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推荐:揭开死亡的面纱...思考死亡 是为了活得高贵!

   

 

    弟子:“师父,如何才能超越死亡?” 

    师父:“谁告诉你需要超越?你没死过,如何超越?”

    弟子:“有生必有死,人必有一死。”

    师父:“荒唐,谁说你现在是活的?”

    弟子:“那我现在是什么?”

    师父:“三天不吃不喝的家伙。”

                                 

    如果我说死亡很神秘,那不是真的;如果我说死亡很可怕,那不是真的;如果我说死亡很遥远,那不是真的;如果我说死亡是一个成人笑话,却并不是假的。

    听到这个以后,你可能会疑惑、猜度、嘲笑、愤怒,甚至抑或还会谩骂,没有关系,因为我只是在作一个真实的陈述,我只是在尝试着为你揭开死亡的面纱,我只是在尝试着帮你把你自己的眼睛擦亮。

    如果你认为死亡是生命的一个结束、生命的一个毁灭、生命的一个消失,那么,死亡必然显得很可怕。但是我要告诉你,你错了,你根本就错了。错误的根源并不深奥和复杂,一切只是因为你尚不具备整体的眼光。如果我告诉你:死亡无他,死亡就是生命。你相信吗?你很难相信,打死也不相信,你的头脑会拒绝相信,你的头脑根本无法理解,所以无从相信。那很自然,因为你的头脑从小被逻辑训练过,你的头脑从小就被世俗观念的力量根深蒂固地牵引着,所以迟迟无法看穿、看破。但是,如果你的心或洞察能摆脱头脑的旧有观念,哪怕只是一个短暂的瞬间,你也就能逐渐开始瞥见那个真相。                                                                       

    死亡不是别的,死亡就是生命。错不在你,因为发明“生命”和“死亡”这两个词汇的人压根就是一个盲人。这个盲人居然还是一个显得很聪明而不便强烈指责的盲人。一个事物的整体,居然能被这个盲人用两个对立意义的词汇来分阶段描述,这个“思维建立”到“概念形成”的过程似乎很聪明,但聪明的代价是:整体的眼光被思维的二分遮住和卡住了,你跟随着历史上众多的盲人不知不觉地也变成了一个用“聪明”思维来掩盖眼盲的盲人。

    死亡不是别的,死亡压根就是生命。生命持续了N年=死亡发生了N年,头脑打死也想不通这个道理,头脑只会把生命和死亡分割成不同的两头,头脑是一个只会分割整体的高级技术工人,头脑无法不分割。如果头脑不分割,这个高工就会失去工作。

    整体的眼光不是技术,甚至不是高级技术,整体的眼光是你的心,是你的洞察力,是你本有的智慧。整体的眼光不来自你的头脑,而是来自躲在头脑背后的觉知或观照,整体的眼光超越头脑以及所谓的理性和逻辑,整体的眼光可以让旧有的头脑迟早自动崩溃、自我瓦解。

    这就好比:你所谓爱的时候其实也就在恨,恨不是离爱很远的东西,爱一个人也是恨这个人给你自己心灵自由上带来的一个束缚。你爱这个你恨的人,你恨这个你爱的人,这个“似是而非”就是世俗之爱的真相。一个人只要曾经真正爱过并警觉地观照过,他的心就能清楚和明了,但说不出。头脑不能清晰觉察,更不可能真正明白,却总是能意气风发地乱说很多。爱就象生命,而恨就象死亡,一个真正用心警觉地洞察过爱和恨的人知道爱和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那么,这个人也就迟早能透过同样的方式逐渐洞察生命和死亡。 

    同样的道理和运作,死亡和生命压根就是一个整体,你活的时候也正在死,谁告诉你说它们是分开的两个?谁告诉你说死亡在生命的尽头?谁告诉你说死亡是在生命的远处?你死的时候也正在活,谁告诉你说生命只有一次?谁告诉你说死亡是生命的敌人?谁又告诉你说死亡可怕?

    死亡当然可怕,一个盲人把绳子误认为蛇,绳子当然显得可怕,但整个真相只是:死亡 —— 一个成人世界的笑话。你所谓的生命不是真的生命,因为里面暗藏死亡;你所谓的死亡也不是真的死亡,因为里面暗含生命,“不死不活”就是一个人存在或不存在的真相。死亡不是别的,就是一个新的生命的开始;生命不是别的,就是一个新的死亡的发生,从不曾有什么人真正活着,也从不曾有什么人真正死去,你一直在,你一直以“不死不活”的真实状态而存在。

    你也许会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生命也应该来不了两次啊!”

    不能说它错,但我必须要说它片面,真相是: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但同时又能。为什么呢?你不要被哲学家欺骗,哲学家是一些爱玩思维花招却并没有超越思维的人。用整体的眼光,你就能清晰地发觉:从微观的角度看,组成河流的物质随时间发生了变化,它当然不是同一条河流了,你当然也就无法再次踏入。但是,这个结果是建立在“微观”的片面视角基础之上的,所以必须也同时还要看到:它仍然是那条河流。因为从宏观上看,这条河流的整体仍然是这条河流,不管局部怎么变,你可以只是确认它的身份,只是确认它的质 ——有别于两岸的水,所以这条河流仍然是这条河流。哲学家最爱犯的错误就是占据视觉的片面角度来截取真理的一个局部并作极端的陈述而无法自觉。
                     
  

你的生命就象这条河流一样,你是死不了的,但同时,你也已经死了好多次了。你在属于你的生命长河中,你是河流的整体,你根本就是死不了的,死亡是个幻象;但同时,你也死了很多次了,你曾是一棵树,曾是一条鱼,曾是一个暂时忘记了的生命,那是河流的局部形式在变化,死亡是个表象。你从不曾真正死去,你一直都在,你只是认不出自己了。

    现在科学说:至今尚未证实有灵魂的存在,但也无法证实灵魂不存在。我告诉你,如果灵魂是指一个个体(中阴身),它就不能一直存在,但灵魂如果是指整体,那么它将一直存在。真正的灵魂不是别的,就是这个宇宙整体,整个宇宙压根就是一个灵魂,每一个人共用这个灵魂,所以不要用灵魂这个词,它注定被人误解。整个宇宙就是一颗心,每个生命共用这颗心的心性,所以每个生命压根就无法真正死去,这个宇宙的本质就是“无法死去”。死亡是一个神话,“不死不活”就是这个宇宙的真相。

    佛陀说:“你是不生不灭的。”你看出来了吗?佛陀究竟在表达什么?佛陀实际是在表达埋藏在世俗世界里的一个笑话:你一直扎根在永恒和不灭的终极之中,死亡是一个幻像。 

    你的前世既是你,也不是你。欲望维系着你的个性和思想,整个宇宙维系着每一个人的共性——心,你的心就是整个宇宙。这个宇宙本来就是你的心,本来就是每一个人的心,心中的心性无法轮回,无法毁灭,它一直不变;你的个性和思想来自你的欲望,欲望是轮回的能量,是欲望一直在变、一直在传接、一直在轮回。欲望就是生命,欲望就是死亡,心性既不是生命也不是死亡,所以才刚好能由它来洞穿生命和死亡的真相。这个心性,人人皆有,人人都无法失去,因为它就是存在的本质,就是这个宇宙的本质,它本来就是每一个人的觉性,它是空性,它就在当下,它是不灭的,你从来未曾脱离这个本有的觉性,你只是暂时盲了、忘记了。

    契入心性是觉悟和修行的根本,没有这个根本其他一切都是空中楼阁,都是虚无缥缈,都是无本之水。契入的途径根本上有两个:一个是智慧,一个是爱。因为这个心性的特质一面是智慧,一面是爱。这个爱不是一个有具体对象的世俗之爱,而是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爱你身边的每一个动物,爱你身边的每一个生命。爱那一望无际的蓝天,爱那浩翰无边的海洋,爱那悄悄绽放的花朵,爱那沉默无语的星空,爱这个存在本身。

    智慧很好,爱也很好,从哪里进入更易与你的心契合以你自己的直觉感应而定,因为最后殊途同归,你真正获得或溶入其中一方,另一方也自然很快会来。终极的智慧就是无我的爱,而终极的爱就是无我的智慧。

    当语言变成多余、空寂变为喜悦,当你分不清世界和你自己的界线的一天,你就很可能找到了这个心性。你将发现智慧在那里,爱在那里,真理也在那里,而经典却不在那里,知识不在那里,自私不在那里,“我”不在那里。

    唯有“我”不再存在,才能逃脱死亡的追踪,因为“我”目标太大,太显眼,太容易被死亡找到。但死亡无法找到心性,死亡无法摧毁心性,死亡无法伤害心性,死亡甚至无法碰触心性,但心性却可以反转过来追踪死亡、穿透死亡、超越死亡。

    死亡带上了一个面纱居然就摇身变成了生命,但是你可以在科学尚未揭穿它的时候就提前由你自己的洞察来揭穿它,因为这个面纱不在你的外在,而就在你的头脑里面——你的分割思维,你的分裂视觉。面纱半遮住了你的整体眼光、你的整体觉性,从而诱发你自己的头脑不断创造和强化这个生命中最大的幻像。                                                                                                          

来是去,物皆心  

死亡乃生命

错觉即面纱

 

外是内,爱皆恨  

现实乃梦境

当真即笑话

 

得是失,执皆漏

选择乃错失

觉悟即当下

 

万是一,寂皆照

无我乃利他

平凡即伟大

                                                                                                                               作者: 樊思岐 

                                                          

                        

                     思考死亡 是为了活得高贵!

 

“在生命失去意义的时候,活,还是不活?不是个问题。”第三组人物中的韦伯躺在空寂的床上终于想清楚了,但在风雨交加夜晚中的托尔斯泰并没想清楚,在清冷的湖水中的梁济和王国维也没想清楚。韦伯是理性的,他用生命思考死亡,生与死都是没有意义的;而后三者考虑的是生,却用死亡来应对生命,死亡是生命的答案。对于死亡和生命的态度,“祛魅”后的韦伯如同大彻大悟的弘一法师一样,阴阳无别,生死两由之。而托尔斯泰、梁济和王国维的问题,是不知道该怎么活着和为什么还要继续活着。灵魂转向很痛苦,不转向更痛苦,死亡成为惟一的出路。

  为什么活着?怎么活着?宗教中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现成的,不用思考;但对于非宗教世界的凡夫俗子怎么办?如果不得到解决,基本的伦理道德秩序如何建立?其实我们目前面临着同托尔斯泰、韦伯、梁济以及王国维同样的问题。一般人可以不去考虑这个问题,像动物一样活着也不是什么于心不安的事。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不也挺好吗?然而,祛魅化后的现代知识分子怎么办?我们是否已经麻木到意识不到这居然会成为一个问题?苏格拉底曾经质问“雅典的公民们”:你们一门心思贪婪地积累财富,追求名位和声誉,却从不思考和关心如何追求真理、智慧,如何让自己的灵魂升华;难道你们不觉得羞耻吗?

  我们的灵魂已经开始囚伏在物质之中,我们的精神正不可逆转地物态化。如果不意识到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将陷入一个如苏格拉底的雅典一样没有宗教、没有信仰的世界。

  作为自然和动物属性的我们可以没有灵魂;作为人类属性的我们则不能没有灵魂。在祛魅化过程中,如何保证我们被祛除的只是禁锢和咒语,而保留人类属性的精神和灵魂,以至不被还原成动物?祛魅之后人类的生存状况是否会更好一些?谁能帮我们从黑暗中找回丢失的灵魂,帮助我们治愈精神病?梁济的死虽然并未能使这个世界变好一些,韦伯的死虽然也未能使我们看到祛魅之后人类生存状况的好转,然而,他们毕竟使我们“穿越内心的迷雾,看到光亮”,我们知道毕竟有人在用生命思考和寻找。

  周宁说他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来写这部小册子,而事实上他对书中人物的思考已经20多年。20世纪80年代在遥远的青海,大家虽年轻,却常在一起谈论生与死这种惆怅话题。李叔同和苏曼殊的惊艳人生,便是经常被援引的例证。不过,那时周宁更多是从生的角度审视二人,靠近和体验二者的心灵。多年以后,当周宁将二人一起放在死亡的论题下加以辨析时,才多少懂了二人的惊艳人生。物质带来的幸福“只是一种动物性的幸福,出现的时候不可靠,持续到永远又不可能。人只有在向往神性中才能获得终极的幸福”;只有在精神世界里,我们的灵魂才能安享。

  至情至性加上刀锋一般犀利的思想,由此思考生命,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即便是厦门温暖的海风也吹散不了来自韦伯灵魂的阴冷,《人间草木》这本书对周宁来说应该是个必然。灵性生活是一种责任,或许是为了担当,也许是为了推卸,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与读者分担与分享,因为这是我们整个人类的问题,是我们整个社会的问题。我们不是宗教社会,但我们也希望有灵魂;我们不是圣人,但我们同样希望把灵魂留在高处。


                                       古筝:知道不知道



吴教授指出,一,迷悟存于我们的一念之间。一念迷,佛为众生;一念悟,众生为佛。因此,要把握好这个心,要转迷成悟。二,苦乐存于我们的一念之间。痛苦和快乐都是我们的感受,地狱和天堂也是我们的心的变现。三,既然迷悟、苦乐都在一念之间,我们就要用智慧去转化环境,不受环境的左右,作自己生命的主宰。四,通过用智慧转化环境,我们就会生活在快乐光明的世界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人体探秘——揭开生命的面纱_
拳学
​《经验生命》      智诚师父
生命不仅仅如此 137
如果生命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者?#生活感悟
有生命的石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