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鸳鸯——品读花间词(20)

品读花间词(20)——作鸳鸯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

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南歌子

这首小令是温庭筠《南歌子》系列词作中的第一首,明丽自然而富于情韵,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起句“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注家对此有三种不同的解释。其一便是待嫁女子手携金鹦鹉,身穿绣着凤凰的彩衣,形容女子服饰形貌之华美。其二是为描述女子眼中所见之少年郎,此少年贵公子手携金鹦鹉,身穿绣凤凰的衣裳。其三是俞平伯先生注解,指女子手头正在做着一小一大两样针线的绣件。这三种注解各有各的道理。

温词常易引起类似的理解上的歧义,但并不妨碍我们理解和想象词中的意韵。这里笔者认为第二种理解更为融通。即为女子眼中看到的少年公子形象。因为下文有“偷眼暗形相”一词,即那女子暗中顾盼,打量她意中人的相貌风度。如果她眼中正是这样一位衣饰华美、仪态潇洒的少年公子,“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翩翩而来,那么最后发出“不如从嫁与,作鸳鸯”的心声,则全词意韵正好贯通顺畅。

再则,晚唐时期,仕宦富贵之家日常生活起居依然奢靡讲究,衣饰华美。唐章孝标有首《少年行》:

平明小猎出中军,异国名香满袖薰。

画榼倒悬鹦鹉嘴,花衫对舞凤凰文。

手抬白马嘶春雪,臂竦青骹入暮云。

落日胡姬楼上饮,风吹箫管满楼闻。

诗中的射猎少年鲜衣怒马,衣衫上绣的正是凤凰对舞纹。这说明男子衣饰图案上也是绣有凤凰的,与此词中“胸前绣凤凰”一句正好吻合。所以,此解最能自洽,且圆融贯通。其他两解作为对女子的形容修饰,虽意境也很美好,而且意思也通畅,但在韵味上要差了许多。

这首小词颇有民间歌谣余风。词中写了两个人物、三只鸟。

禽鸟中,前面的凤凰勾生出后面的鸳鸯,后面的鸳鸯又加深了前面凤凰的比兴、象征意义;鹦鹉、鸳鸯为真鸟,凤凰为假鸟;而鹦鹉与凤凰是眼前所见之实鸟,鸳鸯则是想象中之虚鸟。

人物中,贵公子由少女而活现,他的存在又影响着全篇每一句,少女因贵公子而动情,遂幻化出种种痴语;贵公子乃少女眼中映影,是为虚,却有正面描摹,形象具体可见;少女乃词中主人公,是为实,却多侧面表现,唯得其风流神韵。“不如从嫁与,作鸳鸯”是少女暗暗打量了少年后的思想活动,直率、深情,韵味隽永。

对于温庭筠的这首《南歌子》,正如清谭献《评词辨》中云:“尽头语,单调中重笔,五代后绝响。”他认为“不如从嫁与,作鸳鸯”这样直白痛快的话语在小令中显得格外突出,是晚唐五代后的绝响。而李冰若《栩庄漫记》:“不如从嫁与,作鸳鸯”,盖有乐府遗风。李冰若品词素以感性见长,这等评语十分准确。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温庭筠写爱情的词,最明朗的像‘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他至多只能说到这样,与韦庄的作品比较起来,仍是婉约含蓄的。”此话怎讲?原来与温庭筠齐名,同是花间派名家的晚唐著名诗人韦庄也有《思帝乡》一首,意韵相似却更为大胆直白、憨直泼辣,且有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劲头:“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怀春少女与风流少年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立即决定要嫁给他,即使将来被抛弃也不羞愧。可见,几千年来的一见钟情也大抵是不变的。

不过,唐时的某些风情和诗意是特定的。如宋人李清照有词句云:“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羞怯避客之女儿情态历历在目。和温庭筠这首《南歌子》及韦庄的《思帝乡》进行比较,唐宋词中的某些差异是可以体会到的。这种差异也可以说是民风的差别,更可以说是两个不同时代的差别。

《南歌子》为唐教坊曲名。调名出自西汉张衡《南都赋》“齐僮唱兮列赵女,坐南歌兮起郑舞”句,入“仙吕宫”。应当说,《南歌子》的内容和风格最早与民间男女清明郊游欢会有关。

清明郊游的风俗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山林河边,男女相会嬉戏是重要内容。到了周代,郊游风俗得到了官方的正式承认,并将“会男女”的内容写进了国家的法典。《周礼》中就有说:“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如果官方没有做好这项给青年男女创造机会的工作,可能还要受罚。

《诗经》就有这样的描述:“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在那桃花盛开、春水涣涣的溱河和洧河岸边,一群群青年男女正手执香花香草,一边互相调笑,一边沿河游观。民风奔放活泼。

到了汉代,郊游之俗由“仲春之月”缩减为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即所谓“上巳节”。节日期间,无论帝王还是百姓,都要到水边洗濯,以除不祥,但在民间上巳日却仍然是男女欢会的佳节。

张衡在《南都赋》里写到:“于是暮春之禊,元巳之辰。……男女姣服,络绎缤纷……于是齐僮唱兮列赵女,坐南歌兮起郑舞,白鹤飞兮茧曳绪。……夕暮言归,其乐难忘。”可见场面阔大,士女杂集,歌舞繁华,较之先秦时期男女郊游,实有过之。可见《南歌子》一词应当最早与民间这种男女欢会佳节有关。

《南歌子》作为词牌起源于何时?据《白香词谱》,“至唐刘采春另有《南歌子》词,系五言绝句,与此无涉也。”

刘采春是中唐时期的江南女艺人,与鱼玄机、薛涛、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元稹任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时,刘采春随丈夫周季崇来到越州,深受元稹的赏识。元稹《赠刘采春》称她“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足见刘采春的漂亮与才艺。

刘采春歌舞所取的乐词是五言四句的《南歌子》。而温庭筠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最后三字为一句。所以可说《南歌子》起源于刘采春,而定型于温庭筠。说温庭筠创制了《南歌子》词牌也无不可,说是改良者也许更准确。《南歌子》作为一种词牌,最早咏题本事的应是晚唐的温庭筠。他的数首《南歌子》均是咏男女之情的,且都有乐府民谣风格。

温庭筠这首《南歌子》词中的“鹦鹉”、“凤凰”、“鸳鸯”,托喻于三种美丽飞禽,生动形象而又巧妙妥帖,将女子那种爱恋倾慕的心情表达得深切动人。和这些成双成对的美丽飞禽一样,那颗少女扑通扑通直跳的春心仿佛也展翅欲飞一般。此词以如此直接的方式表达了一位女性看到意中人时以身相许的心理活动,迷恋、冲动的情态悠然可见。

古代女子多是幽居深闺,鲜有能接触年轻异性的机会。温庭筠的《菩萨蛮》等诸多词作即是表现了深闺女子的幽情闲愁,这首《南歌子》却以清新洒脱的语句,描绘了一位敢于主动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在温词中是难得的。

这个词中的女性形象也许是虚构的。但在古时候,遇到意中人后大胆追求的女性倒是不乏其人。隋朝杨素府里那位慧眼识英雄的红拂不是和李靖私奔了吗?汉时富豪之家的千金小姐卓文君不是和司马相如宁愿在街头卖酒也要长相厮守吗?秦淮女子柳如是不是敢于化妆成男子去见心仪的文坛领袖钱谦益吗?

这里还有个故事,很是凄美动人。北宋才子苏东坡有首词《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意境极其幽冷清寂,意旨深远,历来为人称道。据《宋六十名家词·东坡词》载,这首词原有一小序,讲了一个故事:

北宋哲宗绍圣年间,在广南东路的惠州(今惠州市)白鹤峰几间草屋内住着当朝名臣苏轼和他的家属,白天开荒种田,晚上读书或吟诗作词。

说来也怪,每当夜幕降临之时,便有一位妙龄女子暗暗来到苏轼窗前,听他吟诗作赋,常常站到更深夜静,露水打湿了她的鞋袜也浑然不觉,听到会心处她还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小声吟读。

这位夜半的不速之客很快就被主人发现。一天晚上,当这位少女来时,苏轼轻轻推开窗户,想和她谈谈,问个究竟。谁知,那位少女像一只受惊的小鹿逾墙而去,消失在夜幕之中。

不久,苏轼便得知。原来在离苏轼家不远的地方,住着一位温都监。他有一个女儿,年方二八,生得清雅俊秀,知书达理,尤其喜爱阅读东坡学士的诗歌词赋,常常手不释卷,达到了入迷程度。神往之余决定非苏学士这样的才子不嫁。因此虽然过了及笄之年,却尚未嫁人。自从苏轼被贬到惠州之后,她一直想寻找机会与苏学士见面。怎奈男女有别,只好借着夜幕的掩护听苏学士吟诗,在她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苏轼了解真情之后十分感动,他打定主意要成全这位才貌双全的都监之女。苏轼认识一位姓王的读书人,生得风流倜傥,饱读诗书,抱负不凡。便找机会对温都监说:“我想在王郎与令嫒之间牵根红线,让令爱早遂心愿。”温都监父女都非常高兴。从此,那女儿便闭门读书,或者做做女红针黹,静候佳音。

谁知,正当苏轼一家人在惠州初步安顿下来之时,绍圣四年(1097)四月,哲宗又下圣旨再贬苏轼去琼州。琼州远在海南,“冬无炭,夏无寒泉”,是一块荒僻的不毛之地。由于催得急,苏轼只得把家属留在惠州,只身带着幼子苏过动身赴琼州。全家人送到江边,洒泪诀别。苏轼想到自己这一去生还的机会极小,也不禁悲从中来。他走得如此急促,心情又是如此恶劣,哪里还顾得上王郎与温家女儿的婚事呢?

而温家女儿从此变得痴痴呆呆,郁郁寡欢。常常一人跑到苏学士在白鹤峰的旧屋前一站就是半天。渐渐她连寝食都废了,终于一病不起。临终,她还让家人去看看苏学士回来没有。死后家人遵照她的遗嘱,将她安葬沙洲之畔,坟头向着海南,希望能看到苏学士归来。

元符三年(1100),徽宗继位,大赦天下,苏轼才得以回到内陆。苏轼再回惠州时,温家女儿坟前已是野草披离。站在墓前,苏轼百感交集,潸然泪下,吟出了这首《卜算子》。

这个故事最早的来源是《古今词话》转引的龙辅《女红余志》里的一段话:“惠州温氏女超超,年及笄,不肯字人。闻东坡至,喜曰:我婿也。日徘徊窗外,听公吟咏,觉则亟去。东坡知之,乃曰:‘吾将呼王郎与子为姻。’及东坡渡海归,超超已卒,葬于沙际。公因作《卜算子》词。”毛晋《宋六十名家词》于东坡此词下将语意相近的这一段情事附上,遂将这层意思推而广之。

当然,这种说法受到了后人的质疑,笔者倒以为不必急于否定。这个故事也许是假的,但无数类似的真实事例却是史不绝书的。遥想当年,这位十六岁的妙龄少女天生丽质,又能吟诗诵文,堪称是“秀外慧中”,眼界较之平常人家的女孩儿自然高一些。想来她不甘于生活的平淡庸常,不甘于此生只能与凡俗男子为伴侣,以青春期特有的热烈与执著奋力一搏,大胆做出让时人惊异之举,从而让自己也越出了平常人家的生活轨道,成为一种“另类”——只有当苏学士做出了为她做主择婿的承诺后,她才能平静下来,才有心情去做那些女儿家的日常功课,才有耐心去等待美好时刻的到来。

以我们的猜测,其实她未必非苏学士这样的名士不嫁,苏学士为她选择的王郎应当是位文采风流的理想夫婿。因为爱慕苏学士,所以信任他的眼光,所以接受他的热心相助,所以在焦灼中等待,所以在燃烧中凋零。

“我的爱情我做主!”这是一个何等眼光的奇女子,对自己的爱情不肯降格以求,不肯辜负自己内心的情感,不肯放弃对生活状态进行选择的权利和自由,尽管“千帆过尽皆不是”,她却“拣尽寒枝不肯栖”,其状又何其决绝!直至让自己的生命像花儿一样过早地凋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洞庭·吟月词班第六讲-南歌子
唐词鉴赏-南歌子·手里金鹦鹉(温庭筠)
筋书之圣——温庭筠的上乘之作——《南歌子》 - 诗词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
《南歌子》的创作要点~知识课堂
飞扬行、草书苏轼早期巅峰婉约词佳作《南歌子》(外两篇)
苏轼这首《南歌子》是写官伎舞女的清新脱俗,为何千百年来无人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