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城资料】温州83处历史建筑调研初稿(四)

蛟翔巷91弄12号民居

        位于该巷以南,建于民国时期,原为解放时期永嘉县机关。面阔五间,二层硬山顶建筑,坐北朝南,立面青砖平砌。建筑形式为民国时期温州市区近代典型风格民居,具有一定的价值。


蛟翔巷73号民居

        建于民国时期,坐北朝南。后门屋七间一层,正屋五间二层,清水砖砌,歇山顶。内进院落明间后加建青砖砌楼梯,正屋南侧二层带廊,门屋内院加建较多。保存状况较差。


 北        埠

    冬天是一年最后的寒冷季节,斗柄至此,收敛气势,回归原点。北方属水,平衡的水,潮涨潮落的水,演示着:生命的终结冬眠和养精蓄锐孕育新生命。温州古城北依瓯江,瓯江至此,经江中的江心屿缓冲,从西北环抱温州城北后东偏南流向大海,这一带为埠便更加顺应天地之大道。


江滨路旧貌(中川大楼东侧)     

          北埠包括江心屿,以百里坊为界与西居、子城、东庙相连。近千七百年历史,这里沉淀着唐、宋、明、清佛教与日韩交流的国际文化;沉淀着皇帝沿海岸避难于此的朝廷文化;沉淀着八国联军侵华被迫开埠通商的领事馆文化;沉淀着五六百首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的诗歌。

声声慢  吟诵:  王阜彤 来自温州书局 01:25

兄弟,长按二维码,马上关注温州书局,因为这里不仅有书讯,

还有文史、艺术和诗词,更有我的绣春刀……哈哈


昔日温州        

这里有历史建筑14处,文保单位10多处。

源和南货店旧址

    位于解放街526号,建于民国,坐东朝西,为四间三层西式砖木结构楼房。正立面为石英砂抹面,壁柱直通三层,二、三层之间用几何装饰图案。一层地面现用水泥浇筑,一层门厅已被改建为现在的铁卷门。屋顶女儿墙高出屋面,做成条形纹饰。源和南货店旧址目前保存较好,为近代温州商业出现物,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永宁巷古德院民居

     永宁巷古德院民居为三进“日”字型木构建筑合院。建于清代。南为门台。一进门屋面阔五间,现存明间、东次间及梢间,东西两侧原为耳房。二进前屋面阔五间,前为廊,后为草梁做法,梁架结构为抬梁穿斗混合式,进深七柱十四檩。东西两侧为厢房,东厢房面阔三间,西厢房为新建。第三进为后屋,面阔五间,硬山顶建筑,进深七柱十四檩,抬梁穿斗混合梁架,前廊为船篷轩,屋脊饰吻饰。

古德院民居曾为金氏院址,据说乾隆皇帝曾授予“金树德堂”匾额一方。古德院民居原规模较大,为温州清代典型多进合院,中轴对称,虽屡经拆建、改建,保留部分有限,但对研究古建结构,仍有一定的意义。


七枫巷吴氏民居

    建于民国时期,位于七枫巷60号后部,坐北朝南。原系民国时期工商业主吴长源的住民居,建国后归一一八医院使用,医院拆建了沿巷的部分建筑,只保留了沿巷的两座砖砌门台和后部的五间两层楼房

    门台平面为八字式内凹,立面与院墙合为一体,用青石门框,两侧壁面嵌有青石对联。门上为横向砖线脚,上为灰塑图案。顶部为砖叠涩出檐。面阔五间共27.9米,进深14米。朝南为外廊,用木柱外包砖垛,方柱正面做成方块。二层明间做有简化的西方柱式,用宝瓶式的预制砼栏杆,吴氏民民居对于研究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及民居的建造风格有一定的价值。


七枫巷46号民居

    位于七枫巷46号,坐北朝南,建于民国,沿巷为一砖砌门台,顶部为巴洛克风格山花,门台入内庭院西侧院墙上有一灰塑照壁,下部饰花鸟,上部饰风景,正屋三间二层,清水砖砌立面,南侧为外廊,科林斯柱式承拱券,一、二层间有砖挑腰线,二层外做有栏杆,用水磨石扶手,二层檐口用多层砖线脚,室内设木构梁架,在后院东侧另有一灰塑门台嵌于院墙。


 七枫巷高氏民居

    建于民国时期,位于七枫巷28弄2、3、5号,坐北朝南,三进合院建筑。 

    第一进,正屋三间二层,一、二层带廊,二楼设百叶式栏杆,青瓦屋面,硬山顶。东西两厢各两间二层,同正屋均为砖木混合结构。

    第二进入口设在第二进正屋前廊处。正屋五间二层,一、二层带廊。东西厢房各三间一层,平台可通正屋。正屋砖木混合结构,厢房砖砌。

    第三进入口设在东南角,并设有砖门台。正屋四间二层,带廊,做有宝瓶式栏杆,砖柱,木梁架结构。高氏民居前后三进院落,整体布局完好,为市区所剩不多的大院落,具有一定的价值。


解放街570号朔门粮站

    位于解放街570号。建于民国时期,为三间三层硬山顶,砖木混合结构楼房,坐东朝西,一层灰塑“朔门粮站”,二层外立面,方形壁柱,二层壁柱横向划痕,齿状窗罩,三层壁柱竖向划痕,女儿墙中间向上凸起,朔门粮站外立面具有典型民国时期西式风格,有一定的时代特色。


 打绳巷118号金大升民居

    建筑年代约为清中晚期至民国,坐北朝南,门屋分两厅。前厅九檩,后厅一半已毁,正屋五间两层。带腰檐,硬山顶,铺青瓦。带勾头滴水。夔龙纹屋脊。前带廊,船篷轩,进深七柱十一檩,东西厢房各一间,有改建。保存状况一般

叶益麟民居

    位于打绳巷112号。建于民国时期,坐北朝南,由前后三进院落组成,门屋正立面为西方巴洛克式风格,石英砂抹面。明间为青石门框,上置英文门楣,再上为半圆形圆拱门套,屋面女儿墙上为几何镂空图案,墙面划线做成仿贴士形式,梁架木构,分心用三柱,三开间。


福安驻温州办事处旧址

          建于1958年,位于打绳巷68号,坐北朝南,原为大院式楼房,面阔六间,二层砖木结构。自西向东第三间设楼梯,青砖立面。二层窗间灰塑“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二层中间过道内廊式,南北为穿间。墙体用青砖砌筑,黄泥加蛎灰填筑。仓库为悬山顶,南北侧开设实拼木门。


胡协盛礼记酒坊旧址

         建于民国时期,位于解放街600号,为两间两层西式砖木结构楼房,坐东朝西。一层现为商店,二层居住。后院带三间两层厢房。二层带宝瓶式栏杆。该民居具有民国时期典型西式建筑风格,原为胡氏家族开设的胡协盛礼记酒坊。


解放街590弄8号李氏民居

    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坐北朝南,门台外西南侧,墙体上有“李崇德堂界”界碑。门台清水砖砌单开间西式立面,柱头处装饰有几何垂带饰纹。内进有正屋三间二层清水砖砌,四坡顶,东西各有厢房一间,呈合院式建筑。据住户所述,此处曾出一名科学院院士李启虎,水声信号处理和声纳设计专家,浙江温州人,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保存一般。

张寿伍纸店旧址

    位于解放街594号、596号、598号,建于民国时期,坐东朝西,为两间两层西式砖木结构楼房。阳台上做有半亭式屋面,两侧用爱奥尼克柱,立面灰塑花饰,巴洛克式窗套上塑花,具有民古时期典型西式建筑风格。


朔门街封火墙

    朔门街封火墙建于清代,原有3道(东、中、西),后西道被拆,现存东、中两道。墙跨街而设,同两侧民居的山墙联为一体,高出民居的二层檐口,直抵正脊。墙两侧楼房的木构架被墙隔开,起到万一失火时阻止火势蔓延的作用,在结构上亦能达到加强纵向联系作用。

封火墙厚0.55米,由薄砖一顺一丁立砌,街中开拱券门洞,宽2.77米,门洞至2.16米处开始起券,券成半圆形,中部梢高,矢高约1.44米。券砌法为两券两伏,门洞之上标高0.42米处有砖砌字匾,,匾框处墙体内凹成槽,四周用灰浆堆塑卷云及花草纹。匾心部分与墙平,表面楷书粉出“金城巩固”、“海市屏藩”等楷体文字。

2002年3月浙江省第三次文物普查时曾做过登记。朔门街封火墙是温州旧城仅存的封火墙,它不但能防止火势扩张,还能使屋面高低错落有致,丰富了建筑艺术形式。

 

朔门街张氏民居

    建于民国时期,位于朔门街92弄2号,坐北朝南。正屋为三间二层砖木混合结构建筑,外立面为西式风格,南侧设外廊,用方形廊柱,

东侧大门上部做有贴墙式门台。院墙高达两层,东西两侧院墙上部做有砖漏窗。张氏民居建筑风格中西合壁,整体格局保存较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中子城

    在五行中居中的土具有把控水木金火的发展态势的能力,即可养育之还可收藏之。就如太极图中的太极点,万物生死的源。因此古人选址想找穴位——心脏。

谯楼西侧


西公解宓宅

沧河巷吴氏民居

    沧河巷吴式真民居建于民国时期,位于沧河巷49号。坐北朝南,由正楼、厢楼、围墙组成的合院式建筑。正楼三间两层,带前廊。一层明间为过道,北侧做成门台式,青石门框,上架石门楣,并设有石狮雀替。明间天花用石膏堆塑圆形花饰,此装饰为民国时期惯用手法。此民居整体完好,细部处理精致,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沧河巷张氏民居

    建于清代,位于沧河巷61号,由门台、厢房、正楼组成合院式建筑。坐南朝北,由北侧入院。门台为砖门台,仿木构传统做法,单开间,筒瓦铺顶带滴水,悬山顶,屋脊两侧起翘。正屋五间一层,明间八柱带廊,具有民国时期建筑风格。

 

沧河巷潘氏民居

    建于民国时期,位于沧河巷67号。坐北朝南,由门台、正屋、厢房及院墙组成合院式建筑。北门台临街,同院墙同一平面,门台上方灰塑。整个门台嵌入墙内。正屋三间一层,明间进深七柱十三檩,分心前后带双步梁带双步梁带前廊。间与间之间用木板隔断。据此民居现住户讲:此民居最早为黄淮府内厨房用地,后因潘氏购得重建,目前为李氏所有。此民居用材较考究,具有清晚期至民国特色,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仓桥后巷    子城北界

资料来源: 温州建筑文化研究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州的前世今生|城西历史文化街区
仡佬族民居
涉县固新镇固新村传统聚落与民居研究(四)下
涉县固新镇固新村传统聚落与民居研究(四)
群山环抱的黄檀硐古村落
中国保存较好的十大古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