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亲熬制的红薯糖(图)
固镇朱晓军
红薯在上世纪70年代,每当进入腊月,村庄的上空便飘起一阵一阵红薯的香甜味道,这是村里人在制作红薯糖,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那时候,制作红薯糖是家家户户必须做的一件事情。一是收获的红薯太多,地窖里藏得满满的,稍不注意,红薯就会烂掉,别说吃红薯糖,就是连红薯也没得吃;二是给辛苦一年的家人一点甜头,那时候,糖类价格不仅昂贵而且供应十分紧张,所以全家齐动手,制作红薯糖就是每年冬季的必修课。经过清洗、蒸煮、挤压、熬制、凉糖等几道工序,香甜的红薯糖就制作好了。
头一天,要把红薯从红薯窖子里扒出来,这就得让身材矮小的我,钻进地窖里,一个一个递出窖门,每一个红薯母亲都认真清理,把残留的根茎、坏死的表皮、粗糙的疙瘩都一一削去,耐心地搓洗。
第二天,天蒙蒙亮,红薯就被放进家里大小两口铁锅里,父亲在炉腔里架起昨天劈好的木材,红通通的火花,欢快地在炉腔里跳跃,等到我们起床的时候,红薯已经熟透了,散发着甜腻的香味,母亲从大锅里捡出几个暄软的红薯给我们当早饭吃。
接下来,就是力气活了,必须由父亲担当主角。父亲用家里的擀面杖在铁锅里搅拌,一圈一圈,把块状的红薯搅拌成红薯糊糊,父亲的面颊湿漉漉的,不知道是矮小厨房里到处乱窜的蒸汽蒸的还是热出的汗水。母亲把事先发好的大麦芽放进锅内,等待红薯进行糖化。
母亲把大水缸清空,上面搁上一块厚重的大木板,把红薯糊糊舀到一个布袋里,父亲就在水缸上面的木板上进行挤压。这是父母亲配合默契的一道工序,母亲要时刻保持锅里红薯糊糊的温度,温度高了,烫手,无法进行挤压;温度低了,红薯的汁液挤压不出来。父亲用力挤、压、摁、揉、搓,红薯的甜汁从布袋里一点一点地流出,打开布袋,倒出红薯残渣,母亲默契地从锅里再舀出红薯糊糊,倒进布袋,父亲接着继续挤压。这一道工序费时费力,有时候,我们中午放学,父亲还没有挤完,我们看着水缸里青黄色的红薯汁液,忍不住也要喝上一口。
熬糖更是个技术活,火候很重要。开始火力要猛,逐渐将火力减小弱,要边熬边搅动,既加快水分蒸发,又防止锅底焦化。低矮的厨房里,烟雾弥漫,使原本就不亮的15W的电灯更暗了些,但是这间充满烟火味的低矮小屋,却另有一股温暖而亲切的感觉,我们姐妹就站在锅边等着,闻着红薯糖的焦香,每人手上拿着几个高粱秸秆做的小棍棍,随时准备缠糖稀吃。父亲把一根筷子放进锅中,筷子能够直立,就说明红薯糖的浓度差不多了,我们眼睁睁地盯着直立的筷子,就像叽叽喳喳的麻雀叫唤起来。“爹,先给我缠糖稀。”“爹,先给我缠糖稀。”
父亲慈祥地看着雀跃的孩子,从小妹开始,逐一给我们缠糖稀,明亮的糖稀,冒着温热的气息,缠在高粱棍棍上。我立刻跑去邻居家炫耀,引得左邻右舍的孩子也蹦跳着前来,父亲和蔼地给邻家的孩子也缠了几根糖棍棍。这些是我们最原始的棒棒糖,我们吸着、舔着、互相引逗着,淘气的男孩,还会用两个糖棍把糖稀变换花型,一会拉长,一会变短,一会纠结成一个大圆球—一阵开心的把玩之后,糖稀统统进入肚子,嘴巴四周还残留着黏黏的糖丝,不小心黏上灰尘,就变成一个个小灰猫了。
母亲把糖稀盛到撒了面粉的簸箕里,一勺子一摊,冷却后,硬邦邦的一块,什么时候想吃,母亲就会用刀砸开一块,不规则的形状,大小不一,又会引得我们一阵抢夺,当然,不是真的争抢,最大的那块总是会留给最小的妹妹。
时光开始跑快了。如今,红薯糖被抛在时光的后面,定格在记忆的末端。它们偶尔出现在农村年前的集市上,但是,那些已经不是纯正的红薯糖,里面被商贩加入了各种添加剂,粘牙,红薯的味道大打折扣。母亲电话里说:“快回来吃糖吧,105斤红薯,你姐和你姐夫,熬了两天,熬出了18斤红薯糖!”
在这个冬日,我是如此想念那些纯粹的红薯糖,那种甜渗透到我的思念里,父母熟稔的手工熬制过程一遍一遍在我的梦里演绎,这种不可捉摸的怀念,千丝万缕,无法排除,也无法明说。我要赶紧带着孩子回老家,让他尝尝最地道的红薯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熬糖-红薯糖·米糖·麦芽糖
那些年,父母那些手艺,都不过是为了让我们能吃饱穿暖
【图文】金丝鸟窠的做法大全,怎么做如何做好吃
腊月里的红薯糖
难忘那年换大米
逆境中的抉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