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永澄:系统思维是什么

最近在做几件事情,分别是:做自己的CEO全新课程体系开发、如何生成知识专题、常用模型库整理,我忽然发现这三个工作有个交集,那就是系统思维。如果不把系统思维说清楚,各种任务都会被卡住无法推进,所以,本文将系统地介绍一下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这就是它最简单的定义。

但是什么是思维方式呢?我来尝试举例子来理解一下——当他人向你提出一个问题,比如说:“你怎么看待某某课程?”你要如何回答呢?

你把自己假想成拍电影的导演,坐在监视器前看着这个画面:某人向你提问,你在思考。那你如何思考呢,是否有一些固有的套路呢?比如说:

· 使用5W2H的方式来回答:这是什么课What、为什么要开这个课Why、课程适合谁来上Who……

· 使用六顶思考帽来回答:谈谈你感受、说说你的判断、从中获得什么利益、缺点是什么……

上述5W2H、六顶思考帽都是一种思维方式。只要按照方式所规定的顺序进行思考就会得到比较好的观点,这就是思维方式的价值

而系统思维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还是一种非常高级(掌握起来却很简单)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可以彻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可以让你的认知瞬间跃迁的思维方式。

为了弄清楚系统思维方式,我将框架式地提供以下知识点:

· 系统思维是什么?

· 系统思维的两种视角是什么?

· 系统是什么?

· 系统如何分类?

· 系统思维的价值是什么?

· 如何刻意训练系统思维?

· 其他重要推论。

系统思维的应用极为广泛,本文就把核心概念整理,其他应用范例,我将整合到我的模型库-应用范例中。由于篇幅有限,最后三条,我安排在明天书写。

刚刚提到过,思维方式其实是一个有规则的套路——先考虑什么、再考虑什么等。

作为思维方式的一种,系统思维必然也有其套路,从最简单的角度来看,系统思维只需要关注三个要素:输入、系统、输出

这就是系统思维,我们来看两个例子来更好地理解。

一个Casio的计算器,如果我们用系统思维来看待它,那你按下计算器上的按键就是“输入”,经过计算器的计算,也就是“系统”后,得到了屏幕上显示的计算结果,也就是“输出”。

你是一个运营主管,让你组织一个会议,你驾轻就熟地组织、通知、准备、实施,最后取得会议成果。那么,从最简单的角度来看,你就是“输入”,会议成果是“输出”,其他的都可以打包成“系统”。当然,你也可以将其他人都当作“输入”,这样系统可能会略有变化。

从这两个例子,我们也可以获得系统思维的两种视角:黑箱(盒)视角和白箱(盒)视角

所谓的黑箱视角,就是把系统当作一个整体,而里面是什么样的,你根本不需要关心。你只要知道这个黑箱可以实现某功能就好了,至于它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就不那么重要了。所以,我们把黑箱视角称为用户视角,用户只关心这个系统好不好用,不关心究竟怎么发挥作用的。

对应的白箱视角,恰好是反过来的,相当于你把“系统”这个箱子打开,看看里面究竟是如何构成的(在下一部分会介绍系统的定义),如果系统是一个套娃,白箱视角就是一层层打开来看系统内部的究竟。所以,我们还可以把白箱视角称为专家视角,如果你对某一个领域的系统有多层次、多维度的白箱视角,你必然是这个领域的专家。

按理说,已经说完系统思维是什么,就要开始谈谈如何使用系统思维了,但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我们先针对系统思维中的“系统”,尝试使用简单的白箱视角进行分析,让你有更深刻的印象,以便未来使用。

系统是什么?我们来看看它的定义:系统是一组彼此有关系的元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整体

看一下上面的示意图,我把系统的内部做了展开,这样就可以得到系统的三要素(注意,未来会经常提起系统三要素):

· 系统的元素。简称“元素”,即构成系统的各部分;

· 元素之间的关系或结构。简称“关系”或“结构”,即各个元素之间的相关作用形成的构架;

· 系统的功能。简称“功能”,因为各个元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某种结构,系统就形成了功能,比如计算器的加减乘除、行政主管组织会议等。

特别强调:未来再看到元素、关系或结构、功能你要立刻想到这是系统思维中对“系统”的描述,这些词(尤其是关系、结构)会频繁出现在我的文章中。

总结一下,究竟什么是系统呢?只要是可以看成一个整体的都是系统,比如说计算器、大型超市、人际关系、个人成长、创业、问题解决、投融资、城市规划、企事业单位、一个班的学生……都可以当做系统。再说一次,只要可以看做成一个整体的就是系统,你可以想象系统的应用范围得有多么广泛。

系统可以按照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划分,分别是:按复杂程度划分可以分为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你想象成一个坐标轴的两端),按是否有外部意图可以分为自组织系统和他组织系统。

首先我们来看按照复杂程度划分的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由于我们的目的是加深了解,而不是做科学研究,所以我们只讨论极端的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区分两者的标准是:系统输出是否可以预测如果可以预测,那就是简单系统,反之就是复杂系统

来看常见的简单系统的范例:线性系统和复利曲线。

线性系统的函数表示为:y=kx+C,这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而复利曲线的函数表示为:A`=A(1+x)^n,虽然复利曲线是个非线性曲线,但是因为它的公式一定,输出是可以预测的,所以,复利曲线也是一个简单系统。

复杂系统的特点是输入经过系统之后,输出是无法确定的,只能通过概率进行判断,更有可能是什么样的输出。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系统,因果关系不明确、不直接、不单一、甚至经常互为因果,所以,如果用简单系统的思维方式(例如:单因果思维、线性思维)去思考实际问题,通常会掉坑。

复杂系统是当今时代的前沿研究学科,它衍生出大量其他学科,例如博弈论、群体性行为、网络分析、进化论、模式形成、系统理论、系统动力学等。持续了解复杂系统,可以让我们获得观察事物更加真实的视角。

另外,我们再来看按照是否有外部意图进行划分的系统:他组织系统和自组织系统

为了实现某种功能,人为设定系统元素及关系/结构,这种系统就是他组织系统,比如说电脑、供热系统、办事大厅等都是他组织系统。他组织系统最关心的就是系统功能稳定,当有输入的时候,就必然对应某输出。想想看,如果你用计算器,按下按键“1”,屏幕上随即出现了一朵花,或者计算器直接爆炸,那这个他组织系统一定是失败的。

如果没有外部意图的系统,就是自组织系统。自组织系统是复杂系统研究的重点,大量的系统元素在一起彼此发生关系,进而形成单一元素所不具备的全新功能,也就是“涌现”现象,是自组织系统的特点。常见的自组织系统有:鸟群、沙丁鱼群、体育场的人浪、免疫系统、气象系统、人类大脑,甚至人类社会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

自组织系统中有四个要点必须要加强关注:

· 涌现。系统整体具备系统局部所不具备的智慧/能力,推荐一本书:《完美的群体》大量介绍涌现现象。

· 长周期时间视野。一个自组织系统之所以可以涌现功能,必须要经过很长时间之后才行。这一点很有启发,当你在复杂系统中,真正高价值往往来自涌现出的结果,如果你追求短期收益,很有可能无法获得真正的高价值。

· 自适应关系。一个复杂系统背后有着极简的规律,在《完美的群体》中提到Boids三定律,用三条非常简单的规律,就可以用计算机模拟鸟群飞行。体育场的人浪,看上去很有气势,但其实每个人遵守的规则是极其简单的。

· 极大规模的元素。只有大量元素在一起相互作用,才能出现涌现现象。这点的启发是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下,我们要尽可能融入到更大规模的社会系统中去,才能享受系统变化的红利。

说到这里,要做一个小总结:我们通常使用系统思维来分析和判断问题、做出决策,其实是广泛使用自组织系统和复杂系统的原理。强烈推荐一本介绍复杂系统的入门书《复杂》,力推力荐!

因为篇幅受限,今天先写到这里。我正在和小喆、Cherry把我常用的模型形成一个模型库,这样便于伙伴们参考使用,最近将大规模书写关于模型的文章。我将模型分成认知模型、框架模型、技术模型等,系统思维是一个很重要的认知模型,没有它其他的模型很难从底层原理上说得通。

我强烈建议你把关于系统思维的文章认真看懂,推荐的书籍建议购买,书读起来很简单,但是很启发思维和认知,尤其是《复杂》,这是一本力作,读一本书,相当于对整个复杂系统有个全面整体的认知,极高的投资回报率。

今天是观察实验的第49天,问题很简单:“你所处的竞争环境中,你有竞争优势的项目中,你所拥有的白箱系统是什么?如果有竞争对手(或者领导)优于自己,那么他的白箱系统优于你的地方是什么?”

今天留言的标签是#观察永澄50天实验-49天#,快来留言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永澄:解释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01
我眼中的系统思维
怎样用「系统思维」基本框架,拆解复杂的运营问题?
一阶思维是大多数人都在用的思维方式
思维分享11: 系统思维,让你如何取得上帝视角
如何建立多元思维模型知识体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