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浅释

任何不重视伤寒论的中医学者都不是真正的好中医。

不才初学,试解伤寒,所言与各家诸多不同,又均引自原文,若有发挥必当言明,望抛砖引玉,以激火花。

第一章 伤寒论的成书

一、伤寒与内经是不同的体系,分别代表经方家与医经家。

自金人成无已以内经解伤寒,乱象滋生。更有言:欲解伤寒看内经,欲解内经须易经,装B不怕害死人。

内经成书于唐代,是个合集,各散篇流传于不同的时代,因此只有单论某篇与伤寒论的关体系才存在意义。

二、神农本草经-伊尹汤液经-伤寒卒病论。

(神农氏,即炎帝公元前4000年,距今6015年,2640年后《伊尹汤液经》成书,

又过1160年后〈伤寒卒病论〉成书(假定公元200年张仲景46岁写伤寒论,这一年曹袁官渡之战)。

事实上,除了确切可考的伤寒论成书大概年代没有问题,本草与汤液两书成书年代其实是很难搞清的。古书喜冠以圣君之名,其实是劳动人民世世代代经验总结的成果。也许在文字还没发明之前便已经开始了,代代口口相传,中国的上古文明传承做得相当不错。可能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在史籍上找到痕迹,早在氏族社会时期,中国的分工合作做得相当不错,做陶器的整个家族专门做陶器,种谷子的整个家族研究种谷子,做巫医的,估计也是家族相传,所以传承性做得好。

伊尹汤液经在东汉年代即早已失传,具体失传年代及原因不详,古书失而复传的常有,但此书再未传世,其独特原因,可能是因为《伤寒卒病论》在其书基础上吸收并有了大踏步的提高,因不再被需要而绝迹。《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是南北朝道人陶弘景所著,同时还著有《本草经集注》,其人貌似见过《汤液经》真本,故其书有不少汤液经原文,但陶弘景乃是道人,故改变原文结构,以脏腑辨证立纲目也未可定。

值得一提的是,经验积累说看似很合理,但是,就像宇宙大爆炸随机炸出了地球一样,不如神创说更有说服力。

不管怎样,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现存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体系相同,可以参照比对。

三、《伤寒卒病论》版本

张仲景《伤寒卒病论》-王叔和《伤寒论》、《金匮玉函要略方》-唐抄本《伤》《金》(流传至日本,康平本)-宋林亿等出版《伤寒论》、《金匮要略》(其中金匮几近失传)-明赵开美重刻

张仲景史书不能查到太守职,出身于小官僚家庭,南阳张氏是个大家族,何颙曾言:“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这说明张仲景从很喜欢学医。张仲景只比曹操小10岁,三国战乱,让他有足够的病源去实践他的医术,但这并不是根本原因。有史籍称张仲景学术渊承西汉仓公,有可能。

东汉末年后《伤寒卒病论》原文就散失了,到了王叔和这就是残10卷了。王叔和贵为太医令,但估计是医经派,其实是读不懂伤寒论的,但感于疗效高,对伤寒论按自已的理解进行了不少注解,这些注解都是错误的。但是整理伤寒论,王叔和是首功,并且,王叔和保持了书籍的原貌,何处是原文,何处是后人注文,何处是后人增文 ,退顶格、大小正旁标识得非常清楚。这一点直到唐代康平本仍保持完备,到了宋代,由于出版的时代特点,全部痕迹都铲平了。

唐抄本《伤》《金》为什么值得一说呢,唐代印刷术不够发达,因此有绢抄本,又因为是盛唐,文化广泛的输出,所以才有了当世唯一保留了大小正旁标识清楚格局的版本--日本藏《康平本伤寒论》。

宋版,现在官方的伤寒论都是宋赵版(宋版原书仅存于日本,赵版也仅存世5本),最大的败笔就是把原文注文特征全部铲平,硬塞成一条,这是现今读伤寒论常觉文法错误的一大主因。林、高等都是医盲。

赵版特点是加减诸方陈之方各方条下,而成无已版则收诸书尾。

其他的版本《桂林古本》被某徐大肆吹捧,应为伪作,但应属伪而不劣。

四、伤寒论的序言真伪

系伪文,可能是两晋文 ,伪中又有他人注文,读康平版后整理如下:

1.“集论曰”三个字,告诉我们,不是伤寒论原文上可见到的文章。

2.“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东汉光武帝讳,是必须要避的,可见不可能是仲景所著。

3.夫天布五行……余素尚方术都是退2格文 ,后人所加,晚于东汉。

4.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凭脉辨证悉属后人注文。

第三条是打了玄学派的脸。

第四条是打了内经派的脸。

痛快!

五、伤寒论的书名

《伤寒卒病论》之名见于序言,但序言也是伪作,康平本明言采自《集论》,皇甫谧言“仲景论广汤液”。

次章伤寒例,解释了“伤寒”的定义:“其以伤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中口而即病者,名曰伤寒,(或名)中寒”(与第3条太阳病伤寒有别)

打赏

小小赏金只为给深夜码字的楼主买杯咖啡!

第二章:康平本伤寒论

'。。。又,现按日人真柳诚发现宋人把大量方书中的‘桂心’ (药名) 改成 ‘桂枝’,而康平本所采用的药名是‘桂枝’,而不是其他宋以前版本的‘桂心’。所以基本否定康平本是宋以前的版本。而不是最善本,钱超尘先生在讲座上也否定康平本是宋前版本。。。“

以上,是关于康平本百度到的消息。看到康平本伤寒论后,我很想听听学术权威们对这本伤寒论的看法。结果就搜到了这个。

康平本伤寒论绝对是中医界最重大的发现,但是,很多伤寒大家虽然见到了康平本,却似乎有意无意的忽视其存在,或重视不够,没有进行挖掘。学术权威们反而都站出来,以上条为依据,否认康平本是宋前版本,否认康平本是最善本,为什么? 是因为学术以外的原因:一怕被打脸,因为一旦承认了康平本,就会发现,原先自已拿来作铁证、奉为圭臬的条文居然都是伪条文,那所有自已开宗立派的理论,都将毫无根据。其二,拿了国家这么多奖,获得这么多科研资金,怎好意思和领导交待:我原来说这些都是错误的?

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康平版的原貌,从一个中医学生的角度来分析其特征,看看我们有什么发现(参照本:叶橘泉版):

1.文章内容分五种格式书写:(1)顶格书写,(2)退一格书写,(3)退两格书写,(4)插入注文,格式一律为“注。。。经/论/例。。。”,(5)旁注;

2.标题、顶格文、退一格文既有插注也有旁注;

3.组方及用法属退一格文,有插注,也有旁注;

4.插注文也有旁注(文中有多处,举其中一处73页“昼三夜二疑非仲景法”);

5.退两格文没有插注也无旁注(除外17页唯一一处旁注“值天阴雨未止”);

6.顶格条文共169条,其中方证条文136条;

7.退一格条文共96条,其中方证条37文条,有11方仅见于退一格文;

8.有以下几方组成退两格文书写:白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9.全文仅有3处方证条文是退两格文书写,见36页桂枝甘草方条,37页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方条,89页麻子仁丸方条,但方药却又是退一格文书写,存疑;

10.问答式内容仅出现于退两格文;

11.所有宋本“太阳病”均为“大阳病”;

12.所有宋本“少腹”在顶格文均为“小腹”(但除外小陷胸汤条),在退一格文为“少腹”。

13. 所有的“四逆汤”均为“回逆汤”

14. 白虎汤仍为白虎汤。

15. 玄武汤仍为玄武汤。

以上为客观存在的康平本特点,下面,是我的大胆猜想:

1.成文顺序:顶格文--退一格文--插注文--旁注文 退二格文;

(1)排第1位顶格文,不用解释;

(2)排第2位退一格文,也不解释,退一格文和顶格文很难从内容上看出有区别,二者间的区别或是师徒之别,或是经论之别。

(3)插注文注解了顶格,注解了退一格文,但从不见于退二格文,因此排在退一格文后,退二格文前;

(4)退二格文时间上排在插注文后,上条已叙述。而旁注文注解了插注文,亦当在插注文后面;至于旁注文与退二格文的先后关系,我们看到仅有一处旁注文注解了退二格文。因此认为,旁注文与退二格文是同时发生的,退二格文是编者的继续发挥与评注扩充,唯一的退二格旁注,是作者的自我修改。

(5)现在,我们可以猜想一下这样的场景(虚拟,康本编者也可能不是王叔和):王叔和身为最高医官,得到《伤寒卒病论》,当时即有不少残缺处,因此主持进行全面的重新编排整理,为保持原貌,对原有的注文插入正文,并标上“。。。注。。。经/论/例。。。“以志区别。

身为太医令,叔和有自已的见解,因此自信地在原文上进行旁注,篇幅太大的,退两格文继续注解。

2. 顶一格文与退一格文究竟有何区别?是同一时期作成的吗? 如果相隔,相隔了多久?

王叔和肯定听说过《汤液经》,还知道桂枝汤即是阳旦汤(见27页退两格文),所以,他认为,顶一格文即是《汤液经》,所以他在描述插注文时,对所有顶格文注文会有:“注。。。经。。。”这样的标记。(退一格文则标记“注。。。论”,方药用法部分则标记“注。。。例”),因此推断,很可能王叔和认为,顶格文就是着《汤液经》直接改编而来,是经文;相对的,退一格文即是仲景论广汤液,是论文;

但按照常《辅行决五脏用药法要》,该书据陶氏言内载了《汤液经》诸多条文,与顶格文相比差异较大,难于支持上述论点。但辅行决本身真伪存疑。

3.插注文是谁所著,是什么时期所著?

插注文与仲景及仲景弟子并不熟悉,此有迹可寻,如39页,“加减方疑非仲景方。。。”,说明其非仲景传人,若是仲景传人,则定可断出加减方是否仲景意。

王叔和生于210年,差不多与《伤寒卒病论》同岁,32岁时成为太医令,我们可以假设伤寒论成书后四十年就到了王叔和的手上,也就是大概一代人之间,这个人,就是插注文的主人。

因此,我认为,插注文的作者非仲景传人,生活年代在仲景与叔和之间,从仲景弟子手中获得了《伤寒卒病论》原文(顶格文及退一格文),并进行了注解。

观通篇插注文,仍较难发现明显违背原文(顶格与退一格文)旨意的地方,甚至还有:”观其脉证,知犯何逆“这样的经典论述,因此仍然具备较大的学术价值,还需要日后细读。

4. 旁注文、退两格文为谁所作?

我认为是王叔和,证据有四:

(1)各版本均见旁注之内容,也均见退两格内容,此必经较为彻底的编修并有统一的发行,此人当属王叔和,因为按照古代文人的习惯,一个人如果大面积的编修了一部书籍,是一定会在文章中有所交待的。

(2)退两格文其实是旁注文的扩充,只有彻底的编修,才可能实现穿插于原文(而不是旁注或后附);

(3)王叔文编修伤寒论,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文章的原貌,顶格,退一格,退两格,插注文、旁注文,足见其学术态度之严谨。若旁注文为他人所著,必当会有如插注文样明确的标识;

(4)从书本内容看,旁注和退两格文中王叔和较大的运用了《脉经》和《内经》的学术思想。(旁注文和退两格文思想是否相近,是否真的秉承脉经与内经的学术思想,有待以后进一步细读方可下结论)

5.王叔和见到的伤寒卒病论,是纸质书,不是竹简。

东汉和帝蔡伦”造意用树肤以为纸”,以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使廉价的皮纸生产技术得以推广,在和帝年间即有大规模的儒家经典抄写。张仲景成书伤寒论是在其100年后,无疑纸张已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说这个,只是想说明,不是竹简,因此王叔和拿到书时,残缺脱落的可能性是有,但顺序乱掉的可能性不大。

这种残缺,也许能回答上段第8、9点问题。

6. 从避讳来看康平母本成书年代。

太阳病变为大阳病,四逆汤变为回逆汤,白虎汤仍为白虎汤,玄武汤仍为玄武汤。唐代讳“虎”字,宋真宗1011年以后讳“玄”字。因此康平本不可能是唐代编修的,也不可能是宋代1011年之后编修的。

四逆汤与回逆汤,应该回逆汤是对的。

太阳病与大阳病,应当太阳病是对的。但遍查两晋 ,没有讳“太”字,很可能是编者的家讳。

7.现在,我们再来解决篇首的问题 。

宋人把桂心改成桂枝,所以,只要见到是桂枝,就一定是宋后本?

事实上,伤寒卒病论从成文时,满书就是桂枝,没有桂心,又怎么会有“桂心改桂枝”的事情存在呢?有谁证明了,汉晋时间,桂枝一律书写成桂心? 没这回事嘛。请见神农本草经:

“牡桂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生山谷。名医曰:生南海。案说文云:桂,江南木,百药之长,梫桂也;南山经云:招摇之山多桂;郭璞云:桂,叶似枇杷,长二尺余,广数寸,味辛,白花,丛生山峰,冬夏常青,间无杂木;尔雅云:梫,木桂;郭璞云:今人呼桂皮厚者,为木桂,及单名桂者,是也,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

菌桂味辛,温。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生山谷。名医曰:生交址桂林岩崖间,无骨,正圆如竹,立秋采。案楚词云:杂申椒与菌桂兮;王逸云: 桂皆香木;列仙传云:范蠡好服桂。

郭璞为两晋著名训诂学家,他认为木桂、肉桂、桂、桂枝、桂心都是指桂皮厚者(即现在药房里的肉桂)。从这里可以看出,'桂枝'一词在两晋的使用相当广泛,甚至超过了“桂心”的使用频度。《伤寒卒病论》就只使用了“桂枝”这样名称,与“桂心”名称无关。

至于伤寒论时期桂枝用药时究竟采嫩枝还是厚皮,历来有争议,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最后,之所以要讨论康平本伤寒论,是想说明,被官方推行的宋版伤寒论,经过至少三人之手,鱼龙混杂,学者当正本清源,归宗溯祖。

今后背诵伤寒论,轻松许多了,因为去除了许多无关的内容。

正是因为注意到旁注文注解插注文,让我有了上述想法。希望学者多加以批评,笔者是真正学疏之人。

P.S '康平'为日本年号,康平年间日本人抄写而成, 上有丹雅忠手书。据称为其母本为唐卷子式抄本伤寒论. 是否真属唐抄本,没有证据。康平年为1058年,当北宋仁宗嘉祐年,这一年王安石上万言书.

伤寒论经王叔和撰次成书后,经五胡之乱,其书复晦,又为江南诸师所秘,孙思邈后来得之,多方采入翼经。宋开宝年间,约970年高继冲编录伤寒论进献,宋版大字本《伤寒论》颁行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故康平本肯定不是从宋版大字本而来,但与其母本(即高继冲所献本)是否一致,尚未可定。

又:高继冲为五代十国末期南平国君主,都城江城,卒于973年。

第三章 伤寒论治万病

接下来我们从伤寒例读起

一、伤寒与温病

“其于伤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中口而即病者、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伤寒例)

意思是,只要感受外邪,就可能得病,中而即病名曰伤寒,这里的寒等同于外邪,而不是专指寒邪(也不是第3条狭义的伤寒)。若不即病,邪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夏变为暑病。

这里把也温病交代得很清楚了。的确不等同于伤寒,是伏而发的病,所以温病的发作,由于是自肌肤下由内向外而发,所以甫一发病即有呈阳明热的特征,且不恶寒,这与伤寒由外而内侵犯人体有本质的区别。仲景没言温病的治法,大凡仲景没有告之治法的,意思就是简言,不需要特别指出,按法治之即可。要特别指出也很困难,因为情况变化多端,有单纯阳明病的,有少阳阳明合病的,当然也有其他合病的可能,若论治法全都已经包含在伤寒论中了(伤寒论原书名应叫《论广汤液》见皇甫谧“仲景论广汤液用之多验”但这里遵循学界习惯书名,下同)里头了,所以简言, 后面这样的例子还有。仲圣著书,非常严谨,“难治”,“必死”都会言明。所以伤寒论不是只治伤寒不治温病。

伤寒与温病(暑病)皆是伤于寒(伤于邪)而来,正是基于此,难经言“伤寒有五”就是想说明无论是即发的伤寒还是温病等伏发的病其根源都是伤于四时之气(邪,以寒代指)。这是万病的第一部分--伤寒与温病。

问题:秋与冬只能感而即发?还是被春夏指代了?

可能是因为秋冬天气寒冷,腠理致密,内外邪难于呼应?

二、时行之气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口此则时行之气也、(伤寒例)

意思是,除上述四时正气之外,还有时行之气致病,这里的时行之气应当包括了除外四时之气所有的外邪,后世为温疫立论,提出疫疠之气实属时行之气范围。这是万病的第二部分--时行之气。

问题:文中描述了时行之气的特征--非其时而有其气,疫疠之气符合这个特征吗?

三、两感之病

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两感寒、而病者必死、若更感异气、病为他病者、当依后坏病证、而治之、(伤寒例)

这句话的“两感寒”所指是什么呢?从后头“发表攻里”可见,是太阳与阳明合病。是伤于寒加上伏寒,从行文上和前文呼应--伤寒中而即病,伤寒伏而发病,时行之气。“感”偏向于外感,仲圣此处使用了简语,那么病者必死又当如何理解呢? 这种两感病,目前有认识的还不多。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病!

伤于寒再加上感受时行之气,这就不是伤寒病了,变为他病,这个他病的名称,姑且取名太阳时行病。这里简言“而治之”,是告诉读者,虽然难治,但仍按法治之即可。除两感言“必死”外,都能治。

总结下:太阳伤寒、太阳温病(暑病)、太阳伤寒温病(暑病)[两感]、太阳时行病、这是外邪致病的全部。

太阳伤寒、太阳温病(暑病)按《论广汤液》治;太阳伤寒温病(暑病)[两感]必死;太阳时行病当依后坏病证,而治之。

既然两感病必死,照这么说伤寒论治万病就还是个问号。不急,且看下文:

'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妄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实违、'(伤寒例)

这里就提了治法,两感病是表里同病,发表攻里,治有先后。对此后篇还有详述。

四、病由

事实上无论是伤寒论还是金匮要略,都不是只治外邪不治脏腑杂病,他是内外邪都治。只是人体得病,不仅是外邪致病,自身机体出问题的也有,因此金匮要略又补充了外邪之外的另两条: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金匮要略)

前句是邪入脏腑,次句外皮肤壅塞不通(四肢九窍),至于为什么壅塞不通,没说,留待后面发挥,末句房室金刃虫兽特因。(记住房室也是特因,慎之),最重要的一句话是病由都尽。单从文字上看,《伤寒论》专述了外邪发病,而仲景在外邪发病之外特别的加入另两条:外皮肤壅塞不通、房室金刃虫兽所伤,当有深意,有待日后挖掘。外邪交给伤寒论处理,外皮肤壅塞问题交给运动,再加上慎节房室、避开金刃虫兽,这就是防御疾病最全面、彻底的办法(修仙的方法不在此论)。

问题:金匮要略也有很多是王叔和加进去的内容,由于没有“康平本金匮要略“所以这句话是真是伪也难知,但从行文上我偏向于认为是仲圣言。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炙膏摩 。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 房室勿令竭乏 服食节其冷热 苦酸辛甘不遗形体 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金匮要略)

无论是外邪致病,还是四肢九窍闭塞,还是房室金刃虫兽,仲圣均提出了明确的对策,对策的结果是“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两感病是伏于肌肤之下,腠理之间的,是伏而不治的结果,假若真能适中经络即治之(腠理比经络病位比还浅),外邪从何而伏,又岂能中两感之邪?

故伤寒论治万病,前提是兼做到(导引)防止四肢九窍闭塞,房室勿令竭乏,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服食节其冷热(对应的,前文三条中当有饮食所伤)。

五、问题:

1伤寒例为什么叫“例”?

2 此篇为王叔和所撰,又写为仲景著,究竟内容该属谁呢?

撰次即有编集,又有写作的含义,不过在东汉,晋朝时期多为编集之意。因此,正文叔和所写,但意属仲景。

3 什么叫两感病即作?

第四章 治之大法

一、依次第而治

“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皆宜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 ”(伤寒例)

大意是,伤寒致病,由浅入深,医治时也当按病位浅深依次第而治,反之则不中病,依次第而治是为大法之一。

临是面临,时是当下,消息是增减,盛衰变化的意思,整句话意思是凭据当下的增减、盛衰变化状况来制定药方。这是大法之二--临时消息制方。

无不效也,只要按照当下的变化状况来处方,病都能好的。因此中医治病重视刻下症,病因及病史均仅作参考,有是证则用是方。

另一方面,告诫病人初感外邪即当早治,否则病邪入深难愈。

二、大满乃可攻

“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然未有温覆而当不消散者、拟欲攻之、犹当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内不消、虽非大满、犹生寒热、口口口口口、则病不除、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有燥屎、自可除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重者必死矣、”(伤寒例)

“多从”,言大多数情况,而不是全从。始表中风寒,温覆得当,病则消散,入里则不消。

假若入里,不能再用温覆(发汗)的方法消散了,(若结实者)而必须用攻里的方法。若要攻里,还当仔细考察是否仍残留有表,如果有表一定要先解表,表解后才可攻下。

表解后内不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非大满,一种是大满有燥屎。'虽非大满'='虽满非大',这种情况,犹生寒热*,这里提犹生寒热是仲圣想告诉读者,大满燥屎的表现一定是但热无寒,有寒热的情况不属大满,(口口口口口如果强行攻下),则病不除。整条意思概括而言是邪入于里,残表已解,虽结但不大满,未结实的情况下,不可以攻下。

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是告诉医者非大满不可下,在情况未明的情况下,必须等到结实了才可以用攻下的方法。后世所谓下不厌迟,甚当。

问题:明言表已解,又言有寒热,热好理解,寒怎么理解呢?

表已解,当不恶寒,那么,是内寒吗,但这里讨论攻下,内寒是不可能攻下的,那这里的寒就剩下往来寒热了)

厥文五个字,应当是什么?

只能对应下文及后面条文来猜了,我出“若强攻下之”

三、以时治之

“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藏、则难可制、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伤寒例)

观其所由,由者从也,言所经从。切勿解作“原由”,何以为证:紧接着下一句就是及在腠理。这一则也是告诫病人当早寻治。

四、治有先后

“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妄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实违、夫智者之举错也、常审以慎、愚者之动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变、岂可诡哉、世上士、但务彼翕习之荣、而莫见此倾危之败、惟明者居然、能护其本、近取诸身、夫何远之有焉、”(伤寒例)

两感病:与前文“若两感寒,而病者必死”所指相同,从这里看很明显是表里合病(伏发与感而即发同时发病)。且从前文“攻里”的概念看(攻之=下之=攻里,对应大满燥屎),属里已“大满”可下的情况,这种病切忌“且解其表,又除其里”,应治有先后,因为发表和攻里“本自不同”。不同在于,发表是汗法,攻里是下法,一个是发至皮肤表外,一个是从里向下,方向不同。若合而治之,则内虚热入,诸变不可数。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专讲述解表与攻下的先后治则关系,攻下的定义也很明确:大满有燥屎者。但对于非大满,不属攻下的里证、半表半里证,当不在此例,如和法、清法。但有表无论显还是微,必须顾表合治。

至于三阳合病治在少阳,很多大家都这么说,但是伤寒论里没有找到依据。更为恰当的说法应该是三阳合病,以少阳为主的柴胡汤主之,以阳明为主的白虎汤主之。

综上所述,伤寒例中表述了伤寒致病,由浅入深,治亦当按次第,依浅至深的方法。解表攻里,本自不同,治当有先后。即解其表又攻其里,其理实违(解表清里,里表双和,是可以的)。当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

在《伤寒卒病论》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如“不可下”,“当先解其外”“此为下之过早也”等治则提醒。学者务必重视。

五、解表治里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伤寒论91条)

里虚寒致下利清谷的情部钙,兼有表证,当先救里,而后解表。具体放在后面详解。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伤寒论92条]

表证,见脉沉则为有水饮,或合并太阴,如果是合并太阴的情况,不先治里光发汗,是不行的。必须先救里,宜四逆汤。

六、总结

综上所述,伤寒论大治法有二,其一是依次第治之,如先解表后攻里,里虚寒先救其里后解其表。 其二是临时消息制方。特别要注意的是,依次第而治并不仅限于先解表后攻里,里虚寒先救里,其内涵有待更多发掘。

第五章 服药不得法

一、服药不如方法

“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如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伤寒例)

(范围不仅指发汗剂)服药不避晨夜,宜早宜速,如或差迟,病即传变。

二、不得汗时

凡发汗、温服汤药、其方虽言日三服、若病剧不解、当促其间、若与病相阻、即便有所觉、病重者、一日一夜、当晬时观之、如服一剂、病证犹在、故当复作本汤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剂乃解、(伤寒例)

先定适用范围--发汗,注意“温服”两个字,解表药都要温服。“晬时:一昼夜,前言促其间(但仍是日1剂,类似的分温再服,顿温,通常仍然必须保持日1剂),此处言特殊情况,可不仅限于日1剂(注意活范围是发汗,诸慢性病当不在此例)。服3剂乃解是指绝大多数这种情况可以增剂至日3剂都可以汗出(如果仍不解,当重点考虑是否误诊)。

这是仲景临床经验之谈,学者务必重视,特别是“服三剂”(不是2剂也不是4剂,也不要轻易以为就是虚指),这个数字不是仲景随意而言,是大量临床实践的结果,充分考虑了病邪传变及人体抗病规律。因此凡临床治急性外感(特别是小儿外感),皆宜备3剂药,先可一剂药分3次服,每2小时服一次(小促其间),若病不除,可3剂如此法服尽,直至汗出热退(18小时内服9服共3剂)。

凡仲景书言发汗,多指麻黄剂类,初学者常惑于麻黄类投入汗仍不得出,是否可以再投。仲景此处告诉学者,3剂才能解表的事常有,不管是麻黄剂还是桂枝剂,只要后头病证犹在,汗不肯出者(不是汗出不解者),仍可再投。况且后世服药剂量普遍较轻,因此不须有此担心。(考证东汉一两为15g,一副药三剂,则为5g,今人多按3g)。

对此有位老师指出三点:1麻黄汤后不汗出,证犹在的,继投麻黄汤. 2.关于发汗后不解,临床试过投葛根汤发汗后不解继投葛根汤的,但没试过麻黄汤(发汗后不解); 3.汗出不彻变为大青龙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甚至是白虎汤的(48条),即是言此类问题.

三、诸不得汗条文

日后当专篇再述发汗之法.此处先不详谈。仅附几条原文在这:

[38]大阳中风 脉浮紧 发热恶寒 身疼痛 不汗出而烦躁者 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 汗出恶风者 不可服之 服之则厥逆 筋惕肉瞤 。 (发不出汗)

[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到衄者,麻黄汤主之。(发不出汗)

[48]二阳并病、大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如此可以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不得越、其人短气、但坐、更发汗则愈、若(厥文)(汗出但不彻)

[185]本大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汗出但不彻)

[57]伤寒,发汗己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汗出已暂解)

[42]大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汗出外未解)

[44]大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欲解外者、宜桂枝汤、(汗出外未解)

[23]大阳病 得之八九日 如疟状 发热恶寒 热多寒少 其人不呕 清便欲自可 一日二三度发 以其不能得少汗出 身必痒 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自身不汗出)

[47]大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康平本没言汗出)

[41]大阳病 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 八九日不解 表证仍在 其人发烦、目瞑 剧者必衄 所以然者 阳气重故也 麻黄汤主之 。(康平本没言汗出)

[24]大阳病 初服桂枝汤 反烦不解者 先刺、却与桂枝汤则愈、(这也是发汗的一种)

问题:'若与病相阻、即便有所觉'含义有待挖掘.是指发汗汗不出的情况吗?还是统指发汗后仍不解,汗出不彻的情况?

四、服法

桂枝汤的服法最具代表性:“右五味、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伤寒论12条)

前文讲过,病须依次第而治,这一治则决定了有表解表的重要性,临床中,若有太阳合病,即便太阳证比例不是占最主要的,但治法必须着重治太阳(这点有待临床验证),至少有表必须兼顾表。这一点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可。但是,如若服药不得法,即便用药得当,兼顾了解表,“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也是无效的,当须谨记。

若要不违师,当若何?前次有高中同学,因身体不适予方:小柴胡汤合葛根汤加桔石。同学问我,药喝冷的可以么,我当时回答,无所谓吧。现在憣然醒悟,葛根汤的服法必须是温覆取汗,方能凑解表之效,冷服怎么会有好的效果呢?表都不解,病还能治么?

五、得病与饮水

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不当与也、何者、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者、犹当依证而与之、与之令不足、勿极意也、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不可与之也、若饮水、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伤寒例)

这里讲喝水与时气病(伤寒、温病)的关系。五六日时病渐入里,而渴(有的是并少阳,有的是并阳明),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言下之意,只有腹中热足够多的,才可少少与饮之。饮水得当,有助津液输布,可使病邪随汗出而解(时气病五六日七八日时,仍当有残表)。

[141]病在阳 应以汗解之 反以冷水潠之 若灌之 其热被劫不得去 弥更益烦 肉上粟起 意欲饮水 反少渴者 服文蛤散 寒实结胸 无热证者 与三物小陷胸汤

病在阳,此处指病在太阳,表热被冷水劫去,人体抵抗外邪,热往体表走,本欲积蓄热量后,机体打开汗孔发汗,今热反被劫,有碍于发汗。劫而不去则为郁,此时体热继续往表往上调动,所以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指皮肤腠理益加紧密。

问题:意欲饮水,反少渴者连接在这里,意思是什么?寒实结胸连在这里又是为什么?

是指表郁热反往里走,发为渴吗?文蛤:[本草] 海蛤 ,味苦,平。主咳逆上气,喘息烦满,胸痛寒热。

所以,西医总是说,病人感冒多饮水,这是谬误。中医认为略渴时“不当与”,大渴时必须到腹中热足够的程度才能“与之令不足”。

问题:1.何为腹中热足够,表现是什么?

2. 腹中热所指为何? 胃气? 还是客热也可?

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之病、其不晓病者、但闻病饮水自愈、小渴者、乃强而与饮之、因成其祸、不可复数也、(伤寒例)

这里范围有扩大,不止是时气病了。

六、得病与饮食

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伤寒论391条)

脉平即是病邪已除,但仍烦,(可能是因为津液未布),“新虚不胜谷气”是对本条及上两条的有力回答:新虚(胃气虚,未复)故不能胜(水)谷。

正是据以此,有学者提出了这样的理论:整个伤寒论,都是讲“行津液,保胃气”。诚是斯言。

第六章 中药的修治

一、伤寒论中药的用量,一两究竟是几克?

据柯雪帆教授考据,东汉一两为15.625g,依据是出土文物“权”,参考了乌头桂枝汤的煎服法,参考了桂枝汤水七升煮取三升的药与水合适量,参考了大枣12枚(约30g),参考了石膏鸡子大(45g),认为颇为合理。

以大青龙汤为例,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

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

若按一两=3g,则麻黄:石膏=18:45=0.4;

若按一两=8g(陈家骅)则为48 : 45=1.06

若按8.98g(唐代苏敬),则为53.88:45=1.19

若按15.625g,则为93.75:45=2.08。显然,东汉一两为15.625g的说法非常能经受住考验。另外,有人提出,按照现代物理,石膏在水里的溶度是有限的,再大的石膏量也没有什么不同,貌似非常有理,我也常有惑于此。为此我特别的请教了位资深物理学专家,他告诉我,在我所描述的煎煮环境中,石膏溶度说只考虑了理想模型的物理性,但没有考虑这种复杂环境下,石膏与水,石膏与其他药物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与及这些化学变化带来的丰富多样的溶媒,因此此说大谬。

另外,也有学者提出,古时药材,多为医家自已采购修治,常从灶头屋角溪间获取,多为鲜品和半干品,相对现在大泛围流通,湿性较大,因此显得用量更重。此说也是一种很好的思路。

中医界正在认可15.625g的说法,李可老先生最为代表,提倡药只煎一次,提倡用量按15.625g为一两。

有位老师告诉我,在金匮要略中可以找到一处证据,证明以前的一副药都是三剂,服三天的量,那么15g就变成了5g了,但因对金匮不熟,这个证据还要再去寻找。

但在临床应用中仍有以下几点初学者需要特别加以考虑:

1. 伤寒论是书实则为教材,为医医者书,剂量仅是理想模型,临床宜考虑病情的轻重、缓急施于不同的剂量,或增或减。

2.伤寒论方药味数少,由于仲景提倡由浅至深,依次第而治,因此应该较少合方治疗,而是更多的采用分阶段治疗。相对量药就会较重。今人则不然,一方见十几二十味药为常。

3.考虑辨证把握程度,有把握的,亲治的,一两15g亦未尝不可,未亲见人的,辨证有疑点的,有风险的,3g、6g先试也挺好。

4.比用量意义更大的,是保持药物组方的比例,否则名为桂枝汤实则为自创方,效果很难符合自已的预期。

问题:临床中有很多大家都是以3g为一两,此与仲景用量大不相同,量的大小有时会改变药物的治疗方向,可最终证明取效也不错,后学究竟该效仿谁呢?

经常有这样的疑虑,有些方剂量大到自已不敢想象:如小柴胡用量半斤,折合剂量为125g,真有平常病这么用的吗?

二、伤寒论中药的煎法

1.煎药的时间 与放水的量

伤寒论不讲煎药多少分钟,而是以水为度:例如,桂枝汤,以水七升,煮取三升。不同的方子用水与最终煎成的药液比例也不同。可能意味着煎煮时间的不同。自已实践过按这种方法煎煮中药,微火的话,差不多要两小时才可以达到。但如果泡的时间长,这个时间还可以缩短。

伤寒论选药多为根茎果实,较少花叶芳香之品,后世疏于仲景所学,煎服之法也随之而废。

2.煎几次?

伤寒论书中煎法与现代不同,只煎头煎,通常是分三服。而现代则是煎者两次,分三次服,药效可能会有所不同。这与现代又一不同。李可老先生甚至言头煎与次煎药所治根本不同。

3.火候大小

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即明言“右五味,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其后各方则略去,只在

调胃承气汤、蜜煎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上重新强调了“微火”。

4.是否要泡

一定要泡, 下面是百度来的内容: 中药药材绝大多数是干品,干燥而质地细密、坚硬,有效成分已结晶或定形沉淀于细胞内,水分不易渗入,有些药材含淀粉、蛋白质较多,如果不经浸泡而上火煎煮,会使药材表面的淀粉糊化,蛋白质凝固,堵塞药材表面的毛细孔道,水分进不去,有效成分不易被煎出,影响药物疗效。根茎、矿物类泡2-6小时为佳.(天热放冰箱).

注意:如果担心药材不干净,可以先洗一遍药,但泡的药液不能倒掉了,泡出来的药效占最终药液很大一部分。

如果病情较急的,切不可拘泥于此,或泡10分钟,或不泡直接急煎,不一而论。

5.煎药的器具

百度来的:陶土罐为佳(不须堵住罐孔),砂锅,不锈钢,均可,严禁铁器。

综上所述,伤寒论的正确煎药法为:(先冷水洗药一遍,水倒掉,再以冷水密封住容器,泡药约2小时(矿物类药追求最大疗效时,可泡至6小时),连同泡液一起煎煮),通常是以水1500ml,大火煮沸后小火煮至600ml, 每服200ml.

三. 伤寒论中药的修治

本段本想讨论伤寒论中炮制的意义,例如:麻黄去节,桂枝去皮,后来发现这题目太大,分在以后每个药方里讨论吧。

这里只讨论一个代表性问题:关于麻黄汤的去上沫。为什么现在煮麻黄汤多不见上沫?那还要先煮一二沸吗?

两个原因,其一是古今炮制可能的异同造成;其二是药材质量问题。麻黄汤服药有一个常有的反应:夜间服用后可能会导致失眠、心跳加速,这很可能就是麻黄要先煮去沫的原因。因此要先煮一二沸。麻黄汤去节估计也是这个原因。

可能的话,可以让病人避开麻黄类剂不要晚上睡觉时服用,另外,事先交代病从可能的用药反应,也是必须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如果按仲景法、仲景量煎制的药液,其质一定是雄厚浓烈的,药之能治病者,全在气味之间,气味不同,则所治不同,仲景之法,能不尊乎?

第七章 太阳之为病

一、大阳病提纲

大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

康平本皆言太阳为大阳,言太阴为大阴,为什么?手上没有辞源辞海这种大字典,只能以后找时间去查询。

人体一旦感受外邪 ,机体为了对疾病进行抵抗,首先会调动全身的气血津液,进行防御,毒素(外邪)被逼至身体的体表,此阶段机能亢奋,身体因发热,正邪交争,其热更甚,若正能胜邪,则以排汗的方式运邪外出。所以,大阳病阶段,体表充满着人体的津液(阳气),夹裹着毒素。体表疼痛的原因:1.体液积聚的压迫;2.毒素的作用。

阳气(气血津液)往表往上调动,则为脉浮,头项为表为外,因此以头项为甚。

痛有两种可能,一种为机能亢奋,津液积聚压迫,这是阳性的痛,另一种为毒素致痛,为阴性致痛。头痛可以是阳证也可以是阴证,但“强痛”则必定是阳证,有三条可见,皆为(大)阳证:[1][128][142]。这里言头项强痛就是言阳证的意思。

正邪交争主要发生于体表,所以这种发热一定是在体表的,根据神经学原理,人体反会有恶寒的感觉,而发热则要晚一步,是因表热积至靠里时才会有所知觉,所以第3条言“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恶寒在伤寒论中也有阴证的含义,如:[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类似的属阴证含义的还有:[29]、[70]、[155]、[288]、[304]、[317]、[353]、[385]、[388]。那么用“恶寒”来判定主证仍在太阳就必须加上另一个条件:阳证恶寒,其表现多为发热(即便不发热,整体机能也是亢奋而不沉衰的)

脉浮者,候人体阳气上浮;阳气上浮,以头项为甚,因此头项的强痛会最明显;因热在体表,所以恶寒。

因此,如果要判定为太阳病主证,必须同时有脉浮、头项强痛、和恶寒,这是大阳病的主要特征。特别是“恶寒”,具有最大意义的鉴别作用,所以仲景用词“而恶寒”。伤寒论中通常以“脉浮”、 “恶寒”来指代主证仍在太阳。

所以,脉浮 头项强痛 恶寒=以太阳病为主证,反过来应该也成立:大阳病主证=脉浮 头项强痛 恶寒。

如果大阳病发生传变,合并了他病,主证若在太阳,则为脉浮及头项强痛,恶寒,主证若不在大阳,但仍然有大阳病时,大阳病可能会以或然症状出现:脉浮、头项强痛、恶寒、汗出、恶风、体痛、呕逆、身痒、项背紧几几、气上冲、脉促、微喘、自衄、头痛、微盗汗出、鼻鸣、干呕、烦。治疗时必须兼顾解外。以上或然证出现,当结合临床具体情况仔细辨证是否仍有太阳,比如烦、干呕等不为太阳是常事。

问题:此处恶寒当为何意义?[169]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二、大阳病的分类和范围

前已论述,从伤寒例来看,大阳病可分为:大阳伤寒、大阳温病、大阳时行病,此三者皆可以伤寒论法理依法治之。

从正文来看,大阳病可分为:大阳伤寒之伤寒、大阳伤寒之中风、大阳温病、大阳温病之中风、大阳痉病(又分为柔痉与刚痉)、大阳中湿、大阳中暍(热)、大阳时行病。

两种分类综合起来可分为四大类:大阳伤寒、大阳温病、大阳时行病、以及特例之大阳痉湿暍。皆可以法治之。

其中,大阳伤寒之伤寒、大阳伤寒之中风,最为常见,最符合一般的疾病传变规律,所以,整本伤寒论以这两者为代表阐述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客观规律,若能知常,则可达变。

其余皆略言,大阳时行病变化迅速,但发病、传变规律及治法或同大阳伤寒(书中未明言,有待临床验证)。

大阳温病为伏邪而发,因此发病即有从内往外发的阳明热特征,”发热而渴,不恶寒[6]“,即不同于大阳伤寒,也略不同于大阳伤寒传病之阳明,但治法仍不离伤寒论各法,因此简言。

大阳痉湿暍其传变规律及表现形式皆与大阳伤寒这种代表性的规律不同,因此特别专篇提出,并在 金匮要略中有具体治法。在此不展开论述,只附定义条文:

大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伤寒论痉湿暍篇)

大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名中湿、(伤寒论痉湿暍篇)

大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伤寒论痉湿暍篇)

第八章 发热

发热,人体自觉发热,或别人摸上去觉得发热,从来不需要温度计。发热是机体受激亢奋,调动身体潜能以驱病邪的正常反应。但身体的控制机制不是万能的,有时候热反为患。本篇讨论发热在伤寒论中的六经意义。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3]大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太阳病,阳气亢奋于表的病,按理一定发热,但提纲竟然没写发热,反而强调恶寒。按照一般的认识,恶寒是因为热在表,发热在表,所以觉得恶寒。可是,细看第3条,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这边还“未发热”呢,哪能热在表而“恶寒”呢?

事实上,这正好说明了所谓的“发热”、“恶寒”,是以人自身的感觉为判断依据的。太阳病--阳气上浮--表有热--人的身体对冷更敏感,先感觉出冷来,再往后就热也能感觉了。

[2]大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同样是热在表的太阳病发热,但因病位较深,在肌肉血脉之间,病人感觉恶寒相对伤寒证较轻,中风较重。为什么呢?因为发热的部分各有不同吗?

[6]大阳病 发热而渴 不恶寒者、为温病

太阳温病,伏而发之太阳病,这种发热虽然也在表,但是从里往外发,所以不觉得恶寒。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本条康平本没有,可信度不高,问题在后一句。病人感觉不到发烧只感觉到恶寒,就一定是阴证吗?久病的太阳病,有时就只能感觉到恶寒、恶风,但病人没觉得发热。82条玄武汤证就是少阴病发热的明证。

[16]病人身大热 反欲得衣者 热在皮肤 寒在骨髓也 身大寒 反不欲近衣者 寒在皮肤 热在骨髓也。

寒热相格,这条证明,是寒是热,仍要以病人的主观感受为最终依据。

[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一作僻地者,真武汤主之。茯苓 芍药 生姜各三两,切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玄武汤证通常被认为是少阴证,本条可以看出少阴病仍有发热。

[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者,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回逆汤方。

病发热头痛,后言脉反沉,指明是表证的头痛发热。脉反沉者是表证夹饮,多为少阴夹饮或太阳夹饮若不差,是指经正常治疗后[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仍然发热头痛,反而出现了身体疼痛的情况,此时可以断定里有虚寒,当舍表救里。

纯綷的少阴病正常治疗不会当救其里的情况,说明刚开始就是少阴太阴合病,这个脉反沉不仅是有饮,而且有太阴病,只是太阴很隐蔽,难于发现,只治少阴,正常发汗化饮仍不得治,病情加重,激动太阴里饮则身体表现为疼痛。

这条与91条应结合起来看。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可救表、救里宜回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91条伤寒,对应92条发热头痛;下之后续得下利清谷不止,对应92条原先就有“脉反沉”的里饮状况,身疼痛都一样;下之后如果病没有陷太阴呢则见清便自调者则仍用桂枝汤解表,对应92条没有太阴里饮,治之已差。

所以,身体疼痛既可能是太阴病,也可能是少阴病、太阳病。判断的依据就是:1是否下利清谷;2是否脉沉。

问题:1.病发热头痛,为什么会脉反沉?

2.为什么这里病发热头痛 脉沉 身体疼痛即可判断为合并了太阴病,当舍表救里?

[10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柴胡证不能下,误被下,仍有柴胡证说明正气仍足,没被压制掉,病仍可从少阳和解。给予柴胡汤更是进一步的给身体予积极帮助,身体借助这个力量,亢奋而激动,表现出发热和汗出的状态,病也随之得解。这个汗出并不是邪从汗出,是身体亢奋的一种表现,叫振汗。

[134]伤寒五六日 呕而发热者 柴胡汤证具 而以他药下之 柴胡证仍在者 复与柴胡汤 必蒸蒸而振 却发热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 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 柴胡不中与之 宜半夏泻心汤

呕而发热--少阳发热的主要特征;后一个发热与振汗一样,是身体亢奋的表现。

[170]伤寒、脉浮、发热无汗、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阳明发热。阳明病的发热,是里面发热,热从里至外皮肤全都热了,胡老提出,根据巴甫洛夫神经学原理,反而感觉不到体表发热与外界的温差了。因此阳明病发热感觉不到恶寒。

[386]吐利、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 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五苓散是表阳证,理中丸是太阴里阴证,身痛又兼寒多不用水(里饮)者,舍表救里。这里的发热仍为太阳表证发热。

[388]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回逆汤 主之、

发热恶寒汗出为表证,吐利厥逆为里阴证,到了四肢拘急的地步需舍表救里。

*********************************总结********************************

总结:发热有以下情况:太阳伤寒、太阳中风、太阳温病;少阳;阳明;少阴。

太阴病不发热。厥阴病的界定本身就争议很大,若按[326]提纲定则看不出有发热,若按后世厥阴病上热下寒的说法定,则容易出现发热。

特征:太阳病发热必伴恶寒,太阳温病发热多见渴,少阳发热多伴呕,阳明发热多见蒸蒸汗出,少阴的发热特征并不明显。

关于表热和里热的鉴别,后世有一种久按皮肤的方法,比较可行。身热,初按皮肤热盛,久按之反不觉热者,多属表证之热。

发热多为机体的亢奋作用的结果,通过热能的积聚,有利于正气消耗能量与疾病进行斗争。因此中医治疗发热,往往不会直接进行退烧处理,而是诊察正邪交争的部位和状态,给予正气适当的帮助。如在表者以辛温药助其发汗。但有时发热过多,反而为患时,在不违背六经治则的前提下,也可以加用直接退烧的药,如表证用葛根就是个例子。

发热的病证,在表者汗之,在少阳者和之、在里者清之,里实者下之,如果治疗失当,身体的正气热能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也常与水互结而为患,如结胸证即是,误治之病往往难治,医者当须谨慎。

****************************直接言“气上冲”的**********************************

[15]大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

可与桂枝汤,可见仍在表。太阳之为病,身体打算从表解,上半身体表汗腺分布更多,因此阳气都往上浮。误下,往上浮的良能被压迫,如果尚能反抗,阳气仍保持上浮,与向下的误力相抗,患者则能自觉气上冲。阳气仍上浮,病即仍在表,仍可从表而解。之所以用桂枝汤是因为下之后多半表虚,不能再用麻黄剂。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气上冲,有时还可夹水饮一起往上冲逆。这仍是有表证,身体仍打算从表解病。

[160]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 --血弱气尽、胃气虚;胁下痛--结于胁下;气上冲咽喉--邪高病下,故使呕也;这样对比着看,很像是讲太阳转为少阳小柴胡。果然这样的话,气上冲不仅太阳病有,少阳也有。可真的是吗?且看。眩冒,同142条,太少合病,眩冒是太阳还是少阳?这里先不论。再往下看: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惕 是忧,惧的意思。痿就是痿废的意思。经脉是指肌肉血脉,久而废痿。肌肉血脉应该仍属太阳这一块。结合前面一直有说太阳罢了吗? 没说,说明可能太阳证仍在,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可能还是指着太阳说的。因此:太阳少阳合病之经脉痿废,气上冲,仍属太阳。

问题: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接在这里怎么解释?

[392]伤寒阴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小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

身体重未必就是湿气?

少气,觉得气短。

少腹里急与阴中拘挛相应,少腹肌肉跳动紧张。

热上冲胸,热气上冲至胸。

头重是为什么?结合眼中生花来看,热气往上冲所致,眼花和头重都是因为热气上冲,但必夹饮,否则不会眼花头重。

膝胫拘急呢,拘急有两种原因,一种是邪结肌肉间,通常都是表证,一种是津液不足。这里的热上冲是表证吗?我们来看看烧裈散就知道了。裈:有裆的内裤,古人布衣有两种材料一种是麻,一种是葛。先秦之前是葛,之后多是麻,但葛仍在用。葛有夏葛之称,魏晋人多以葛为巾。葛布比麻布更适合做内裤,更舒服。且烧裈散此方早于先秦出现是很可能的。所以,烧裈散烧的很可能就是葛。葛,与葛根有莫大联系吧?明白了吧。把葛烧成粉,再加上近隐处的能是什么?秋石?搞清楚这个,可以复制烧裈散了。

所以这里的膝胫拘急与阴中拘挛都是一种肌肉的拘挛,是邪结所致,属太阳表证。

此处的热上冲胸,也当属表证,烧裈散烧的是葛。

[金]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能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气上冲胸,与15条同。

********************与“气上冲”症状相类,且病机实质与“气上冲”一样的******************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鼻鸣:太阳病,阳气都往上浮。太阳中风,虽有汗自出,但腠理处邪结,气仍不旁达,壅塞不通,造成反向的压力,两力相抗,发为鼻鸣。

干呕:与上相同,仍是由于气不旁达,气上冲逆,则为干呕。干呕,多因胃气虚,但太阳中风的干呕,不可能胃气虚到这种程度。胡老所言最切。

[22]大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误下,结合治法判断表仍未解,误下往往表都仍不解。脉促为侯,脉促寸脉仍浮,但变短而速;误下,机能抵抗,因见气上冲,气上冲胸,气又不旁达,因见胸满。与15机制相同,仅程度不同。

问题:脉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脉?寸部浮是肯定的,其他特征呢?

促:速、小、短,“后服小促其间”,就是小短其间,小速其间,因此促=短而速。每次都见于误下之后,是机体对误下的亢奋抵抗,缩短阵线,加强抵抗。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有误下,喘:喘逆,与15条气上冲意义相同。只是这里咳喘明显,因加厚朴杏子。

[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脐下悸,欲作奔豚,还没发作,但病人有觉得要上冲了。也是太阳病桂枝证的一种,其差别不在这里讨论。

[117] 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

太阳病桂枝证-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加桂。先说发汗后,就是已发汗了,汗后病没有解,(仍在表),糊涂大夫又再用烧针令其汗,针处还感受外邪,发炎。不管是烧针也好,感染也好都是一种刺激,刺激正气向上亢逆(只要正气不虚都能激发),则仍为太阳表证。

[160] 吐利、头痛发热 身疼痛 热多欲饮水者 五苓散 若脐上筑者 肾气动也 去术加桂四两 吐多者 去术 加生姜三两 下多者,还用术;

脐上筑者,肾气动,这样的字眼在整个伤寒论里极少(今后再讨论)。应与奔豚意思一样或相近。也是加桂解决。

[金]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奔豚气上冲咽喉腹痛,往来寒热者,奔豚汤主之。

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候。也是太阳病桂枝证。那么有往来寒热呢,来看看奔豚汤,葛根用了五两--表证:甘草 芎穷 当归各二两 半夏四两 黄芩二两 生葛五两 芍药二两 生姜四两 甘李根白皮一升 其实就是太阳少阳合病。奇怪的是这里没用桂枝!而用了甘李根代替(这也是唯一一处不用桂枝处。)。

问题:为什么奔豚汤不用桂枝而用甘李根?

[金]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

风湿也是表证啊,气上冲者太阳病。“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更是桂枝治气上冲的明证。

*********************属“气上冲”症状,但不是太阳病的(此为特例)**********************

[166]伤寒、发热汗出不解 心中痞硬 呕吐而下利者 口口口口之 病如桂枝证 头不痛 项不强 寸脉微浮 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当吐之,宜瓜蒂散。

前一段,发汗不解,意仍有表;心中痞硬,按胡老说法,人参证,胃气虚,这个改天也要讨论,为什么;呕吐,有少阳的可能;下利,太阳阳明下利是有的,太阳少阳下利有么?有,黄芩汤即是,“黄芩汤主”之,刚好四个字。

下一段,病如桂枝证,指着寸脉微浮说的,也可能有汗出恶风,因为它头不痛项不强啊;胸中痞硬,这里是胸中,不是心下,心下指胃部(胡老语);心下--胃,心中--心,胸中--胸部,各有所指,仲景语细如斯。胸中痞硬,指胸部的痞硬,痞是满而不痛,痞硬就是硬满不痛。胸部有硬满不痛的结块(能按出来)。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这种气上冲程度厉害,冲到喉咽了,不得息,一方面言频度,一方面言病人苦于此,不似太阳病气上冲,虽冲,但不适感不强。这种气上冲是什么呢? 是邪结在胸中,当吐之而解,宜瓜蒂散。宿食在上脘,当吐之(金)。宋本说胸有寒是错的。因为瓜蒂和赤小豆都性寒。

从这里可以看出,气上冲,也有邪结胸中(食道至胃上脘这一段),机能欲吐但未得吐的情况,这种气上冲程度凶。

************************需与“气上冲”症状相鉴别的 ************************

[326]厥阴之为病、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下之、利不止、

厥阴病,胡老认为是半表半里的阴证,正邪交争在半表半里,但正气衰败,反陷于阴证,纠缠于半表半里。(不一定就是少阳转厥阴)。

厥阴病的特点,气上撞心,用了个“撞”字,不是冲了,撞心,不是胸,撞心的感觉是什么?起码与“气上冲胸”、“气上冲”有很大区别,这种感觉只能是病人自觉,病人觉得自已的心被往上的气撞,是什么感觉?心悸、怔忡的感觉多点吧。悸:心动;怔:常与怔忪用,惶恐害怕; 忡:忧也;

后接“心中疼热”,什么意思? 所以言厥阴上热下寒,这个值得商榷啊,气上撞仅限于撞心,疼热也仅限于心。

饥不欲食--一定是上热吗?未必。就是不欲食,但能感到“饥”。食则吐,说明胃气衰,不能下,下之利不止,一派阴寒衰败了。

这个不是气上冲,应该偏向于是心悸,要区别开来。

问题:饥不欲食的“饥”是胃有邪热吗?

问题: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病机是什么?

[158]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此客气上逆,表现为干呕,不属“病人自觉气上冲”讨论范围。

**********************************总结***********************************

总结下:所有气上冲症状除外166条瓜蒂散证都是表证中的太阳病!进一步说,是桂枝证。

呕、喘与气上冲有相同有不同,是可以对比讨论的。又是一大深坑。

恶寒在中医诊断中有两个意义:一是判断太阳表证;二是阴证的一个表现。两种恶寒细微处也有区别,所以后世以畏寒表示阴证,病人通常判断不了两者差别,仅对医生表述有利。另外,还有少阳的往来寒热,一会单纯发热,一会单纯恶寒。本文旨在讨论两者的不同,以明确其临床意义。

一、太阳表证恶寒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

表证的恶寒是因为表有热,与外界产生温差,身体感觉出冷。因此恶寒的意义就相当于表有热,由于人体体表对冷敏感于热,因此会先感觉出冷,或虽寒热并存,但只感觉出冷。所以,提纲没提发热。

但凡太阳证必定恶寒吗?

按条文理解太阳病必定恶寒,现实中有很多太阳主证的病人却并不感觉到明显恶寒,尤多见于太阳余证,而有其他诸多症状:

必然证:头项强痛,气上冲(排外瓜蒂散证),流清涕、鼻塞、项背紧几几,身痒、汗出兼见恶风。

太阳或然证:脉浮、汗出、恶风、体痛、呕逆、脉促、微喘、自衄、头痛、微盗汗出、鼻鸣、干呕、烦。

临床辨证见到或然证时总是难于判断,这个时候就要一个一个症状去讨论,排外他种情况而确定。通常情况,见到三个以上或然证,基本可以确定了。

[2]大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恶寒与中风有相同与不同。不同点在于恶风怕风更明显,恶寒对风不敏感。啬啬恶寒,淅淅恶风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温病是绝不恶寒的,单纯阳明病呢,也不会恶寒。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嗇嗇:发抖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如疟状,发热恶寒,一日二三度发,与少阳往来寒热不同,此处是恶寒发热同时兼有,而少阳往来寒热是一会单纯热,一会单纯冷。

[27]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不可大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服桂枝汤 或下之 仍头项强痛 翕翕发热 无汗心下满微痛 小便不利者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宋本无“大”字)

这里的热多寒少是什么意思呢?

从后面反推,脉微弱,不可大发汗,说明津液已虚,但是津液虚了,按理应是寒多热少啊? 这里的热多寒少肯定不是指阳明大热.

[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插注: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旁注:在表,当解之熏之)(插注:若发汗不彻,不足,阳气怫郁)不得越,(插:当汗不汗,其人躁烦,口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口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旁: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插: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浮)故知也)。若(厥)。(不足,而不是宋本的不足言)

如果可以小发汗,转属阳明,属字言还没有归实.已不恶寒.但仍可以小发汗。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短气,但坐是怎么回事呢? 短气可参照麻黄汤的表郁气上冲而喘。但坐呢?也是上气的缘故。见“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

[78]大阳病脉浮而动数、头痛发热 微盗汗出 而反恶寒者 表未解也 医反下之 动数变迟膈内拒痛 短气躁烦 心中懊憹 阳气内陷 心下因硬 则为结胸 大陷胸汤主之 若不大结胸 但头汗出 余处无汗 剂颈而还 小便不利 身必发黄也

[120]大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不发热,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

一二日吐之者 腹中饥口不能食 三四日吐之者 不喜糜粥 欲冷食 朝食夕吐 以医吐之所致也 大阳病吐之 但大阳病当恶寒 今反不恶寒 不欲近衣 此为吐之内烦也

[146]伤寒六七日 发热微恶寒 支节烦疼 微呕 心上支结 外证未去者 柴胡桂枝汤主之 (宋本是心下)

[9 8]伤寒、大下后 复发汗 心下痞 恶寒者 不可攻痞 当先解表 表解乃可攻痞

[152]太阳中风,下利,呕逆。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十枣汤主之。

[212]伤寒 若吐若下后、不解 不大便五六日以上 至十余日 日晡所发潮热 不恶寒 独语如见鬼状 若剧者 发则不识人 循衣摸床 怵惕而不安 微喘直视、谵语者大承气汤

以不恶寒作为表证的代言词,可见其重要性.表证的代言人是恶寒,阳明的代言人是渴,少阳的代言人是呕。但不能反过来说,恶寒都是表,渴都是阳明,呕都是有少阳。也不能全说不恶寒就一定无表,不渴一定无阳明,不呕一定无少阳,这是仲景的简言文法。

[148]伤寒五六日 头汗出 微恶寒 手足冷 心下满 口不欲食 大便硬 脉细者 可与小柴胡汤 设不了了者 得屎而解 微恶寒,头汗出--太阳,手足冷(手足冷还兼血弱气尽意)、心下满(人参证)、口不欲食--少阳郁结,大便硬--阳明;三阳合病少阳重者--脉细,血弱气尽,可与小柴胡汤。

[208]阳明病 脉迟 虽汗出 不恶寒者 其身必重 短气 腹满而喘 有潮热 手足濈然汗出者 大承气汤主之 若汗多 微发热恶寒者 外未解也 其热不潮 未可与承气汤 若腹大满、不通者 可与小承气汤

阳明病,脉迟,脉迟要么有寒,要么营血虚. 汗出兼见脉迟多为营卫不和。但这里不恶寒者--就排除了这种可能,汗出而见其身重,身重多是有湿,也有其他原因,风温就是汗出兼身重,可能就是指着阳明有热且津伤。短气,腹满而喘,这是阳明热实的喘,潮热手足汗很明显就是大承气汤了.但是阳明病大承气汤证为什么是脉迟呢?

如果兼见发热恶寒,即便汗再多,也可确定是有表证,里未结实。表未解不可攻里。最后一句言也有前一种情况也有小承气汤的可能:没有兼见潮热加手足濈然汗出。

问题:1.虽汗出的含义是什么?

2.阳明病大承气汤证为什么是脉迟呢?

3.身重的意义是什么?身重兼见汗出的意义是什么?

[221]阳明病 脉浮而紧 咽燥口苦 腹满而喘 发热汗出 不恶寒反恶热 身重 若发汗则躁 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 必怵惕烦躁不得眠 若下之则胃中空虚 客气动膈心中懊憹 舌上苔者 栀子豉汤主之 若渴欲饮水 口干舌燥者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渴欲饮水 小便不利者 猪苓汤

阳明里热也有脉浮,汗出身重--里热伤津,再发汗就严重到影响心了,躁与燥不同,都是津伤血伤,但燥指的是外,躁则指脏了,这里是心悸。用温针也是营血进一步亏虚,影响睡眠。本身里热却还在,不能下。舌上苔者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要舌上苔者才用栀子豉汤,不苔的话不能用?后面的好理解,猪苓汤与五苓散的区别就在于猪苓汤是阳明证,五苓散是太阳证,表证未罢用阳明无益。

问题:舌上苔者意义是什么?

[244]食谷欲呕 属阳明也 吴茱萸汤主之 太阳病 脉缓浮弱 其人发热汗出 复恶寒 不呕 但心下痞者 此以医下之也 如 不下者 病人不恶寒而渴 小便数者 大便必硬 不更衣十日 无所苦也 渴欲饮水 少少与之 但以法救之 、(宋本后有五苓散主之)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但凡见到这个“属”字都很特别,不能单做“属于”来理解,以后留心。吴茱萸汤怎么会属于阳明呢?

吴茱萸一升 人参二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吴茱萸:味辛,温。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凑(旧作腠,《御览》作涛,是)理。根∶杀三虫。

太阳病桂枝证误下,会致心下痞。如果不下,转入阳明,小便数则津液都从小便而下,这里不是胃气虚了,大便因津虚而硬,这也是一种津液输布的调的情况。因为不是样子的里大实热,因此无所苦也。兼见渴欲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益,若再不愈则以法治之。宋本作“五苓散主之”,认为不妥,阳明病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还是猪苓汤恰当。

问题:食谷谷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怎么理解?

二、阴证恶寒

[29]伤寒脉浮 自汗出 小便数 心烦 微恶寒 脚挛急 反与桂枝汤、得之便厥 咽中干 躁 吐逆者 作甘草干姜汤与之 若厥愈、足温者 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 若胃气不和 谵语者 小与调胃承气汤 若重发汗 复加烧针 得之者 回逆汤主之

脉浮未必一定是表证,自汗出未必就一定是桂枝证,小便数有饮郁有热或胃虚,心烦为有热或津虚,微恶寒有可能是太阳表证,也有可能是阴证. 这么一种情况会用什么方呢?很难判断,但如果加上:'脚挛急',就可以判断为津虚严重了,严重到胃虚的情况。这时候不能只用桂枝汤。所以会标个伤寒,意思这个不是中风。

参照[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方七。与20条对比,同有汗出,20条有恶风说明病仍在表,小便数言胃虚,小便难指津虚,都有四肢急情况。对比看后可以看出,20条虽然津虚也较重,但胃气不虚。29条胃气已虚,且表证已罢,不得再用桂枝汤了。

30条为伪文 ,30条说附子温经,亡阳故尔错误,果然此为何20条又可以用附子呢?事实上附子有利于行津液,如麻黄附子甘草汤,少阴病津虚是相当严重的.

[68] 伤寒若吐若下后 心下逆满 气上冲胸 起则头眩 脉沉紧 发汗则动经 身为振振摇者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发汗 反恶寒者 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发汗若下之 病仍不解烦 者 茯苓回逆汤主之 发汗后恶寒者 虚故也 不恶寒但热者 实也 当和胃气 与调胃承气汤

伤寒为太阳证,但水饮严重则为脉沉紧。饮多而不化反往上冲的原因:一方面是表证仍在,气仍能挟饮上冲。一方面胃气略虚,同时太阳障碍津液不行。 这个时候恶寒可能不甚明显,但气上冲,仍在表。如果反恶寒呢,误治后不见气上冲,只见到恶寒,说明很可能陷入阴证。芍药甘草附子恢复其津液。若有烦呢?胃气已虚,津液大虚,为什么用茯苓呢?

茯苓四逆汤为什么用茯苓?

[153]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插: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复加烧针,因胸烦,(插: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心下痞 按之濡 其脉浮者 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心下痞 而复恶寒 汗出者 附子泻心汤主之、心下痞、与泻心汤 痞不解 其人渴而口燥者 小便不利者 五苓散主之

本为太阳病,下后心下痞,结胸,脉仍浮者,仍为阳证,但浮脉未必一定是有表,浮大通常指有热(浮大也有时指虚),对无表证者大黄黄连泻心汤,心下痞,兼见恶寒,正气已衰,邪气仍盛,因此加附子。口燥小便不利则津液不行,则仍有表证,当先解表,五苓散主之。

问题:按之濡是什么意思?不硬吗?不实为何又用大黄呢?

脉浮大有哪些意义?有热?浮为风大为虚?

大黄黄连泻心汤有表证不可用吧?

[304]少阴病 得之一二日 口中和 其背恶寒者 附子汤

背微恶寒为阳明恶寒,其背恶寒呢,就是整个背都怕冷,不是背微恶寒的情况。巴掌大小的胃正对后背恶寒的情况。

这是胡老提出的看法。要仔细思考,待实践检验。

问题:这条与169条的背恶寒有什么区别?

少阴病本就恶寒,为什么还要特别提一个其背恶寒呢?

附子汤为太阴方,为何用在这呢?表里俱虚寒,先治其里?

[317]少阴病 下利清谷 里寒外热 手足厥逆 脉微欲绝 身反不恶寒 其人面色赤 或腹痛 或干呕 或咽痛 或利止 脉不出者 通脉四逆汤主之。

少阴病,下利清谷,合了太阴了,里面寒,外热不好理解。手足厥逆,津液虚,机能沉衰。反而不恶寒--呼应前句外热,出现面色赤,腹痛干呕咽痛仍属热在少阳,仍是外热。这种解释有点纸上谈兵,难有说服力。总之就是后世所说寒甚格阳,这个大概不会错的。

[385 ] 吐利恶寒 脉微而复利 回逆加人参汤主之。

附子与人参、干姜合用,多因里胃气虚寒。复利,与388条不同。

问题:385条用回逆加人,388条用回逆汤,两者有何不同?

[388]吐利汗出 发热恶寒 四肢拘急 手足厥冷者 回逆汤

虽有发热恶寒的表证,见吐利四肢拘急等情况急当救里。

三、特例

[169]伤寒 无大热 口燥渴 心烦背微恶寒者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无大热--一般指不是阳明,口燥--津伤,渴--里有热,(若少阴渴者,小便色白),心烦,要么有热,要么津虚严重致燥而烦,前面的都很矛盾,再看背微恶寒,仅仅是背部恶寒,是什么原因呢?胡老说是胃部有热才会有的情况。因此总的来说是有阳明里热兼津伤有渴。 这个背恶寒既不是太阳证也不是阴证,而是阳明,这是特例。

四、总结: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这条是伪文 ,少阴病真武汤证就是其人仍发热。但是发热兼见恶寒的,大多数情况下是太阳病。太阳病初起时,也常常不见发热,仍要结合全身阴阳状态来看。有些病无寒热的,更要从其他方面去辨别阴阳。

恶寒可见于太阳病,少阴病,太阴病,厥阴病,背微恶寒还可见于阳明白虎加人参汤证,这是特例。恶寒兼见发热可见于太阳病,少阴病,厥阴病。

厥阴是否见恶寒呢?是否兼见恶寒发热呢?

有的。317、388、385就是仲景归为厥阴病的恶寒发热情况。

已经写到第九章了,仍是没人关注。

第十章 仲景脉法

一、仲景对脉的描述一共有以下几种:

(此处不须一一细看)脉动,脉浮,脉沉,脉细,脉大,脉微弱,脉沉而细,脉弦细,脉缓,脉阴阳俱紧,脉阴阳俱浮,脉阳浮而阴弱,脉浮紧,脉促,脉洪大,脉浮缓,脉微细,脉浮数,脉微,脉沉紧,脉沉微,脉阴阳俱停,脉迟浮弱,阳脉涩阴脉弦,脉当微厥,微数之脉,脉细数,脉微而沉,脉沉结,脉浮大,脉浮而动数,脉沉而紧,脉浮滑,寸脉微浮,脉浮虚而涩,脉浮滑,脉结代,脉迟,脉滑而疾,脉浮而迟,脉弦浮大,脉实,脉浮虚,脉缓浮弱,脉滑而数,脉弦细,脉微欲绝,脉不出,脉弦迟,脉细欲绝,脉沉而迟,脉乍紧,脉平。

二、试解

脉的沉浮:脉浮,脉沉,脉浮者候病在表,阳气、热上浮,往外,也有言虚热上浮的,但不管哪种情况都是阳气、热气向上向外浮。沉则相对之,另外,沉也主有水饮。比如,病在表,太阳证,但饮盛,所以脉沉。

脉的松紧:脉紧、脉缓;胡老说,拿根烟,烟管充实时为紧象,抽去部分烟丝则为缓象,候津液的是否丧失,脉缓者津液有失,紧则津液充实。紧脉与弦脉较难区别,譬如跳绳,绳子本身是紧的,摆放在地上或上下摆动时,绳子是有起伏的,此时则为脉紧不弦。一拉直,两端直长则是弦紧状了。如果绳子结不得好,松跨,也会出现脉缓弦的情况,较为少见。

脉的粗细:脉大,脉细,通常,脉细的意义是血少,其次提示有水饮。大则反之,多言血盛气实,特例脉大为劳,这种大,虽然脉大,血液却并不充沛。属虚阳外越,阴不敛阳。

脉的长短:脉促,脉仍浮,病仍在表的一种,收缩阵线,脉长变短。

脉的频度:迟数,迟者言寒,次言血虚。数则为热,不论是实热还是虚热。

脉的有力无力:脉弱、脉虚(弱 缓);按之是否反抗,按之愈深,抗之越力,则为有力脉,侯实证,反之则虚证。

脉的起伏:脉弦,两端直长,如按琴,脉弦的对应脉有的说是脉弱,我不认为之。脉弦的意义首先是病邪结在少阳,其次有水饮。

综合脉

脉洪:脉大 滑 有力;多为阳明外热白虎汤证。

脉滑(如盘走珠):脉有力 顺畅,气血津液充实,行走滑利。多在阳明病中出现。为实证。孕妇脉象正常为滑,不过具体当有别。

三、尚不清楚的脉:

脉动、脉停、脉涩、脉厥、脉结、脉代、脉疾、脉乍紧。

四、仲景言脉时的文法:

脉沉而细=脉沉细 强调细

脉阴阳:指脉的上下,寸部为阳,尺部为阴,关部视情况,寸关尺为三部法,阴阳为两部法。有说法是轻取为阳,沉取为阴,不从。

脉微细:脉略微偏细,而不是脉又微弱又细。

脉微:脉细而弱;此仲景文法,不可不知。

五、总结:

诊脉察色,意义在于辨其阴阳虚实。仲景脉法独简,不搞脏腑对应,以上下(阴阳)候身之上下,以浮沉侯表里,以有力无力候其虚实,以紧缓候其津液,以大细候其营血。其余水饮、血瘀、食积各有所候,真寒假热,阳盛格阴之象颇为复杂,不过,虽有却不多见,初学者掌握其要即可。

胡老有言,但凡讲脉无非是“不及”与“太过”,此言对我帮助甚大。

康平本每回题例都是:辨太阳病,辨阳明病。后面的脉证并治乃后人所加。望闻问切,四诊详参才是治病的正道,脉实则诸证之一,过于拔高或贬低其重要性都是失当的。

第十一章 头痛

通常说: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所言不差,但却没有反映痛的本质,痛是什么?为什么会痛? 痛属阴属阳? 六部中何部见痛为多?各有什么规律?提示了什么? 本篇从仲景原文入手,讨论痛在临床中的提示意义。因篇幅较长,本篇先论头痛。

一、关于痛的描述有:

关节疼痛、一身尽痛、头痛、身重而寒痛、头项强痛、体痛、心下满微痛、腰痛、骨节疼痛、身疼痛、心中结痛、身体疼痛、腹中痛、胁下满痛、胸中痛、膈内拒痛、心下痛、至少腹硬满而痛、按之则痛、咽痛、心下满而硬痛、胁下痛、心痛、绕脐痛、腹满痛、时腹自痛、腹满时痛、腹痛、咽中痛、四肢沉重疼痛、

二、疼与痛

疼与痛通常是并用的,但疼与痛终究有别,以下是只用“疼”不用“痛”的情况:

[36]伤寒脉浮缓 身不疼、但重 乍有轻时 大青龙汤主之、

不疼,微小的痛都没有。

[88]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阴疼,小便已才有的隐疼(平常没有)

[146]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上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微恶寒,说明表不重了,又烦又疼,血弱气尽,机体缺乏养分而烦,机体急需获得养份而发振作则为疼,表不重,血气又弱,所以正邪交争不剧烈,疼痛也轻。

[174]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不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风与湿相搏,身体体表有湿又有热,因此又疼又烦,用疼对比下一条用词“痛”,言程度不如下一条重。

[175]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前一个用疼是要说明这个痛伴随着烦,通篇伤寒论不会出现“痛烦“或”烦痛”,175条的痛比174的的疼剧烈多了。

[192]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口口口口濈然汗出、而解、

骨节疼伴随身上热,翕翕发热,奄然发狂,奄然未必就是突然,说文解字说从大从申,是对发狂的一种描述。阳明病,初欲食,但小便反不利,说明胃气将复未复,大便自调说明没有陷阴,也没有结实。

骨节疼、身热、发狂(烦)。口口口口此处少四个字,无非是实其胃气,使濈然汗出、而解。前后联系看,这里的骨节疼是胃气将复未复,身体骨节的津液不足,振而奋之则发为疼,如有热状,有热但不甚,提似热并不足,又似乎提热仍在表?阳明太阴太阳,此时实其胃气,濈然汗出则病解。

这段的解释还是有疑问,以后再读。

[154]厥阴之为病 气上撞心 心中疼热 饥而不欲食 食则吐 下之 利不止。

心中疼热,隐隐作痛,伴随着心中发热这么一种感觉,胃中也有热,所以才会饥?但一派阴象,不能食,吐、利。所以后世言厥阴病为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不无道理,但未尽其要:厥阴病是在太阴的基础上进一步变化而来的(变恶劣了),不能食、食则吐、下之利不止,都是太阴之象。太阴虽然病险,但战斗却在持续,等再进一步恶化,正气已退无可退,只能顾心与脑,所以会气上撞心,心中也欲振奋所以为“疼”,但已力不足,仅存的热象为阴阳隔绝之阳气。如果要我总结厥阴病, 四个字:上热里寒

关于疼与痛的总结:似乎“疼”的程度不如“痛”深,且具似有若无之感。“疼”多伴随着其他如“疼烦”、“疼热”状,使得这种“疼”感没有那么突出。“痛”则不然:痛剧、掣痛、是一种很明确的痛,一直存在的痛。

三、头痛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头痛这里代表着表证,而强痛则必定是太阳病。

[140]太阳病下之 其脉促 不结胸者 脉浮者 必结胸 脉紧者 必咽痛 脉弦者 必两胁拘急 脉细数者 头痛未止 脉沉紧者 必欲呕 脉沉滑者 协热利 脉浮滑

本条首先脉浮者必结胸,不好理解。脉细数者,头痛未止,也不好理解所以有人怀疑非仲景原意,在康平本是出现在退一格文。

问题:脉浮者必结胸,脉细数者,头痛未止,怎么解释?

[91]大阳中风 下利呕逆 其人漐漐汗出 发作有时 头痛 心下痞硬满 引胁下痛 干呕短气 汗出不恶寒者 十枣汤主之

十枣汤峻下逐水,也属于下法之一,表不解不可攻里。呕、利、汗、头痛这些太阳少阳也可以有,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通常是小柴胡汤证,这里则告诉我们,饮停于胁下的实证也可以导致,饮热上攻,所以表现出汗,头痛,因为水饮重,表现为吐利。十枣汤证为邪热水结于心下(胃),引胁下痛。

这里的头痛是因为饮郁化热上攻。

心下痞硬满,邪热与水结于胃下,为什么会引胁下痛?这种情况伤寒论书中多见吗?

不多见,仅:[160]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265] 伤寒脉弦细 头痛发热者 属少阳 少阳不可发汗 发汗则谵语 胃和则愈、

少阳头痛,正邪交争结于胁下,上下不得交通,热不得下,往上攻则为头痛。挟饮则为呕,故少阳多呕,半表半里的热上攻,多走孔窍,故口苦咽干目眩。弦--邪结于少阳;细--血弱气尽。

[378]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干呕--有饮,吐涎沫--有饮,头痛还是有饮,见十枣汤,不过十枣汤的饮是热饮所以有汗,这里是寒饮所以是涎沫。

总结:头痛有表证(太阳、少阴)阳气上浮而发的情况,有少阳郁热上攻的情况,有水热互结上攻的情况,有水寒互结上攻的情况。

四、本篇总结

疼与痛都是机体振奋其机能而发出的信号,不过疼的程度要比痛更轻,因此只要有疼痛的发生,即可提示两个方面--一是机能有受损,二是机能尚可亢奋而抗邪。

疼痛属阳,提示正气未虚衰至极,也正是基于此,太阳病最多见疼痛,当然其他六部应皆有。接下来将分部位讨论各疼痛的不同,待讨论完毕后,再作最后的总结。

第十二章

一、太阳病的身疼痛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这种体痛合脉浮紧之太阳体痛,为津液充斥于表,不得汗出,毒素与津迫并发为体痛。言体痛而不言身痛,似乎体痛更意偏表?脉浮紧、不汗出的身疼痛大都是太阳病,此第3、35、38、46皆同。

说文解字,身:凡身之屬皆从身。体:总十二属之名也。十二属者:顶、面、颐,首属三;肩、脊、臀,身属三;肱、臂、手,手属三;股、胫、足,足属三也。繁写的“體”,骨字旁,可以理解为带骨头的外部都是体的范围,是连着骨头骨节的。

由此可以看出身的范围比体要大,体突出与骨节相连的关系。这里的体痛与35条骨节疼痛相呼应。

[ 35 ]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大青龙汤方。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二、少阴病之身疼痛

[ 305 ]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 主之。

此条意义有二,阴证的身疼痛,大多数是少阴病,但也有属太阴病者。

[316]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其人或咳 或小便利 或下利 或呕者 玄武汤

少阴病疼痛的机制是津虚,机能沉衰,表虚寒,正气欲振而奋之,发为疼痛。

三、太阴病的身疼痛

[ 305 ]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 主之。

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都形似少阴病,脉沉者,当属里了,太阴附子汤主之。说明身体疼痛通常是属表的,也有属里的可能。特别是连着骨节都痛、且脉沉的情况。临床中脉沉、身疼痛还有少阴夹饮的情况,未必就是太阴病,难辨时起手往往按少阴夹饮治。

(另一种解读,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但合着骨节痛脉也沉,则为表里同病,附子汤先救其里。后一种解读不合理,表里同病急救其里,适合“急救”的情况,若不急呢,恐怕不是这样。[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治后不差,身体疼痛说明表还在,但里也急才救其里,若不急,仍当先解表或表里同治。这里的身体疼痛是言仍有表,并不是里证急之状。)

[386]吐利,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身疼痛者有太阳,有太阴。

太阴身疼痛,里虚寒,津血虚,影响到身体,身体振而奋之则为疼痛。似乎太阴里虚寒是身体疼痛的间接原因,但临床上的确有无少阴证也不用少阴方,单治其里则疼痛自愈的情况,因此认为太阴里虚寒亦可身疼痛。

四、血少的身疼痛

[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先言通常情况,脉浮紧通常身疼痛,再举特例,尺中迟者,虽脉现浮紧象,荣气仍属不足,血少。血与荣本同,一曰功用,一曰本体。这里提示,身疼痛的另一种可能是荣气不足、血少。

[6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62条是50条的进一步言,若脉已不是浮象,脉已沉者,说明病不单单在表了,但仍有表,加芍药生姜人参表里同治。这里的身疼痛与50条同,血少故。若论归经本条为太阴太阳合病?

问题:新加汤的归经怎么归?

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25)

发热恶寒,病邪在表,身重而疼痛,身重者津伤或有湿或兼而有之,脉弦细芤迟,津伤可能性大。小便后则更加津伤,洒洒然毛耸与后面的手足逆冷均是恶寒状,小有劳身即热、前板齿燥均是津伤有热之象。这种身疼痛主要是津伤,甚至于血少所致。

此种身疼痛,病仍在太阳,但出现津血亏虚而致身疼痛,不是脉浮紧津迫而疼痛的情况。

五、身疼痛的表里辨治

[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372]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 ,攻表宜桂枝汤。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36)

91、372、金36同一个意思,举例桂枝汤与四逆汤之间辨--疼痛之太阳与太阴辨治,简言里急先治里

[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身疼痛既可为少阴也可为太阴,(虽然更多见于少阴,因此起手按少阴治),但治后表不解且里急者,当救其里。疼痛之少阴与太阴辨治,简言里急先治里。举例麻附辛与四逆汤之间辨。四逆汤有归为少阴病的,但从这里看应当是太阴。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19)

寒疝腹中痛、太阴里寒,瘀;逆冷、手足不仁、身疼痛既有可能是里,也有可能是营卫不和之太阳表。里未急,此时表里同治,腹痛、身疼痛诸不能治,寒痛已至极,必须有乌头才可解。

六、湿热的身疼痛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痛、发热、身色如熏黄

身痛,湿在表,身疼痛。湿家,以湿邪为主的病,与一般太阳病夹湿不同,这个病虽发但不恶寒,也不是阳明的里热。湿邪也未必就是指外感六淫,不从此说。

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

身痛-发热,日晡所发潮热,本属阳明,但湿家病特殊,应仍在表。此身痛为湿家身痛,与湿有关,此处还可看出,与热有关,热愈剧则痛愈剧。

大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名中湿 湿瘅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其利小便

关节疼痛而烦,这种骨头里关节的疼痛和太阳病的体痛较为相似,但太阳病脉当浮,此处脉沉而细,说明里有停饮(湿),这不是太阳病,不可以发汗而解,但可利其小便而解。烦则为有热。

七、血毒的身疼痛(肿、瘀、热)

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15)

毒,毒者有剧烈迅猛之意,身痛如被杖--被杖,杖打在身上,必然血肿血瘀发炎(化热)而痛;这里的阴毒可能指着血而言。这种痛还在不在表呢?估计仍在表吧。

本条的痛属表属里呢?

[85]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

这条有两个意义,第一个意义证明身疼痛绝大部分是发汗解之的。第二个意义说疮家的身疼痛往往不属此类,乃血毒所致。

八、身疼痛的总结

身疼痛大多在表,有因脉浮紧的津迫身疼痛,有血少的身疼痛,有陷阴证的身疼痛。但太阴也可致身疼痛。其余湿热、血毒均可为身疼痛,若论归经,则当归表?

总的说来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的说法还是很有意义的,至于自已提出来的身体振奋而发疼痛是否正确,意义在哪,需要与同类情况不发疼痛的作比较后得之。另外一个要点是身疼痛大多数情况下是表证.

第十三 章

一、太阴里虚寒之腹痛

特点时腹自痛、喜按、常伴下利纳差,自者言自身消化机能出现沉衰,时者言时有正常,是虚非实。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317]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本条里极虚寒,阴阳离绝,此腹痛与太阴里虚寒同。

二、血虚寒凝腹痛

特点是血虚寒凝常兼见表证。寒邪凝结为痛,邪分寒热实则是人体的反应,未必真有寒邪热邪 之不同。所谓寒邪致痛甚,不过是正邪相争、正邪搏结时正处弱势则寒象显(处强势则热象显),正气弱益甚,振奋益剧,其痛也剧。这里的实指的是胃气实,津液不虚,机能未沉衰。但后世寒邪热邪之说应用起来却是不错的,因此可以顺势借用。

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

卫气不行-恶寒, 紧-腹痛,所以不欲食? 因此寒疝是一种腹痛不欲食,兼卫气不行有表证的一类病。从脉弦紧来看,这种腹痛为实证,从卫气不行,恶寒,与表有关。紧则为寒,不欲食为寒为虚。总的来说,寒疝是一类血虚寒凝,表郁不开(卫气不行)的一种病。

紧为什么会不欲食呢? 寒疝为什么起名叫寒疝?与不欲食,卫气不行的关系是什么?

产后腹中朽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 ( 4 );

朽:气若有若无。朽痛就是隐痛、虚痛。腹中虚痛,可与当归生姜羊肉汤(此时没有要有表),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可见寒疝本是一种虚实夹杂的腹痛,虚是指血虚,实是指寒邪实,通常在表,必须散寒达表,同时温补里虚方可治。

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18)

腹中痛,胁下亦痛,里急,当归生姜羊肉,当归补血行气、生姜既温中又引邪达表(汗出),因此能去寒疝。寒疝这种血虚寒凝的痛,属阴,通常在腹部发生,两胁也间有(胁下通常属半表半里),这是身体的客观规律,没办法再往下解释。后世就讲厥阴啊,肝啊,行气,肝郁啊什么的一大通。

寒疝为什么会胁痛里急?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19)

血虚寒凝表郁,六经的归属可以归在少阴太阴里。

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17)

这个寒疝腹痛,绕脐痛了,且至白汗出,四肢厥冷,阴阳离绝、寒甚格阳,必得大乌头独破寒以救,此时血虚表郁均不得顾。

三、血虚邪结腹痛

特点是血虚常并见营卫不和,这类的腹痛,通常血虚而有邪结所致,这个邪乃寒热邪结之气,正是芍药之所治。

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

芍药能去腹痛的邪气疼痛,就部位而言这是特能,什么样的邪气呢?寒热积结之邪气.同时除血痹,益气,能走血分,血痹都是骨(血脉)虚弱被风所中(结)而得之。可见芍药有去血中所结,并补虚作用。因此腹中的寒热邪气所结之痛,芍药很适合,特别是血虚的情况下。

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 18 )

营卫不利,寒热之邪结之腹中痛。

[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 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属太阴,是指形似太阴,这下时腹痛与太阴里虚寒的时腹痛不同,应属营卫不利,寒热邪结于血脉之芍药腹痛。同样,后面大实痛乃阳明热实痛。

[316]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少阴血虚有饮邪结之腹痛

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腹痛加芍药。 ( 22 )

营卫不利,腹痛加芍药,腹虚则减之,如桂枝去芍药汤

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 ( 5 )

邪 (寒热气)结于血虚脉。腹部痛是举例,最常见。血脉的六经归属很复杂,血,营气似乎不能归表。卫、卫气应该归表。

四、少阳腹痛

特点:少阳证兼见。邪(热气饮)结于半表半里之胁下可牵引致腹中痛。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正邪交争结于半表半里,这个结的性质属热属水属气,结于胁下后,脏腑相连可影响至腹中痛

[ 318 ]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 主之。

这条不理解,少阴病四逆,津虚,当以附子振奋,或其他补虚之法。但没看到,可见此处仍是仲景文法,冠于少阴而实则仅是表现为少阴状。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意在去邪结,通表里上下,此乃邪结于半表半里而致表里不通,此邪热不甚故必去黄芩,饮不甚故去半夏,结重用枳实,结于血分故用芍药。胃气不虚故不用枣草参姜。所以四逆汤其实偏于实证,有着形似少阴的外形--因表里不通。或咳--气郁气逆;或悸、小便不利--邪结津液输布不利; 邪结实气血不畅--腹中痛,泄利下重者;邪结半表半里致气血不畅可致腹中痛,或曰:也有血虚邪结之兼因?

本条的解释较为牵强。条文本身就奇怪,或有错简?实在难揣圣意。

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必小柴胡汤,方见呕吐中。(21)

邪(热气饮)结于半表半里之胁下可引致腹中痛。

五、水热互结致腹痛

特点:与热与饮兼见。这种结痛为实热痛,水热互结,陷于心下。

[173]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怎么知道胃中有邪气呢?因为腹中痛,且欲呕吐者。那么胃中的邪气是什么样的呢,怎么来的呢?很多时候不得不以方药测条文仲景想表达的含义:黄连三两 甘草三两,炙 干姜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人参二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开头搁个伤寒就很难理解,什么意思?原本是伤寒?还是伤寒根本就还未解? 从桂枝甘草来看,仍是有表,但主要矛盾已是胃中的邪热。人参干姜大枣,说明胃气本虚,黄连呢,是邪热。干姜半夏,证其饮逆上冲而呕。这个病应当是本是伤寒后经误治,最可能是被下,邪热内陷,与饮相结,饮逆上冲而为此病。邪热挟饮内结于胃,可导致腹中痛。

[137]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一云,日晡所发心胸大烦。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水热互结于胸。发汗复下之,伤津液,邪热陷于里,结于心下(心下因硬134),里有热且伤津,因此舌燥渴,潮热,心烦。水热互结必大陷胸汤可主之。这里的痛是硬满而痛,水热互结之结胸腹痛。

六、瘀血腹痛

特点:有瘀血证。与芍药痛有区别,虚者胶艾汤,实者下瘀血汤。

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4)

血瘀兼见虚寒致腹中痛。

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利。 ( 6 )

芍药适合血虚血中寒热结气的情况,如果严重至血瘀积,则必须有破瘀血的药方可有效。瘀血腹痛

七、阳明热实腹痛

这类很简单了,胃家实,大便干结致胃肠痛.

[239][240]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 绕脐痛 烦躁、发作有时者 此有燥屎 故使不大便也 病人烦热 汗出则解 又如疟状 日晡所发热者 属阳明也 脉实者 宜下之 脉浮虚者 宜发汗 下之与大承气汤 发汗宜桂枝汤 大下后 六七日不大便 烦不解 腹满痛者 此有燥屎也 宜大承气汤

[241]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

[254]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

[358]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康平本无此条。

八、脓血致腹痛

[ 307 ]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脓血的腹痛,

总结:腹痛除大便脓血、阳明实热的实痛,多半属阴证、虚证或虚中杂实证,属里证或半表半里证,与身痛、头痛的属表属阳形成截然鲜明的对比。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之。

[方解]21条,下法伤正,故去苦寒之芍药,更助桂枝去上冲除胸满及解表之力。21条仍属阳证,下之若伤正剧,则如本条之表现:微寒,指微畏寒,与太阳病发热恶寒之恶寒有阴阳寒热之别,本条属少阴病,故加附子。本条可与第[20]条桂枝加附子汤对比。同为少阴病桂枝汤类证,但桂枝加附子汤津虚严重,因有津虚重而不宜去芍药,芍桂相合以养津液。本条相对津虚不那么严重,因此适宜去芍药。

[归经讨论]本条属少阴病。

[组成] 桂枝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附子一枚(炮)

厚朴

厚朴(浓朴):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

中风伤寒头痛寒热都是讲表有邪,言散外邪,头痛,惊悸气,言下气,除血痹、死肌,去三虫,言破气除积,也能入血分,能除血痹的药只有四个:生地、厚朴、吴茱萸、芍药。温性药吴茱萸,厚朴;吴茱萸偏温中除湿,厚朴偏下气去积除邪。

厚朴的惊悸气较少被人认识。惊恐--奔豚,气上冲。火攻刺激,津液有失。厚朴能对惊悸气有作用,可能是其下气的作用。

六个字概括厚朴的功效:“解表、下气、破积”。(不过在伤寒论里厚朴之用,不支持解表论)

1.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桂枝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芍药三两 厚朴二两 杏子五十个

下气 解表 破积=去喘

2.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厚朴半斤 生姜半斤 半夏半升 甘草二两 人参一两

破积、下气;腹胀为虚胀,厚朴性温,也略有温中作用,但主要还是破积下气的作用。这里也有生姜半夏治水饮,按理吴茱萸可用,但厚朴多了下气消胀满,更为适宜。

3.栀子厚朴汤

[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十四个 厚朴四两 枳实四枚

下气消胀满,实胀。

4.小承气汤:大黄四两,酒洗 枳实三枚,炙 厚朴二两,去皮,炙

下气除积消实胀

5.大承气汤:枳实五枚,炙 厚朴半斤,去皮,炙 大黄四两,酒洗 芒消三合

下气除积消实胀

6. 麻子仁丸

[247]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半斤 大黄一斤 厚朴一尺 杏仁一升

下气除积消胀,虚胀.

由此可见,厚朴可用于阳明热结实的机会,也有用于胃虚腹虚胀满的机会,破积而不伤正。

好帖子,俺来顶起!!!

好帖子,俺来顶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去湿气就吃这一物竟然长在水里 做起来还这么好吃
伤寒论解读(连载十)
中医基础知识学习: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伤寒论》第二季(更新第31讲到第60讲)
胡希恕先生讲太阳伤寒病机
《伤寒论》学习笔记八之表郁轻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