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养生︱从《黄帝内经》看秋季的各个时令如何养生

黄帝内经》对于养生有着独特而有见地的理解。《灵枢·本神》中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养生首先要顺四时,就是要顺应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人只要法自然,顺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这么一个规律,并按照此规律养生,就可以保证减少疾病的发生。我们先来说说秋季如何养生。

立秋:养脾胃。立秋后要养收,就是要收敛我们的精气神,顺应天地的变化。首先,早睡早起,晚10点就要睡觉。秋天的饮食要遵循“少辛多酸”,少吃葱姜蒜,多吃酸味果蔬,比如雪梨,鸭梨,生食清火,煮食滋阴。立秋贴秋膘,可以喝一些滋补粥,比如菊花粥、梨粥。

处暑:防温燥。这个节气首先睡眠要充足,早睡早起,中午最好午休。老年人一定要午休,困了就睡一会。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多吃鱼、乳制品、鸡蛋等。一些含维生素碱性食物能够帮助人们缓解疲劳,如茄子,马铃薯、梨、西红柿。

白露:应该养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民谚:““白露身不露”到了白露,就不要露胳膊露腿了,以免着凉。少吃生凉.食物,多吃熟食、暖食。

秋分:防止燥凉。温燥常常在秋分之后,我们可以用梨来预防燥邪对肺的伤害。把梨洗净去核切片,加水煮沸30分钟后,可以加一些冰糖做成梨汤喝。秋天保养身体的饮食良方是——“朝盐水,晚蜜汤”,可以补充人体水分,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

寒露:防止寒凉。秋天的燥气比较旺,阳气收敛,腠理闭合时,身体上也会慢慢长出新的毛发。头发是观察人健康的窗口,要注意养护头发。简单方法就是每天按摩头皮,梳发也可以,但要有限度。大家可以学一学孙思邈的“发常梳”:两手掌互搓36下让掌心发热,从前额开始扫上去,经过后再扫回颈部。早晚做十次。

霜降:自然界的秋风、秋雨常令人出现秋愁。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常易在他们心中引起萧条、凄凉、垂暮之感,勾起忧郁的心绪。我国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曹雪芹也有“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的动人诗句。黄帝内经》里曾明确指出了秋天精神调神的具体原则,在秋天里,人们一定要保持精神上的安宁,只有这样才能减缓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还要注意不断地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秋天精神调养的原则,即要做到清静养神,而要达到这一点,办法是尽量排除杂念,以达到心境宁静状态。同时这个时候应该适当进补。比如吃点牛肉、羊肉滋补身体,有益健康。羊肉是温性的,经身体运作之后,可以转化成需要的气血,为冬藏做准备。

中医医院内二科介绍

内二科由消化科、神经科、血液科组成,其中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5名,拥有2名硕士研究生,主管护师8 名,护师5 名,护士4名,神经科专科护士1名。有胃镜、肠镜、碳13呼气试验检测仪,率先在邛崃片区开展无痛胃镜、肠镜检查。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治疗上注重“中西结合”、“病证结合”、“调阴阳、期平衡”、“标本兼治”,为患者带来最大获益。中药内服、耳针、耳穴压豆、中药外敷、针灸、穴位贴敷、中药熏洗等中医传统技术灵活运用于临床,明显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疾病复发,减少住院费用。例如我科开展的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确切,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复发率明显降低。中风在西医规范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中药内服等治疗,使患者致残率明显下降。

备注中医医院内二科病区已经于2016年8月29日搬迁至南岳街病区二楼, 如今的内二科专科专治的技术力量已经越来越成熟。华平锋主任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多年,在神经内科疾病的诊疗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杨荣金副主任在血液病方面有着专业的诊治经验;董伟副主任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透过《黄帝内经》看有哪些秋季养生?
中医中药养生 补肺气补脾气的一味中药制作的粥(二)
中医中药养生 补肺气补脾气的一味中药制作的一款粥
中医养生法 老人喝梨粥身体棒
中医中药养生 常喝这款粥 补脾养胃 生津益肺
肺有多好,皮肤就有多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