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人知道“八臂哪吒城”是指哪个城市吗?

我讨厌弯弯绕绕,所以我要迅速丢答案出来:很早的时候,北京就是八臂哪吒城,都说只有八臂勇哪吒才能镇服得了当时“苦海幽州”的孽龙。

“八臂哪吒城”的说法来自明代政治家、文学家刘伯温,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说回正题,北京到底像不像八臂哪吒,恕我眼拙,实在没有看出来,倒是北京城的皇家风范让我瑟瑟发抖了,因为我去了这些地方:

 故宫博物院

第一次去故宫恐怕要追溯我的初一,回忆里只有一片红色的房子和白色的地。终于有机会可以好好的走一走。

进入午门以前一定要租一个电子讲解器,自带GPS定位,自带专业讲解,你走到哪就讲解到哪。

作为《金枝欲孽》《甄嬛传》《还珠格格》和《延禧攻略》的小粉丝,怎么能不去各位娘娘的宫里看看?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真不相信大名鼎鼎的军机处就是这么小的一个房子,和想象中的“中枢权力机关”“最高国家机关”完全不一样。不过这也是雍正皇帝批准设立的,毕竟这是一位“整顿吏治,以利民生”的皇帝,不喜铺张也是情有可原。

看过《上新了,故宫》的朋友,还记得这面九龙壁上哪条龙和别的不一样吗?

故宫的每个角落都美的像一幅画,照片只能呈现十分之一的庄严和肃穆。

沐浴在晚霞中的角楼,默默的见证了人们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互相厮杀,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胜利者可以尽情书写甚至改写自己的历史,而失败者不但要付出血的代价,说不定还要担上“技不如人”的指责和嘲笑。可惜,这场注定会杀红眼的赌局,到今天依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恭王府

恭王府被誉为北京第一王府,曾经是恭亲王奕訢的府邸,如果你不知道他是谁,那你知道“垂帘听政”吗?就是他把慈禧太后安置在帘子后面的。除了奕訢,其实恭王府还住过一个大人物,他就是“和珅跌倒、嘉庆吃饱”里的和珅。看他曾经的房间就知道,为什么皇帝要让他非跌不可,谁能容许自己的臣子用皇帝才能用的黄色?还偷偷的挪用只有故宫才能用的建筑材料?

恭王府的格局是“前府后园”,一进王府大门,恍惚间你会以为到了故宫,因为布局很像故宫的三大殿,主要分为前中后三个宅子。

而王府后面的园林简直让人大开眼界,说句欺上的话,故宫的御花园都没这王府的花园好看。

 国子监和孔庙

这两个地方挨在一起我一点都不意外,在元明清三个朝代里,国子监是最高教育学府,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大殿。

讲课的地方和跪拜孔子的地方挨的不远,我可不可以理解为,平时学习没学好,去隔壁拜一拜就稳了?莫非临时抱佛脚就是这么来的?

国子监有一个很长的展馆,图文并茂的讲述了科举制的兴起和灭亡,还保存了很多当年的试卷,我随手拍了一张殿试的考卷,每个字我都认识,却一个字都写不出。 

再来看看某一年殿试第一名的试卷,红色圆圈代表改卷老师的好评。通篇看下来,真是被小状元郎吊打的心服口服。

真正的金榜题名,不是横店淘宝款

通过科举一鸣惊人的才子有很多,那没通过科举的难道就不是可造之材了吗?当然不是,至少他们不是。

虽然科举和高考都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但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你通往更高平台的升降机,不管你是否选择使用这个工具去敲开新的大门,你都必须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勇敢的选择自己的路,并为之负责,才算是不虚年华。

 雍和宫 

中国只有两座寺庙是用宫字来命名,一个是西藏的布达拉宫,一个就是北京的雍和宫,看到这里估计你能猜到雍和宫的性质了,没错,这是藏传佛教的圣地。

在成为寺庙之前,雍和宫诞生过两位皇帝,第一是雍正,第二是雍正的儿子,喜欢下江南的乾隆。毕竟雍和宫曾经是雍正登基之前的府邸,那时候他还叫雍亲王。

老北京有句俗话:“男雍和,女红螺”,说的就是北京姻缘最灵的两座寺庙。各位男士如果去了雍和宫,记得要心诚跪拜。

逛雍和宫的那天太阳很大,我随便找了个台阶,眯着眼晒了一两个小时,轻松又不安,仿佛是向谁偷来的小时光,总要还的。

 潭柘寺

说到潭柘寺又有一句古话了,“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因为潭柘寺是公元307年建的,距现在也有1700多年了,而且民间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因为潭柘寺自古以来就是皇家园林,以至于后来的故宫就是按照潭柘寺的格局建的,比如太和殿就是仿照了潭柘寺的大雄宝殿。

跨入潭柘寺的大门,就像是跨入了时光机,你站过的地方也是一千多年前的人们站过的地方。

在潭柘寺的大雄宝殿前有一棵1400年树龄、而且被乾隆皇帝御笔亲封“帝王树”的古银杏。

还有整个华北地区最古老的“千年柏”,年纪也有1400多岁了。

就连这个转经筒也大有来头,因为它被誉为“神州第一护国转经筒”,里面有祈福经文130亿句,就算每个人花一秒钟念一句,每天念诵十小时,大约要1000年才能念完。此时的BGM也不知道该放“一千年以后”还是“千年等一回”。

只有听过了“归鸿声断残云碧”,看过了“悲欢离合总无情”,才能明白“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有人说,我“为赋新词强说愁”,也有人说,我“少年不知愁滋味”。其实,我只是普通的人间惆怅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去北京一定要逛“人文古迹”!这十四个地方,你都去对了吗?
北京八日自助游
2013北京旅游必读攻略!(景点+公交+住宿+行程) 华
2013北京旅游必读攻略!(景点+公交+住宿+行程)
这个北京最小的区,竟然拥有全北京城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
UC头条:京城十大顶级豪宅, 你知道都是谁家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