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慢读录|周立民:《席慕蓉诗集》—— 光阴的故事

     花都开了,老天却还板着个脸,没意思。

     不知怎么想到席慕蓉,(是街上的紫花诱惑?)也想起几年前写过她的一篇文章,遂找了出来。

     而今的小朋友们,还知道她吗?当年,她的诗集可是没少在我们同学的课桌底下流传。那就让她的《七里香》染一染阴郁的天吧。

    还要说一声:上次微信中承诺给几位猜中比氏画的朋友送书,没忘,我得想几句词儿题在书上再送你,以示郑重。

                                 周立民

                           2017年3月30日午后

     

       



 

1

虽然年年都会到北京几次,但是北京依然越来越让我陌生。那钟声、驼铃早已被压扁在无人翻动的现代文学发黄的书页中,故都的秋声也邈远而不可寻,觥筹交错中无人细品长长的桐荫,车水马龙里也没有闲静的午后,更让人感到压抑和可怕的是奇形怪状的高楼,让曾经的红墙绿瓦和千年时光恍若一梦。去年冬日的一个午后,带着这些错综斑驳的感觉,我走进作家出版社跟应红老师讨了一套《席慕蓉诗集》。六册小开本,乳白色的封面,上端是书名和席慕蓉素雅的绘画,拿在手里很舒服。

应红老师没有多说什么,我想也许她会感到奇怪;为什么是席慕蓉,现在还有人读她的诗吗?

我也说不清楚。我特意要这套书是为了遥远的青春念想。

我们这一代人是在诗意萌发的年岁中与席慕蓉相遇的。在台湾1984年被称为“席慕蓉年”;在大陆,她的《七里香》和《无怨的青春》最早出版于1987年,随后几年,她其他作品也陆续登陆。还有诸如《读者文摘》、《青年文摘》这样的刊物在推波助澜。那些年,报刊亭中《台港文学选刊》都是少女们的抢手货。不是为了爱玲,而是为了亦舒、琼瑶、三毛,在她们柔软的文字中不知寄托着多少少女们的想象——对爱人,对未来。她们不敢把书堂而皇之地拿到课桌上,却大方地借给那个操场上总是多看她几眼的男生,于是在男生的金庸、梁羽生刀光剑影的世界中又多了几片风花雪月。在这之中,席慕蓉有点特别,她或许更文艺化些,但处在七彩年华中的人都是天然的文艺青年。

我的同龄人还记得席慕蓉“十六岁花季只开一次”(《十六岁的花季》)的诗句吗?还有那个同名电视剧。我倒记得读高一时,班上一位同学有一本窄条本、紫色封面的《七里香》。我喜欢这个名字,喜欢那样的颜色。高中生活一片灰茫茫,这是记忆中难得的色彩。

 

2

   不过,在当时我并没有认真读过席慕蓉,也没有正眼看过金庸。我正在围着鲁迅、巴金屁颠儿转,为突然能够买到周作人、沈从文、梁实秋的书而兴奋,也似懂非懂地捧着西方古典文学大师们的书不放手。席慕蓉,大概算不上重要的诗人,我手头两种诗歌史中连她的名字都找不到,大家都在大谈“现代诗”。席慕蓉的诗算什么呢?我不懂诗,说不清楚,只是《七里香》紫色的封面牵扯着我的记忆,让我在漫长的冬天里重温往昔时光和那些打动了众多少男少女的文字。

一切都不是没有理由的,对于那些与席慕蓉的诗一起走过青春岁月的人而言,诗艺高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文字拨动了青春的心弦,深深打动过我们,也融进了我们的成长记忆。从含情脉脉的少女到心事沧桑的中年,席慕蓉用她的文字将人一生最光彩的岁月铸成不灭的记忆,读这样的文字,我们又何尝不是在翻动往昔的时光、梳理自己的记忆?在《七里香》中,席慕蓉写道:“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青春之一》)。血气方刚的人会珍惜这“仓促”吗,如富翁一样捏着大把时光的人会在意这“仓促”吗?当然,也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装深沉,但时间馈赠给我们的将不再是强说,而是实实在在的体验。席慕蓉的诗有一种古典的温婉和淡淡的哀怨,在《无怨的青春》中,她感伤地在问“在长长的一生里为什么/欢乐总是乍现就凋落/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为什么》)?她在诗中“素描时光”,她想用文字的手挽住时光,让它走得慢些再慢些:

我们可不可以不走

可不可以

让时光就此停留

可不可以化作野生的藤蔓

紧紧守住

这无星无月的一夜啊

这温柔婉转的一切 (《海的疑问》,收《时光九篇》)

 

“让时光就此停留”,我不知道是不是注定的徒劳,在她以后的诗集中,不断地出现了“昨日”、“从前”、“曾经”,甚至“老去”。是的,我们在走过,走过自己青春的驿站,也走过与席慕蓉相处的时光,这个时候,席慕蓉早已抛在脑后,人生的纷繁你方唱罢我登场,甚至没有给自己留下换妆的间歇。今天再读这些诗,有告别,有记忆,有感慨,但主题仍然是时光和青春,不过当年是身在其中,如今是一步三回头,难得的是席慕蓉面容上沧桑并没有让文字起了世故的皱纹,她的诗还是一股不含杂质的清泉。她疑问:“从前是这样的吗?”但“重担卸下  再无悔恨与挣扎/仿佛才开始看见了那个完整的自己”(《岁月三篇》),这就是成长,有所收获,也要付出代价。看看她在《边缘光影》中的吟唱吧。

二月过后又有六月的芬芳

在纸上我慢慢追溯设法挽留时光

季节不断运转  宇宙对地球保持静观

一切都还未发生一切为什么都已过去(《留言》)

 

我们用文字  将海浪固定

将记忆钉死  努力记述

许多轮廓模糊的昨日  然后

装订成册

期待那银灰色微微闪亮的蠹虫的来临(《创作者》)

 

记忆已经不可依靠了,早晚也会被蚕蚀,接下来诗人就写到:“是谁啊  把记忆冲刷成千疮百孔/再默默地藏身在岁月逐渐湮灭的隙缝之中”(《控诉》)。“时光其实已成汪洋淹没了所有的痕迹/今夕何夕 我是何人为何在此哭泣?”(《生命之歌》)伤春、叹春、惜春、怨春历来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主题,席慕蓉延续了这一主题,但却不是嚎啕大哭、撕心大叫,她点到为止,如清淡的花香,似有形无。在这之外,她的文字中还洒满了风雨冲不淡的生命的阳光,爱的温暖和点点的欢愉,或许正因为如此,才赢得那么多娇嫩的青春的心。

可以挥霍悲伤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走过中途  当一切真相迎面逼来

我们其实只能  噤声回避

 

……

要到了秋深才能领会

活着  就是盛宴  (《深秋》)

《迷途诗册》中,在题为《老去》的自序中,席慕蓉说:“此刻的我,已经能够领会,‘老去’这件事并不一定是要和忧愁或者悲伤相连的,如果可以在还算平安的岁月里缓缓地老去,其实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惆怅由此生成,无关于渐入老境,年华不再,反倒是惊诧怜惜于这寄寓在魂魄深处从不气馁从不改变也从不曾弃我而去的渴望与憧憬。”就这样,文字记录了一个人的芳华不再,也记录了一个人按住了风云心静如初的努力,青春梦已老,在追念中感悟:

记忆  也逐渐成为一种收藏

分门别类地放置  等待展示

那越久远的越是占据着显眼的位置

譬如年少时学会的那首歌——你可记得

春花路初相遇  往事难忘往事难忘

 

但是难忘的到底是些什么呢

能记得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恍如一梦》)

她的另外一首诗歌像流行歌曲一样浅白:“其实  我们/所求何其卑微/人生一世  辗转天涯/想保有的不过就是像这样一小间的/点着灯的房子/一小间的 点着灯的家”(《点着灯的家》,收《边缘光影》)她是一个抒情者,她表达的不是那种复杂的隐秘的内心,而是更为大众化的人生感觉,因为这样,她的诗显得更为开放,能够容纳更多人的情感,文字成了情感交流的平台,彼此在此释放和碰撞。这些诗很简单,但却是生命的清泉浇灌出的花朵,其实人生哪有哲学家讲得那么复杂、“深刻”或者千头万绪?话说过来,人生倘若真的那么复杂,又岂是薄薄的哲学所能讲明白的!

 (图片取自网络,我当年没有买过,所以不存。后来在香港还是哪里,看到圆神版她的作品集,已经拿起来了,又放下了。我突然想到,既然青春不再,下一次读她的书,还不知得几生几世后呢,我对这样的耐心没有自信。既然这样,不如不相伴)


3

席慕蓉,据说身上流淌着蒙古王室的血液,但却出生在四川,童年又辗转至香港,后来在台湾长大成人,又到比利时学习艺术。“用漂泊来彰显故乡”(《颠倒四行》,收《边缘光影》),她的这份漂泊履历在现代中间不算特别。然而,当年人生的年轮不断增添的时候,除了那淡淡的哀伤,席慕蓉又多了对于身份的认同、文化的归属的敏感,“寻根”成了席慕蓉后期诗歌的重要主题。渴望与一种阔大、坚韧的草原文化相融合,她剪不断的乡愁之外,也有了几分野马的不羁和天地的壮阔。

“总是在寻找着归属的位置/虽然/漂浮一直是我的名字//我依然渴望/一点点的牵连/一点点的默许/一条可以彼此靠近的土地”(《盐漂浮草》,收《边缘光影》)其实,所有的现代人都是被放逐者,都是漂泊者,家园不等我们熟悉就面临再一次的迁徙,梦里不知身是客,是否意味着“家”只能安妥在梦中?“只有在黑夜的梦里/我的灵魂才能复活  还原为一匹野马/向着你  向着北方的旷野狂奔而去”(《野马》,收《边缘光影》)“北方”意味着什么?是父母之邦,却又是自己最陌生的远方。

是的  父亲

在“故乡”这座课堂里

我没有学籍也没有课本

只能是个迟来的旁听生

 

只能在最边远的位置上静静张望

观看一丛飞燕草如何茁生于旷野

一群奔驰而过的野马  如何

在我突然涌出的热泪里

影影绰绰地融入夕暮间的霞光  (《旁听生》,收《迷途诗册》)

 

 

父亲是给我留下了一个故乡

我却只能书写出一小部分

是那样不成比例的微小啊

 

纵使已经踏上了回家的路

却无人能还我以无伤的大地  (《父亲的故乡》,收《迷途诗册》)

 

不知道这诗是否可以做这样的解读:“故乡”也可能是一个象征,漂泊更多相对于精神家园而言的,人类在现代社会中丢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比实在的家园的荒芜更为可怕,作者苦寻的是自己的文化血统,是不为社会所拘囿真正的自我。“山河依旧大地苍茫”(《追寻梦土》,收《迷途诗册》),我们却常常不清楚自己该站在哪里……

 

4

人在尘世中,所谓超凡脱俗恐怕只能是一个传说。可是,纵然青春只能是记忆,也足够清洗我们心中的衰颓;纵然生活本无诗,但也不能不存诗心。否则,整日里把时光折算成存折中的数字、让岁月迷茫在股票的曲线中、把尊严建立在物质的品牌上,这样的生活很阔绰,但不一定很有味道。生命毕竟不是一场投资,每天牵挂着赢多亏少,生命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和体验,身要养,心也要养,而诗可养心。席慕蓉是幸福的,“我的记忆如花间/最幽微的芳香/在若无其事的/诗句中 缓缓绽放”(《明信片》,收《迷途诗册》)她用绘画和诗歌将生命的每一个杯盘盛满五颜六色。她说“我深深爱慕着的诗人”,“坚持要记下那些生命里最美丽的细节”(《静夜读诗》,收《边缘光影》)。她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吧?

我欣赏她这样的诗歌态度:“我依旧相信/有些什么在诗中一旦唤起初心/那些曾经属于我们的/美丽与幽微的本质/就会重新苏醒”(《契丹的玫瑰》,收《迷途诗册》)。让诗歌的朝露唤起那生命的“初心”,让我们澄净地面对世界,生命鲜活如初,世界才青翠欲滴。然而,我知道让这颗心不受污染是有多难,更多不是丑恶的玷污,而是世俗同化,柴米油盐淹没了我们。席慕蓉的诗题为《早餐时刻》(收《迷途诗册》)让我看到了她在世俗与精神之间的理想设计:

诗  其实也不能怎么教育我

 

不是箴言  不是迷津的指点

也不是必备的学历和胭脂

然而是何等的幸福  如果可以

在早餐的桌上遇见一首好诗

 

就如同一杯热茶  一匙蜂蜜

一篇马哥孛罗的核桃面包

是何等温暖纯净熨贴人心的开始

 

如果可以在早餐的桌上

与诗人同行  走进幽深小径

在青春苔色的映照里

不需要什么分析和导读

我的灵魂就能品味出一种

几乎已经遗忘了的

甘美而又清冽的自给自足

 

“有谁会将诗集放在行囊里离去/等待在独居的旅舍枕边/一页一页地翻开/”(《短笺》,收《边缘光影》)?诗在我们生活中是百无一用之物,也可能是奢侈之物,因为在这么焦躁的生活里,读诗的心境、品诗的时间似乎都是一种奢侈。可是,当岁月将荣华富贵终成一梦的虚妄展示给你看时,你才会体悟:有面包,有热茶,又有诗的早餐时刻,不是人生最踏实最幸福的时刻吗?

              2011325日晚于上海

(《席慕蓉诗集》目前出版《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边缘光影》、收《迷途诗册》、《我折叠着我的爱》六卷,作家出版社2010年9月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诗之名 席慕蓉的第七本诗集
席慕蓉:我曾踏月而来,只因你在山中
独家 |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席慕蓉诗集精装版抢鲜入手!
席慕蓉: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
少年的你,是不是还在等我 | 席慕蓉为你读诗 · 第1174期
席慕蓉:等待是一生中最初的苍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