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低效率,工作混乱?你可能缺点儿逻辑知识

1.逻辑学

    逻辑学是研究逻辑的科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七大基础学科之一。虽然“逻辑”这个词我们在生活中似乎很熟悉,但真正的逻辑学的知识,人们却知之甚少。我个人认为基础的逻辑学知识是有必要在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推而广之的,因为它对人的交流、学习、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或者说,有没有逻辑思维能力,是造成“学霸”和“学渣”、“上司”和“下属”区别的可能原因之一。

2.逻辑

(1)逻辑是什么?

    逻辑是思维活动的规律和规则,这里谈的逻辑或者说逻辑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先来看有哪些思维方式——人的思维类型有感性和理性两种:

    ①感性思维是通过感官获得经验的具象思维方式,

    ②理性思维是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抽象思维方式。逻辑思维是理性思维。

    思维和逻辑都是无形的、抽象的,最后它们都用有形的、具体的语言表现出来,语言的形和具体,就是听觉上可感知的一段段语音或视觉上可感知的一个个文字。

(2)概念

①定义

    概念的定义: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这是概念最基本的两个逻辑特征。很多时候我们学习效率低下,就是没有弄清楚概念的内涵外延

    A.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B.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数量和范围,凡是满足内涵的对象都可以成为其外延。

    如在语言学上的两个术语:“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和“语言学习”(Language learning),它们的内涵都是对一种语言的学习和掌握;但“语言习得”的外延是,所学的语言是第一语言,是早期形成、发展的母语能力;而“语言学习”则是后天对第二外语的学习掌握(所以要通过痛苦的learning过程23333)

    如果想要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提高对关键概念的理解效率,而从这个例子可以发现,理解概念的一个方法是去找和它有关的概念,找到它们的共同点(构成“有关”的关联)和不同点(基于经济原则,语言中基本没有两个含义完全相同的词)。这样就能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快速地形成对事物的基本认知。

    而概念在人类语言上的表现,就是词。一个个的词表示一个个的概念,构成人对世界的基本认识。词语、语言就是“名”,词语、语言所表示的事物、对象是“实”。对概念常犯的逻辑错误是混淆名和实。一种情况是异名同实,另一种情况是同名异实。

②异名同实

    例一,Venus,金星,太白星,等等,都指的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二近的八大行星之一,所以这些不同的名都指向同一个实,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基本相同。这种名的区别是英语和现代汉语之间、以及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的关联造成的,基本不是同时同语言中存在的,所以“实”是完全的相同。

    但像启明星和长庚星也是金星的名称,它们的实不严格地完全相同——因为外延有细微不同:天亮前后人们看到的金星被称为启明星,是晨星;黄昏时分人们看到的金星是长庚星,是昏星。启明星和长庚星是在古代汉语中同时存在的词汇,所以内涵有所区别是正常的(还是经济原则)。

    例二,红薯、地瓜、番薯指的是同一种植物(但也有地方红薯和地瓜并不相同),这涉及到不同地域方言之间的差异问题,以及生物上的种属关系的代指问题(红薯和地瓜都是番薯属)。

 例三,古汉语中的箭、矢指的也是一种东西,这涉及到的可能是古今汉语的演变问题。

③同名异实

    即同一个词语,在不同出现的场合指代的对象并不是同一个。我对同名异实的分类有两种:

A.第一种:

    第一种同名异实是概念内涵的不同,是根本的异,容易被觉察。如“鱼”这个字在不同词语中的含义是不一样的,鲸鱼这个词的“鱼”并不是鱼类,而“鱼”这个词则是鱼类。这是鱼这个词的内涵的不同。

B.第二种:

    第二种不明显的同名异实是概念外延的不同,即非根本的异,不容易觉察,但普遍在生活中出现的。因为每个人本身的生长环境、语言环境不一样,所以个人与个人之间不可能拥有相同的语言理解,只不过是在社会的共同规约中约定俗成,确定到词语表达的共性(即概念的内涵),从而实现互相的交流。

    但在每个人的脑海中,不同人口中的“名”的指代通常有细微、深层的差别(外延的差异)。所以,很多时候,你和他人虽然用的是同一个词,但表达的并不是同一个东西,就会牛头不对马嘴。

    比如只见过盒装抽纸的人对“”的理解,和只见过桶装厕纸的人对“”的肯定是不一样的;

    再比如“微笑”这个表情,偶尔使用手机的中年人和频繁网上冲浪的年轻人对它的理解也不一样,这是同名异实在图像上的表现。

    还有在文科类考试中,学生和出题人对一个名词的概念的理解也通常是有错位的,这就会导致你的预期分数和真实分数的错位,如:历史老师对“文艺复兴”这个词的概念理解,和一个初中学生对“文艺复兴”这个词的理解肯定是不一样的。

    在工作中要格外注意同名异实的情况,向同事、上级核实任务的具体内容,确认多义词、可能的歧义句等等,否则整段都可能垮掉重来。

(3)判断

    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性质、关系、状态)的断定——肯定或否定,在语言上的表现就是语句。比如,逻辑思维是理性思维(对“逻辑思维”的性质判断为理性思维);我饿了(对“我”的状态判定为饿);

    判断有,如鲸鱼是鱼就是假判断。

    判断很重要的一个作用是分类(或者是哲学上的“范畴”),分类构成了整个科学的骨架,学科的分类、社会的分工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以后有机会再谈。

(4)推理

    推理:由一个或多个的已知判断,推出未知的新的判断。已知判断是前提,新的判断是结论。判断→结论的这个过程就是推理。推理的类型有: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就是典型的演绎推理的一种:

(大前提,包含性的) 鱼会吐泡泡,

(小前提)鲸鱼是鱼,

(结论,被大前提包含)鲸鱼会吐泡泡。

    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和儿童语言习得、以及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一致的。都是先对事物形成概括性的印象,再把事物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最后用已知的联系推出新的认知,这就 是思维的奇妙之处。

    人的一生对世界的探索,都是从对实在事物的概念开始,而建立概念间的联系形成一个个判断后开始进行推理,从有知中去寻找未知的答案,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中努力地、一点点地往外推进。每一个自问自得的新的答案,可能就改变了自己此后的一生,甚至是世界的一生。

    ——后者就是科学和学术的可敬之处。

参考书目:

杨武金 主编,2013.9,《逻辑思维能力与素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5842号

作者:甜浅浅

首发于:公众号 浅浅学习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思维训练2:牢记三段论推理的五大原则,让思维更严谨!
《什么是概念思维?什么是概念把握?》
「思考力」 与 「学习力」
关于概念的内涵
概念与文章逻辑 ——读《形式逻辑》心得体会(一)
概念间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