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我逛北京11】矶崎新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矶崎新(Arata Isozaki),2019年普利兹克奖(建筑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成名于上世纪60年代新陈代谢主义建筑的日本建筑大师,毕业后在丹下健三的带领下继续学习和工作,1963年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他在北京的第一个作品就是这篇要说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其实很早俺就想去看看,但就这么一直拖着,直到一个帝都秋日的午后,一个并不算明媚的下午,带着我的司机兼饱镖小廖(文末背影图

),来到了中央美术学院,花家地南街,这地名还挺契合场所精神,花家地——画家地~

        去的时候正赶上首届CAFAM泛主题展刚开展,结合展品看建筑更能体会矶崎新设计的牛掰之处。CAFAM是中央美术学院缩写CAFA,加上美术馆的Museum的M合并而成,“CAFAM泛主题展”全称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泛主题展”,简称“CAFAM展”,英文名“CAFAM Biennale”,计划每两年举办一届。展览我觉得也不错,看到了很多年轻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无病呻吟的少了,值得回味的多了。

       这篇主要还是介绍建筑吧,短短一两个小时里不敢说完全体会了矶总的用心,但能感受到大师对空间的控制力,围着建筑走了一圈, 觉得建筑占地面积不大,但进入内部,按着参观流线走下来,确发现小建筑里大天地,空间处理和展品相得益彰。

       最后8卦一下,如果您看到矶崎新的服装感觉很异类,那就对了,矶崎新大师和三宅一生是邻居也是好朋友,矶崎新出席重要场合经常穿三宅一生设计的衣服。

其实,这张并非沿街所谓的正立面,而是面向校园内的立面,不知道这片水是先于建筑有的,还是为了这个建筑后设计的。总之,合适。

墙体上的锈迹,不知道是不是施工质量的原因,反倒有种岁月的痕迹。也挺好~

右侧是已有的建筑,好像是雕塑馆。

另一个角度。

面向街道的一面。

入口的下沉空间。

主入口。

室内展厅到下沉室外空间的设计。

盒子可以用来演示视频类的艺术品。

咖啡厅,素混凝土的内墙面,和室外下沉空间相邻。

从下沉空间看一层及地下空间。

次出入口。

平面图这构图本身就其实就挺有大师风范的。

一层展览空间。

展厅平面图,地上四层。

丰富的空间体验~

从坡道看一层展览空间,大墙面大空间对展示大尺寸艺术品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和展示条件,注意墙左侧的方洞。

那个方洞,拉近后能看到二层固定展厅的展品,有趣吧~

顶层的展厅层高也很高。

 内外部空间其实是有相互作用的。

楼梯。

坡道。

顶层看一层大厅。

质感小廖。

中央美术学院的其他建筑,据说是吴良镛整体规划的,留给矶崎新的用地不很规整,如何体现美术馆的气质而又和校园其他建筑相协调,对于建筑师来说是个挑战。这是2003年时的场地,可以看出周围的关系。场地在沿街一角。

2006年2月的google earth可以看出,已经开始施工。

2008年建成后的场地,圆形的屋顶是已有的雕塑馆,就场地来说,矶崎新的设计很好的契合了周边的环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CAFAM儿童艺术工作坊招募 | 毕业季本科生展览系列公共教育活动
CAFAM Techne三年展2020“真实的拓扑”&“运动中的艺术:媒体艺术杰作之旅”(ZKM)
央美美术馆推荐丨策展人必备书单
游走于边界/空间:王璜生艺术中的冲突与诗意 | CAFAM专访
「干货·建筑案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