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全的医疗大楼设计模板,这样才是『患者为先』


背景介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由台塑关系企业捐建,是一所融医疗、教学、研究、预防及康复于一体的非营利性大型三级综合性医院。医院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地区,占地面积94900㎡,总建筑面积225000㎡,规划床位1500床。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共3栋楼,包括医疗大楼、综合楼和行政及动力中心楼,二期工程为专科楼和科研楼,建筑面积约为9万余平方米。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建设,没有采用目前流行的三段式建筑布局,没有大面积的建设用地,亦没有使用高大上的建筑材料,更没有“惊艳”的造型,甚至在住院楼内没有为医生设置办公室!但最终呈现出的却是宽广的院前广场、功能齐备的科室、最高效的流线,虽然没有华丽的设计,但出处体现着独特的个性,整体贯穿着鲜明的“长庚”特色——简洁、高效,以“患者”为中心。

一、没有玻璃窗的“通柜式”服务大厅

从医院的正门进入,右手边是挂号缴费区,挂号、复印病历、咨询等功能都集结在这里,实现“通柜式”服务,挂号处、收费处、取药处均未设置玻璃窗,目的是为了实现与患者零距离的交流。作为医院人流最密集的公共大厅,500多平方米的面积也使这里成为医院最宽敞的地方,为了避免排长队的现象,医院设置了等候座位176张,并建立资讯系统,让患者取号坐等就诊。缴费区对面是门诊领药区,作为医疗服务的最后一个环节,患者由此取药后,即可出门离开院区。

据介绍,患者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进行预约挂号,可以享受“三挂”特色,即直接挂至看诊医生、直接挂号至具体诊室与精确的挂号看诊时间。患者到院后直接到相应的科室就诊,过号的患者只需于当诊时间内至现场,在告知护理人员后,再隔两个看诊序号,即可进行看诊。挂号费用,可在检查、取药时一并缴纳,由此减少患者的临柜次数,也形成了“先看诊后缴挂号费”的特色。

挂号处、收费处、取药处均未设置玻璃窗,目的为了实现与就医者零距离的交流

二、“消失”的分诊台

来到医院的诊区,患者基本上找不到分诊台,但会有社工和志愿者引导患者到相应的诊室。诊间外的墙壁上挂有电子屏,显示着下一位看诊的患者号码。

为了让医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对患者进行诊疗与交流,在儿科、妇产科、内分泌科、肾脏内科、神经内外科等专科看诊区域,专设了报到柜台,护士将提前为患者进行体温、血压、脉搏、血糖等基础性的查体,完成看诊所需的基础信息录入。跟诊护士可提前为医生核对患者的基础信息,全程帮助医生完成患者看诊的辅助工作。

三、有入口无独立大厅的住院部

医疗楼共3个主入口,北连天通苑地铁站,方便就医者就诊,也是医院的正门方向;西临立汤路,开通了急诊专门入口,为急重症患者争取最佳的抢救时间;东南为住院部入口,可直接到达一层的中间位置——住院中心,在此可办理入住手续,唯一不同的是,医院并无独立的住院大厅。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可以使医事人员和护理人员能够协同管理,为患者节省时间和精力,同时也为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前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避免入院后可能发生的意外。

人流最密集的公共大厅约500多平方米,为了避免排长队的现象,医院设置了等候座位176张

四、精准设计的诊室

医疗楼内共设有97间诊室,其中80%都是标准诊室,从房间面积、设施配置等均是标准化设计。根据台湾长庚医院设计团队的“标准化”设计经验,为保证每位患者的看诊质量和隐私,将一般诊室的面积设置为19.7㎡,可同时容纳一名医生、一名跟诊护士和一名患者,诊桌、椅子与其他辅助设施均按照精确尺寸设计。妇产科诊室与其他科室的空间有所不同,更加重视就医者的隐私,如同套间一般,设有4~5个小空间,在妇科诊室的隔壁设有B超检查室,由一道门相隔,患者无需出诊室便能够完成检查。

一般诊室的面积设置为19.7㎡,可同时容纳一名医生、一名跟诊护士和一名患者

1、“长庚定制”的设施

诊室内的设施也均为标准化设计,柜子的高度、桌子的大小等都是“长庚定制”的规格。耳鼻喉诊室与标准诊室略有不同,水池的位置离患者较近,方便医生随时为患者清洗。

2、一间诊室两扇门

标准诊室一般为两扇门,一扇连接候诊大厅,一扇与隔壁诊室互通,可算是医生的专用流线,方便医生随时根据患者的需要更换诊室,公开透明,保证患者权益。

3、即时的信息系统

诊室内的信息系统是长庚医院开发后的改良版,医生可以查到患者所有相关检查的信息,检查结果、排诊情况等均会显示在该系统内。比如患者需要CT检查,在放射科完成检查的同时,影像会马上传至医生的电脑上,达到同步化。

4、小窗口大作用

为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门诊间对外的墙壁上开设了一个小窗口,患者挂号后,直接在诊室外候诊,将挂号单从小窗口投入,跟诊护士根据挂号的先后顺序为患者排号,并在电脑上输入相关信息,待医师接待患者时,就可直接问诊。如此跟诊护士帮助医生解决医疗以外的全部事情,医生需要做的就只是医疗诊断和输入,分工明确提高了就诊效率,保证了诊疗效果。不仅方便了医师快速诊断,也明确了就诊顺序,避免因此造成医患纠纷,极大提升医院的服务品质。

五、设置更衣室的放射科

放射科专门设置了男女更衣室,为患者提供蓝色的检查服。检查室里备有成人和儿童的各种防护铅衣,铅衣不仅配有患者穿的,还备有辅助拍摄时患者家属穿的。

六、卫生间开通直达样本架的窗口

医疗楼一层的核心位置是服务量较大的抽血柜台与检体搜集中心,这里有一项很独特的人性化设计,检体搜集中心门外即为男、女卫生间,卫生间有一个直接通向送检样本架的小窗口,避免了患者拿着尿便样到处跑的尴尬。

七、服务功能齐全的智能化病房

在北京,“一床难求”的情景并不少见,针对现状,医院设立了住院服务中心,由院方统一调控病床使用,保证了患者入住的公平性,同时方便患者住院前的检查,提高病床的使用效率,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

病房以三人间为主,每张病床都设有隔帘,墙面的登记卡片使护士一目了然,床头柜的高度也与病床齐头

1、为患者定制的配套设施

病房以3人间为主,但每张病床都配有隔帘,可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登记患者信息的卡片也从床尾移到了床头上方的墙面,使护士一目了然;床头柜的高度与病床齐头,柜子抽屉的设置均考虑方便患者的使用。

病房内的灯分为床头灯与床尾灯。床尾灯均为LED的雾化光源,柔和且温馨,不刺激视觉;床头灯分三段式,强弱光源由患者自由掌控,不会直接照射患者眼睛;病床尾部的上方是中央空调,仅设置了三面吹风,面向患者的方向没有吹风口。

2、智能化的辅助系统

病房卫生间的淋浴喷头下面都有可以折叠的椅子,供患者坐着淋浴,病床旁、淋浴的地方和坐便旁都设置了报警拉绳,即使患者摔倒在地上,也能触碰到;病房墙壁上还配有护理面板,上面有红绿两个按钮,护士按下绿色按钮,室外绿灯亮,说明病房里已有护士进行护理服务,按下红色按键,室外红灯亮,病区警报也会响起,说明这间病房有患者急需护理,其他医生护士可迅速向此集结;医生全部在开放式的护士站办公,住院患者可以随时找到他们;医疗专用电梯设有红外线感应装置,一旦有一辆平车进入电梯,电梯在其他楼层就不会再停,直接把患者送到指定楼层。

3、所有病床全部为推床

在医院内,所有的病床均为推床,而移动范围是全院区域,也就是说患者去哪里检查根本不需要移动身体,完全无障碍的在医院内通行。病房门的设计很大程度依照病床的尺寸而设定,推进至电梯,电梯门也是适应其大小而定制的,即便推至门诊,门诊门亦可通过。走廊的设置在三张病床的宽度,当病床交错时可顺利通行,与手术室内的设施也完全适用。床头安装的定位器包含插座、开关、电话、护士呼叫,即使离开了墙面呼叫设置,护士也随时能够找到患者。

所有的病床均为推床,移动范围是全院区,患者不需要移动身体完全无障碍通行

4、设有母婴同室病房

母婴同室为长庚医院病房的一大特色,考虑到产妇初为人母的心情,同时借鉴国际上“产后即注意增进母婴接触”的理念,特将婴儿床与病床设置在一起。病房内还设有沙发,方便家属前来探望。母婴同室病房设有两张床,规格与标准病房相同,随时可改做普通病房,展现了极高的利用率。

母婴同室一屋两床,病房的规格与标准病房相同,随时可做普通病房,展现了极高的利用率

八、极为宽敞的护士站

护士站是集办公、接待为一体的超大使用空间,站内中间为护士公共使用的办公桌,四周围绕各个护士的办公台,直接面向住院患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小型护士长办公室紧邻护士站,也秉承了长庚以患者为先的精神,将最多可能的服务空间让位于患者。

护士站是集办公、接待为一体的超大使用空间,中间是一张大办公桌

九、“无限可能”的辅助空间

位于住院区的辅助空间可谓“包罗万象”,涵盖设备间、治疗准备室、弱电间、仪器室、库房、讨论室等,还配有制冰机,供发烧、疼痛的患者使用。设备空间设置得相对较大,虽然这样可能牺牲掉病房的空间,但是作为以后预留发展的空间十分有必要的,目前机电设备只占用了50%的空间。同样,空间内也预留出20%以上的电源使用余量,延长了使用时间,达到可扩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五层的妇产住院区域有别其他,依其特点及需要设置了一间婴儿游泳室,并且使用大面积玻璃作为墙面,满足家属观察婴儿的需求。

五层的妇产住院区特设一间婴儿游泳室,以大面积玻璃作为墙面,满足家属观察婴儿的需求

十、灵活可控的诊室规划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可以说在空间开发利用上已经展现出无限可能,连最重要的诊室也被充分利用起来。

1、整合式科室设置

为免去患者检查的奔波之苦,更快速地为患者提供全面、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建筑空间上也进行了整合,心脏内科与外科整合为心脏中心,神经内外科整合成神经中心等,各个中心的整合与建立,形成了以患者与疾病为中心,多个专科专家组成团队进行协作的诊疗模式,即“整合式医疗”。


患者可将挂号单病历从门诊间的小窗口投入,跟诊护士依序排好,避免纠纷


2、打破科室固定的常态就诊模式

鉴于医院内所有功能都集中设计,空间非常紧凑,公用面积又较大,因此诊室的使用显得较为紧张。因此医院基于整合式医疗的基础上,将各个科室按大区域规划,根据每天统计数据,判断第二天就诊人员的趋势,以对诊室进行“变换”,打破目前科室固定的常态就诊模式。比如今天骨科的挂号人数比较多,那么可多增加骨科的就诊室,如果该科就诊患者较少,诊室则让出给其他科室使用,如此灵活的安排,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除了变换科室作用,也会适当的减少科室,节约医生患者的时间,节约医院资源,降低医院运行成本,减少医院建筑及设备的损耗,达到空间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3、可“移动”的门牌

科室门口的一侧墙壁上均设有叫号系统的标示牌,非一般常见的LED电子版面,而是可活动拆卸的实物版面,以此配合科室的灵活配置,根据每日就诊情况放置相应的科室标识牌。标志牌内容包括科室名称、医生姓名等,全面展示科室及医生信息。


科室门口的标示牌可活动拆卸,以此配合科室的灵活配置,标志牌内容包括科室名称、医生姓名等 ,全面展示科室及医生

十一、暖心的内部装修

1、时尚温暖的木质材料

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医疗环境,装修的物料,从选材到采购,都确保为一等品质。医院大量运用了天然和人造材料,突出多个体块的融合,建筑墙面主要使用了木材和纤维水泥,与局部的窗户隔断,形成充满张力的对比。这种材料的精心搭配还延伸到室内空间。


医院大量运用了天然和人造材料,突出多个体块的融合,建筑立面主要使用了木材和纤维水泥

2、暖色调的色彩设计

色彩设计主要采用暖色调,使之有阳光感。如病房内部的核心设计是粉色而鲜活的生活墙,面对着天蓝色的窗户,病房内充满温馨色彩,加上周围健康环境和60万生命力的流动,体现出健康和活力的理念。

无障碍扶手几乎是每所医院的必备,清华长庚医院的扶手除具有使用性之外,其材料质感非常亲肤,采用原木色,细节之中体验到温暖,融入家庭气息。


扶手除具有使用性外,其材料质感非常亲肤,细节之中体验到温暖,融入家庭气息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用地面积:94800㎡
总建筑面积:225000㎡
床位数量:1500床
建设时间:2010年—2014年11月
项目投资:10亿元(含设备)
获得奖项:北京市建委“结构长城杯”金质奖


来源:建筑科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打造合理、高效的 ICU?
[今日头条]于细微处见精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中重度病房目击记/朱教贵
医护人员面临至暗时刻,依然坚守岗位!新华医院成人与儿科双线作战,患者收治不停顿
【介入园地】奥地利OWS医院学习见闻
重症高峰下的杭州医生
艾滋病老人, 被欲望击垮的晚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