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场血腥战争变成了一次考古活动,震惊世界的“罗塞达碑”横空出世!

拿破仑远征埃及

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时,以25000人的兵力与100000大军的马穆鲁克在金字塔下决战并大获全胜,这场战争法军只伤亡了300人。

拿破仑出发时曾组织了一支由一百七十五人组成的文物工作队,随军收集文物。1799年,一名法国士兵在埃及罗塞达镇挖战壕时,发现了一块黑色玄武石石碑。这块石碑长一百一十四公分,宽七十二公分,厚二十八公分,上面刻满了符号。一位名叫布查德的军官,认为这块石碑可能有一定价值,便让士兵运回营地,后被送到开罗。

罗塞达碑

随军专家立即对其进行研究,并将碑文制成了拓片,发现碑石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埃及俗体文和古希腊文三种文字。专家们对希腊文比较熟悉,很快读懂了它们的意思。上面写的是西元前196年,埃及祭司颂扬托勒密五世的内容。而对另外二种文字,没人能看懂。后这块碑石被英国人抢去,现藏大英博物馆,人称“罗塞达碑”。

罗塞达碑

对碑石上的两种埃及文字,最后解开秘密的是法国的天才文字学专家商博良。

商博良1790年出生于法国的菲雅克,从小受家庭薰陶,对埃及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他九岁开始学习古希腊语和拉丁语,并很快掌握了这两种语言。十二岁时学会了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当他听说还没有人能解读“罗塞达碑”上的古埃及象形文字时,就立下大志,一定要读懂它。为此,他开始研究语言与历史。十六岁时,进了格勒诺布尔大学。由于成绩优异,十八岁时就被任命为该校历史学教授,二十二岁获博士学位。

罗塞达碑

1808年,商博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始了对“罗塞达碑”上的古埃及象形文字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研究。他比较碑石中的三种文字,用希腊文与埃及象形文对应比较的办法,首先破译出象形文字中的“托勒密”国王的名字,并由此受到启发,推测埃及象形文字可能不光表意,还表音。于是,他将代表“托勒密”的象形文字变化成罗马字母加以表示,然后,再用罗马字母去拼读象形文字。他用这种办法成功地找出了亚历山大等好几个人名。

古埃及象形文字

他还将埃及象形文字和俗体文字进行比较,找出了它们的相似之处,并编成对照表。然后进行互换验证,并与相关的碑文、资料进行对比,从中找出规律。经过长期努力,释读工作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1822年9月29日,商博良将他的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就象形文字拼音问题给达西先生的信〉在巴黎科学院大会上做了宣读。与会者肯定了他的研究成果,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一天,也被认为是埃及学的诞生日。从此,古埃及象形文字开始被后人所释读。随着人们成功地对古埃及象形文字进行释读,古埃及的古代文明越来越清楚地被展示在人们面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奇闻异录】会说话的石碑
世界上下五千年(古代卷) 说话的石碑
早期埃及考古历史
拿破仑远征埃及遭到惨败,却意外发现了影响后世200年的大秘密
拿破仑的军官发现了古埃及文字
大英博物馆的全球典藏 ,这两个国家的最具价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