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热播剧“烧钱”制作是对真诚真实的价值回归

  一盏吊灯要8万块,一颗道具树要2万块,后厨刀具价值18万……记者调查发现,“烧钱”制作并非任性,《琅琊榜》、《欢乐颂》、《好先生》等“土豪”巨制在播出时期均稳居收视榜前3位。

  如果说“土豪”用炫耀性消费来建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的话,热播剧“烧钱”制作则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在文化消费多元化、个性化的当下,那些粗制滥造、对观众缺乏敬畏和感情的电视剧,进入了自弹自唱的误区,难免会孤芳自赏甚至陷入无人喝彩的边缘化境地。那些注重用户体验、制作精良的电视剧,往往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的当下,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品质有了更直接也更强烈的利益诉求。不论是劣质的道具,还是离谱的剧情,抑或演员“不走心”的演出,都不可避免遭遇老百姓的批评质疑甚至“用脚投票”。在一个转型和创新的时代里,热播剧“烧钱”制作透视出一种价值观念的转变——电视剧产业已经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需要以用户需求作为导向。

  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是文艺创作的根本。以《欢乐颂》为例,这部具有鲜明现实意义的“现象级作品”,既折射出不同社会阶层在生存生态的鲜明反差,也击中了向上社会流动困难的民生痛感。那些在电视剧中扮演社会精英的演员们,难免需要与其社会身份相匹配的“高消费”。有些时候,“高消费”不仅关系经济能力,也关乎文化上的品位与格调。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即消费趣味与偏好是人们进行社会身份再生产的一种工具。换言之,消费不仅具有满足生存需要的实用价值,还具有社会表现和社会竞争的符号功能。倘若“安迪”穿着一件劣质的服装、开着一辆廉价的汽车,这样的“违和感”,不可避免会让观众们“吐槽”。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电视剧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观众的“用手跳票”,相关从业者显然不能归咎于老百姓的“外行身份”和“审美取向”。毕竟,文艺创作者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只有自己相信才能说服观众。热播剧“烧钱”既赢得了消费者的口碑,又赢得了收视率以及与之相关的利益蛋糕,何尝不是一种双赢。

  对于“烧钱”制作,我们要摘掉“有色眼镜”。作为一种市场行为,“烧钱”制作能否持续,根源于成本与收益的算计与权衡。大手笔甚至奢华的“烧钱”制作只是“面子”,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和心理共振的“好故事”才是“里子”。一个优秀的电视剧,好故事、好演员、好制作缺一不可;既要“面子”吸引人,也要“里子”留住人。(杨朝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部《外婆的新世界》,为女性公路电视剧,打开了新的大门
李焕英破52亿,涩女郎却遭众嘲,“她文化”该何去何从?
【午后陪聊】为啥老人的钱那么好赚?聊聊那些收割老年人的生意经!
从热播电视剧反思当代文化
《妈祖》:神话与现实的交响
《白鹿原》:平衡商业规律与艺术规律 以剧为本拍好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