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4位著名沪剧男演员是如何改名或换姓的?
userphoto

2022.05.31 上海

关注

许多沪剧观众都知道,解洪元、邵滨孙、王盘声、袁滨忠4人都是现代沪剧男演员中的代表性人物,他们创立的沪剧“解派”、“邵派”、“王派”、“袁派”艺术,已经成为沪剧生腔的主要流派,对沪剧生角的表演艺术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1959年邵滨孙、王盘声、赵云鸣、袁滨忠、解洪元等合影

追溯这四个人的艺术生涯,他们都是在青少年时期就拜沪剧老艺人为师,刻苦学艺,然后根据自己的特点,博取其他名家之长,融合创新,形成了自己的流派。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成名之后都基本保持自己的“本姓”,但又审时度势,或改名或换姓,顺应观众的期望,继续求进,为沪剧艺术的兴旺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01

解洪元是4人中的老大,生于1915年4月。但解洪元幼年丧父,母亲投靠亲友,含辛茹苦把他养大,生活相当艰难。

解洪元(1915一1990)

在度过一段随京剧戏班学艺、流浪演出的岁月之后,他在上海看到本滩(早期沪剧)演出后,竟又喜欢上本滩。于是经人介绍他进了著名本滩艺人丁少兰的戏班,拜艺人侯国廷为师。解洪元学得很认真,几个月下来便能上台演唱些小角色了。

《芦荡火种》剧照

后来解洪元又接触到当时被称为小生泰斗的夏福麟的唱腔,听到他舒展大方、浑厚有力的演唱,觉得很适合自己的嗓音,便下决心向夏福麟学戏。

但由于解洪元已经拜别人为师,夏福麟不便再收他为徒。但解洪元毫不在乎,仍然偷学夏福麟,亦步亦趋,在艺术上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此后解洪元又参加中山社在杭嘉湖一带漂泊卖艺。

“八一三”淞沪抗战之时,戏班匆匆回到上海租界,但上海的一些申曲班社对终年闯荡江湖的演员多少有些轻视,称他们为“跑码头先生”。

解洪元对此没有自怨自艾,而是破釜沉舟,卧薪尝胆,决心搞出名堂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他读过几年书,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就把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改编成中国化的《银宫惨史》上演。

《雷雨》剧照

在创作戏里“太子哭坟”的唱段时,他利用自己学过京剧的优势,大胆吸收京剧“五音联弹”的曲调,形成既悲愤又激昂的新腔,结果观众反响强烈,上海街头巷尾到处传唱。

接着他在《董小宛》中扮演顺治皇帝,借鉴锡剧曲调唱戏里的“金殿赞美”,又大受欢迎。

这就使解洪元迅速成名,声誉鹊起,成为当红沪剧小生,观众也将他的新腔称为解派唱腔。

“洪元”两字似乎也成了他的金字招牌。1944年解洪元自组剧团,团名就叫“洪元剧团”。

解洪元充分施展自己既会编剧又会演戏的才能,接连编写、主演了《夜深沉》、《贤母孝子》、《野蔷薇》、《妾无罪》、《女窃再风流》、《压寨夫人》、《镀金少爷》、《皆日可杀》等剧目,表演更向现实主义风格靠拢,讲究塑造人物,刻画个性,给观众留下很深印象,剧团也成为当时上座率最高的剧团之一。

《借黄糠》剧照

有意味的是,解洪元在编剧署名时用了“羊角先生”这个笔名。也许解洪元一生没改名换姓过,故他在编剧时还是特地用了个笔名,表达了自己不钻牛角尖,像羊一样,踏踏实实演戏做人的心愿。

02

邵滨孙1919年出生在江苏太仓浏河镇,幼年不幸丧母,父亲是识字不多的裁缝,平时节衣缩念供他上学。

邵滨孙(1919一2007)

为了纪念妻子,父亲给他取名邵念慈。他从小就比较懂事,读书用功,课余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京戏和文明戏。但小学毕业后,因家贫迫于生计,他只身来到上海打浦桥附近的一家裁缝店学艺。但邵念慈白天干活,晚上却做着演员梦。

《叛逆女性》剧照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了筱文滨和筱月珍的《陆雅臣》,一下子就迷上了申曲。1935年,16岁的他托人介绍,正式拜筱文滨为师,从此开始学艺生涯。

邵念慈机敏好学,只用了两年不到的时间,就走完了敲板、跑龙套、起角色、演配角的路程,开始成为文滨剧团的主要演员,逐渐挑起了舞台演出的大梁,在观众中也开始有名。

《芦荡火种》剧照

有了“名气”之后,为表示尊师,不忘师恩,经过反复思考,邵念慈决定改名邵滨孙。因为他的老师是筱文滨,而筱文滨的老师是邵文滨,巧合的是他与“太先生”同姓,算起来他是邵文滨的徒孙,因此改名邵滨孙非常有意义。

03

王盘声(1923一2016)

王盘声原名黄盘生,1923年出生于苏州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因出生时脐带绕颈,差点夭折,故母亲为他取名“盘生”。但不久母亲就去世,靠着父亲给人看房子的微薄收入维持姐弟俩生活。

好在姐姐黄素珍聪明伶俐,很早就到上海拜师学唱申曲,并出了名。受姐姐影响,黄盘生也决定学唱申曲吃“开口饭”,拜陈秀山为师。

但是最初开始学艺时,黄盘生不仅不显山露水,而且给人感觉木纳寡言,一点也没有那种机灵劲。

学了几个月,一天先生想考考他,让他随便唱几句,谁知他涨红了脸,扭捏了半天,一句也没唱出来。师傅大失所望,气得再也不愿教他唱了。

就这样黄盘生学了六年,还是只能演演小角色,而比他后进师门的几个师兄弟,一个个都超过了他。

但实际上黄盘生并不笨,也不傻,只是他不太喜欢、也不适合唱师傅陈秀山的唱腔,而喜欢剧团里另一位名家筱文滨风雅糯软,讲究韵味的唱腔。

所以黄盘生平时不多开口,只是偷偷地在学筱文滨的唱腔。虽然没有出演过什么重要角色,一直跑龙套,但是他心细,多看多记多想,长期接受艺术熏陶,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45年,剧团很多名角纷纷自组班子,离开文滨剧团。“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黄盘生这才有机会演主角。

《碧落黄泉》剧照

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黄盘生唱红的第一个戏是《新李三娘》。戏中一段《刘智远敲更》核心唱段,黄盘生最初唱的是文派,但觉得不足于抒发此时此际人物的复杂感情,就琢磨着在唱腔节奏旋律上作了突破创新,不料这一尝试立即在观众中引起热烈的反响。这段唱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不胫而走,一个新的沪剧明星开始为观众所关注。

很快,由黄盘生主演的另一个新戏《碧落黄泉》又在沪剧舞台上打响。其中经黄盘生自己修改、改变演唱形式和板眼节奏的《志超读信》一段唱,又引起轰动。为了看这个戏,戏院被排队争相购票的观众挤破了大门和玻璃窗,最后只能动用警力来维持秩序,那种狂热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1940年代的《沪剧日报》

黄盘生从此也就成为沪剧舞台上的当红小生。人红“是非”多,当时《申曲日报》等报纸经常报道黄盘生的情况,滑稽戏也翻唱《志超读信》等唱段,但由于上海话黄、王不分,不少人将黄盘生误写成“王盘生”。

于是,黄盘生也就将错就错,索性把自己的姓名改成了“王盘声”。

《艰难的历程》剧照

用上海话念,王盘声三字与黄盘生读音几乎相同,但用国语念,就有区别,而且“盘声”似乎更能反映其职业特点和志向,从此王盘声这三个字在沪剧舞台上红了七十多年,学唱者众多,以至有“十生九王”之说。

04

袁滨忠(1933一1967)

袁滨忠相较上述3位,属于晚辈了。1933年出生在上海一户平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小小年纪就被亲生父母遗弃,易名改姓为袁俊,成为袁家继子。

他天资聪颖,嗓音明亮,爱好唱歌,又写得一手好字和好文章,曾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上海中学。但命运坎坷的袁俊却因养父临时的辍学决定,不得不告别校园。

袁滨忠在读书

1949年他拜著名沪剧艺人筱文滨为师,走上了沪剧学艺之路。

袁俊是筱文滨的关门弟子,筱文滨对他格外关切,他的学生自然都是“滨”字辈,于是他为袁俊起艺名为袁滨忠。

由于袁滨忠嗓音条件比较好,人又生得端正,再加上肯用功,很快就在同时学戏的青年中脱颖而出。

1951年著名沪剧演员凌爱珍自组爱华沪剧团时,她一眼就相中袁滨忠,安排他进团与已经小有名气的旦角韩玉敏搭档,不断推出他俩主演的新戏。

 

《父子恨》剧照(右为韩玉敏)

两人搭档,开始是韩玉敏领跑。但由于袁滨忠嗓音高亢明亮,音域宽广,又善于琢磨借鉴创新,因此他的唱腔显得清脆明亮,舒展自如,别具一格,特别受青年观众欢迎。

1959年,袁滨忠在沪剧界明星大会串《雷雨》中演周冲一角,表演和唱腔更是出色,因此一下子就红遍了上海,很快成为沪剧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优秀青年演员。

他与韩玉敏长期默契合作,声线协调,唱腔动听,韵味浓郁,因此观众称他们的合作是“牛奶加咖啡”。

袁滨忠的唱腔不仅吸取王派的滋润甜糯,还融合了文派、邵派的高亢激越,再加上他自己的潇洒飘逸和刚柔相济,别有沪剧艺术的魅力,凡是袁滨忠主演的戏没有不亮“红灯”(客满)的。

因此,袁滨忠三十来岁时就形成了自己特色鲜明的艺术流派,观众称之为袁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漫谈沪剧流派
纪念宗师王盘生、杨飞飞90年大庆演唱会
沪剧的流派 (附:音乐沪剧 大雷雨等 视频)
同为沪剧“丁”门姐妹,为何一个姓丁一个姓杨?
有此一精神,何事不成功!(附照片)
沪剧与流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