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市立医者爱撒坦桑 48年来19名市立医生赴坦桑尼亚救死扶伤


我院作为青岛最早的、由政府举办的公益医院,其服务社会民众、承担国家使命的传统,构成医院重要的生命基因,因袭百年,血脉相传。其中,在广袤的坦桑尼亚红土地上,留下了几代市立医院人的汗水和足迹。1968年以来,我院先后派出各个专业19位医生,参加援坦医疗工作。

孟广明:一封无法送达的家书


已退休的耳鼻喉科孟广明主任,保留了厚厚两沓的照片、书信,记录上世纪八十年代,参加第十批援坦医疗艰苦又难忘的两年。


孟主任介绍说:“1987年9月,我乘坐了18个小时的飞机到达坦桑尼亚,住在首都多多马的经待处。经过几天熟悉环境、工作交接后,38人的医疗队分成4组去往不同的地方。”

80年代援坦


孟主任所去的木索玛是当地的边远地区,门诊、病房都是平房,诊室里就一张桌子、一个站灯,药品、器械都是中国医疗队援助的,一间50多平方的病房里摆放了20多张钢丝床,条件十分艰苦。”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孟主任积极开展工作,为2岁多的孩子切除喉部肿物,在全麻下为患者取外耳道异物、气管异物等,受到了病人及当地政府的欢迎及赞扬,坦桑尼亚的开国总统尼雷尔还会见了他们。


孟广明为手术后患儿换药


问及援坦期间最难忘的事时,孟主任说:“我在坦桑尼亚的两年中,曾3次染上疟疾,发高烧、头痛、乏力、全身关节酸痛、忽冷忽热,都是一边治疗,一边坚持工作。还要冒着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这些都没有把我打垮,最难熬的就是想家。那时候没有手机、网络,甚至连电话也很少,只能靠书信来往,一封信有时需要40多天才能收到。”说到这里孟主任忽然眼眶湿润了,他的老伴儿高青华老师给我讲了“一封无法送达的家书”的故事。



孟主任的老父亲因脑血栓后遗症常年卧床,临行前一天,孟主任不忍说出即将出国两年的实情,只是告诉父亲要到外地出差一段时间,搀扶着老人坐在床边,为老人最后一次洗头、理发。在坦桑尼亚的两年中,妻子在信中每次都无微不至地介绍老父亲的身体情况,时有感冒、肠炎等等,好在只是一些小毛病,给了孟主任莫大的安慰。1989年9月孟主任完成援外任务,回到日思夜想的祖国,见到妻子、女儿,急切地询问老人的情况时,妻子才婉转的告诉他,在他走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老父亲因感冒诱发肺部感染,终因医治无效去世。为了能让他安心工作,妻子整整瞒了他两年!




第24批援坦医疗队员孙龙、朱健、谢伟峰:舍小家为大家



48岁的眼科医生朱健是第二次报名援坦。当他告诉父母要去非洲工作两年时,同样做过医生的父母迟疑了一下之后同时说:“去吧,为国争光,支持!”朱健说,上世纪七十年代他的父母响应国家号召援助西藏,条件艰苦难以想象。儿时对父母的崇敬和理解,成为他报名援坦的内心情结。




重症医学科医生谢伟峰接到培训通知的那一刻,正在科里抢救病人。他交接完科里的工作后,内心忐忑不安,不知如何向家人启齿。爱人是军医,从事繁忙的门诊工作,经常不能按点回家。女儿刚六岁,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家人得知这一消息后,却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含着泪水帮他整理行李。他无法表达内心对她们的愧疚,眼眶充满泪水。




44岁的心脏外科的医生孙龙说:“来坦桑半年,好多白发都是在这里长出来的。父母都已经80多岁,也都是医务工作者,为了我,他们学会了 QQ视频。春节的时候,特别想吃一口妈妈亲手包的饺子,新年的钟声敲响时,留下了想家的泪水......”




48载市立医者的援坦足迹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19683月,我院产科医生王志荣作为山东省第一批援外医疗队队员乘坐“耀华”号轮船,远涉重洋,奔赴万里之外的非洲土地,拉开了山东省医疗队无私援助工作的序幕。



1968年援坦医疗队女队员们在乘坐我国“耀华”号远洋巨轮出发(左一王志荣)


在三年半的医疗援助工作中,王志荣和队员们一起背着器械、担着药物,翻越高山、穿过草原、顶着炎炎烈日的炙烤,冒着野兽出没的危险,常常跋涉数十里下乡巡回医疗。在当地最落后的马赛族部落,她为一名产后胎盘滞留、生命垂危的产妇接生,在没有任何器械和用品的情况下,用酒精消毒双手取出胎盘,母婴平安。当地群众对中国医疗队给予至高尊重,每逢医疗队员到来, “旗那”、“莎菲”(中国、医生)的欢呼声在部族中不绝于耳。 



第一批援坦队员王志荣和队员们送药下乡

第四批医疗队成员、内科医师耿洪业,多次为坦桑尼亚政府总理等高级官员看病,精湛的医术受到坦方高度赞扬。



1976年7月,市立援坦医师耿洪业与医疗队员在米库米过家野生动物园前合影(左二)

第六批医疗队成员、眼科医师王守境,援坦期间看门诊数万人次,开展手术500余次,为200多名白内障失明者做手术,使他们重见光明;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王守镜与坦桑尼亚总理索科日内(右二)


第七批医疗队员、外科医师赵经郊抢救了上百名危重病人,开展了颅脑、胸、腹等大手术,使许多病人转危为安;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援坦第七队的外科医生赵经郊(后排左五)



援坦第十队的外科医生杨绍龙(后排左三)


第十二批医疗队成员、妇产科医师王静怡接生三男一女四胞胎,母子平安,被当地称为坦桑尼亚新生命的“守护神”;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第二十批医疗队成员、外科医师孔军,和同行们在当地医院完成各种颅脑肿瘤手术,并申请参加了第二十一批医疗队工作。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后记:

坦桑尼亚条件艰苦,艾滋病、疟疾、伤寒等传染病高发,援坦医生付出了极大的艰辛。迄今,援坦工作开展40多年,山东省卫生厅共派医疗队24批、近1000余名医疗队员。其中就有我奉命选派的13批次19名医生。几代市立医院人不辱使命,把市立医院的医术和精神带到异国他乡,播撒健康和希望的种子,收获职业的荣誉和尊严,为医院的百年精神和价值,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作者:文化宣传部 张瑄    档案室 侯桂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怀旧金曲| 《医疗队员到坦桑》——《中国医疗队在坦桑尼亚》插曲
无国界的生命守护
《医疗队员到坦桑》的歌曲你还会唱吗?
坦桑尼亞【圖文】
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老坦桑刘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