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杀者生?透过“正大系”饲料电商案例看农牧未来

  正大鸿福讯 据说,“‘正大系’组团搞电商,引发饲料行业地震”的微信策划案已经刷了饲料人朋友圈的屏。很快,这条微信不可避免地跑到兽药人的朋友圈中,毕竟,饲料兽药,难兄难弟。

  电商杀手锏:价格

  这个策划文案能够得到病毒式传播,可能同题目中“正大系”、电商、地震,这些词汇有关系,毕竟正大是中国饲料这三十年发展中无法忽视的存在,他的地位就好比家电行业中的长虹——曾经独霸天下,现在依旧名列前茅。

  从形的层面看,这个文案界面做得很养眼,美女销售,背景音乐雅俗共赏,遣词造句拿捏到位,隐约能看到饲料界纸媒高手参与其中的影子。

  从势的层面看,这个文案冲击力极强,成本价销售,2015-2016年让利2亿元,华东地区最大的预混料工厂,并且真得是国际一流技术团队——SUKIT博士(原泰国正大技术博士,谢氏家族的人)、匡自修(曾经正大康地技术总经理13年)、许宗运(原天津正大技术副总)、相振田(原印尼卜蜂——金朝技术总监)。

  在文案中,刻意强调他们同正大的关联,只是为了印证其后的 “一样的品质、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原料”,售价却只有“五折左右”。

  品质阳春白雪,价格下里巴人,这次天上真的掉馅饼了,有几个人能不动心的?

  不过,促使我继续追踪的是文案中的一句话“通过10年努力,成为全国最大的饲料及兽药企业”。哇,看来兽药人这次也不能置身事外了。

  于是,我找到他们的网站,关注他们是否真有本事在保证品质的同时,把价格降一半?

  在网站中,他们解释自己能降低成本的原因:电商模式;国内最强大的技术团队;优质的原料供应商,顶尖高效的设备;传统模式2%的人员。

  一切的核心就在传统模式2%的人员,如果他们真能做到的话。那被砍掉的98%,应该主要是由业务员(人均工资10000元/月)和经销商(1500-2000元/吨的利润)组成。

  对于自身的盈利模式,他们解释是:上市;规模采购原料还可便宜3%-5%;规模越大成本越低。

  

  传统成本高的合理性:服务

  我是俗人,相信“无利不早起”。我不懂,我就去找懂的人——我师兄中的一位。

  这位师兄从2000年进入饲料行业,现在依旧在销售一线,也许正好是文案中将被砍掉的那种人。

  师兄就是师兄,他告诉我:

  第一,文案中让利一半,其实不是厂家让利,而是厂家把业务员和经销商砍掉后必然会留出来的成本空间

  在他看来,就是这个价格,厂家自身还是在正常利润区域。

  第二,文案中的比较价格相对正大的价格是一半,但是正大的传统渠道的价格本身是偏高的。

  比如,同类产品正大的7000,国内同行的可能在6000左右,那么文案中的价差空间就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不过,正大的价格高,相对而言,他们为猪场提供的服务力度也大。

  第三,文案中的这种电商模式,可能对300头母猪以下的养殖场更有吸引力。

  毕竟,300头母猪以下的,一般是老板自己打理,所以大多数只在需要的时候,才请饲料公司的人过来指导。因此,他们会看重这种价格差。

  而300头母猪以上,老板更多是管人,他需要饲料公司全方位系统的服务,比如长期无偿驻场指导,从而带动整个猪场管理更到位。其实,对大养殖场而言,虽然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60%-70%,但是其效益的70%-80%却是来自于管理。

  当然,这个300头母猪是一个大概,有的地区100头母猪可能也会要求饲料厂家全方位的服务。

  第四,这种电商模式,整体上看,还是有缺陷的,比如他不能提供前期的全价料(或者前期全价料只能辐射到厂区附近的区域),那么就只能在竞争最激烈的后期预混料方面下力,同时还没有线下那样的配套服务,结果必然会导致客户的极端不稳定。

  如果以后,电商普遍,并且各个地区的饲料厂跟进拼价格的话,他们的市场就会变得很难预期。

  

  未来:持久战里,先驱必然出现,先烈也必然陪同

  没有更深介入,我没有能力评判文案和师兄的话,谁更靠谱一些。

  也许,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养殖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就是同一个养殖场,在自身的不同阶段,也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电商和传统渠道,没有对错,只是谁相对更适合的问题。

  对于这个文案,验客农牧董广林评价为“借势营销,背后插刀!”。好像是有一些不怎么理得清的遗憾。或许,这就是一个商业策略,还远远够不到背后插刀的程度。是有抢客户的嫌疑,但是客户永远有自己的原则。客户被抢走,只能说是自身商业上的确有不理性的地方,或者说市场本身正在发生变化。

  作为好奇的人,我继续追踪文案中企业创始人的职业生涯。其实,他们多年正大,然后离开正大后,现在,要么学术上著书立说,要么行业中开宗立派,要么商业上自成一家,一个个都是功成名就的精英人士。

  同时,从文案看,冰山上的四人,都是股东,但是最高职位是副董事长,其余是董事。那么这个公司的真正老板是谁呢?

  这个问题从辅音国际赵明老师的文章《阿里、禽易、正大系,逼疯了谁?》找到了答案:“后台老板姓蒋,卖钢琴的,应用电商很成功,故延伸到饲料;以预混料入手,再扩展到教槽料等;2014年9月注册设立;据称有福建某农集团老板的影子;目标2018年上市。”

  其实,无论是冰山上的四人,还是水面以下的福建某农集团老板的影子,从我这个俗人角度理解,他们都是在传统渠道和现有市场如鱼得水,功成名就的人。他们真的有必要自己造自己反?

  这时,我想起了专注农牧行业移动互联营销策划的张玉明先生的话:“企业转型迫在眉睫,自杀者生,他杀者死,别无选择。在这个过程当中,大部分企业都会选择“跟着走”的安全策略,只有少数领袖型企业或是有领袖愿望的企业会趁势崛起,担负起教育市场的功能,要么先驱,要么先烈。”

  记得,1996年3月,长虹主动降价18%,到1997年年底,长虹的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到33%,确立了国内彩电业老大地位。而类似通过价格最终确立市场地位的策略,在商业领域一直不曾停止。这些是先驱版本。

  

  那么,这些原‘正大系’的成功者及其背后推手,面临怎样的现实压力,以及对行业未来又是怎样判断的,才最终以文案中的方式再起风云,是一种自杀者生式的选择吗?他们能成为先驱吗?

  记得,兽药行业从2010年初开始,就有一家依托大化工集团母公司背景的兽药企业,自称成本价上加5%,只针对中小规模场做直销。当时,他们也想颠覆兽药市场。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还一直在努力,而兽药市场的大格局依旧。同时,更多不断更新的依托网络买兽药的企业,也没有动得了兽药市场以传统渠道为主的线下格局。

  总体上,服务可能是行业电商最大的门槛,而价格可能是行业传统企业最后的稻草。而这两者背后,还有物流的羁绊。

  同时,基于农牧行业基础层面的纷繁复杂,不同地区时空错层比较厉害,所以,行业电商想戏剧性地颠覆农牧行业的传统渠道,几乎没有可能。

  或许,适合电商的电商,适合传统的继续传统。电商肯定能成就一些企业,而一些传统企业依旧能继续存在一些年。

  因此,先驱必然有,先烈也同时陪着,而过程不是闪电战,而是持久战。

  饲料如此,兽药也如此。

  以上是从行业看,那么关键的关键就变成:作为一家企业,谁能被电商成就呢?谁能借助电商,让自己的未来更上层楼,而不是慢慢萎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电商不是逼死经销商,而是引领经销商转型
【重磅年会之人物圈】探路农牧互联网
新任董事长邓成谈天邦:养猪成本和头部企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散户陆续退出 养猪门槛升高了一档
大部分饲料企业做互联网金融要沦为打酱油
饲料企业转型:“互联网 ”在左饲料经销商在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