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肖邦画传
    肖邦的力量完全源于灵魂,来自精神的辛勤劳作和灵魂的痛苦呻吟,因为在他平凡的生命中,并没有什么辉煌而艰苦的传奇或冒险,但正是在这看似普通的生活中,却孕育着悲剧。就像有人在回忆到比利时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时曾说过的那样:“我们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远离淋漓的鲜血、悲惨的哭号和刀光剑影,人们的啜泣是无声的,人们的泪水是无形的,但这泪水却来源于灵魂最深处。”
 
    肖邦一生从波兰流落到法国,从华沙漂泊到巴黎,并最终长眠于巴黎的贝尔·拉雪兹公墓。他生活过,爱过,然后死去。他从未拥有过英雄式的危险丛生、奖赏不断、魅力四射的职业生涯;他只在自己的灵魂范围之内进行战斗,而这一点,我们会在他的音乐中注意到。
 
    肖邦的外在生命中并不缺少形形色色的小插曲,但他的内心世界显然更加丰富多彩,这个心灵的世界在沉默中汲取营养,为每一次外来的侵扰而深深不安。有一些事件给肖邦的天性以及他的作品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早年的恋爱、离开父母与家人的悲楚、华沙暴乱带来的震惊、与乔治·桑的热恋、父亲的逝世和友人马图津斯基的死,以及与乔治·桑关系的破裂——这些都是他生命中的重大时刻;与之相比,其他的一切都不过是他旅居尘世的计划表中不可预见的变数。
 
    即使是最麻木的人也会注意到,音符在他的手指下永远充满了细微的差别,恰似大大小小的银铃声交织在一起。
 
    肖邦演奏中所有清澈透明、平滑流畅、举重若轻的品质都只是在形而下层面上的。只有那诗性的忧郁、那壮丽辉煌,以及最为重要的想象力的飞升才是超越于纯感官享受之上的最能打动人的东西。肖邦有在沙龙中培养出来的适合轻歌曼舞的一面:这样的演奏优雅迷人、匠气十足,能愉悦感官;但他的生命中也有在漫漫长夜里独自面对辽远深邃宇宙的时刻,在这种时候,钢琴的键盘就显得太小了,不足以表达他的宏大思想,他自己会为这样的时刻而大为震撼,听众也会因激动而颤抖,不过这种时候还是比较罕见。肖邦那变化多端的情绪在色彩丰富、复杂多变的旋律中表露无遗。
 
    他的每一根指头都能发出一种微妙而独特的声音,这十种声音不时地像晨星一般共同歌唱。
 
    肖邦从不对作品进行特殊的命名,他的作品一般都标着类似于叙事曲、诙谐曲、练习曲、前奏曲这样普通的题目,这对于听众来说反而有好处:他们不必被某种先入为主的情绪牵着鼻子走。没有了那只有对毫无想象力的头脑才有用的文字拐杖,音乐作品可以自由自在地展示自身的全部魅力。
 
    音乐是一种神秘的、给人以感官美感的数学,是一面发声的镜子,是一个运动的声学模式。它的形式具有知性的一面,而其内容表达则又诉诸情感。
 
    在表达具体有形的事物方面,音乐是所有艺术中最模糊的形式;但在处理事物的可能性时,音乐又是最灵巧、最可靠的媒介。瓦格纳曾说过,音乐是心灵呼喊的表达,这种呼喊激发着听者的想像力,每一个灵魂都用与众不同的个人方式来诠释它。音乐与美是同义词,二者的关系就像其本身的内容与形式一样密不可分。
 
    肖邦将自己封闭在窗口朝西的象牙塔之中,永远也见不到日出,但他也因此发现了蕴藏在月亮、云彩与日落中的奇异的美。但他内心中流淌出的串串音符就像是沐浴着雨露的娇艳玫瑰。肖邦不满于那呆板单调、索然寡味的庞贝式色彩,他自己开掘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肖邦是在琴键上挥洒色彩的大师,他的眼睛能分辨出最细小微妙的色调差别,他还能编织出如彩虹般奇幻诡异的旋律,神秘空旷,似乎是来自于另一个奇妙的世界。
 
    但肖邦作品中愤世嫉俗的否定精神并不是一种持久的情绪。总的说来,肖邦用他的旋律给那些厌倦了世间仇恨与暴乱的灵魂以安慰,弥合那海洋般无尽的苦难带给人们的伤痛,他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美妙的新宇宙,在那里,没有死亡,只有爱统治着一切。
 
    肖邦的激情是成熟的、自制的,总是暗含着一句合适的格言警语,他把自己的全部激情都编织进康乃馨与晚香玉的花饰,但一个沉重的戏剧性主题永远蕴藏在那装饰性的花丛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肖邦索性把美丽的花环抛在一边,他的曲风变得更为严厉、更具哥特风格,他把巴赫当作自己最敬仰的神,并且用奇妙的和音唱出了一个灵魂的历史。
 
    肖邦是位古典作曲家,虽然他自己并不知道这一点,他从祖国的舞蹈中寻找灵感就像巴赫从形式中寻找灵感一样。受海涅的影响,肖邦在精神上也曾有过强烈的反叛,但他能将自己的愤怒紧紧地圈在一个优美形式的框架当中。
 
    所有艺术家身上都集中了男性阳刚的一面与女性阴柔的一面,而对于肖邦,他阴柔的一面往往占主导地位,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特点恰恰正是男性抒情天才的明显标志。每当肖邦在美妙的抒情音乐中轻松、优雅地传达爱意或是哀诉命运的不公时,女性都会被深深打动,她们眼前会浮现出一个美丽却又像暴君一般反复无常的波兰妇女形象。但只要肖邦想起自己的祖国正在遭受俄国人的野蛮蹂躏,他的灵魂就会变得刚如磐石。波罗乃兹中的战火硝烟、马祖卡中的焦急与绝望都证明了他有一颗不驯服的坚毅男子汉的心。不过这往往只是精神上的假面具,不久人们又会感觉到悲伤忧郁的情绪重新降临,那个原来的肖邦、主观的肖邦,重新在美妙的旋律中无力地哀叹,诉说自己的无限哀伤。

    肖邦敢于尝试一切手段来营建自己梦的宫殿。他的一生磨难重重,但从苦难中流淌出的却是甜蜜与力量,就仿佛黄连中的蜜一般,让人不禁联想起雪莱、济慈、莫扎特、舒伯特以及其他所有的受难天使。在失意的生活与种种意外打击面前,肖邦火一般的精神经历着阴晴圆缺,他把耳朵贴近大地来寻求安慰。他听到了宇宙喜剧的声音,听到了群山遥远的笑声,听到了大海的悲鸣与呜咽,所有这一切,连同关于阴云、晴空的传说,以及种种奇异的生物在五彩缤纷的暮色中羞怯地跳舞时所发出的轻微声响,他都努力用钢琴的象牙琴键追踪下来。
    世界对于一位诗人来说,总是丰富多彩的。肖邦不仅是钢琴界的诗人,也是整个音乐界的诗人,是所有作曲家中最富于诗情的一位。与他相比,巴赫就像是专写平实的对位散文的作家,贝多芬像是群星的雕刻者与咆哮的暴风雨的指挥者,莫扎特像一位鲜艳挂毯的编织匠,舒曼则像是遭受天谴的口吃者,只有舒伯特在无穷无尽的抒情方面与肖邦相似。
    但在两人当中,肖邦更类似于一个技艺精湛的工匠:经过他的一番敲敲打打与精心打磨抛光,曲调变得完美无瑕,音乐的主题也在炉火中煅烧得新鲜可感。肖邦知道,要完成他那“哀号的伊利亚特”,不断修改是完全必要的,他也意识到对于一个天才来说,没有什么比保持自己的天分更加困难。
    人的天性就是易于堕入延迟、虚荣与悲观主义的泥潭之中,而艺术家又是最易感到倦怠的人,要做到永远集中精力努力奋斗绝非易事。肖邦很清楚这一点,他不断地教育驯化着自我。他看到“为美而美”的想法虽然迷人却总是使人走火入魔,因此,他将自己的艺术之根深深地扎入波兰大地,获得了坚实稳固的基础。只有到了一种新的音乐美学体系完全颠覆了旧价值的那一天,只有到了美被丑彻底取代、音乐成了科学的侍女的那一天,肖邦的艺术才会消解。而在我们所不愿看到的那可怕的一天到来之前,肖邦都会牢牢抓住我们灵魂中的旋律,赋予它血肉之形与独特的声音。

    肖邦和尼采在精神气质上比瓦格纳更加细腻也更为敏感(一个从音乐角度说,一个从智力角度说),他们在音乐与哲学中表达自己,但一生都被自己的神经所驾驭,至死也未能像瓦格纳那样找到宁静与安慰。也或许是由于肖邦与尼采的精神都不如瓦格纳健全,两人都忍受着致命的感觉过敏症的折磨——这个病症对所有天才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

    肖邦的音乐是一个由爱国主义、自尊感与爱培养起来的人格的美学象征。它的美在钢琴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因为这种乐器善于表达易逝的曲调、敏感的弹触与多变的力度。钢琴就是肖邦的竖琴,是他“心灵的管弦乐队”,他用钢琴像古希腊女诗人萨福一样探索着人类心灵最隐秘的地方。在所有的现代抒情诗人中,海涅与肖邦最为相像,他们都因为内心的痛苦而歌唱,都大胆地唱出了人们所避讳的讽刺性旋律,却都因为他们勇敢、真诚而超凡的艺术而需忍受更多的痛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古典音乐与欧洲贵族精神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肖邦
高雅文化|有史以来最伟大的10位古典作曲家
巴赫:你不能错过的经典之美!
台湾乐评家丨如何欣赏钢琴音乐作品
《读书》新刊 | 徐跃:已无船舫犹闻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