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行秋意》——福建师大美院14级国画人物班太行山写生记
userphoto

2023.05.30 江西

关注

《太行秋意》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14级国画人物班

太行山写生记




《回家》35cmX46cm 2015 水墨纸本.


《独枝》35cmX46cm 2015 水墨纸本

杨神妃

写生心语:我不知道画画的意义何在,但我想它是件开心的事情,你可以通过画和他人分享这份喜悦。


《太行山写生》35X35CM 2015 水墨纸本


《太行山写生》35X35CM 2015 水墨纸本

陈雪茹

写生心语:日子总是重复着,吃饭、画画、评画、睡觉。最初需要评画的时候我是畏惧的,所以缺乏勇气让老师看我的画面,因为连自己都觉得不好的东西就表明自己努力的不够,后来我就说服自己每一次评画都是迈向进步的阶梯,就这样评画不再是一种恐惧。也明白了逃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太行山》452mm×349mm 2015纸本


《太行山》462mm×344mm 2015纸本


陈雅静

写生心语:对于刚步入国画人物专业的我来说,水墨山水是极其陌生。在画第一张水墨的时候,心里特别慌,拿着毛笔反复沾墨却不敢在纸上画一笔。在看过老师画后,才开始慢慢尝试。经过两天的熟悉。才慢慢有了像样一点的画,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突破。



34CM×44CM 《彩墨》水墨纸本


29CM×45CM《枝鸢》水墨纸本

付吟轩

写生心语:对于我们来说几乎都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手握毛笔来进行绘画,村子与村子的叠影,山与山的环绕氛围不用渲染,更多的在于我对此景如何布置在宣纸上的理解与定夺。山是青灰色,阳光又是淡淡的暖白,村子的石头是旧旧的红。在我眼里一切都是色彩。所以再后来的几天我的画频频使用颜料,加上老师每天的指导和自己的思考,的确在这空白的空间里我进步很快。


《秋瑟》 50cm×50cm 2015 水墨纸本

《静行青山远》 50cm×50cm 2015 水墨纸本


龚俊浩


《太行山下》50CMX50CM 2015 纸本


《太行山下》50CMX50CM 2015 纸本

胡铭颖

写生心语:我们每个人的画都有其特点,这一特点就是与别人的不同之处,我们不应该为了迎合他人的眼光而丢失自己独有的味道。就像做人一样,做自己永远是最宝贵的也是最难的。


《南湾雾雨》尺寸41x32cm 2015 水墨纸本

《落叶留砂》尺寸41x32cm 2015 水墨纸本

.
孔嘉

写生心语:金秋十月,我们于太行中捕捉绮丽山色,描摹几座院落,感受北方秋意。思手中笔墨,如梦回少年,放肆挥洒涂抹,勾一草一木之曲折,染一砖一瓦之秋色。融情于景,置身于画,叙故事于画中。山路旖旎,醉了画中人;山风吹拂,漾起水墨涟漪;山雨潇潇,雾入画中格调生。


《南湾村写意一》48cmX34cm 2015 水墨纸

《太行印象二》 45cmX35cm 2015 水墨纸

林玲

写生心语:不知任何笔法的我,只能根据老师的一些语言上的指导,像虚实结合,方圆结合,点线面的混搭,忌白惮黑,密不透风等要点,要从个人主观上进行画面处理。用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丰富自己的画,每个人都不会被已有的绘画风格羁绊,都会有自己的个人风格,虽然没有很好,但是每个人都会很享受这个摸索的过程。


《太行乐怀》31CMX46CM 2015 纸本


《生息》41CMX41CM 2015 纸本

师晓明

写生心语:呆在太行山的这些天是阳光明媚,刮风下雨的天气几乎都遇上过,克服各种艰苦的条件也让我对写生这两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每天的不同技法的尝试加上老师的点评也让我从一个不懂水墨画的新手慢慢进入水墨画的世界,每每抬头看到太行山让人沉醉的景色,使我心向往之慢慢提升了对水墨画的理解。


《归》 35cm×34cm 2015 水墨纸本


《静》29cm×34cm 2015 水墨纸本



苏雪婷

写生心语:自然中的景物搬到画面上都需要笔者的组织、经营,画面的构图、面积、虚实的变化和黑白的处理也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


34cmX46cm 2015 纸本


26cmX42cm 2015 纸本

王双羽

写生心语:正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觉得放在国画上面也是极好的,有时候画面在不经意间一些小小的“意外”,画面呈现出出乎意料的美好。我喜欢水墨在画面晕染开的那种感觉,浓墨淡墨在纸上水乳交融又分外分明。



《太行山写生》350mm×480mm 水墨纸本


《太行山写生》 350mm×480mm 水墨纸本

魏小圆

写生心语:作画者只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崇尚真善美,真真切切的被眼前的此情此景感动才能充分发挥其创作潜能,创作出富有意境的高格调作品来。



《太行山》50X50 CM 2015 水墨纸本


《太行山》50X50 CM 2015 水墨纸本


《太行村落》 58cm35cm 2015 水墨纸本

《村落小径》 34cm54cm 2015 水墨纸本

吴伊伦

写生心语:也许,是见多了南方秀丽的山,在看见它的第一个瞬间,我便被它的雄浑、壮丽所震撼。它没有太多的植被,山体大片大片的裸露着,赤色的岩石让我感觉到了它的干燥,万里无云的天空令它显得更为厚重。


《乡落》35CM×48CM 2015 纸本


《小径》35CM×48CM 2015 纸本

薛慧浈

写生心语:散文作家唐兴顺在散文《石板岩之韵》中写道:“此间人家所居之屋在全国乃至世界居民中也有异常特色,一律用石头建造。一座房屋只有门子、窗棂是木头的......像童话中的建筑一样美丽。”.每一间屋子都有它的故事,充满着静谧而神秘. 当我们在画这些石头房子时,想想它的结构,运用毛笔的特点,点线面之结合,浓淡枯湿.疏密结合每一笔都值得考究. .中国画要求笔墨结合,情于景合,将自己对环境的感受都表现在画面中.


《太行写生 》46cmx34.5cm 2015 纸本

《太行写生》 34.5cmx46cm 2015 纸本


杨梦玲

写生心语:感受是很重要的,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才会有那么多不同的画面。



《石板岩小景》68CMX44CM 2015 水墨纸本


《太行人家》44CMX44CM 2015 水墨纸本

赵焕

写生心语:我试着倾注最饱满的感情去画每一张画,从最初的无从下手,到看到一座房子、一棵树、一条路......就会在脑海里去组合它们在一起的形态,会去想我该怎么构图,怎么样让它在我的笔下变得有趣、鲜活。

《太行山写生》35CMX48CM 2015 水墨纸本


《太行山写生》35CMX48CM 2015 水墨纸本

写生心语:太行山,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太行的雄伟险绝让每一个走进大山的人,心灵承受着极大的震撼。登顶鸟瞰,山脉绵亘数千里,石径崎岖,浓缩了沧海与桑田,真实而自然。

钟支银


《 太行印象》34CMX46CM 纸本


《 太行印象》34CM X46CM 纸本

仲雪

写生心语:不知道我从什么时候开始,画画成了我生命中密不可缺的一个部分,随手一支笔,看到美丽的风景总是驻足,勾上那么一两笔,生活中,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一群好友,谈谈笑笑,最惬意的事莫过于,一杯茶一本书,一个人静静闲读,而最让我舒心的事莫过于一方桌,一把椅,一个人静静地画着自己想要勾勒的。很多时候当你一个静静的去画自己喜欢的,那时的世界,一切都会静下来,静的只剩下你一个人。


《藤蔓》 35cmx46cm 2015 水墨纸本


《庭院》41cmx41cm 2015 水墨纸本

朱丹贵
写生心语:要想提高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就要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们的观察力去了解美,用我们的表现力去表现美。



教师心语:

九月中旬的一天, 陈端兄弟电话我,因为要出国办展览时间排不开,希望我十月份替他带学生去太行山写生。 我心忐忑,因从未带学生外出写生过,却也不是“山水”专业的专任教师,有的仅是上半年在首师大求学期间,与首师同学们去过山东沂蒙山区和青岛崂山短暂的写生,留着些许感受和摸索,因着这些,也在章雨老师的肯定鼓励下,便应允和准备着前往了。

秋风渐起,我们一路前行,虽路途遥远与艰辛,可是也充满期待。写生未开始,我翻看着在首师学习的笔记,也看看林容生老师和刘进安老师指导学生的视频以及翻看同学老师们的作品,想象着如何让大二的这些学生们更快的适应风景写生,从未接触临摹和笔墨训练而进入写生状态,并且能达到效果。盘算着如何发挥大家的想象力,如何让大家都有不同的物象感受和表达,如何才能具备个人的绘画语言和图式亦或是表现手法,如何才是一张完整的风景写生,构图的注意和讲究,解决客观对象与自己的主观理性表达问题,画面的结构对比与平衡等等。加上学院写生的时间安排的很短,所以我对学生的要求相对严格,学生们不能偷懒,当然我也跟着不敢偷懒,甚至是勤奋的表率。每天三到四张作业,每天晚上准时检查和讲评。前一两次个别同学作业画的都扔了,被我严厉的批评,然后再温和的鼓励,让她们克服和战胜自己保留完整作业,评讲时每天再进行鼓励和引导。同时在微信群里发一些多样化的参考图片(来自首师的同学和老师们的多样化个性化作品)。渐渐的有些效果了,大家普遍很快进入状态,我也因势利导,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强化和肯定,更多的是鼓励,尽量让大家互相有些差异,别参考老师太多,每个人有自己的感受和探索语言,或者可以更“色”一点,更抽象一点,更精微一点,更符号化一点,更程式化一点…….,注意传统绘画的元素,黑白分割,虚实,疏密,线面,方圆等结合。笔墨应该是很长时间的坚持与追求,却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正因为时间的短暂才珍惜,才紧张;因为没画过才觉得新鲜,才生涩;因为没太多的传统功底,才“无畏”,才投入。学生们是第一次画,我也是第一次教,大家情感都是纯粹与朴素,气氛也是鲜活,一切都觉得弥足珍贵,乐在其中。

当然这期间,我从未懈怠,经常联系首师在米脂写生的同学们把作品发给我学习,我也每天把作业向学院的同事们请教,他们总能给我提出建议和意见,也拍照发给福州的朋友和师长们以及首师的同学老师们请教,尤为感谢宋忠山老师和唐文国老师不间断的远程指导,占用他们许多宝贵的时间,甚是感激。

每个人,每个阶段的成长,都会留下记忆,我或许就是把这份成长变成一种惦记,只缘这太行山留下的“美好”和美丽秋色,便也成了布满我脑际斑斓的秋意景象,永不退色的秋意。

写于2015年11月30日

教师简介

叶茂林,福建师大美术学院讲师, 1977年9月出生于福建寿宁。2002年福建师大美术学院国画专业毕业,2008年福建师大美术学院首届艺术硕士国画专业毕业,2014年-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内访问学者研修专业《现代水墨画创作与教学研究》。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州市台江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花鸟画协会理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罗源湾画院顾问。

教师作品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太行|山水画写生分享
读画·黄龙太行山写生稿
太行山经济文化带交流会书画展3,主办单位, 邢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癸卯秋日太行写生记
太行断想——李鸣泉水墨写生记事
广雅艺术|卓越芝:亲近了自然的生命气息与情韵(文/黄少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