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正决定我们的不是过去,而是如何对待过去|KY系列课:重写家庭关系+走出低自尊

真正决定我们的不是过去,而是如何对待过去|KY系列课:重写家庭关系+走出低自尊

原创 2017-03-09 KY KnowYourself
KnowYourself

knowyourself2015

一个能陪你科学认识自己的公号。人生很长,你不用急,也不用慌。


KY后台,每天都收到过万条留言。我们发现,有很多人在看完我们的文章后,都有更深度地认识自己、更实操地解决问题的需求。


为此,去年八月我们试运行了第0期 KY线上系列课程。那时,我们在课程开发、听课工具、社群运营上都不尽完善。在去年11月第0期的课程结束后,我们根据2000多名用户的体验和反馈,经过4个月的反复研磨,打造出了课程品质更高、用户体验更好的新一期课程。


< 今天,第1期的ky线上系列课程正式上线啦 ="">


在这4个月里,KY自有的心理专业团队、专家顾问团队、与7位海内外专业心理咨询师一起联合开发课程。这些咨询师不但有着严格的学院教育背景(以心理学博士为主),也都有着多年的临床实战经验


4个月里,我们共计召开了16次课程研发会议,组织了27次内部课程试讲,根据试讲的反馈来多次精修课程内容,确保最终呈现给大家的课程是一个最优质的版本。


那么,KY线上系列课程是什么?


简单来说:本期课程是以问题情境为切入口,融合大量案例分析,开设给一般用户(而非咨询师)的深度系列课。它是一门给大家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课程。


我们不是讲给咨询师的专业培训课程。目的不是培养专业人士;而是面向大众,深入分析和阐述某一种特定的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指导。一系列课程,就是一套问题解决方案包。


我们也不是单纯的知识科普课。与KY平时的文章相比,KY线上系列课更有针对性,有更多的案例分析,更强调应用的场景


我们也不是心理咨询或治疗。我们在去年6月就上线了第一版“全国心理援助与咨询信息黄页”,整合了经过KY专家团队严格筛选的数百位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援助公益机构(回复“援助”给公号可以提取)。但我们也深知,在当今的中国,绝大多数人还没有条件接受到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我们的课程针对的,是那些有一般心理问题,不需要接受治疗的用户;以及那些虽然可能也会在长期的心理咨询中获益,但因为各种限制无法持续接受咨询的用户。当然我们相信,那些已经在接受心理治疗的用户,也能极大地从系列课中获益。它是一种应用型的心理教育。


本期课程的主题是什么?


在课程的主题上,我们参考了第0期课程的7个方向、KY已发布的492篇文章和一年来后台粉丝超过1500万条的留言。最终,选择出第一期KY系列课的2个系列主题:“如何重建你与原生家庭的关系?”与“7周走出低自尊——如何做到健康地自恋”。


(在5月下旬即将上线的第二期课程里,我们还会推出“好好恋爱的8门必修课”,“30上下,如何开始走出迷茫?”这两个系列主题。)


以下,是第一期的2个系列课程介绍:


系列1: 如何重写你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共7节)


尽管我们从生下来便为人子女,这么多年来,面对如何与父母相处的问题依然不知道怎么着手。尤其对于那些原生家庭里有一些问题的个体来说,家,是一个逃不开的难题:


一和父母说话就想吵架,或者许久不打电话、不想回家,因为不知道说什么;

总是反抗父母的关心,但也不知道怎么表达对他们的担心;

不知道如何跟父母谈论、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决定;

甚至,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的老去或死亡……


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充满了矛盾与困惑,而这些问题又在影响着我们在家庭内外的行为模式,以及我们自己的生活质量。我们都希望能够拥有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相爱又独立的家庭关系。


但我们成年以后的人生,不应该被原生家庭所定义。小时候无能为力的你,在成年后,有机会拿回对自己幸福的掌控权。

 

“如何重建你与原生家庭的关系?”系列课,旨在帮助大家回溯造成我们家庭现状的原因,带领我们了解父母、了解当前中国独特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对我们的小家庭造成的影响,重新定义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并提供与父母相处的方法和建议,例如,如何同父母谈决定、谈感受,如何面对与父母的分离,帮助大家更好地与原生家庭分离与连接。

 

课程安排:

4月1日    周六   1.1了解你的家庭                  史靖宇

4月8日    周六   1.2了解你的父母                  姜楠

4月15日  周六   1.3了解你与父母的关系       刘亮

4月22日  周六   1.4如何与父母分离与独立    刘亮

4月29日  周六   1.5如何与父母谈决定           刘亮

5月6日    周六   1.6如何与父母谈感受           徐佳

5月13日  周六   1.7 如何与父母告别和哀伤   姜楠

 

重要提示:

1. 错过直播可听回放。

2. 第一节课后,第二节课前有机会申请退课。


 

系列2: 7周走出低自尊——如何做到健康地自恋 (共7节)


面对别人的夸奖总觉得不自在;

即使自己没有错,但对方生气了你就会不断道歉;

如果沟通中有争执你会不自觉地妥协;

非常懂得照顾和满足别人的需求,却不善于为自己着想;

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不值得那些美好的事物……


这些描述,都是我们在网上、书中看到的,对低自尊的描写。低自尊的人常常对自我的品质和价值持有负面的核心信念,总觉得自己是不好的那一个,因为也会在面对好事时惶恐不安。有时,他们也会表现会“自尊心特别强”,甚至过度自恋。


正常自尊水平的人可以更自信、平常地应对生活中的状况,不至于轻易否定自己,也不会陷入过度的自恋里。


“7周走出低自尊——如何做到健康地自恋”系列课,将详细解析低自尊的定义和表现、低自尊是怎样形成的、以及低自尊会怎样影响生活,并详细地介绍怎样改善低自尊,例如,如何在家中发现真正的“我”,如何确立自己的需要,如何接纳自我,和保持积极的心态。希望通过7周课程,帮助低自尊的朋友,加深对自我的了解,学习和尝试走出低自尊的姿态,拥有更加自信的生活。


课程安排:

4月2日  周日   2.1 了解你的低自尊                 王觅

4月9日  周日   2.2 如何在家庭中找到“我”       梁鸿儒

4月16日 周日   2.3 如何确立自己的需要          王觅

4月22日 周六   2.4 如何健康地自恋                王觅

4月30日 周日   2.5如何接纳自我                     清流

5月7日  周日   2.6 如何保持积极心态              清流

5月14日 周日   2.7 如何改写自己的故事         卢美妏


重要提示:

1. 错过直播可听回放。

2. 第一节课后,第二节课前有机会申请退课。



新课程怎么上?


我们决心不仅要给大家最干货和实用的内容,也要给大家流畅的听课体验。


一方面,我们几乎考察了市面上所有播课平台和工具,希望能够提供一种最流畅、最方便互动的听课体验。另一方面,为了避免独自听课出现的懈怠,我们会建立一个共同学习社群,引导大家在其中预习复习、分享心得、相互促进。


最终,我们本期课程的授课形式定为:100分钟线上语音直播(包含60分钟老师“授课”环节及40分钟“答疑”环节)+线上PPT同步展示+学员共同学习群


1. 语音直播(60分钟授课+40分钟答疑)


本次课程选择了专注于在线培训的工具平台,方便海内外用户直接购买和在线听课。

平台设有值班客服,响应及时,工作时间内可随时联系寻求帮助。

在线直播,老师与学生同时在场,课堂感更强,更方便互动。


2. 关于答疑


每节课长度为100分钟,前60分钟老师单独讲课,后40分钟回答提问。老师回答的问题来源有两部分。

在预习阶段,KY工作人员会在“学员共同学习群”里收集大家的问题(围绕当节课程主题),转交给授课老师,由老师挑选有代表性的问题,在课堂中统一回答。

此外,同学们可以在答疑环节进行中时,在线提问,由老师实时选择作答。


3. 线上PPT同步展示


课前,我们会预先发放课件供大家预习。

课程中,老师会在讲课的同时,同步演示PPT,并在线在PPT上随时标注重点。

直播时,大家可以边听老师讲课、边全屏查看课件,切换方便。


4. 学员共同学习群


人赞赏

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穷养的孩子,不是缺钱,而是缺爱 | 3 个认知炸弹,摆脱低自尊
好消息!!父母智慧免费公益体验课再次来到泰安啦!
抑郁患者如何超越原生家庭的束缚?
Day2回顾 | 第二届家庭教育与家庭心理建设论坛 # 告别焦虑 静待花开
不是每一个杀人犯,都可以找原生家庭来背锅
爱自己,是爱其他一切的基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