枝非右军不能用也。”是诸葛氏非但艺之工,其鉴识固不弱,所以流传将七百年。诸葛笔自晋唐以来,就享有盛名,尤其是宣城诸葛高更是一代制笔名手。其制笔工艺有两个要点:一是选用硬毫;二是“紧心”“三副”。欧阳修在《圣俞惠宣州笔戏书》中说:“宣人诸葛高,世业守不失。紧心缚长毫,三副颇精密。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笔毫的软硬容易理解,但是毛笔的“心”和“副”则经常被人误会。与“心”和“副”相联系,毛笔还有“柱”和“被”。“笔心”由少量长毫制成,“笔心”基础上加“副”束颉成“笔柱”,再在外层加副毫,是为“被”。副毫如果是三层,就称为“三副笔”。诸葛氏散卓笔即“三副笔”,其具体制作方法正如山谷所云:“宣城诸葛高系散卓笔,大概笔长寸半,藏一寸于管中。出其半,削管洪纤,与半寸相当,其捻心用栗鼠尾,不过三株耳,但要副毛得所,则刚柔随人意,则最善笔也。”

北宋中前期,诸葛笔成为当时翰墨场中的抢手货。林逋、蔡襄、欧阳修、梅尧臣、苏轼、黄庭坚、米芾等著名书家无不致意再三;直到元符、崇宁间,诸葛笔仍为时人所宝重。北宋中后期,以著心顿副见长的诸葛笔受到了“无心”笔的严峻挑战。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五又云:“及大观间偶得诸葛笔,则已有黄鲁直样作枣心者。鲁公不独喜毛颖,亦多用长须主簿,故诸葛氏遂有鲁公羊毫样,俄为叔父文正公又出观文样,既数数更其调度,繇是奔走时好,至与挈竹器,巡闾阎,货锥子,入奴台,手妙圭撮者争先步武矣。政和后,诸葛氏之名于是顿息焉。”需要指出的是,“散卓”笔有两种,一是“有心”,二是“无心”。《东坡题跋》卷五《书诸葛散卓笔》云:“散卓笔,惟诸葛能之。”这里的散卓笔即是有心散卓。“无心散卓”不是诸葛氏的擅长,更不是诸葛氏的首创。“无心”笔到底始于谁已不得而知。但黄庭坚记下了当时一些制作“无心”笔的著名工匠。他们是郎奇、张耕老、侍其瑛、严永、吴无至等。

[北宋]苏轼 次辩才韵诗(局部) 29×47.9cm 纸本

起初,在“无心散卓”兴起之际,诸葛氏不为时风所动,这博得了苏轼的称赞。但是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诸葛氏最后也不得不随俗做起了“无心”笔的买卖,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五告诉我们:“及大观间偶得诸葛笔,则已有黄鲁直样作枣心者。”“无心”笔虽然有不同的制作方法和式样,但是都以“宛转满志”为指归,适宜作大字和行草书,这是区别于诸葛氏笔的显著特点。

《山谷题跋》卷一《书吴无至笔》云:有吴无至者,豪士,晏叔原之酒客。……作无心散卓,小大皆可人意。然学书人喜用宣城诸葛笔,著臂就案,倚笔成字。故吴君笔亦少喜之者,使学书人试提笔去纸数寸,书当左右如意所欲,肥瘠曲直皆无憾,然则诸葛笔败矣。又卷五《跋东坡论笔》云:东坡平生喜用宣城诸葛家笔,以为诸葛之下者犹胜他处工者。平生书字每得诸葛笔则宛转可意,自以谓笔论穷于此,见几研间有枣核笔必嗤诮。以为今人但好奇尚异,而无入用之实。然东坡不善双钩悬腕,故书家亦不伏此论。不难看出,苏、黄的分歧在于是双钩还是单钩、是著腕还是悬腕,而争论的焦点集中在笔的“有心”还是“无心”上。苏、黄的分歧透露了北宋书法风尚悄然转向的消息。

对北宋书风转向与使用毛笔关系的研究,人们大都忽略了一个开风气之先的人物—张友正。《宋史》卷三百十一《张士逊传》云:“幼子友正,字义祖,杜门不治家事,居小阁学书,积三十年不辍,遂以书名。神宗评其草书,为本朝第一。”董逌《广川书跋》卷七《张友正草字》对张友正的书事有较详细的记载:张友正所书,自云得汉人心法。其用笔过为锋长而力弱,殆不可持故。使笔常动摇,势若宛转,世人故自不能用。今考其书,别构一体,自得成就,虽神明潜发,不逮古人,然自然处正自过人也。今人不知古人用笔,或妄诋者,不知书者也。皇象曰:“欲见草书漫漫落落,宜得精豪耎笔委曲宛转不叛散者;纸当得滑密不沾污者;墨又须多胶绀黝者;如逸豫之余,手调适而心欢娱,正可以小展。”观此便知友正用笔盖有所本。近时赵睿彦思学友正用笔,至于草书,已能轻举迅速,颉颃笔墨间,自与握一寸笔头拘制方寸间者异也。使用“无心”散卓、高提笔是张友正的特出之处。他能于古人之外别构一体,自得成就,以自然取胜是其长,用笔过为锋长而力弱是其短。张友正的做法在当时无疑是一件创举。因为北宋中期,书家大多都使用诸葛笔且著腕就案,苏轼和黄庭坚莫不如此(黄庭坚后来才改成悬腕)。但由于他长年足不出户,因此影响所及十分有限。

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十八云:予从王正夫父子得张义祖所用无心毫,虽锋长二寸许,他人不能用,亦曰右军遗法也。义祖名友正,退傅之子,居昭德坊不下阁二十年,学书尽窥右军之妙,尚以蔡君谟为浅近、米元章为狂诞,非合作,然世无知者。如其所用笔,可叹也。独王正夫父子好之云。张友正的创举不在于他能使用长锋软毫,而在于他所用笔的“无心”。虽然应者寥寥,但难逃有心人的慧眼。黄庭坚和米芾便分别从张友正使用“无心”笔和“轻举迅速”的挥洒中得到了启发。尤其是米芾,居然以能继者自居。张友正大草书今已不存,但从黄庭坚和米芾对他的推崇可以看出,他在当时的影响非常大。张友正的生卒年已经无法考知,从神宗评其草书为“本朝第一”可知,他成名的年代大致在嘉祐、治平间(1057~1067年),比黄庭坚同时而略早。张友正在北宋中期书坛的创举就像一股旋风,不但触动当朝,甚至影响到数十年后的徽宗皇帝。

——整理自《中国书画》杂志2013年第7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毛笔发展史
何学森|书法史唐宋转型中的毛笔形质变化及其意义
宣州诸葛笔考(下)
观帖/《录黄庭坚<谢送宣城笔>》文彭
毛笔的形制对书法风格的影响(下)
黄庭坚《论书》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