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如何辩证治疗胃脘痛
userphoto

2022.10.07 海南

关注

中医如何辩证治疗胃脘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近心窝处常发生疼痛为主的疾患。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多见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神经宫能症。也见于胃粘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及胆石症等病。中医如何辩证治疗胃脘痛?胃脘痛是怎么回事?一起来看下。

目 录 胃脘痛是怎么回事 胃脘痛造成身体哪些不适 中医如何辩证治疗胃脘痛 如何远离胃脘痛困扰 胃脘痛日常的保健技巧

1胃脘痛是怎么回事

  1.肝气犯胃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之疏泄失调,横逆犯犯胃,气机阻滞,胃失和降则胃脘头痛正如沈金鳖所说:“胃病,邪干胃脘病也。惟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若气郁化火,可致疼痛加重;火郁日久,致肝胃之阴亏耗,则病程每多缠绵;如久痛入络,络脉损伤,则见吐血,便血等症。

  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过食生冷肥甘之品,以致脾胃受伤,食滞中焦,气机不利而产生胃脘疼痛。或因寒凉伤中,胃阳被遏,正邪交争,而胃痛乃作。

  3.脾胃虚弱病后脾胃受损或素体脾胃虚弱,中阳不振,寒从内生,以致脾不运化,胃失和降,而发生疼痛。胃阴素虚或病久阴伤,胃失濡养,胃气不和亦能发生疼痛。

  上述病因,既可单独致病,又往往相互影响,而出现寒热互见、虚实错杂、阴阳并损之证候,临证时必须灵活掌握。

2胃脘痛造成身体哪些不适

  1、疼痛的位置

  胃位于上腹部,胸骨下放凹陷、肚脐上方(靠近心窝处)处。如果将肚子划分为四个区域来看,左侧偏中上的部分这一区域的疼痛,最有可能是胃痛。不过,也有可能是食道、十二指肠、胆、肝或胰等疾病引起,所以还需要以疼痛的时间、伴随症状等,作为判断的准则。

  2、疼痛时间

  胃痛是发生在餐后或餐前?食用某些食物后?或在过饥过饱暴饮暴食等状况下发生的。由于胃不适大多与进食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从饮食的时间、习惯、内容、种类等作为辨别的准则,也较有准确性。

  3、观察症状

  胃不适伴随症状繁多,如打嗝、胀气、恶心、呕吐、腹泻、胸闷等,由于每种疾病表现的症状不同,如果伴随胸闷烧心、吐酸水、打嗝等症状,可能是食道疾病;假如伴随空腹疼痛、饱胀饿痛、打嗝具酸味、甚至吐血等症状,可能是胃溃疡,但如果打嗝、黄疸、发烧等症状,与胃可能无关,或是胆囊的问题。因此不能忽视腹痛外所伴随的各项症状。

  4、到医院检查

  如果情况复杂,难以判定是哪个位置不舒服及发作的时间与疼痛的性质,应马上到医院请医生帮助诊断与检查,这才是最直接且准确的方法。

3中医如何辩证治疗胃脘痛

  胃脘痛的辩证,主要辩别是病邪(寒、热、食滞等)阻滞引起的,还是脏腑失调(肝气郁结、脾胃虚弱)引起的;病在肝,还是病在脾胃;是实证(病邪阻滞、肝郁,肝火),还是虚证(脾胃阳虚或胃阴不足);尚属气滞,还是已成血瘀等几个方面。对本病的治疗,以“理气止痛”为临床上通用之法,但是,还需进一步审证求因,属于病邪阻滞者,当辩其邪而去之;由于肝气郁滞者,当疏泄肝气;因于脾胃虚寒者,当温中散寒;疼痛日久不愈者,往往由于化火,伤阴,血瘀所致,当分别病情采用清火,养阴,化瘀等法。

  1)病邪阻滞:

  主证:胃脘疼痛暴作,畏寒喜暧,局部热敷痛减,口不渴或喜热饮,苔白,脉紧。

  辨证:寒邪犯胃,或食生冷,寒积于中,阳气被寒邪所遏而不能舒展,以致疼痛。舌苔白腻,脉紧属寒,胃痛暴作时,多见紧脉。

  治法:温经散寒,理气止痛

  方药:温经止痛汤:荜拨10克,生姜10克,姜黄12克,小茴香12克,吴茱萸10克,佛手12克,香附12克,木香12克,元胡15克,川楝子15克,细辛3克,莱菔子20克,槟榔12克,神曲15克,甘草6克,水煎服。小建中丸、理中丸口服。

  2)食滞胃脘:

  主证:胃脘胀闷,甚则疼痛,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

  辨证:饮食过多,停积于中,故见脘腹胀闷而痛,嗳腐吞酸;呕吐之后,积滞得去,脘痛得减。舌苔厚腻为食积停留之征。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导滞汤:鸡内金12克,莱菔子20克,槟榔12克,神曲15克,山楂15克,佛手12克,枳壳12克,陈皮12克,厚朴12克,炒麦芽20克,白芷12克,苏梗12克,莲子15克,茯苓12克,甘草6克,水煎服。胃立康、调胃丸口服。

  3)肝气犯胃:

  主证:胃脘胀满,功撑作痛,连及两胁,嗳气,大便不畅,脉弦。

  辨证:肝主疏泄,情志不舒,则肝气郁结,横逆犯胃作痛;胁为肝之分野,气病多游走,故其痛攻撑而连及两胁;气机不利,胃失通降,因而胀满,嗳气,大便不畅,肝气犯胃,可见弦脉。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舒肝汤:柴胡12克,黄芩12克,芍药15克,香附12克,木香12克,郁金12克,莱菔子15克,槟榔12克,茯苓12克,当归12克,丹参20克,川芎15克,元胡15克,川楝子15克,公英20克,甘草6克,水煎服。舒肝丸、消痞丸口服。

  4)脾胃虚寒:

  主证: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嗳喜按,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白,脉软弱或沉细。

  辨证:脾胃虚寒,阳气不足,水饮停聚,故痛不甚而泛吐清水。脾阳虚而寒盛者,则畏寒喜暧,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白,脉软弱或沉细,均为中虚有寒阳气不能输布之象。

  治法:温中散寒

  方药:黄芪30克,桂枝12克,白术12克,党参30克,茯苓15克,芍药20克,山药30克,吴茱萸10克,小茴香12克,干姜10克,姜黄10克,香附12克,木香12克,元胡15克,川楝子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温胃舒、参茯丸口服。

  5)瘀血凝滞:

  主证:胃脘疼痛有定处,痛如针刺或刀割,或见吐血紫黑。便血如墨,舌质紫暗,脉细涩。

  辨证:疼痛日久难愈,因血瘀为气滞和虚寒之进一步发展,病根更深,瘀血有形,故痛有定处,久痛入络,脉络损伤,所以吐血、黑便。舌色紫黑,脉细涩,为血行不畅之征。

  治法:化瘀通络

  方药:逐瘀汤:桃仁12克,红花12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赤芍15克,熟地20克,泽兰12克,坤草15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山药20克,丹皮10克,茅根20克,旱莲草15克,甘草6克,水煎服。逐瘀丸、珍珠丸口服。

4如何远离胃脘痛困扰

  一、饮食有节,防止暴饮暴食,宜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忌生冷、粗硬、酸辣刺激性食物。 尽量避免烦恼、忧虑,保持乐观情绪。

  许多胃病患者之所以久治不愈是因为同时伴有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只要治疗好了胃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其它胃病就会自然康复,胃病患者如果感觉不仅胃部不舒服,而且睡眠、精神状态等也不好,那十有八九可以判断患有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需要说明的是胃植物神经紊乱(即胃神经官能症)是功能性疾病,仪器检查不出,容易被很多医生和患者忽视,有的患者想不通,有的医生也想不通,所以很多医生不知道从这方面用药,而耽误了病人,导致久治不愈!

  二、从中医角度看来,小腿肚内侧系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和足少阴肾经循行之处,故按捏这一部位,对上述经络所在的穴位均有一定刺激作用;对膝以下的远端穴位除此有局部治疗作用外,尚可治疗经络所系之脏器的病痛。足太阴脾经与脾胃相联,故而捏按此处可能治疗胃之疾患。

  每天捏一捏小腿肚

  部位:小腿肚内侧1/3处的肌肉部分(腓肠肌内侧缘)。

  方法:用手捏住上述部分肌肉,拇指与四指相对,稍用力按捏,以自觉有较强的酸痛为度。自上而下按捏,再自下而上按捏。一般以各15—30次为宜。根据疼痛情况,酌情加减。每日可进行1—3次。

  注意在按捏过程中,应有揉的动作——酸痛感强,止痛效果好,不可因怕有酸痛感而不用力。

  此法对急性发作的胃痛效果较好。慢性胃病发作时,运用此法也同样有效。

  每天做一做鼓漱、揉一揉腹

  止痛之后,为巩固疗效,还可加做两种辅助治疗:

  1.鼓漱:闭口,用舌沿牙齿边缘左右搅动各24次,然后,闭口鼓腮,做漱口动作,待口中津液充满时,分三口慢慢下咽。此法长练,可益胃消食,增强胃肠功能。

  2.揉腹:每当饭后,可适当散步,然后,或卧或坐,用手揉腹。先将双手搓热,分别以左、右手,按顺或逆时针方向,按揉上腹部,各做30次左右,此法可增强胃肠机能,对治疗肠胃病有一定效果。

  如此坚持一段时间,不仅胃痛可止,有胃肠病者,也可渐愈。

  为什么按捏腿肚可解胃痛呢?

  从中医角度看来,小腿肚内侧系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和足少阴肾经循行之处,故按捏这一部位,对上述经络所在的穴位均有一定刺激作用;对膝以下的远端穴位除此有局部治疗作用外,尚可治疗经络所系之脏器的病痛。足太阴脾经与脾胃相联,故而捏按此处可能治疗胃之疾患。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胃病,至于胃溃疡病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等急性剧烈的腹部疼痛,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三、胃痛的时候,尽量把皮带松开,这样可以让腹部舒服一点。平常尽量穿舒适宽松的衣服,以避免腹部受压。

  对于经常在晚上出现胃酸逆流的人来说,最好采用右侧在上、左侧在下的睡姿,同时把头部垫高,这样就可避免胃酸逆流的问题。

  经常胃病者,如果因有其他疾病而需长期服用药物,最好能够向医生请教,看看这些正在服用的药物是否会刺激胃部而致胃不舒服。例如,抗生素、铁剂等,都是会刺激胃励膜的药物。一定要请自己的主治医师,针对自己的服药习惯,给予药物处方的建议。另外,也不要在激烈运动之前或之后马上进餐。因为这样一来,会使得胃部负荷过重,而诱发胃痛。如果是忙着上运动场,那么宁可饿着肚子,也不要吃得太饱。

5胃脘痛日常的保健技巧

  1

  迟冷体质的胃病:

  表现:身体一受寒胃疼就会发作,比如穿衣少受冻了,胃痛时,会有反酸,吐酸 水,嗳气的表现,大便是水溏稀薄的。

  饮食保养:多吃一些温性的食物,如韭菜,包心菜,虾米,羊肉,鸡肉等。

  保养小秘方:取生姜3片,大枣10个,甘草5克,一起放在锅里煮成汤,每天喝 一次,连续喝一周,可以缓解胃痛。

  2

  弱体质的胃病:

  表现:会时常感到全身无力,没有胃口,不消化,稍微运动就会出汗,活动没有耐力,大便时干时稀,女生的月经时多时少,通常是不准时的。

  饮食保养:多吃温补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红枣,枸杞,阿胶,花生,猪血,菠菜等。

  保养小秘方:取枸杞子10-15克,泡水喝,长期坚持,手脚不会冰凉,又有补养气血的作用,非常适合弱体质的女生呦!3

  燥红体质的胃病:

  表现:常感觉口干口渴,喝了水也不解渴,胃疼是有灼热感,火烧火燎的疼,一遇到热的食物疼痛加剧,常常有出血。

  保养:注意饮食,少吃热性和滚烫的食物,多吃寒性食物,例如青菜,菠菜,西瓜等,同时,一定要禁喝白酒和其他太过烈性的酒。

  4

  腻滞体质的胃病(江南和沿海地区常见):

  表现:常感觉胃腹部胀满,不消化,有口臭,排大便也很臭,大便黏腻不干,排不畅快。

  饮食保养:冬天多吃白萝卜,夏天多吃冬瓜汤,在夏季是要注意去湿,多吃一些去湿食物,例如薏米,绿豆,赤小豆等

  少吃人参和含碱的食物,例如馒头,面包,鸡,蜂蜜等

  保养小秘方:可以常吃酒炙陈皮来顺服胃气。

  5

  晦涩体质的胃病:

  表现:胃部常隐隐作痛,面色是灰暗不明亮的,胃病反复发作,病程长,很难痊愈的,舌头可能发青或有点点的紫色。

  饮食保养:应该多吃性温平,味甘辛的食物,例如大米,茄子,刀豆,茉莉花,桃子等,帮助气血运行。少吃寒凉和苦味的食物,例如苦瓜。6

  常用治疗胃病的中医古方:

  马铃薯:马铃薯洗净去皮,榨汁,每天早晚各服一杯,可以缓解疼痛

  野荞麦根90克,猪骨头适量:加水炖成汤,每天喝一次,连喝七天,不痛后每隔两天喝一次,知道痊愈为止。

  水三七:水三七100克,切片培干,磨成细粉吞服,每次6克,每天三次,能有效的缓解疼痛,促使溃疡愈合。

  7

  日常养护小提示:

  针对胃病,养大于护,因此一定要注意平时的保养,三餐按时,定时定量,饮食节制,禁辛辣刺激的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喝白粥养胃,做到以上几点,小编相信每个人都能有一个健康的好胃,吃遍天下,行遍天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胃痛怎么缓解,吃什么药?
你的胃痛是啥引起的?别瞎猜,我给你列出来5条,对照着自己看看
胃病的辩证诊治
十人九胃病,看中医如何对胃病辩证分型
中医刮痧帮你刮掉老胃病
中医辩证胃痛分7类,施治各有方法,不可一刀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