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瓯隐鹤鸣”呈现百年瓯越情——冒氏后人追忆祖父冒广生点滴

冒襄《书画论一则》扇面 水墨纸本

  千年商港醇厚璀璨的瓯越文化,不仅仅由温籍先贤书写,也靠客居温州的学人名士的融入和铸就。今年是温州建城2215年、设郡1700年,又适逢冒广生诞辰150周年。日前,“瓯隐鹤鸣”——纪念冒广生诞辰150周年师友书画展在衍园美术馆展出,勾勒了冒广生与众多文化名士的交往轨迹,挖掘展示了冒广生对温州文化的多方面贡献,展期至8月5日。

  冒广生(1873-1959),江苏如皋人,是近现代中国著名的学者、诗人和社会活动家,道德文章广受推崇,在学坛素享盛誉。冒氏家族历来人才辈出,冒广生早年受益于外祖父、著名藏书家周星诒,22岁参加江南乡试考中举人,诗冠通场,副主考瑞安黄绍第爱才选婿,播为美谈。冒广生在1913年至1917年在温州任瓯海关监督,任职五年,对温州文化事业发展作出深远贡献。

  展览期间,冒广生的孙辈后人冒怀功、冒怀谷、冒怀庆、冒怀康、冒怀管等携家眷从各地赶赴温州观展并寻访祖辈足迹。伴随着他们对祖父的追思,一个笃实宽厚、仁爱孝悌的传统中国文人形象渐渐清晰。

  一

  忆起祖父冒广生,冒怀功、冒怀庆、冒怀管三兄妹的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竟是同样一个画面——“穿着长衫、蓄着长胡须的爷爷,坐在一个小书桌前,或拆看信件,或伏案阅卷,或点校书稿,从早到晚,一坐便是一整日,日日如此。他的手上常有一支烟袋,间或抽上一口,冬日里,脚边便多一只御寒的铜炉,鼻尖常淌着清水鼻涕。”

  1931年,冒广生携家眷搬进了上海福煦路的模范村,潜心于著述研究,直至1959年去世,一共在模范村生活了28年。这座故居最多时住过二十多人,他的十几个孙辈都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三兄妹对于祖父最深的印象,正是在上海模范村故居的过往。

  儿时的冒怀管不知祖父伟大,只知他慈爱,“爷爷不苟言笑,脸上从来没有多少表情,但每逢酷暑,爷爷会让人为我们准备酸梅汤,到了寒冬,则会特地去买牛骨髓用来炒米粉,说是利于我们长身体。”在孙辈眼中,祖父更是“百善孝为先”的忠实奉行者。冒广生曾对家人们讲:他的母亲年轻时便守寡,独自养育他和他妹妹,生活清苦而艰难;自己读书治学全是依靠外祖家的培育;母亲告诉他,男孩今后要博取功名,所以作为男孩的他每天能得一个咸鸭蛋吃,一个鸭蛋分成两半,一半早晨吃,一半晚饭吃,妹妹却是没有的。

《瓯隐园花木册》(选二)

  “我太奶奶过世后,我爷爷三年几乎每个月都摆供,带头跪拜,家人按照长幼顺序一一下跪给太祖母牌位磕头,之后便可开饭了,有一大桌子菜可以吃……”在冒怀管的儿时记忆里,家中清贫,吃食朴素,最让她欢喜的便是家中摆供的日子。

  母恩深似海,终生难报偿。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冒广生思念慈母,请自己的文友和书画家顾麟士、陈曾寿、王震、溥心畬等人陆续画了12幅《写经图》手卷和12开《写经图》的册页,为母祈福,以作纪念。此次,陈曾寿和溥心畬所作手卷在本次展览中亮相。久久凝视着它们,古稀之年的冒怀管等人眼泛泪光,“今天又看到了这些作品,想起祖父怀念太祖母的诸多细节,也牵动了我们对他的深深思念。”

  二

  本次展出的墨宝中,不乏冒襄、董小宛、叶衍兰、顾麟士、金城、吴湖帆与温州文化名士黄体芳、孙诒让、黄绍箕、黄绍第、汪如渊等名家的作品。如吴湖帆在1938年为冒广生祝寿画的《水绘园图》和1950年绘《水绘庵填词图》,以及汪如渊1916年画的《水绘园风流图》等,无不记录和见证了冒广生及其师友的深厚情谊。

  冒广生一生交友广泛。自幼伴随冒广生身侧的冒怀功记得,祖父在时,家中总是要来许多客人,可谓门庭若市。唐云、周怀民、吴青霞、谢稚柳、周炼霞等都是家中常客,吴湖帆每次从苏州回上海总要带几样苏州点心送给祖父品尝,马公愚、苏渊雷到沪也必到家中拜访祖父。

冒襄、董小宛《兰竹双挖》立轴 水墨纸本

  “爷爷人缘极佳,他不会摆大家长的架子跟小辈讲大道理。”冒怀功还记得,祖父曾动员他跟吴湖帆学画,年少的他却认为学好“数理化”才是要紧,称不愿学画,祖父听了便没再勉强。

  新中国成立初,书画无人问津,许多知名书画家迫不得已在痰盂、脸盆上写字作画,以维持生计,但难以维持尊严。陈毅市长知道冒广生生活相对贫困,推荐他担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特约顾问、上海文史馆馆员,每月有120元可领,冒广生一家的生活有了改善。

  “那时,祖父每个月都会拿出5元钱,买一只鸡,请广东厨师来做菜,把鸡内脏做成鸡粥,再煮一锅鸡汤,炒一盘鸡肉,准备花生米、油条、皮蛋,请书画界的友人来聚餐,席间谈诗论画。”在冒怀功看来,彼时情景像极了现在的文化沙龙,如此,文人们得以一聚。“爷爷每月取10元钱,让我跑腿送去给我姑奶奶。”冒怀功回忆。章太炎过世以后,他的夫人生活窘迫,冒广生也曾亲自写信寄出生活费。

  三

  “上小学时,我每每起夜,见爷爷一两点钟还坐在那张书案前,就着一盏煤油灯看书稿。”在冒怀功眼中,祖父的勤勉非常人能及,祖父的一生,是为弘扬中华文化奉献自己的一生。

  冒先生对温州文化事业发展颇有贡献,在温任职五年间,他在玉介园旧址修建永嘉诗人祠堂,以纪念谢灵运以下的历代诗人,与友朋结社吟咏,留有《瓯隐园社集》;搜集整理温州地方文献,刊刻《永嘉诗人祠堂丛刻》14种,编刊《永嘉高僧碑传集》8卷,编辑百卷本《永嘉诗传》,校《谢康乐集》并有《和谢诗》等;还撰成《戏言》,把温州南戏和永嘉学术并称为温州的“两霸”;奖掖后学夏承焘、薛钟斗、李笠、宋慈抱、陈仲陶、李孟楚、李仲骞等一批青年才俊。本次展览展出了汪如渊作画、冒先生题跋的作品和所刻的《永嘉诗人祠堂丛刻》,如《瓯隐园读书图》《永嘉诗人祠堂图》《瓯隐园花木册》等,还有冒广生撰文的《瓯隐园碑记》《永嘉诗人祠堂之碑记》《重修永嘉江心寺碑记》碑记拓片等。

冒广生《八言联》立轴 洒金纸本 春兰草堂藏

  “温州人敢闯敢拼的精神闻名遐迩,温州对文化的重视更是令人刮目相看。”有着与祖父冒广生“同款胡须”的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冒怀庆称,第二次来到温州,欣见温州又有大变化,让他对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充满敬意。“温州是我们的祖父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我们的奶奶是温州人,我们身体里都流着八分之一的温州血液,温州如同我未曾踏足的第二故乡。”首次来温的冒怀管告诉记者,参加本次展览前,冒家的十几位后人天各一方,已有数十年未曾齐聚一堂。1961年,冒氏亲属曾遵照冒广生生前意愿,一致决定将其毕生收藏的明清近代书画、手稿、刻本、拓片,唐代写经,印章,砚台等文物918件捐赠给上海博物馆。1989年,上海博物馆从中精选百余件珍品举行过小规模展览。时隔多年,借本次展览之契机,冒家后人从德国、澳洲、美国及国内各地赶来,重话家常,许多瑞安黄氏的后人与冒家后人更是初次谋面,通过几日的相处,重续了祖辈们的缘分,叙旧问新。

  上一代文化名人间的情谊,也在此次“瓯隐鹤鸣”展览中得以重新连接和延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外行评赋再创经典:百水赋获奖文
温州赋/永州 王万荣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欣赏附:历代题咏江心屿的诗
[转载]温州竹枝词吟传不衰
江心屿离世界遗产有多远?温州文化名人戈悟觉力陈申遗三大优势
端午瓯柑胜羚羊 | 周吉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