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读《存在与时间》三|世界与世内在者:Besorgen

 Dasein“在世”乃融身于世界之中,因而“世界”在海德格尔这里不是自然,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而是一个生存论的规定。在世界之中的在者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在者,一是Dasein。先让我们看一看Dasein与在者打交道的关系。


如前所述,“在世界中存在”这一“整体现象”有三个环节。前面我们讨论了In-Sein(在之中),下面来讨论in derWelt。


1、“世界性”(Weltlichkeit)


此在“在世界中存在”,这是什么样的世界?海德格尔认为,使世界成为世界,使这一世界成其为可能的东西,就是“世界性”(Weltlichkeit)。在某种意义上说,“在世”是一个现象学意义上的整体现象――“世界现象”,“世界性”则是“在世”的一个生存论环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世界”,“世界”就不是非此在的在者和可能在世界之内照面的在者的“自然世界”,而是一个实际存在的此在作为此在“生活”“在其中”的东西,因而“世界”在此具有某种前存在论的生存状态上的意义。对我们来说,世界可以(1)是指“公众的”,“我们的”世界,或者是指(2)“自己的”而且是最切近的“周围世界”(76)。总之,世界对Dasein来说是一个生存论意义上的日常在世的世界。


在海德格尔看来,以往的存在论的错误就在于,它们在追问“存在”的时候,却跳过了“世界性”的现象,即此在的“日常在世”,而不加理会,企图从自然中的现成存在者入手来追问存在,这是一条死胡同。它只能思想到物,而不可能“思想”存在。


日常在世的此在最切近的“世界”就是“周围世界”(Umwelt)。Um-周围,Umwelt:周围世界、环境。海德格尔用这个概念突出了世界与Dasein之间的关系:世界对Dasein来说乃是Umwelt,即相互渗透、水乳交融的世界。我记得,Umwelt这个概念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曾经是生物学的重要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生物学家(洛仑兹?)引入生物学的。他研究了蜜蜂的活动,用Umwelt来表示蜜蜂的世界,认为任何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世界。想一想,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有自己的世界?一对恋人“人约黄昏后”,散步在林中小路的时候,这条小路就是他们的路,这世界就是他们的世界。无论他们将来是“开花结果”还是“劳燕分飞”,此时此刻的林中小路就是他们的共同世界。世界是由此在的生存活动“生成的”。如果没有此在,所有的在者都在,但没有“世界”。此在在世的“世界”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而是此在与存在相互构成的源始世界。


此在在世界中存在。在周围世界中来照面的存在者或者是在者,或者是与我们一样的此在。“照面”(begegnen)――“邂逅”、“相遇”、“对付”、“浮现”。物与物谈不上“照面”,唯有与此在相遇,才有照面。


因此,日常在世的此在就是“在世界中与世界内的存在者打交道”,这种“打交道”(derUmgang)海德格尔称之为Besorgen。Umgang在德语中有“交往”的意思,Gang:通道。周围的通道,“沟通”。


Besorgen在德语中有“照料”、“照理”、“担忧”等,是海德格尔以Sorge为词根的一系列概念中的一个。中译本译作“烦忙”或“操劳”。实际上指的是此在与周围在者打交道的方式。在他看来,此在最切近的“交往方式”并不是认识,而是操作性、使用性的活动,虽然这种活动方式也有它自己的“认识”,但不同于理性的认识活动。


那么,此在日常在世先来照面的是什么?我们通常说是“物”,似乎物是世内在者的最基本现象。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追问物的“存在”,我们便碰到了“物性”和“实在”。由此,存在论可以一步步地找到“实在性”、“物质性”、“广延性”、“并存”之类的性质,但这些都不是“存在”。可见,由此而追问存在,毋宁说是误入了歧途:当我们在物的层面企图通过物而追问存在时,实际上掩盖了更深层面的前存在论的现象。


如果说此在在世与之打交道的不是物,又是什么?


在海德格尔看来,世内在者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1)首先来照面的存在者状态是“上手状态”(Zuhandenheit),其次是(2)“现成状态”(Vorhandenheit),至于物则是最生硬的衍生的形式。


如前所述,世界实际上是此在的世界,因而在世照面的在者乃是向此在照面,故无不具有此在在世的生存论方式。换言之,在日常在世中照面的在者始终处在此在与之的“交道”之中,总是在Besorgen中照面的。在烦忙/操劳中照面的在者,就是Zeug――用具


2、Zeug――用具


用具总是一个“用具整体”,并没有“一件”用具,单个用具不成其为用具。只有在用具整体中,用具才是它所是的东西。因为用具本质上乃是一种“为了作……的东西”,即有用、合用、方便。正是这种有用性的方式组成了用具的整体性。这也就是说,用具作为用具其本性“出自”对其它用具的依附关系:书写用具,钢笔、墨水、纸张、垫板、桌子、灯、家具、窗户、房间……这些物件并不是首先独立显现出来,然后作为实在之物的总和塞满了一个房间。切近照面的是“房间”,但房间并不是任何空间意义上的东西,而是一种居住工具,我们称之为“家”。“家具”乃是从“房间”方面显现出来的,在家具中则显现出来各个用具。因而用具的整体性一向先于零星用具就被揭示了。


试想:一件家具摆在家具市场,只是一件物,只有摆在你家里,它才最大限度地“成为”家具。房间――家――用具整体,具有先在性。这并不是说,房间在时间上在先,家具在时间上在后。源始境域不关流俗的时间观念什么事。这张课桌可能在造这座教学楼之前就存在了,但是教学楼仍然是在先的。因为课桌如果不摆在教学楼的教室里就不成其为课桌。另一方面,用具整体,例如“家”并不是一个空间上的场所。我们谁也不会把旅馆的房间当作自己的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周围世界。我和我的家水乳交融,乃为一体。浪迹天涯,四海为家,总有叶落归根的时候。当我们说“四海为家”时,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没有自己的家,并不是说四海都是家。但是另一方面,家也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空间概念。例如我原来住在XX地,XX地就是我的家。我可能搬来搬去,无论搬到哪里,都可以成为我的家。


当然,我也可能无论在哪里都找不到自己的家。


用具之为用具在于使用性,因而只有在打交道的时候,在使用的时候,才能按照本来的面目显现出来。例如我们用锤子钉钉子,我们对它越少瞠目凝视,用得越起劲,对它的关系就越源始,它也就越发作为它所是的东西来照面,这就是用具。又如小孩子玩玩具,当他非常地投入,专心致志地玩时,那玩具就充分发挥着它的最大效用,这时的玩具才是它所是的东西,才是玩具。


海德格尔称用具的这种存在方式为Zuhandenheit――当下上手状态。


Zuhandenheit与Vorhandenheit在德语中本来没有大的区别,都是以Hand――handen为词干,都有“现有的”、“现成的”意思。海德格尔在两者之间作了区别。区别在于前缀:zu(to)――上手状态。vor:在……之前,在前面。因而前者是“当下在手”,后者则是“摆在手前”。由此可见,Zuhandenheit表示的是此在与用具之间富于动感的称手性、应手性――得心应手。而Vorhandenheit则是静态的现成状态。


显然,一件用具,越是得心应手,我们就越是意识不到它的物性,用具也就消融在它的“合用”之中。只有当用具不合用时,用具本身才会突出出来,挡住使用之途。这种不上手状态就是现成在手状态。摆在那里碍事,放在那里碍手。


一件用具得心应手,它就几乎变成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我们也就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使用的刀已经不是刀,而是他的手,他的心,他自己。武侠小说中的最高境界不过如此――金镛在《书剑恩仇录》中曾经将《庄子》看作武功秘籍就是这个原因。一个剑客的最高境界是人剑合一,人就是剑,剑就是人。然而,人就是剑,剑就是人,还有一个究竟是人御剑还是剑御人的问题。所以实际上,这还不是最高的境界。最高的境界已用不着剑了,“飞花摘叶”都是武器,这样的剑客已经做到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这才是物尽其用浑然天成的自然。


我们以为,我们先看到的是物,然后是现成在手,最后是当下在手的东西,其实不然。就我们作为此在与存在的关系而论,当下在手状态才是最源始的,现成在手次之。只有当用具不合用时,用具才突出了出来,横在了使用的道路上,变成了摆在手边的东西。不过,摆在手边的东西还不是物,经过修理和调整之后,它就会返回上手状态,成为有用的用具。


海德格尔的意思是说,用具之为用具,当然在于其有用性,而无用的东西则是死的物。因此,用具的存在只有在此在的使用中才能被揭示出来。通常我们以为只有当我们对某一事物“静观”时才能把握它的存在--本质。殊不知那样的话物也就脱离了此在的烦忙活动,从而掩盖了本性。黑格尔曾经有一句名言:“熟知非真知”,海德格尔则与之相反:“真知即熟知”。熟知才是最高的境界。


因此,海德格尔认为,用具的存在是在此在的使用过程中显现出来的。换言之,使用也是一种“揭示”,在者在使用中得以显现和开放,在使用中成其为自身。当然,使用也有使用自己的“知”或“看”。海德格尔称之为Umsicht(寻视),译作“环顾”更好。用具“向前”指向“何所用”,亦可“向后”指向它的质料来源,如此就构成了一个用具的整体――因缘(Bewandnis)。例如锤子这一用具与锤打“有缘”,锤打与修固“有缘”,修固与避风雨“有缘”……这些因缘就构成了一个因缘整体。世内在者就是在这个因缘整体中上手而成为用具的,在者借因缘而开放显现,而所有的因缘归根结底是与Dasein有缘。换言之,在者因为Dasein而成为用具,从而其存在得以显现。


于是,前面我们所说的Dasein与其世界水乳交融乃为一体,“在世”是一现象整体,在此就得到了证明:因为Dasein之故,在者结为一个因缘整体,这个因缘整体就是“世界”


“此在生存着就是它的世界”。


前面讲:没有无世界的Dasein,好理解。又说:没有无Dasein的世界,似乎有主观主义乃至人本主义的嫌疑。实际上海德格尔的意思是说,单纯的物并不构成“世界”,只是因为Dasein的存在才使物“结缘”而成为一个“因缘整体”――Umwelt。而Dasein之所以能够通过它的生存活动使诸在者结缘而成为一个世界,不是因为什么主观能动性,而是因为它与存在之间的关系。表面看来,讲到使用性,海德格尔的思想里似乎有某种“人类中心说”的味道:以Dasein为中心而且是因为Dasein,诸在者才形成了一个因缘整体(世界)。这是对海德格尔的误解。海德格尔不是人类中心论者,不仅不是,他还是反人类中心说的始作俑者。必须注意的是,海德格尔讲的是Dasein而不是人,而Dasein的意义根源于Sein。如前所述,Dasein之da乃存在开启显现的的境域,在者也是借此一da而照面、浮现其存在的的。就此而论,张祥龙译Dasein为“缘在”并非没有道理:在者因为与Dasein结缘而成为它所是的东西。


Dasein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是“攫取”,而是使之“物尽其用”。


我以为,海德格尔的“物尽其用”说,与庄子的“无用”说,都在讲源始境域,因而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亦有深刻的区别,这里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按照庄子: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因为世界原本是混沌一团的源始世界,有知而有了区分,也就越来越远离本源,脱离了自己的根,他主张返璞归真。海德格尔虽然也崇尚混沌一团的源始世界,但是基督教之道成肉身的观念――体现了希腊哲学以来西方哲学个体化的思路――对他有深刻的影响,而且与东方物活论的自然观不同,自然若没有Dasein就是死气沉沉的。在海德格尔,物尽其用是通过Dasein的生存活动而实现的,而在庄子,人越是少干预自然,自然就越是自然而然。虽然后来海德格尔改变了态度,但仍然不同于庄子,因为他终究还是想通过“揭示”-“解蔽”来接近源始世界。


海德格尔并不是反对科学,科学自有科学的用处。问题是,关于存在,科学什么也不可能告诉我们。科学的层面是物的层面,而存在论的层面是用具的层面。在者的存在只有在此在的生存活动中作为用具而显现自身,才能显现出来。不错,形而上学把物看作是派生的现象,认识到物的存在状态并不是本真的存在。然而它所采取的方法是向上抽象,以理性的“眼睛”去“看”物的“本质”。海德格尔则认为,以这种方式是不可能把握存在的,那需要在Dasein的日常生活的生存活动中来描述、还原、直观。


所以,海德格尔曾经准备在《存在与时间》第一部分第三篇“时间与存在”中讨论:


1、为什么在对我们起决定作用的存在论传统之初(巴门尼德就是明显的例子)世界现象就被跳过去了?为什么这种跳过去的情况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演?


2、为什么世内在者跳进去代替被跳过去的现象而成为存在论的课题?


3、为什么世内在者首先在“自然”中被发现?


4、当这种世界存在论必然要获得补充的时候,为什么这种补充要借助价值现象来进行?

我以为这关乎科学思维方式的问题。可惜海德格尔这一篇没有写,以此思路讨论存在论历史就此付诸缺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存在与时间》“器具”述评
论马克思唯物史观与存在论之根本区别
在“交往”的路上——海德格尔的“存在”与老子的“道”
海德格尔
马丁·海德格尔
余治平:存在哲学的Ereignis与儒家的生生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