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即心即佛

谈锡永公案点密:即心即佛

2016年03月03日 10:39  新浪佛学  收藏本文     
谈锡永公案点密:即心即佛

  文/谈锡永

  《联灯会要》举韶州法海:

  师问六祖云:即心即佛,愿垂指谕。

  祖云: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尽。听吾偈云──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师于言下大悟。以偈赞曰:即心原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即心即佛”是禅宗的密语,后来马祖道一传法,即便广弘此语。及后此语成为口头禅,马祖便又改授“非心非佛”,用来破口头禅的传播。其实“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同一密意。这段公案则是六祖慧能对“即心即佛”的训谕,此训谕非常宝贵,师从任何宗派的学人,都应体会。

  “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续即佛”,是说“当下”。“当下”并不是“现在”,实在是“无时”。关于这点,说来甚为费辞,读者有兴趣可参阅拙著《大圆满直指教授密意》(台北全佛出版社即将出版,复旦大学出版社可能稍后出简体字版)。所以六祖慧能的训示等于说,即心即佛只在当下。行者当下悟入心性本来是佛性,那便了知即心即佛,如果思量以前学回来的名言句义,那便非心;如果思量以后如何证悟,那便非佛,所以即心即佛便即是非心非佛。

  六祖接下来依“当下”而说“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成一切相”是如来藏的现分,一切相都由如来藏功德的现分所成。成相而能不着于相(住在名言句义的世间而不着于名言句义),那便是佛的后得智,所以说是即佛。行者当下现证这“成一切相”同时“离一切相”这境界,便是即心即佛。依此,便可以说是“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如来法身功德是用(功能),由此功德之用,生起万法,是为无生之生(并无生起实体,只生起一切幻象),所以说“用本无生”。如何证悟此“用本无生”,即须“双修”,这即是依宁玛派道而说的“智识双运”、“现空双运”、胜义与世俗双运。此中牵涉观修,非三言两语可了,所以六祖才说“吾若具说,穷劫不尽”。

  法海悟后赞曰:“即心原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即心原是佛”便是“即心即佛”,不悟而堕轮回,是故“自屈”。定慧双修即是智识双运,由此而离一切法(一切名言句义)。据此即知法海真的证悟,后来便传下六祖的旁支法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尊升座(谈锡永《公案点密》)
字无百日功,抄经的意义
2017-2-10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16)
公案趣话
《触闻集——佛教对联1200副》(2)
捌、歸依三寶的儀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