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土| 黄鸿森与俞大文
  今年是温籍辞书学家黄鸿森诞辰一百周年,9月26日,中国辞书学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举办黄鸿森先生追思会。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刘国辉主持会议,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刘伯根、中国辞书学会秘书长周洪波、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辑刘杭、《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总主编杨牧之等人从不同角度追思了黄鸿森先生光辉的一生,表达了对他的崇敬和怀念。
  “百科人”黄鸿森
  黄鸿森(1921—2020),温州瑞安人,小学毕业到酱酒店当学徒,工作之余,勤奋自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浙江日报》《东南日报》《青年日报》《宁波日报》特约记者,1945年后任上海《大众夜报》《自由论坛晚报》记者,1949年入华东新闻学院学习,结业后到新华通讯社工作,1959年任北京编译社翻译,1979年进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历任编辑、编审、编委。


  他被中国辞书学会授予“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中国出版集团授予“首批编辑名家”称号,荣获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译作有《世界通史》《近代史》《古巴地理》《苏联百科辞典》《简明经济学辞典》《神话辞典》《欧文选集》《圣西门学说释义》《世界著名思想家评传》等,承担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天文学》《环境科学》《力学》《矿冶》《交通》《建筑园林》等卷的部分工作,著有《百科全书编纂求索》《报海拾误录》《报刊辞错例说》《文章病案》等。
  他做记者时,是一个与时代同行、与主流同行、与人民同行的热血记者;做翻译时,学习积累了大量工具书编纂的宝贵经验,为后来从事百科全书的编纂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他以辞书编纂家的身份守护着他一生最爱的职业。
  作为第一批“百科人”,除参与多类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外,他还将所见所闻、所思所议、所记所述编写成书,为后世留下宝贵的知识财富。
  他与姜椿芳、金常政等老前辈一道开创并奠定了《百科全书编纂学》的理论基础,功莫大焉。他是一个把辞书编研工作视为生命的人,无论是对工作认真的态度,做学术研究的严谨,对年轻一代的提携,还是他幽默的性格、敏捷的思维、豁达的精神,都不断激励着后代。他为人低调谦恭,自强不息,自学成才,孜孜矻矻,求索百年,化为著译等身,成为百科巨擘。
  诗人教师俞大文
  俞大文(1909—2000),又名有闻,温州瑞安大沙堤人,是笔者的先伯父,1919年毕业于县城西南小学,1922年就读瑞安中学初中部,1925年进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温州中学前身)高中部,师从夏承焘、谢玉岑等名师,与苏渊雷相交甚密,后因家贫辍学,先后在瑞安县城西南、东南和县中心小学任教,1945年任教瑞安中学分部,1950年任教青田石门中学,1955年任瑞安碧山中学语文教师兼教研组长,1959年任教瑞安师范,1962年任教莘塍中学语文教师兼教研组长、校工会主席,1956—1966年当选瑞安县第二至六届人大代表,1971年退休。
  他还为中国诗词学会、浙江省诗词学会会员,温州市诗词学会顾问,《温州诗词》编委,诗风崇李(白)尊杜(甫),钦白(居易)慕苏(东波),诸体兼擅,尤善古风和词,著有《有闻诗词正续集》《忆菊庐吟稿》(上、中、下集)《俞大文诗文翰墨选》《循吏郑板桥评传》等。
  他的部分作品入选《当代中国诗词精选》《全球当代诗词精选》《中华诗词》《京华诗词》等书刊,古风《北雁行》《孔繁森赞歌》获全国诗词大赛佳作奖,在温州、瑞安有关报刊发表乡土文史资料14万多字,书法习魏碑、工篆隶,行书苍劲有力。
  黄俞浓浓师生情
  说起来很有缘分,黄鸿森还是俞大文的学生。
  黄鸿森在县城西南小学读书时,俞大文是他的语文老师。2010年11月,他在《感思恩师俞大文》中,深情地怀念与恩师相处的美好时光。他说:“俞大文先生比我们大约早十届,以第一名毕业。听说俞先生曾在设于温州的浙江省立第十中学高中部读书。十中的门槛很高,高中尤其难考,上千人报名只取几十名,可见俞先生学问不错。”他印象很深的一课是演讲记录。俞师演讲,学生记录,整理成文,抄在作文本上。题目是《勤力》。俞师开口说道:“勤力就是不懒惰的解说。” 黄鸿森后来写道:“这句话使我学会了作文的一招,那就是可以从解释题目开头。记录他人的话语成为文字是日常生活中用途很广的语言应用形式,我后来当记者就大派用场,俞先生这堂课我是牢记心间的。”
  他还回忆,俞先生讲解古典诗词很有亮点。除了用白话解释以外,有时还用方言词,让我们这些还只会方言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夏承焘教授说过,用瑞安话朗诵古诗文最为好听。“俞先生教我们古典诗词课时,解释完诗词句子以后,总是让我们跟着他一句一句有节奏地高声朗读,他声音洪亮,抑扬顿挫,富有韵味。”后来他读古典诗文时,“读着读着,俞先生教我读诗的情景就会浮现出来。”
  六十年后的1996年8月,台北市温州同乡会出版的《温州会刊》同期刊登了俞大文《探花楼主人——孙希旦》《梦游黄山吟诗》、李森南《楠溪江上参加徐定超公诞辰纪念会追记》和黄鸿森《说说“七月流火”》,两岸三地师徒三人的诗文同时相聚,堪称一段佳话。
  其中的李森南(1919—2005),瑞安县城浦后街人,李逸伶之子,为黄鸿森的同班同学,1941年毕业于温州师范,执教瑞安中心小学、瑞安中学等校,1949年去台湾,后任台湾中原大学、浸信会神学院教授。他们书信往来,亲切无间。
  《感思恩师俞大文》最后还特地收录蔡圣波对俞大文的挽诗:“粉笔生涯一老翁,满园桃李哭春风。罗阳多少青云士,半是先生培育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海风】乡贤遗珠-余振棠七律选
董逢铮简历
世界三大百科全书
盘点中国大百科全书认可的28位现代大诗人,毛主席、陈毅榜上有名
11947年9月18日-美国中央情报局成立
如何免费在线查阅《中国大百科全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