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大书法公开课[笔记1]

北大书法公开课

方建勋

“世人公认为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又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沈尹默

“中国人都应该学习书法,须知中国的民族精神,寄托在这支毛笔里头。”——丰子恺

让书法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书写练习中体验单纯而丰富的“愉悦感”。

一、 书法的起源与汉字的构造

二、 形体之美(“五体”各有各其美,每个书家的字形之美)

三、 书法的日常应用

四、 点画(线条、块面)之美

五、 节奏(音乐性、时间性)

六、 章法与布白

七、 神采和气息

八、 骨、肉、血

九、 个性与情绪

十、 笔法(中锋、侧锋、八面用锋)

十一、 “书写”的过程和意义

十二、 临帖与创作

十三、 必然和偶然

十四、 意境和境界

十五、 时代审美与个体选择

“书法的六个世界”:

1. “笔墨”的世界 用笔、结字、章法、墨法

2. “书写”的世界 韵律感、不可逆、偶然与必然

3. “性情”的世界

4. “观念”的世界

5. “生活”的世界 人生经历的融入,有故事的书法

6. “再造”的世界

对称感(中轴对称,“空间对称”)

方块空间(长方形、正方形)

八面拱心

1. 四面八方的笔画,它们的笔势聚向着“中心”

2. 拱:“中心”有向上升腾感

对于学书者和观书者而言,了解文字内容,可以更贴近书法艺术。当你临写时,如果对这个范本的文字内容熟悉,那么有助于你更好的融入范本,会更少一些“隔”。

文字内容与书法形式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不能说文字内容完全决定了书法形式,但不可否认文字内容对书法形式有一定的影响。如歌颂皇帝之功的秦代刻石,严谨整饬chi。如汉代的著名碑刻《礼器碑》《曹全碑》《中晨碑》等,如唐代碑刻《多宝塔碑》《玄秘塔碑》等,均工整端庄,美观大方。而一般的刑徒砖,则简单刻画。

同样的文字内容,也可以有不同的书法形式,所以《千字文》、《心经》有不同的版本,文征明的《小楷赤壁赋》也为后世所推崇等。

文字内容和书法艺术都达到很高水准者,可以说是文学家与书法家的“合体”。

最有影响的狂草经典——张旭的《古诗四帖》,杨凝式的《神仙起居法》,苏轼的行书《李白仙游诗卷》,黄庭坚的《诸上座帖》......

米芾节临王献之《十二月帖》而成的《中秋贴》,赵孟頫临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董其昌与王铎的大量临古之作......

 

点画

点:带来跳动感

钩:精神外耀

书写的过程:提按、轻重、缓急、行止、长短、往复、起伏、收放、连断......的过程。

技法精熟,是节奏美感的基础。

小章法:一个字内,笔画的组合

大章法:字与字之间的组合

书法之“法”,主要包括三方面:笔法、字法、章法

章法的三大类型:

1. 纵有行、横有列

2. 纵有行、横无列

3. 纵无行、横无列

整饬之美

法则之美

秩序之美

逐步积累经验

临得多,看得多

章法的布置过程,充满了偶然的惊喜。越是行草书,偶然性也越大,它需要书写者瞬间的反应与处理(落笔成形)。

临时从宜,是书法章法变化的巧妙所在,也是快乐所在,所以熟谙章法之理之后,几乎每次书写都在上演“章法的游戏”,因为它从不重复,就像围棋人所说的“千古无同局”。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中和之美

布白分为两大类:

匀称(正书——篆、隶、楷为多)

不匀称(行草书为多)

布白 理性认知,艺术感觉,技法娴熟

自然是虚实相生的,书法是黑白相生的,怎么能不讲究布白?

书法的审美理念——契合“自然”之道

肇于自然,造乎自然

读帖,不仅读笔法、字形的黑处,还要深入研究“布白”之妙。

要把某一书法的“布白”与其他作品比较,则更能看出它的特点。

一幅书法,是一个生命体的平衡与协调,也是阴阳黑白的相让相生,一书一世界。

“书必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苏轼

“字有筋骨、血脉、皮肉、神韵、脂泽、气息,数者缺一不可。

——清 周星莲

笔力

结构

用墨

我们今天学书,因为练习的少,终其一生都不能达到米芾早起的技法熟练程度,都难以肯定。

古:人书俱老

今:人老书犹嫩

书法技法(用笔、结构、用墨等)精熟之后,书法便有了神采

神采的义涵,不止于此。

神采涵有两层:

其一,共性化的神采

其二,个体化的神采

杰出的书法作品均是二者熔冶,均达到很高的高度。

书法神采的另一层:作书者独特的精神气质(个性、情感;境界、格调)

“书之结体,一如人体,手足同式而举止殊荣。”——现代.胡小石论书

“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祝允明《论书帖》

“临帖之法,欲肆不得肆,欲谨不得谨。然与其肆也宁谨,非善书者莫能知也。”——赵孟頫《临右军(乐毅论)帖跋》

气——气息(气质)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作字要熟,熟则神气充实而又余。”——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试笔》

气的延伸:气质、气息、精神气质——书法的神采

士气:书法里呈现的理想人格

正大气象、有风骨、洒脱自然

气息:逸气

“使笔笔著力,字字异形,行行殊致,极其自然,乃为有法。仍须带逸气,令其萧散。”——宋曹《书法约言》

书以神采为上,神采是书法的灵魂。

它需要借助技法精熟才能传递。

书之神采源自作书者,故作书者的品格、修养、人生历练是根本。

神与气有区别,亦有交集。

书法之气不可见,但可感。受中国哲学、医学气论观的影响,书法注重以气论书。士气、逸气、清气、静气、书卷气、金石气是气息,也是审美取向,还是神采之内容。

“书必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苏轼 论书

书法中,骨、肉是一体的。

骨(力)在内,肉附于外。

骨力的升华:精神层面:风骨、骨气、骨鲠

书法学习,“立骨”为先

“今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唐.李世民《笔法诀》

骨力——用笔

“要得笔,谓骨筋、皮肉、脂泽、风神皆全,犹如一佳士也。”——米芾《自叙帖》

“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包世臣《艺舟双楫》

全神之力 贯注笔锋

书法中的力,用的不是蛮横之力,是“四两拨千斤”的巧劲。

“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如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书写过程中,笔锋处于运动中,全身之力贯注笔锋,不论怎么行笔(作各种笔法动作),都尽量让笔锋立于纸上而不倒。

用笔有力之后的书写感觉:

入木三分、

力透纸背、

如锥画沙 不是“如棒画沙”,也不是“如锥画石” 既要用上劲,又要轻松。

骨力“显”与“隐”的一些因素:

笔画的起笔处

侧锋——中锋

造成骨力“显”与“隐”的一些因素:转——折

“草书尤重笔力。”

“草书尤重筋节,若笔无转换,一直溜下,则筋节亡矣。”——清.刘熙载《书概》

骨——钢健

肉——圆润

“字生于,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

墨色,也会受到纸的质性的影响 粗糙、生熟等方面

八面用锋,即意味着:八面入锋(起笔处)、八面出锋(收笔处)

进一步说,在运笔过程中“八面”即意味着用到了圆锥形毛笔的每一个面。

八面用锋——笔画(点、线、面)形、势的千变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书法欣赏的一般规律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
作品艺术性审美研究
“沉密神采,如对至尊”
《书谱》解读1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