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究王希孟及其《千里江山图》·之一

内容提要:本文以蔡京题《千里江山图》卷的跋文作为直接材料,以蔡京和徽宗的活动作为间接材料,辅以徽宗御赐的一批宫绢为物证,初步考证出王希孟在北宋末复杂的朝廷内斗中的人生际遇,他入画学、文书库及师从徽宗,均与蔡京的利用和运作有一定的关系。从画中景物分析,王希孟比较熟悉福建仙游、庐山及鄱阳湖、苏州、开封等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同时,他在徽宗的“诲谕”下,进一步拓展了全景式大山大水的视野,催熟了大青绿山水的艺术语言,借表现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的诗意,体现了北宋末“丰亨豫大”的绘画美学思想。

关键词:《千里江山图》卷 王希孟 蔡京 宋徽宗 “丰亨豫大”审美观 孟浩然诗意

北宋末,十七八岁的天才画家王希孟精心绘制的青绿山水《千里江山图》卷(以下简称《千》卷),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为宋代最长的山水画卷。画卷无作者名款,卷尾蔡京的跋文言及此图作者为“希孟”。该图递藏大致有序,徽宗将是图赐予蔡京,1126年,蔡京被钦宗废黜,意味着其财产要被查抄,金军破汴时,《千》卷在开封散轶,南宋理宗朝再次入宫。入元后,《千》卷流落宫外,为元代高僧溥光所藏,并有接题,得知溥光在“志学之岁”(十五岁)就目睹了《千》卷,此后他赏阅近百次。溥光之后易主,但不知何人,一直递藏到明末清初梁清标处,后随其多数藏品一并流入清宫,该图被乾隆皇帝著录在《石渠宝笈·初编》里。1922年11月25日,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盗走《千》卷(永字五十一号),后被转移到长春溥仪伪皇宫“小白楼”里。1945年抗战胜利之际,溥仪落荒而逃,被苏军在沈阳北陵机场擒获,“小白楼”里的书画名迹遭到伪满洲国宪兵的哄抢。《千》卷解放初在北京的文物市场露面,被古董商靳伯声所获,转给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今国家文物局),1953年拨交故宫博物院。《千》卷的递藏历史简言之则是:北宋徽宗→蔡京……→南宋理宗……→元代溥光……→清初梁清标→清宫→伪皇宫溥仪……→现代靳伯声→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故宫博物院(省略号意即尚有藏家,待考)。

关于《千》卷的鉴定之难不是时代问题,而是画家以及画中的内容等问题,最后关乎的是那个时代的绘画审美等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外围史料进一步认知画家王希孟与该图的核心问题,即根据蔡京的活动和画中的景物,梳理分析画家的经历和创作动机、徽宗的艺术用心,以及画家与蔡京、徽宗的特殊关系,结合北宋山水画审美观的发展脉络,感知《千》卷的诗意和艺术语言。

一 《千里江山图》卷的取景之源及希孟足迹考

《千》卷画的是哪里?它的画名有提示吗?它最先一定有一个画名的,但蔡京、溥光都没有提及,说明《千》卷起初的画名不会有具体地名,蔡京、溥光分别以“此图”、“此卷”代之,清初宋荦的诗句里说是“设色山水”,极可能宋荦沿用了前人的定名即“设色山水”。据梁勇研究,这是元以前对这类山水画的统称,是相对于“墨笔山水”而言的。直到清乾隆朝《石渠宝笈·初编》根据皇帝的题画诗句首“江山千里望无垠”,才以“千里江山图”称之。《千》卷是一幅写实山水画,画中的景物没有概念化的因素,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作者少时所生活和经过的地域必定会成为其取景之源,画家会选择一个主要取景地,再杂取其他,加以丰富。以希孟短暂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交通条件,他不可能游历许多名山大川,只能是集中概括提炼少数几处江山之胜,不排除有借鉴他人之作的可能。因此,笔者尝试通过画中所绘自然和人文景观中的标志性景物来判定他所到过的地域,探究他短暂的人生经历。

(一)画中的自然景观

本文所论及的自然景观特指画中的山脉、瀑布、湿地、江湖以及植被等与自然界诸物的形象联系。画中的大山大岭屹立在江湖沼泽之畔,在北宋统辖的疆域里,只有江西庐山因矗立于鄱阳湖、长江之畔而有此特性。

1. 山体画中一座座突兀的高山大岭伫立在大江大湖边,山势雄秀,群峰簇拥主峰,画中多处出现“U”形山谷的造型,左右高峰各为冰川刃脊,李四光认为这是两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流动时将山谷基岩创蚀的结果,类似这样的地质地貌,以庐山最为典型〔图一〕。

〔图一〕比较《千》卷与庐山地貌

1.庐山王家坡冰川U形谷

2.《千》卷U形谷造型

3.《千》卷U形谷造型

画家笔下的群山均非概念化的排列,经过画家总体把握和周密布局,全图系传统散点透视的典范之作,由七大组群山组成〔图二〕,像是某个具体地域的山势作横向展开,每组都将主峰和诸多辅峰组合起来,如同一座座山岛矗立在江边湖畔,形成互有联系的“岛链”。这种观察、组合群山的方式与山上观山迥然不同,是画家来自于湖区或海边观山看岛的习性,暴露出画家有在水边生活的经历。如北宋燕文贵笔下的江山、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倪云林笔下的湖山等都是如此。《千》卷卷首第一组为序曲,该组和第二组之间以小桥相接,第三组和第四组之间以长桥相连,最高的主峰在第五组,拔地而起作为全卷的高潮,最后一组如同音乐的尾声,节奏感十分鲜明。画中各组群山不是作简单重复,每一次横向的循环都出现许多新的变化,如变换山体造型、增换瀑布和溪流以及建筑群,如同乐曲中的“变奏”。

〔图二〕《千》卷七段结构示意图

2. 湿地

画中展现了开阔的水域,近处水草丛生,远处烟波浩渺,像是长条形的沼泽大湖,远接江海,属于典型的湿地地貌,极类似鄱阳湖一带的湿地、沼泽。不过,画家为了丰富画面,在水际边还画了一些礁石,这是汲取了海边的地貌特色,这在沼泽湿地是不多见的,水边没有浪迹线,可以排除画海景的可能。岸边嘉木成荫,人影绰绰,画中多次出现的植物如竹林、樟树、桂树等,还有广泛使用竹制品如竹篱笆、竹扉、蓑衣、笠帽等,表明了画家接触的南方树种和编织物比较多。

3. 瀑布

画中出现了许多水潭、流溪等,还有多个瀑布群,最突出的是双瀑与四叠瀑同时出现,四叠瀑是极少有的自然景观,它与双瀑同时出现,具有相当的唯一性,这是只有在仙游(今属福建莆田)九鲤湖才能遇到的自然景观,双瀑是左右一对瀑布同注一潭,当地百姓称之为“双箸”,四叠瀑是上下瀑布的组合群,它连续四次跌落悬崖,极为罕见。九鲤湖的这一胜景在唐、北宋是闽东南的旅游胜地,如当地唐代的文士郑良士、徐寅等,北宋张式等都写下游历的诗句,画家很有可能接触到这种地域特性很强的瀑布,并汲取庐山三叠瀑的雄伟景象将其综合到画面里〔图三〕。

〔图三〕比较瀑布

1.九鲤湖双瀑

2.《千》卷双瀑

3.《千》卷四叠瀑

4.庐山三叠瀑

大湖之畔的大山之景唯有庐山和鄱阳湖、长江口,这种大起大伏的地貌以及湖上望山的视角给画家带来了创作灵感,《千》卷中群山和水泊的造型元素大多来自在鄱阳湖的湾流里眺望庐山各峰〔图四〕。少年成长期的自然山川常常会影响画家一生的绘画取景,在北宋相同的事例不胜枚举:李成故里的“寒林平野”生成了他烟林清旷的意境、范宽籍里“华原峰峦”影响了他山体伟岸的造型。

〔图四〕庐山与鄱阳湖

1.庐山与鄱阳湖卫星照片

2.鄱阳湖上望庐山

(二)画中的人文景观

本文中所涉及的人文景观主要是特指当时的建筑,还有船舶、水车以及人物的各种活动,这些均与相应的地域有着内在联系。

1. 船舶

画中的船舶种类较为丰富,有客船、漕船、渔船、双体船、脚踏船、小舢板等十多种,这些船体的外形均为低帮平底,故应属于在内陆河湖行驶的船舶,不可能是高帮尖底的海船,由此可进一步判定图中所绘不是海景。

有意味的是,画中还运行着一种奇特的双体脚踏船,后面还拖着一只小舢板〔图五〕,它运用了滚动传送动力的物理学原理,像踩水车一样不停地刨水前行。这类车轮舟相传最早出现在东晋,至唐代曹王李皋时已经建立起一支车船队,其技术已日臻成熟。在王希孟绘制《千》卷之后不到二十年,即南宋绍兴元年(1131),洞庭湖的农民军钟相、杨么利用俘获的都料匠高宣发明了车船,用踏轮提高船速的方法对付官府水军的追剿,它的原理就是画中的这种脚踏式双体船,正如《宋中兴纪事本末》所描绘的那样:“车船者,置人于前后踏车,进退皆可。”唐宋这类快速船只的产地和使用地,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湖区。

〔图五〕《千》卷中的双体脚踏船

画中漕船和客船除了不是“人字桅”之外,其样式、结构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笔下汴河的漕船、客船十分相似〔图六〕,张择端当时已经完成了该图,其对漕船的解构和精细表现可眠式桅杆、尾舵、大撸和船篷等手法不会不对王希孟有所影响,这也是他在开封所能见到的,特别是其在文书库供职的金耀门以南的汴河就有船舶,画家不可能熟视无睹。

〔图六〕比较船舶

1.《千》卷中的客船

2.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中的客船

2.《千》卷中的龟形漕船

2.《清》卷龟形粮船

3.《千》卷中的双体渔船

2. 屋宇

《千》卷的建筑样式最为丰富,主要是瓦房,草房较少,显现出这一带的富庶程度。中国工程院院士、书画鉴定家傅熹年先生曾经就图中各类建筑的类型、构造和用途进行了周详精到的研究,确定此画具备江南或江浙特色,除了影壁为夯土墙之外,“房屋墙都是白粉墙,柱子露明,可见是很薄的编竹或苇抹泥的墙,与现在江浙传统住宅的做法同”〔图七〕。

〔图七〕《千》卷中的竹编抹泥白粉墙

画中建筑用途主要是寺观、书院、酒店、水磨坊等,还有渔家和农家的村舍〔图八〕,屡屡出现的干阑式和吊脚式建筑、各类木制桥梁等,可以判定画中所绘不是海边的景物。海边建筑必须以石材为主,以便于抗击台风。

〔图八〕《千》卷中的各类建筑

1.书院

2.亭桥

3.农舍

4.寺院

5.崖居

6.渔村

7.磨坊

8.道观

9.酒肆

10.隐居

最关键的就是寻找具有地域特性的建筑,复杂的是画中建筑来自若干个不同的地域。画家在一座寺院的一侧绘有一座低矮的僧塔,为方形三层石构,虽十分简易,但具有一定的标志性。在仙游菜溪岩有一些与此同类的四方僧塔,如一座方形舍利塔,高1.5米,建于唐代〔图九〕。沿海小型塔都建得比较低矮,多为三层,只有个别的为五层塔,以石材为主,这与抵御台风有关。

〔图九〕比较佛塔

1.仙游菜溪岩唐代方形佛塔

2.《千》卷方形佛塔

3.菜溪岩唐代方形佛塔

在《千》卷中段的山下,一个用竹篱笆围起来的瓦房院落,结构对称规整,前后两进,前院系文人居所,有人物端坐,后部中间陡然建起一个高大的穹形草庐,草庐里疑是挂着立轴,这是其他任何地方所没有的简易建筑,它高耸在后院中间最重要的地方,必定是一个朝觐之地,从形制上看,不会是佛儒道中的任何一家。记起周武王时代的匡裕(一作俗)兄弟七人一同结庐于山,进行修炼,后来都得道升仙,只剩下一个空空的草庐,后人称匡裕隐居的这座山为庐山,亦作匡山,匡裕后来得到汉武帝的封赐,奉为守护庐山的山神。据北宋诗人陈舜俞(1026-1076)《庐山记》云:“通隐桥之西一里有匡君庙。《寻阳记》云:昔汉武帝南巡祠名山,问庐君何神也?博士对曰:昔匡俗得道于此。乃赐号大明公。”画中此院落疑是匡君庙,不远处果真有座木桥,会不会就是陈舜俞所说的“通隐桥”?陈舜俞是熙宁五年(1072)游庐山的,文中所说的实景下距希孟画此图仅仅四十年。画中的穹庐不可能是匡氏的遗物,应是后人祭奠他的一种形式,这个局部恰恰可以说明该图所绘具有当时庐山地标性建筑的一些特性,特别是疑为匡君庙的穹庐以及与它相配套的通隐桥具有特殊的唯一性〔图十〕。在图中另一个院落的侧面,也建有一穹窿顶草庐,想必这是一个祭祀多神的场所,只是匡神退居末位了。据明正德《南康府志》载:“匡君庙在庐山北”,祭拜匡君庙的风习至少延续到清末,只是今日不知匡君庙何在。

〔图十〕《千》卷匡神庙

1.匡神庙

2.疑是匡神庙附近的通隐桥

北宋兴书院、重读书,画中屡屡出现的大小书院,正是这个时代的反映,画家对书院的建筑布局十分熟悉,可能有过书院的生活经历。进入画学的少年学子不可能是文盲,画学的课程如《说文》《尔雅》《方言》《释名》等接近太学的程度,希孟在故里完成了最早的童蒙教育,之后的初级教育极可能是在县学或书院里完成的,由此才能进入画学。这些读书经历渐渐滋养了画家的综合修养和感悟能力,才让徽宗“知其性可教”。

3. 桥梁

〔图十一〕《千》卷长桥

画中有各种各样的桥梁,如长桥、亭桥、板桥、拱桥、人字桥等,均以木构为主,体现出南方山区建桥的用料特性。其中在北宋具有唯一性的桥梁是木构长桥,桥的正中还建造了一个十字廊,以避风雨,上下两层,廊内有路人休憩,十字形建筑是唐宋时期流行的样式(画中出现多处),桥下有大船停泊〔图十一〕。傅熹年先生认为,该长桥的原型极可能取自于江苏吴江(今属苏州吴江区)的长桥(一称利往桥、垂虹桥),位于吴江县城东门外,始建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原为木桥。该桥在元代改为石桥,元代总长达一千三百余尺,相当于230多米,合乎画中的长度比例。该桥连接了吴江东门和古松江,极大地方便了两地百姓的往来。北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中《利往桥记》云:

吴江利往桥,庆历八年(1048),县尉王廷坚所建也。东西千余尺,用木万计,萦以修栏,甃以净甓,前临具区,横截松陵,湖光海气,荡漾一色,乃三吴之绝景也。桥成而舟棹免于风波,徒行者晨暮往归,皆为坦道矣。桥有亭,曰垂虹,苏子美曾有诗云:“长桥跨空古未有,大亭压浪势亦豪。”非虚语也。

据傅熹年先生研究:“此桥在当时极负盛名,很多大文学家如苏舜钦、王安石都歌咏过它,在大书家米芾的真迹如《蜀素帖》、《头陀寺碑跋尾》中都提到过它。”苏轼最激动的是“大亭压浪”,米芾《吴江垂虹亭作》里最动情的是“垂虹秋色满东南”。

4. 人物活动

画中人物活动大多围绕着出行和捕鱼展开。舟船为出行的主要工具,除个别使用毛驴外,没有车辆和马匹,此乃“南船北马”之习。画中多处出现曲折的木桩栈道,十分艰险,是画家有过远途跋涉的印记。画中有三处在船上挖河泥的情景,不会是北方和海边的生产劳动,是江南河网地区的积肥方式;船工们大多用篙撑船,特别是一船两篙夫在快抵岸时配合得十分默契,还有小渡船向大客船转送乘客,说明了画家非常熟悉水网地区人们的出行方式〔图十二〕。

《千》卷并非全是某一地的写生图,而是囊括了画家足迹所至诸多地域的景致,这就为细究其所见过的“世面”提供了契机。按地域划分《千》卷中的景物,最南端的景致是闽东南沿海的仙游(今属福建)九鲤湖的双瀑和四叠瀑,以及与该县菜溪岩相类似的三层僧塔,水中还有海边的礁石,远景甚至出现了海景气象;再向西北则是到赣北庐山、鄱阳湖一带,取景庐山外廓和鄱阳湖湿地及湖船、民居等;在吴郡,取景长桥和诸多干阑式建筑;在开封,将各类漕船、客船收入画中。需要注意的是:画中几个地域性景物

〔图十二〕人物活动

1.山间驮队

2.抵岸

3.捕鱼与挖河泥

4.滑轮起网

5.赶驴过桥

6.转运乘客

7.载客运竹

的细节,距离开封越近,越清晰、越准确,距离开封越远,则时间越早,固然记忆会出现模糊,这是形象记忆的一般规律。如画中运河的漕船和客船表现得最为精确,其次是苏州的长桥,再次是类似庐山和鄱阳湖的景致,最次是福建东南沿海的景观,这是不是与画家不同年龄段在不同地域的形象记忆有关?以北宋闽东南到开封的“之”字形交通路线几乎可以把这些景点连接起来:从闽东南沿海向西北到达庐山、鄱阳湖,在九江顺长江到达润州(今江苏镇江),沿运河往南折返到吴郡,而后沿运河发舟北上至皖北入隋唐大运河再接汴河到宋都开封,其间希孟有可能就读过途中的某个书院。王希孟十多岁的一生所见所历,大致如此,这仅是根据《千》卷里的景物和事物所作的一些推定,仅供参考〔图十三〕。

〔图十三〕《千》卷取景地示意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里江山图》画的是哪儿?王希孟是被累死的?进宫看画前听专家解谜(附高清全图)
国宝《千里江山图》背后藏了多少秘密?
俯仰千年 青绿依旧(上)
丹青不负少年头
《千里江山图》:十八岁少年的千年绝唱
夏小双:《千里江山图》研究相关问题辨(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